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大科普——关于明朝最高学府国子监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成公十三年》
很早以前,古人就总结过了。
国家大事,就两种,一种是祭祀,一种是战争。
国子监就起源于“祀”。
因此国子监带有深厚的“祭祠”特性,比如国子监的校长称“祭酒”。
隋朝时,国子监从太常寺中独立出来,才成为一个独立的、专门的教育行政部门,国子监的功能才正式确定下来。
【国子监的发展】
明朝的国子监实际上有三所,最早的国子监始建早于明朝建朝。
1359年,元至正十九年正月,朱元璋下令在婺州开设郡学。聘请儒士叶仪、宋濂为五经师,戴良为学正,吴沈、徐原等为训导,这是国子监的最前身。
1364年,元末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百司官属。
1365年,至正二十五年九月,朱元璋建应天府学。同年,应天府学改为京师国子学。设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乐、典书、典膳等官职。
1368年,洪武元年,明朝建朝。
1369年,洪武二年,以临濠(今安徽凤阳)为中都,置中都国子学,命京师(南京)国子学分官领之。
1381年,洪武十四年四月,因原址处于闹市,并且过于狭小,朱元璋下诏在鸡鸣山下重建国子学。
1382年,洪武十五年三月,朱元璋下令国子学改称国子监。
1382年,洪武十五年五月,新国子监竣工,新校舍正式投入使用,旧国子学改为应天府学。
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罢中都国子学。
1403年,永乐元年,始设北京国子监。
1420年,永乐十八年,改北京国子监为国子监,以京师国子监为南京国子监,学生遂有南、北二监之分。
~~~~
【国子监的校区】
按左庙右学,分教学区跟祭祀区。
祭祀区主要就是祭祀用的,拜的是孔子,此处不赘叙。
教学区的正堂称彝伦堂,是祭酒办公之所,也就是校长室。
彝伦堂后面有六堂,分别是率性、修道、诚心、正意、崇志、广业,是学生学习的场所。
另有学生的宿舍称号房。
~~~~
【国子监的学官】
祭酒一人,从四品;司业一人,正六品;监丞一人,正八品;典簿一人,博士三人,助教一十六人,全部从八品;学正三人,正九品;学录三人,从九品。
祭酒是国子监的主管官员,司业协助祭酒管理国子监,监丞执掌绳愆厅负责监督师生的纪律,博士负责给学生讲课。助教、学正、学录负责辅导学生学习。
~~~~
【国子监学生的作息】
每个月只有二天休息,分别是初一与十五。
每天都有课,分早晚。
早课全体成员均得参加,祭酒主讲,教工以及学生必须拱立静听。(站着听课哦!!!)
祭酒讲课完毕后,才由博士助教等老师开始晚课。
【国子监学生的上学内容跟学习任务】
课堂教学:
国子监的课本主要以四书五经《周易》、《诗经》、《尚书》、《春秋》、《礼记》《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主。兼及刘向《说苑》、律令、九章算法、御制大诰,回回文字;
除此之外还要学习武射。
(注:明朝前期规定武射必修,中后期武射成摆设。)
日常功课:
一是练字,每天要临摹一幅字,写字最差的要挨竹板子。
二是背书,三天一背,最少300字,背不出打屁股。
三是写作文,每月要完成6篇文章,如果按月不能交6篇,照样狠罚。
【国子监的教学制度】
明朝国子监分为三级六堂进行教学。
初级班为三堂,分别名为正义、崇志、广业三堂;
中级班为二堂,修道、诚心二堂;
高级班只有率性一堂。
国子监根据学生的学识深浅将其编在不同的三级六堂,低级堂的学生要升高级堂,就要以积分制升级,即通过考试累计学分的方式决定学生能否升级或毕业。
积分如下:
国子监规定每年考试十二次,每个季度考试三次,也就是每一个月考试一次。
考得好的学生得一分。
中等学生得半分。
不及格学生无分。
只有得够八分,且无违反重大校规的学生,可以进入下一年级。
到了最高级的率性堂,同样也需要得够八分,才可以毕业。
也就是说,哪怕次次考中等,也得留级。
毕业生可以得到国子监的推荐去朝廷部门进行实习,称为历事。
去实习的人在没有获得正式的职位之前,被各部门称为“科员”,无品级,但有俸禄,大概为月一石米。
~~~~
【国子监为什么没落】
明朝之前的元朝并没有完整的官员培养与晋升体系。
