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藩王准则
最简单的莫过于钢犁,要知道用钢制作成的犁头,硬度和耐磨性远超传统的铁犁,深耕土地,减少耕作阻力,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其他的诸如钢镰刀、钢锄头等。
再比如自行车或者缝纫机,再比如制作锋刃的武器。
以上这些工艺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无需复杂的机械辅助,就能快速利用钢材的优势替代传统的铁器,适应社会的需求。
虽然想法是好的,但现实却很残酷。
朱雄英深吸一口气暗暗想到。
冶炼钢材还是需要时间积累,经验积累的。
只要不断的总结失败的经验,兴许未来会有成功的一天。
只不过这一天什么时候来,谁也不知道。
话说翌日午时左右,朱雄英与马皇后在坤宁宫用饭时,朱标匆匆而来。
闲聊几句以后,朱标看向朱雄英说道:“你四叔消灭北元的事情你知晓了吧。”
朱雄英点头说道:“最近京师内传的很广,倒是知道一些。”
朱标看着朱雄英说道:“你四叔所需要的粮草,军械等其他辎重已经妥善准备到位,明日就可以遣人送去了。”
话锋一转,朱标脱口说道:“今日找你来,是想问问你,如何妥善处理藩王?”
朱雄英诧异地说道:“以前不是说过如何治理藩王,防止他们日后谋反的事情吗?怎么现在又提这件事情?”
朱标叹了一口气说道:“如今你二叔在西域攻城夺寨,势如破竹,估摸着再有个两三年的功夫就会一统整个西域,你三叔也率领兵马奔赴乌斯藏,统一新疆等地也是迟早的事情,如今你四叔又歼灭了北元,统一漠北也是迟早的事情......”
看着朱标眉头紧锁的样子,朱雄英轻声说道:“其实爹,您大可不必担忧叔叔们将来会谋反,其一待得他们一统西域,乌斯藏或者是漠北之地以后,朝廷会派遣官员治理当地,也就是所谓的藩王不治民,不掌吏,他们没有干预地方行政的权利,而且藩王定期要向朝廷汇报他们的动向,若藩王干涉地方事务,那当地官员或者是王府属官就可以向朝廷告发。”
“其次呢,待得战事结束以后,藩王的护卫会相应的减少,逐步的剥离他们的军权,而且朝廷要限制藩王调动兵马的权利,要求他们不得擅自调遣辖区内卫所的军队,即便是遇到紧急情况,也必须要在调动后立即上报,且事后要向朝廷秉明调兵的原由,随后就是联姻制度,将藩王子女与朝廷勋贵,重臣家族等联姻,形成亲上加亲的利益纽带,同时让藩王的世子、郡主等留在京师求学,其实让世子与郡主留在京师真正的目的是什么,爹您应该清楚吧。”
朱标轻轻点头说道:“质子嘛,我还是懂得。”
“随后就是推恩分化,允许藩王除世子以外的其他子嗣获得封地,但封地的面积,俸禄小于世子,且新封地需要从原藩王的势力范围内划出,这一点就是逐步拆分藩王的势力范围,使其内部分化,无力抱团。”
听着朱雄英这样的话,朱标哭笑不得地说道:“若是这样做了,你那些皇叔估摸着会心有不甘呐。”
“他们即便是心不甘,那也没办法,毕竟朝廷需要的是一个安稳的太平盛世,即便是他们不会谋反,但保不齐他们的子嗣会谋反。”
话落下以后,朱雄英看向朱标说道:“还有一点就是,待得藩王们年纪大了,必须要回京养老,让他们将权利过度给世子。”
朱标轻轻一笑说道:“行吧,你的这些建议都挺不错的,我与群臣商议之后就颁布《藩王守则》。”
《藩王守则》是朱标灵光一闪想出来的,于朱雄英来说,这个称呼其实还挺不错的。
尽管为人谦和,但做起事来雷厉风行的朱标从坤宁宫离去以后,就将内廷处詹微等人,内阁朱善等人及六部尚书传召至御书房。
商议了约莫一个时辰以后,最终通过了《藩王守则》的初版。
随后内廷处与内阁会将商议出来的内容,撰写出来呈给朱标过目,而朱标与洪武大帝商讨之后,就可以颁布下去了。
尽管以前曾经在朝堂期间颁布过一些约束藩王的政令,但那些政令基本都是凌乱的。
这一次即将下发的《藩王准则》,将成为朝廷日后管理藩王的有效法律。
其中最后一条最为引人注目,那就是所有藩王年纪过了五十岁以后,就要前来京师养老。
养老的所有花费均有朝廷提供,将来殁了以后,陵寝也是由着朝廷负责筹建等。
当朱标将制定好的《藩王守则》呈给洪武大帝的时候,洪武大帝细致地看了一遍。
随后看向朱标说道:“藩王们到了年纪返回京师养老这一条是可行的,但略显不足的是不能让他们无事可干。”
朱标抬起头看着洪武大帝问道:“父皇的意思是?”
“宗正寺目前还没人担任呢,总不能一直由着外人主管咱们皇家的事务吧。”
朱标一愣,随即说道:“父皇的意思是待得藩王们返回京师以后,择其一人管理宗正寺?”
“宗正寺卿由年长皇子己任,年长皇子若是能力不行或者是行事孟浪,荒唐,可遴选品行端正者继任,除此以外,宗正寺少卿为两人,均由年长者担任。”
“宗正寺主管皇家及外戚之事,宗正寺除正卿、少卿、丞、主簿以外,另外设立图谱官、修玉蝶官一人,表署官一人,其他没有品级的小吏若干。”
洪武大帝的话落下以后,朱标拱手说道:“孩儿遵旨。”
待得朱标的话落下以后,洪武大帝深吸一口气说道:“大明立国亦有十八年了,宗正寺也该提上日程了。”
清了清嗓子以后,洪武大帝看向朱标说道:“咱的意思是从即日起设立宗正寺,宗正寺卿由老二继任,少卿两人分别由老三和老四担任,其他的官吏你看着先匹配上,在老二,老三和老四尚未返回京师之际,由着他们处理皇家与外戚之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