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你去做你应该做的

第二天晚上,陈辰所在馆驿房间的门被敲响了。

“启明,我有事找你。”门外传来了诸葛亮的声音。

陈辰从沉思中回过神,打开了门。

诸葛亮探头探脑地打量了一下房间,确定房间里面没有其他人之后,松了一口气,迈步走了进来。

“你看什么看?”陈辰翻了个白眼。

“怕你金屋藏娇,被我看到一些不该看的东西。”

“担心看到不该看的,不应该直接滚蛋吗?你探头探脑的,才会看到不该看的吧。”

诸葛亮一愣,“好……好像是啊……”

“说吧,什么事情。”陈辰走到桌子边,拿起茶壶倒了两杯水,示意诸葛亮坐下来聊。

“没什么事,今天上午我们到吴县之后,孙权一直没有接见我们,看来是心里有些想法。”

陈辰不屑地嗤笑了一声。

“什么想法?不过就是想装装样子,逞逞能,显得是我们过来求他一起对抗曹操的呗。”

“很有可能,可惜的是,他打错算盘了。急着要对抗曹操的可不是我们。而是他自己,现在和我们摆这个谱,之后我就让他丢更大的脸。”

刘备如今可以说是一穷二白,相比于孙权的家大业大来说,更急着要对付曹操的,显然是根扎地更深的那个。

直白点说,就以刘备目前光脚的状态,带着人去哪里都能东山再起,反正对于刘皇叔来说,不过是日常重开一把而已。

但是孙权现在所处的位置,以及他父兄留下的基业,可不能就这么断送在他手里。

后人说起来,只会夸刘备屡败屡战,说道孙权就是一句亡国之君。

对于古代君王来说,最忌讳的就是被人当做亡国之君。

不相信的话,回忆回忆学过的古代史,说到夏朝就是开国的禹和亡国的桀。说到商就是开国的汤,和亡国的纣。

甚至提到这两个人都离不开另一个称呼:暴君。

除了少数几个在王朝中期能被人记住的千古帝王,其余能记住的还有几个?

再看后世,北宋的徽宗,为了自己不被当做亡国之君,甚至在金军兵临城下之际选择了禅让。

刚上台的宋钦宗也是个人才,相信一个跳大神的玩意……

靖康之耻,就这么发生了。

不过,宋徽宗的目的也确实达成了,至少没人骂他是个亡国之君。

只不过被后人尊称为了“伟大的艺术家完颜佶”而已……

以此来反推孙权现在的状态,应当也是和大部分的君主相似。

江东如今已经成了气候,但是江东的底子,是孙坚,和孙策打下来的。

没有人会记得他孙权用了哪些制衡的手段,没有人会在意他孙权平定了多少山越的叛乱。

只会记得孙权这个废物没有守住父兄留下来的基业。

从形势上来说,刘备宛如风浪中的一叶小舟,曹操一个浪过来,就能掀翻。

但是几十万的曹军并不是什么小风小浪,而是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海啸。在这种层级的冲击之下,岸边的有钱人才是损失最大的。

“我午后便接到了吴国太传过来的信,明日一早便会去拜访。如果我所料不差,孙权两三日之后便会来见你了。”

“见我?和我有什么关系?”诸葛亮有些莫名其妙。

“难不成还和我这个未来的妹夫有关系?”陈辰幽幽地说道。“明日见过吴国太之后,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我在谈判这件事情上先天处于弱势的地位了。”

陈辰想的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之下,他是不可能再出面的。

这应该也是那位还没有谋过面的美周郎能够说服孙权的原因之一。

无论如何都会走到联合的地步,那么,怎么联合,最终的利益怎么划分,都是有讲究的。

如此一来,如果能够以和亲,甚至是以君主的亲妹妹为和亲对象的话,求娶的那一方自然就不能再提出太多过分的要求了。

可惜的是,周瑜和孙权只知道陈辰的大名,陆逊带着命令出发的时候,诸葛亮两把火的事情才刚刚传到东吴这边。

重新认识到刘备身边能够决定大事的人不止一个的时候,再来调整策略,为时已晚。

于是孙权只能用这种看上去就很小家子气的办法,来晾一晾诸葛亮,至少要打击一下他的气焰,最后才能在谈判之中多占到一些便宜。

“不对啊,那明日你去面见吴国太了,那我呢?我干嘛?”

“你该干嘛干嘛,连弩的技术核心突破了吗?还有我说的那个电,有头绪了吗?这么多事情要做,你怎么就觉得自己除了看我的笑话就没有别的事情能做了?”陈辰斜着眼睛看着诸葛亮。

“嘿嘿嘿,我不是担心你是第一次见女方家的长辈,没有经验嘛。还不是怕你吃亏?”诸葛亮讨好地笑着,一副我是为了你好的样子。

“说的好像你很有经验的样子?那你倒是说说,你见过多少女方的长辈啊?”陈辰不怀好意地反问道。

“那当然……当然……好像我也没有?”诸葛亮有些心虚。

黄月英和他的婚事,全程是由黄承彦牵头的,所以算起来,如何应对丈母娘的盘问这个学问,诸葛亮也是完全没有任何经验的初哥……

“唉,你就是想要看我的笑话……洗洗睡吧孔明……”陈辰有些无奈。

交友不慎啊……

于是乎,两个初哥,就这么各自回房休息了。

别说,江东确实要比刘备那里有钱的多。反正这床,陈辰睡的很舒服。

相比于刘备那边过来的两个人睡的很好。

东吴这边有人却是睡不着。

“公瑾,驿馆那边传来的消息说,母亲那边已经派人去找过陈辰了。想来明日之后,和亲之事应当是没有意外了……只是这……”

“主公莫忧,那诸葛亮初出茅庐便在新野立下了大功不假。但是,说到底,还是太过年轻。年轻人大多好大喜功,沉不住气。想来主公这边安排的,稍微晾他两天之后,能够压一压他的气焰。届时,我们在随机应变即可。”周瑜悠闲地品着茶,完全没有把诸葛亮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