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0章
所有人都是一副洗耳恭听的表情,样子出奇的一致。
谭龙压力很大,但必须发声。
“我首先要和在座的各位同志道个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杨东同志刚才这话说的好。”
“虽然我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我有说话的权利,但是我终究还是得和你们道个歉。”
“我没有全知全貌的了解事实真相,就武断的认定庆和县毫无作为,毫无党员操守,毫无政府干部的使命感。”
“这是不对的。”
“杨东同志,宋晓峰和刘与中同志,对我的批评和纠正,我也虚心接受。”
“但说一千道一万,我的心情和大家伙是一样的,我们面对这件事的想法是一致的,那就是解决这件事。”
“我毕竟是市里面干部,对庆和县具体工作并不太了解,这也是我今天视察庆和县的原因。”
“正因为不了解,不熟悉,不全知道,所以才要视察,这也是我视察的意义所在。”
“今天很庆幸能够发生这样的事情,让我有机会了解庆和县很多。”
“在这里那,也跟大家伙说一句,谢谢。”
“第二点就是这件事的发展和结局,就像杨东同志所说的那样,的确是因为我招商引资的原因,酒厂要在三四乡建成。”
“为什么要建在三四乡那?因为三四乡是农业大乡,也是庆和县产粮大乡,据我了解三四乡一个乡就占了庆和县一年产粮总量的百分之二十五。”
“甚至玉米的总产量占据全市的百分之七,这个数量已经非常可怕了。”
“因此那,我才会把酒厂安排到三四乡,因为粮食多,酿酒取材比较方便。”
“同时三四乡的交通非常的便捷,在这里也得表扬一下杨东同志,因为杨东同志的原因,庆和县连续两年修路,已经新增了上百公里的道路。”
“而三四乡又是庆和县的交通枢纽,三条路贯穿而过,而且三四乡距离灵云市很近,只有五十五公里。”
“这就是第二点原因。”
谭龙越说越兴奋,越说越自然,越说越淡定自若。
连续两点,既把自己今日的行为解释清楚了,又把自己摘出去了,以一个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杨东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无奈。
这就是领导职务的厉害之处。
这也就是领导的优势之处。
不管怎么样,领导就是领导。
人家的一句话,自己需要十句话来抵抗。
“因为运输比较方便,这就是第二点原因,为什么要把投资放在三四乡的原因。”
“因为运输也是一个很大的成本啊,而我们能够为企业减少成本,这也是我们为投资商所做的好事。”
“但是很不幸的是,原来招商过来的酒企,因为自身的原因吧,资金周转出现问题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我们不能保证每一笔投资都能够落实到位,也不能保证每一笔投资都是正向生产,正向增值。”
“杨东同志必然了解这里面的情况,他亲自招商引资的项目,也没有百分之百的落实吧?也没有百分之百的盈利吧?”
“党员干部也是人啊,是人也会出现一些疏忽,更会因为不可抗力的因素,因为意外因素,出现一些问题,这都是很正常的。”
“最后我要说的是,不能因为投资失败就放弃发展经济,不能因为投资商的资金链断裂,就放弃一笔投资,尤其是放弃一个已经建成的酒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