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准备了许久吧?

“……”

说话间,秦肃转头看了眼秦辰和秦宁,仿佛是在炫耀,之后又继续道:“历年礼部操办的大小祭祀、庆典,乃至往昔科举相关事宜,但凡经瞿大人之手,无一不是井然有序,从未出过纰漏。其经验之丰富、处事之沉稳,朝堂上下有目共睹。”

“由这样一位深谙科举门道的老臣主持春闱,定能如同老船掌舵,稳保选拔过程公正无虞,风平浪静,为朝廷精准遴选出真正的栋梁之才,充盈我朝官员队伍。”

哎呀我去!

秦宁难得多看了几眼秦肃。

这个狗东西!

说话啥时候条理这么清楚了?

还有说的这话,一听就是准备了许久才能达到的效果。’

“难道公孙泱猜错了?秦肃这家伙真要安排那个什么瞿沽大人担任主考官?”秦宁疑惑的暗暗道。

不对!

公孙泱在这种猜测上很少出错。

如果不是这样,那他是什么意思?

想到这里,秦宁转头看向李旦。

作为秦肃的舅舅,李旦紧接着上前一步,他身着绯红色官袍,身形略显富态,却不失朝堂大员的威严,满脸堆笑,附和道:“陛下圣明,陇西王所言句句在理。这瞿沽大人,不仅业务精熟,更难得的是为人品性端方,清正廉洁,在士林中素有贤名,备受敬重。”

李旦竟然也出来了?

秦宁的眼眸再次皱起。

而李旦,则是继续道:“过往那些参与科举的士子们,哪个提起瞿大人不是竖起大拇指,赞一声公正严明?他阅卷之时,那一双慧眼仿若能洞察文章精髓,优劣立判,从无错漏。如此德才兼备之人,若能出任春闱主考,实乃朝廷之幸、社稷之福,必不负陛下与万民之期望啊。”

皇帝微微颔首,神色未显喜怒,目光仿若幽潭,深邃难测,继而缓缓转向另一侧。

那里,是秦辰和他的党羽。

往年主考官一职,秦肃和秦辰都会争的头破血流,今年这种关键时刻,他也要看看秦辰的表现。

秦辰一袭宝蓝色锦袍,袍角绣着精致的流云纹,腰间佩玉,风度翩翩,似一阵清风般潇洒出列,朗声道:“父皇,儿臣不敢苟同兄长与李大人之见。儿臣斗胆举荐礼部侍郎裴乾大人。裴大人之才,绝非寻常可比,堪称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经史子集倒背如流不说,更对诸子百家之学皆有独树一帜的见解。”

“春闱,绝非一场寻常考核,而是引领我朝文风走向、开启学界新气象的关键契机。当下学风渐变,新思潮涌动,正需一位如裴大人这般既能扎根传统,又能敏锐捕捉时代新风向的贤能之士引领。况且,裴大人素日亲和,常与年轻士子们谈诗论道,广纳贤言,知晓他们心中抱负与学界新动态。”

“由裴大人主考,恰似为春闱注入一股清泉,可打破陈规旧俗,选拔出顺应时代潮流、锐意进取之贤才,助力我朝蓬勃发展。”

秦宁一愣!

秦辰这狗东西准备的也很充足嘛。

说话一道一道的,完美的让人没有办法反驳。

而这时,崔浩也走出了队列。

只见他整了整官袍,神色庄重,出言力挺:“陛下,洛阳王高瞻远瞩,慧眼识珠呐。老臣在吏部多年,与裴乾大人共事之时,便深感其才华横溢与公正无私。”

“臣乃吏部尚书,对各级官员相对熟悉,且说这裴大人,吏部历次考评官员,裴大人总能抛开门第偏见,不拘一格降人才,看重的唯有真才实学。如今朝堂之上,虽说局势安稳,但暗藏隐忧,寒门士子报国无门者众多,长此以往,必生积怨。”

“春闱若要一扫往日阴霾,真正广纳天下贤才,不论出身贵贱,唯才是举,那裴乾大人无疑是不二之选呐。望陛下斟酌。”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如炸开的油锅,议论声此起彼伏,两派人马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支持瞿沽的一方强调经验传统,拥护裴乾的一派则大谈革新进取,你来我往,唇枪舌剑,激烈程度仿若一场无声的厮杀,气氛紧张得几近窒息。

皇帝倒是没有着急做出决定,而是暗暗的在观察着几个皇子的表现,特别是秦宁的表现。

他本想秦宁若出来,顺水推舟,让秦宁成为主考官,算是给秦宁去汉中之前的一点儿补偿的。

可等了好久,秦宁竟然没有动。

皇帝瞪了眼秦宁:“这个老九,真是气死朕了,给他使了几次眼色了,竟然无动于衷。他究竟是故意不动的,还是真的不想做这个主考官。”

秦宁倒是没有急。

他听公孙泱的话,不争就是争。

皇帝眉头紧锁,仿若乌云密布,抬手重重一挥宽大的衣袖。

顿时,群臣瞬间噤声,整个朝堂落针可闻。

皇帝那威严的目光仿若实质化的利箭,直直落向一直沉默不语、仿若置身事外的汉中王秦宁,缓声道:“老九,众人争论不休,你却一直未发一言。此事朕想听一听你的见解。”

“儿臣对春闱一事不甚了解。还是多听听几位皇兄和诸位大人的。”秦宁躬身道。

狗东西,竟然谦虚了。

秦肃秦辰和其余几位皇子一阵惊讶。

“莫要推诿,如实说来便是。”皇帝道。

秦宁身着一袭玄黑色长袍,气质温润如玉,仿若春日暖阳下的翠竹,谦逊内敛。他上前几步,躬身行礼,姿态恭谨至极,轻声道:“父皇,儿臣惶恐。实不相瞒,儿臣才疏学浅,于这春闱主考人选这般重大之事上,仿若盲人摸象,实在不敢妄加论断。”

“科考取士,犹如社稷之命脉根基,关乎千秋大业,需得主考官德馨兼备、经验老到,方能镇住场子,稳保全程无虞。”

“儿臣年纪尚轻,阅历浅薄,朝堂权谋、科举门道皆一知半解,难以权衡诸位大人所言优劣长短。此事干系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儿臣不敢置喙,还望父皇凭借圣明睿智,洞察秋毫,权衡利弊,定能选出那最合适、最能服众之人选,儿臣唯父皇马首是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