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沃尔玛上市

香港这个小地方,虽然面积不大,但几十年历史上却发生了很多大型收购、大型合作的案例,也崛起了很多顶级的财团;

其他规模更大的城市如东京、纽约、洛杉矶等等,就没有这种事,核心原因是一个城市发展起来后,利益集团几乎垄断一切,阶级固定,后来者没啥好争的了;

而早期争夺的时候,城市的规模必然还不大,没什么影响力,唯独香港是例外,因为70-80年代,华资崛起的本质是内地崛起,加上历史原因,华英多次大战,使得英资大部分都成功滚蛋了,没滚的,也是损失不小。

不过太古集团是例外,祁德尊有没有这个能力伤到太古,杨文东也很期待;

当然,这件事跟他也没什么关系,太古也没对他下手,他也不至于为了一个投资的企业出面,一切,让市场竞争自由发挥就行了。

数天后,8月中旬,长兴大厦的顶楼会议室内;

杨文东刚刚进入,就发现了在会议桌上的一个摩天大厦,桌子旁边还站了七八个人。

其中一名约50岁的男子正是美国华裔建筑大师贝津铭,只见他说道:“杨生,你好。”

“贝大师你好。”杨文东也是礼貌说道。

这个世界上在任何领域做到极致的人,都值得尊敬,建筑师虽然也是半个商人,可他们的能力,也是让人类生活更加的美好。

“杨生,这就是我设计康乐大厦模型。”贝津铭指着桌子上的建筑说道:“这栋大厦的设计,一共是56层,其中地下4层,地上52层,总面积13.06万尺;

康乐大厦一共拥有1800个圆形窗户.大楼将采用美国最先进的江森科技公司的制冷系统.内部也有着完善的防火措施,墙壁周围也都是采用最先进的防火剂保温材料”

有着模型,外加贝津铭的介绍,杨文东很快也就对他的设计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

“贝先生,这栋大厦的建筑预算是多少?”杨文东追问道。

贝津铭回道:“参考香港的人工,以及与金门建筑工程师的沟通,整栋建筑的预算,大约在1.4-1.6亿港元之间;

因为我不是香港这边的人,所以很多成本无法明确估算,另外这边没有超高层建筑的经验,如果是在美国的话,我能够将成本控制在100万美元的一个范围内。”

杨文东也没太在意,点头道:“行,这样的一个大概也足够了。”

超高层大厦的建筑成本一般也的确很难准确提前预估,这还是香港的第一栋大厦;

原先历史上,怡和建造康乐大厦也花费了1.5亿港元左右,如今自己请的贝津铭,在建筑面积、保温设计上应该要强不少,能够控制到差不多成本,已经算是可以的;

不过即使如此,这栋大厦的建筑成本也比不上土地的成本,这也会是未来香港的常态,超高层建筑也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崛起。

贝津铭也道:“那就好,按照与金门建筑的沟通,这栋建筑速度快的话,可以在一年半内完工,也就是说,1972年初,杨先生便可以入驻这一栋新大厦了。”

“哈哈,时间还可以,越早越好。”杨文东点点头说道:“那就这样,等月底的多方评审,最终我这边会决定使用哪一家的设计。”

纵然他知道贝津铭的设计能力,可以在成本上给自己最低的方案;

不过作为商人,最忌讳的就是一个业务依赖一个人,那就是等于将自己的钱包敞开了给对方观看了。

之前长兴地产在香港建了不少建筑,也几次邀请海外机构前来设计,贝津铭也在其中,但杨文东这边还是特意让贝津铭的两次投标未中,就是避免独家供应的情况。

贝津铭笑道:“好,没问题,我希望能够与杨先生达成这样的合作。”

超过50层的大厦,还是在亚洲区域,对于任何一个建筑公司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生意了,一旦在亚洲区域建成了,那再承接其他生意也会轻松很多。

杨文东接着说道:“我也希望如此,未来,我还会在香港或者亚洲的其他城市建造高层大厦,这些都是需要设计的,我也希望能够与贝先生达成长期合作。”

进入70年代后,整个亚洲的经济腾飞,地产也趋向于建高层大厦;

而高层大厦与低层是完全不一样的,每一栋都需要专业人士的设计,一个好的设计师,收费虽然不便宜,但却能够以最低的成本,来建成最优质的房子;

如前世80年代贝津铭设计的中银大厦,10几万平方米的大厦,最终建造成本才1.3亿美元,同比面积不如中银大厦的汇丰银行大厦,建造成本高达10亿美金,虽然后者肯定有一些问题,但也能看出贝津铭的能力了。

贝津铭道:“哈哈,那就最好了,以后杨生有什么建筑要建的,尽管找我。”

随后的几天,杨文东也观看了法国、英国、日本三家竞标公司的作品,在建筑设计方面其实都是大差不差,毕竟是顶级的建筑事务所;

可在成本控制、时间方面,就有些比不上贝津铭的独特设计了;

最终8月底,贝津铭被选择成功中标,康乐大厦立刻开始筹建

,金门建筑的上千名工人,也蓄势待发,直接进入了24小时人停机器不停地模式;