朱元璋建吴以后,没人可用,只能三管齐下。
一是让江南的一些本地士族通过举荐进朝当官;
二是建国子监培育嫡系官员后备力量。
三是通过科举选拔人才入朝为官。
这三步虽然说面上看来的同步实施的,但实际上科举进仕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没有太大建树。
因为1370年,也就是洪武三年明朝第一次科举考试结束后,朱元璋下令暂停科举考试。此后一直到1385年,洪武十八年,科举考试才恢复举行。
整个暂停的时间长达十五年。
这段静默期里面,皇权跟百官的博弈非常激烈。
前面有提过一嘴实例,就是朱元璋釜底抽薪,把国子监的学生下放到地方直接对接百姓,这一招架空了地方乡绅,实质上打破了皇权不下乡的传统。
很多国子监的监生在经过实习期后出任京师跟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
所以,在洪武朝以及永乐朝,国子监的地位坚如磐石。
只是,这路,后来越走越歪。
外因有很多,瓜这里主要说一下内因。
具体要从国子监学生的来源跟国子监学生的福利两方面说起。
【国子监学生的分类】
在明代,凡入国子监的学生都称作监生。
而监生分类是四大类:
举监——举人入监读书。就是举人进京参加会试不中,从而进入国子监读书的读书人。
贡监——生员入监读书。生员就是地方选拔上来的读书人。贡监是国子监学生中的主力。
荫监——官员子弟入监读书。官员到一定品级(京官三品),朝廷给予此官员子孙若干进国子监读书的名额。另外,如果品级不够,但此官员有死于忠谏者或守土死节者也可以荫监。
例监——捐资入监读书,给够钱就能进。
这里面贡监也分为四类:
一为岁贡,明朝每年有指标将各地优秀学生派到国子监读书;
二是选贡,这是因为地方每年送上来的学生,极大多数是按资排辈上的,这些人年龄大,且没什么学问。因此朝廷想选一批年富力强的生员,这就是选贡。
三为恩贡,也就是朝廷有大的喜事(皇帝太子结婚等),会发布一批名额给地方官府。
四为纳贡,凡生员以粟纳捐入监者为纳贡。
除此之外,还有两类比较小众的入监生员。
夷生——凡土官子弟或外国男女学生来监读书者称为夷生。
俊秀生——凡民间有俊秀通文者,也可以进国子监读书,不过此种方式需要人推荐,而且推荐人必须地位高,或者名声极大。
总结——就是监生这玩意,除了读书好能进,纳米纳粮纳钱,都能换。
【国子监学生的福利】
明朝的律法规定,所有的学生,免交学费,提供食宿,有工资,还可以免其家属丁役。
免学费给工资这个,寒门子弟,贫家子弟,是非常需要的,有钱人家并不在乎。
但有钱人在乎最后一项——免其家属丁役。
丁役在明朝,只要不是官身,都逃不过。
丁役存在高风险,比如带武器粮食去守边,比如去修路,排洪等等,派到了不去都不行,逃役或者让人顶替一旦被查出来,就会全家遭殃;要是去呢,分分钟可能重伤残疾乃至丧命。
所以,国子监的这个福利,成了一个bug。
但凡给得起,都会给家中子弟捐一个监生,送入国子监读书。
此处,国子监还有一个更大的bug。
有钱可以捐钱进国子监当监生,但从国子监毕业,可并不是有钱就行。
修够学分最少需要四年,想毕业必须通过全部考试合格,考试合格了以后,还有一段实习期。
据史载,天顺以前,监生必作养十年然后拨历。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天顺朝之前,监生基本要在国子监读十年的书,才有可能毕业去实习。
也就是说,天顺朝之前,只要进了国子监当监生,哪怕狗屁都读不出来,也名声好听,还可以为家里挡掉至少十年的丁役,如果历事时表现优越更能得一二官职,那整个家族就顶如跨越了阶层,不再需要承担丁役了。
于是,国子监里有大量花钱进来读书的学生。
他们侵占了国子监学生的名额,让真正想读书并需要国家补贴的穷人进不了国子监。
十年都无法毕业的比比皆是。
洪武中期科举恢复,宣德朝开始南北分榜,朝廷逐步偏向从科举进士中取官,到后来内阁权重,更有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
国子监由鼎盛期开始走下坡路。
当然,国子监的没落,也不仅仅因为上面的原因,下面也是压倒骆驼的稻草。
国家选才制度的变化——
国家财政危机的影响——
例监、纳贡生员的加入——
国子监荐才体制的破坏——
地方儒学和书院的兴起——
注:历事是朱元璋独创的监生实习制度。(此制度瓜非常认可,但有待后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