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5章 不是所有人都是人间清醒
听到此案涉及到皇亲国戚,御史大夫唐临和刑部尚书张行成两人脸色一动,他们心里的好奇更甚。
张行成低声问道:“孙大理卿,您老人家能否详细说说?”
“难道此事是赵国公...”
他的话还未说完,直接被孙伏伽抬手打断。
哎!
这种话岂能在皇宫内说出来!
容易惹火烧身啊!
孙伏伽摇了摇头:“上面的仙人打架,我们这些普通臣子还是少管闲事,你们就做做样子,雷声大雨点小就好。”
“褚遂良的死,便是前车之鉴啊!”
说着他双手背负在身后,低头往大理寺的方向走去。
唐临和张行成面面相觑,想到贵为中书侍郎的褚遂良都被刺杀,他们的后背也冒出一层冷汗。
还是少管闲事为好!
随着【女武王者】谶言解析越传越广,顿时传遍整座长安城。
平康坊。
百花楼,三楼紫霞宫包间内。
崔神基和王敬直两人叫停弹唱的一众清倌,他们竖起耳朵听一楼大堂的议论声。
“今日传出的谶言你们都听说了吧?”
“据破解谶言的术士所言,千牛卫大将军李君羡,日后会取代李唐江山!”
“此人贴身侍卫陛下多年,他会不会对陛下动手?”
“要出大事!”
“...”
等众人的议论声稍小一些,忽然一道不同的声音响起。
“此谶言定有蹊跷!”
“李大将军对陛下忠心耿耿,怎么会取代李唐江山?”
随着这个年轻人的话音落下,百花楼内除了隐约弹奏的琴弦,并没有丝毫的人声传出。
过了片刻。
一道中年男子的声音响起:“此谶言乃是前任太史令观天象所出,而李君羡的小名为五娘子,官职为左武卫将军,爵位为武连县公,还是武安县人!”
“大男人起小名为五娘子本就怪异,而其官职爵位出生地均带武字!”
“能有什么蹊跷?”
中年男子的这番话,顿时得到众人的一致赞同。
要知道袁天罡的观天之术已经出神入化,他老人家说出的诸多谶语从未出错。
譬如三年前,袁天罡看出相州出紫微星,洛州出贪狼星,没过多久魏王李泰和洛州都督张亮造反。
至于民间流传的其他事迹,更是数不胜数。
紫霞宫包间内。
崔神基沉声道:“王兄,我们去一趟城阳公主府,把这一则消息跟杜兄说一说!”
“下午唐临让御史台的所有人,都去查此案,可见此事不小!”
他今日借着查探的理由,提前大半个时辰下值,和好兄弟王敬直来这里喝酒听曲。
出了这摊子大事,他们可没有喝酒听曲的心情。
王敬直点了点头:“走。”
...
城阳公主府。
大堂内。
当杜荷听完崔神基和王敬直说出的事情后,他微笑着摆了摆手道。
“不必担忧,尽在我的掌控之中。”
掌控之中?
难道这是杜兄弄出的阴谋?
这个念头刚从心里生出,很快被他们抛到脑后。
崔神基笑呵呵道:“杜兄,既然您已经知晓,那我就放心了。”
他们也没有多问,毕竟现在杜荷掌握的秘密,已经不是他们两人能随便打听。
如果因为他们破坏掉杜荷的布局,那他们可就难堪了。
寒暄几句后。
崔神基唉声叹气道:“哎!杜兄,兄弟我苦啊!”
王敬直也点了点头:“俺也一样!”
看着这两货长吁短叹,杜荷的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都是相识多年的好兄弟,他们的屁股一撅,就知道他们两人拉屎还是拉尿。
杜荷故意问道:“两位兄弟,你们苦啥?”
“妻子不给你们上床睡觉?”
听到杜荷的调侃,他们两人的表情微微一愣。
崔神基苦着脸说道:“杜兄,萧锴那货都被提拔为中书侍郎,而兄弟我还是小小的治书侍御史。”
“即便我担任刑部侍郎,也被萧锴压了一头。”
中书侍郎、黄门侍郎和吏部侍郎,都是正四品上的官职,而其余五部侍郎是正四品下官职。
王敬直摊着手说道:“崔兄你好歹是御史台的副官,兄弟我还是从六品的司农寺丞。”
“在家中没有地位啊!”
果然是这件事。
杜荷笑说道:“你们放宽心,要不了多久,我会向太子举荐你们身居重任。”
“不过你们这段时间得下点苦功夫,可别身居高位以后,没有执掌大权的能力。”
什么!
杜兄要提拔他们二人!
果然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他们以后还是得在杜兄面前卖卖惨才行!
崔神基和王敬直连忙站起来,他们神色激动说道。
“多谢杜兄!”
“生我者父母,懂我们者杜兄啊!”
看着这两货没个正型,杜荷微笑着摇了摇头。
三人聊了小半个时辰,杜荷又留他们在公主府吃了一顿膳食,这才让他们回去。
...
翌日。
百官朝会。
朝会开始以后,文武百官的目光便不时在杜荷、长孙无忌、宇文节、孙伏伽和裴行俭等人身上扫过。
轮到大理寺汇报时。
孙伏伽朗声说道:“太子殿下,昨日长安传出一则大逆不道的言论,有民间术士破解了【女武王者】的谶言。”
“此箴言皆传,千牛卫大将军李君羡是谶言所指之人。”
“目前三司、长安县衙和万年县衙,都在全力侦查此案!”
等孙伏伽禀报完后,文武百官的目光全都落在李承乾的身上。
御台上。
李承乾脸色愤怒道:“查!一定要把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三司的人和两县县令一齐站起来应道。
“臣遵旨!”
等他们坐下来后。
李承乾朝李淳风下令道:“李淳风,你回去马上解析【女武王者】的谶言,看看民间传的流言对不对!”
太史令李淳风站起来应道:“臣遵旨!”
坐在靠前位置的长孙无忌,他的嘴角微微一动,随后脸上重新恢复严肃之色。
紧接着李承乾又跟三司的人叮嘱一番,让他们全力去查这件大案,随后脸色铁青地宣布退朝。
文武百官离开太极殿后,三五成群凑在一起,都在讨论谶言的解析事宜。
“你们说这件事是不是赵国公弄出来?”
“不可能!”
“为何?”
“赵国公乃是国戚,又是百官之首的司徒,他陷害李君羡这个禁军侍卫,对他没有丝毫的好处!”
“也是...”
绝大部分官吏先是猜测长孙无忌是幕后黑手,可他们很快就推翻了自己的猜测。
毕竟长孙无忌和李君羡井水不犯河水,两人一直没有利益上的冲突,长孙无忌这么做完全没有必要。
毕竟他在跟杜荷的竞争中已经处于弱势,没必要再给自己树敌!
“可此谶言究竟是谁解析?”
“他为何要陷害李君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