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
科举结束以后,考生们依旧会在京师停留将近十天的时间。
等到十天考试成绩张榜公布以后,朝廷会给学生们将近三个月的休息时间。
三个月以后,朝廷会公布学生们的任职去向,当然了朝廷的任命书会直接发放至学生家中,届时学生只要在家中耐心等候任命也就是了。
十天的时间内,宋濂,刘伯温,钱宰,刘三吾等人可谓是异常的忙碌,在熬了七八天以后,最终挑选出来将近五百个考中的人。
当几人将预录的名单和试卷递交给朱标以后,朱标沉吟片刻看向几人说道:“那五百个落选的学子该如何妥善安排呢。”
到底是太子,考虑的是那些落榜学子的去向。
“毕竟谁也不愿自己落榜。”宋濂叹了一口气说道。
刘伯温轻声说道:“学院即将招生了,他们可以去往学院读书,待得一年后继续参加科举。”
朱标皱着眉头说道:“落榜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出身贫寒,若是进入学院求学,学费等一切减免,由朝廷负责,如何?”
听着朱标这样的话,刘三吾拱手说道:“臣代替万千学子感谢太子殿下。”
朱标挥了挥手说道:“这天下依旧要靠读书人去治理的,孤希望他们将来能以身作则,念着点朝廷的好,用心去做事,别辜负朝廷一片厚望就行了。”
刘伯温拱手说道:“寒门子弟大多都是心性良善之辈,学院一番敦敦教导以后,他们肯定会为朝廷,为百姓付出心血的。”
朱标点头说道:“行了,诸位随孤一起去御书房吧。”
来到御书房以后,洪武大帝将预录的名单看完以后,脱口说道:“行了,翌日张榜公布吧。”
朱标拱手说道:“适才与诸位大人商议,那些没有高中的学子,会妥善安排至书院继续求学,待得来年继续参加科举。”
朱标顿了顿继续说道:“毕竟都是寒门子弟,孩儿决定学院减免他们的一切费用。”
听着朱标这样的话,洪武大帝打大手一挥说道:“咱许了。”
朱标,刘三吾,宋濂,刘伯温等人拱手说道:“圣上圣明。”
当晨钟响彻整个北平城的时候,当太阳徐徐升起照耀着整座北平城的时候,正阳门外以挤满了翘首以盼的学子。
当官吏们拿着朱红榜文出现的那一刻,所有的学子们自觉地让开一条通道。
朱红榜文张贴在公告栏以后,人群便如潮水般涌去,此起彼伏的惊叹声与呼喊声,瞬间直入云霄。
“我是二甲第七名?你没看错吧。”
“少爷,没看错,您真的中了。”
“恭喜杨兄。”
“贺喜杨兄。”
建安人杨荣,日后与杨士奇,杨溥共称三杨的辅臣之一。
人群中不断有人欢呼:“中了,中了,我中了。”
“我落榜了,我又落榜了。”
有人痛苦哀嚎道。
金榜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了人世间的百态。
有人从此踏入青云路,有人却被碾碎了半生执念。
就在所有的人沉浸在喜悦或是悲痛之中的时候,礼部小吏敲响了铜鼓,所有的学子顿时被铜锣声给吸引了。
“奉圣上旨意,太子殿下口谕,今朝恩科参与者一千余人,录取五百人,录取率为百分之五十,凡没有高中者可免费入学皇家书院,学期为一年,一年之后,落榜者可继续参加科举。”
待得这番话落下以后,落榜的那些读书人瞬时惊喜不已。
有人冲上前去,脱口问道:“大人,学院何时报名?”
那礼部官员扬声喊道:“三天以后,所有落榜者可自去皇家书院报名,宋先生,刘先生,钱先生等着你们呢。”
“太好了,太好了,朝廷救了我。”
“免费入学一年,竟然还能拜宋刘钱三位大儒为师,朝廷设身处地的为我们考虑,实乃吾等之福呀。”
随着议论的声音不断响起,有人忽然面朝皇宫跪下,高呼一声:“圣上圣明,太子仁德,学生感激不尽。”
于是乎越来越多的落榜考生纷纷跪在地上高呼:“学生感谢圣上,太子殿下。”
科举落下帷幕以后,那些中举考生开始互相庆贺,整个京师也瞬间热闹了起来。
相比较于那些中举考生的兴奋和激动,落榜的考生虽然比较失落,但好在朝廷已经给了他们另外一条出路。
三天以后,位于太液池旁边的皇家学院门前可谓是热闹非凡呀。
那些落榜的五百名考生今天一大清早就来到了皇家书院门前,待得大门打开,一些小吏们迈步走来以后,所有的人瞬间列队整齐,排成了两队。
“奉圣上旨意,今科落榜的考生可以免费求读于皇家书院一年的时间,这一年期间吃喝住宿等费用均有朝廷负责,尔等可免费入学。”
听着这样的话,众人自然是欣喜不已。
“朝廷减免了你们所有的费用,是希望你们不为物质所担忧,一心苦读圣贤书,将来不管是位极人臣还是去往地方任职都要善待百姓,以天下为己任,若是辜负了圣上期望,尔等应该知道会是什么后果。”
听着小吏这番话,学生们齐声说道:“学生等不敢。”
报名的过程极其的顺利,约莫一个时辰以后就结束了。
虽然报名了,但目前还未到学院正式开课的时候,这些考生可以选择返家休息一两个月。
等到九月份的时候,学院会正式的开课,在这期间,学院还要招收将近三千名学生。
虽然皇家学院,医学院,军事学院和格物院招收学生的时间在六月初,但是眼下天下各地的学生已经开始前来京师了。
洪武大帝与朴永安在城外溜达的时候,就遇见不少准备去报考四大学院的学生,期间也和这些学生们进行了一番交流。
等到洪武大帝回到坤宁宫的时候,马皇后正与郭慧妃不知说笑些什么。
“妹子,你俩说啥呢。”
马皇后看了一眼洪武大帝说道:“这不是福清到了嫁人的年纪了嘛,俺与妹妹给她挑选个合适的人家。”
洪武大帝落座以后问道:“选好了吗?”
郭慧妃说道:“凤翔侯家的儿子张麟挺不错的,圣上您觉得如何?”
凤翔侯张龙,凤阳人。
是当年随着洪武大帝起事的元老级人物了,如今在山西镇守着。
“张龙嘛,性情儒雅,打仗颇有一番谋略,其子想来也不差。”
就在洪武大帝这番话落下以后,马皇后轻声说道:“若是你没意见的话,俺这几日就与凤翔侯家接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