虽然比较辛苦,但也是有着充分休息的,且钱也到位,集团总部更是下令不得拖延工人工资,也让工人们士气十足。

“每个月发工资,也就做长兴集团旗下的业务,才有这种好事啊。”

“是啊,金门建筑被收购后,咱们工人的日子都好多了。”

“对,就算工资不变,钱每个月发,也是好事啊。”

“哈哈,老刘,你有钱了就去赌球,还不如一年发一次算了。”

“死开~”

不少工人们一边干活一边讨论着,如今还在修地基,相对来说还闲一点,等以后房子开始建起来了,那可就有的忙了。

康乐大厦的开建,也标志着香港新地产时代的到来,而对于长兴集团来说,也算是一个不小的里程碑;等建筑建成之后,也就有了一个面积巨大的新总部了,估计至少可以用个十几二十年,甚至以后旁边地皮建大楼,还可以通过天桥等方式连接起来,这样面积也就更大了。

时间很快到了9月,杨文东安排好了香港的一些事情后,便直接乘坐私人飞机,前往了美国;

随着公司业务的逐步走强,在香港的业务让他非常关注的也越来越少了,而海外则是相反,未来集团的核心就是在全球范围,而美国更是未来几十年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自然也是重中之重。

纽约市,华尔街。

杨文东赶到附近的华尔道夫酒店后,便见到了一位老熟人:山姆沃尔顿。

“山姆,好久不见了,看你如今,气色都好了不少了。”杨文东见面后,握手笑着说道。

山姆沃尔顿也是笑盈盈的回复道:“这是当然,如今沃尔玛发展的如此之好,我当然开心,那身体自然就更好了。”

杨文东跟着说道:“是啊,生意好咱们心情都好了,过两天沃尔玛就要上市了,我想这次绝对能够融资到足够的资金,以帮助沃尔玛的下一次大扩张。”

这一次来美国,第一件事就是参与美国沃尔玛超市的上市事宜。

作为未来的顶级世界500强,早年杨文东投资的时候,它还是一个小型的连锁超市,杨文东也借着机会,逐步收购获得了约15%的股份。

对于非高科技企业、且如今规模很小,美国政府自然不会限制外资投资,这就非常方便他这个穿越者了。

这八年来,沃尔玛的历史与原先完全不一样,原先历史上沃尔顿在创业初期资金缺乏、银行欠债严重、甚至还欠了很多朋友的债务,如今,有了杨文东的帮助,自然不存在了。

只不过沃尔玛也并非只有两个股东,其他投资人也不少,这是很多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过程,而有了那么多股东,自然是需要上市的,没几个人会跟杨文东这般准备长期持有沃尔玛的股票。

“哈哈,是啊,终于上市了。”山姆沃尔顿笑道:“这次融资到了足够的资金,我就准备走出美国的中部,开始大规模进军西部市场了。”

杨文东笑道:“好,在西部市场,香港的很多货物,也可以轻松的进入这里的沃尔玛超市,我们双方也是能够获得共赢的。”

其实很早之前,杨文东就想着让香港的贸易公司与沃尔玛进行合作,杨文东也是沃尔玛的股东,这样双方得力利;

只是沃尔玛初期创业的门店都在美国中部,从港口运输过去的成本就很高了,使得即使是香港的物资,也只有少量便宜点。

如果沃尔玛开始在西部或者东部沿海开店,那就可以充分借助香港的低成本优势了。

山姆爽快答应道:“没问题,只要价格合适,我肯定大量采购。”

沃尔玛的核心就是低成本,加上杨文东这个华人大股东,山姆沃尔顿也花费了一些时间研究香港乃至于亚洲的货物;

也发现了如果合作的好,那便可以大规模降低自己的采购成本。

9月7日,星期五,纽约证券交易所,这里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交易所,没有之一。

在这里的上市一般都是有特殊活动的,那就是敲钟,上市公司的高层外加股东可以一起上台;

杨文东作为大股东,自然也被邀请上去,不过敲钟那就是山姆沃尔顿独有的权利了。

“铛”

随着一声钟响,沃尔玛公司正式上市,这是一家在美国中部拥有86家超市,3个货物运转中心、以及一个大型车队的连锁超市集团,这次融资之后也是准备进军美国的东西两个最大的市场,未来不可限量。

也被华尔街部分人称为全美未来的“超市之星”。

这一切,自然是早期杨文东的注资外加花旗银行的适当帮助。

交易一开始,无数买入要求随着电话而来,大量的资金涌入,立刻将开盘价格从8美元,提升到了9.2美元。

现场的所有人都很兴奋,不少股东乃至公司高层,是真的指望一夜暴富的,而显然沃尔玛股票也有着这个潜力。

时间很快到了中午,沃尔玛股票直接到了12美元,仍然还没有停的趋势。

中午大家一起在华尔街附近吃了一顿午餐,之后就

各自休息。

方先名与林尤沺来到杨文东的酒店,道:“杨生,我们的资金已经收购了1.6%的沃尔玛股票,下午还是准备继续,估计全天能够收购3%的股份,正好抵消掉上市给我们带来的股权损失。”

ps: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