第266章
杀猪卖钱的论调,一时间,被考官们所认同。
周同考不知道是不是流年不利,一连看了许多策论,都没有遇上写宗室的,反而各种奇形怪状的论点,层出不穷,看的他不停的出口成脏。
就在这时,周同考脸色一变,脸色以肉眼可见的程度,憋红了起来,随后仿佛爆发了一样,颤抖着手,连连怒吼。
“竖子,竖子......竖子!”
周同考的声音,憋屈中带着无尽的怒火,仿佛看到了什么令人恶心的东西。
一众考官顿时又围了上来,阅卷枯燥,看到好文章可以舒缓身心,同样的奇葩文章,也能缓解疲劳。
一看之下,顿时有考官乐了。
“什么钱庄,国债,税赋,乱七八糟的,难怪周大人如此生气,此子策论,简直是狗屁不通!”
“哈哈,真是癞蛤蟆打哈欠,好大口气,一年国库可入十万万银?”
“这考生,莫不是疯了吧?”
十万万银,就是十亿两银子。
天佑朝,国家一年的税收,也才三千万两,十亿是什么概念?
尼玛,你可真敢想啊!
所有考官,都觉得这考生真是疯了,比那个建议开展娱乐事业的考生,还要过分。
一直低头阅卷的王伯安闻言,却是神色一滞。
随后,猛的站了起来,冲到周大人身前,将答卷夺过来,便急切的看了起来。
一直低头阅卷的王伯安闻言,却是神色一滞。
随后,猛的站了起来,冲到周大人身前,将答卷夺过来,便急切的看了起来。
众人见状,不由得一愣。
王伯安虽然与他们同朝为官,但是这家伙性格古怪,不怎么与人说话。
方才他们讨论的热闹,王伯安都不参与进来。
这次急切的举动,顿时让一众考官们摸不着头脑。
王伯安在看第一眼的时候,就知道这份答卷肯定是唐寅的。
国债,钱庄,十亿两银子,也只有唐寅这个脑洞大开的家伙才能说的出来。
王伯安逐字逐句的看着唐寅的策论,丝毫不在意其他考官的神色。
通篇看完,王伯安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在大明,只有地方性质的钱庄,银票也是各地的豪商们自己发行的,朝廷不管这些。
所以便导致了,全大明银票起码有数十种,比如南方大多用徽商、淮商的银票,北方大多用京商的银票。
京商、徽商、淮商中,又有许多州府,自己发行银票。
总之银票的发行乱七八糟的,在使用银票的时候,也多有不便。
对于唐寅结尾处,一年时间,十亿两银子,不仅其他考官不信,王伯安也是不信的。
不过,他知道国债便是出自唐寅之手,因此对他的信任度要多一些,想着一千万两还是有的。
想到这里,王伯安不敢耽搁,朝着周同考认真的说道。
“周大人,本官要高荐此卷!”
此言一出,一众考官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王大人,你莫不是真信了他的鬼话吧?”
“是啊,王大人,我等乃朝廷命官,孔圣门徒,怎能信这种鬼话?”
王伯安听到这些调侃的话,却是无动于衷,而是看着周同考。
周同考见状,也是一脸的好笑。
“王大人只管高荐便是,本官乐意之至!”
同考官发现好的文章,就可以推荐给主考来评判,等级有着落、留中,优等、高荐是个级别,高荐便是最高规格的推荐。
众考官闻言,全都用幸灾乐祸的神情看着王伯安。
阅卷规矩,谁举荐,谁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