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强求一回
张欣摸索着把朱高炽跟自己的被角掖好,躺得暖暖和和了才开始说话:
“没事,我不急,不是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么,我看得开的。”
“实在不行,到时候咱们求爹跟娘给一座山,不大不小的那种,给我盖个房子,至亲不能见面,那让缇骑在山下驻守好了。别让人把我跟挽袖绑走了就行。”
“砍柴挑水我怕是不行,挽袖也够呛,约定了时间,我避出去,让人送进来就好。”
“做饭我会,烧火挽袖早年是会的。”
“种地我们在京师不也种过,应该可以。”
“给我养几只鸽子,我要是实在待不下去了,活不了了,把鸽子放出去,你就来接我回宫。到时候能活多久就活多久。”
张欣一项一项的盘点着要是入山修道可能遇到的问题。
说到底,张欣还是有点信白天奉子的因果说法的。
她死了一回,去了功德司,人家不就让她重来一回弥补遗憾么。
不管还是不是原来那个世界,总归她得了这个机会。
所以,功德是要攒的,也是有用的。
这就证明佛家的因果论有点靠谱。
道家虽然不讲究什么轮回转世,但他们也同样不愿意沾染因果。
这两家,从某种角度来说,也算殊途同归了。
她回来这一次,干涉了多少人的因果?
也许就因为已经到达极限,所以这个小世界不允许她再干涉下去。
不然怎么也没法说通,她一个站在边上看救火的人,反而陷入了死局。
现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脱离世俗,不再插手任何事情,兴许还能留着一条命看这个世界如何发展。
不允许见至亲之人也是同理。
她的至亲,全部都是朝堂中人。
朝堂众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天下苍生。
而她的任何一句话,都可能影响这些至亲。
“天真了吧,大花。”
朱高炽没有立刻回话,张欣思绪都拐了好几个弯了,他才幽幽的回了一句。
“哪里天真?”
张欣请指教。
“你以为那山里好待啊,蛇虫鼠蚁,豺狼虎豹,无处不在。这些吃肉的猛兽切不提,光是山中的猴子,都够你喝一壶的。”
朱高炽摸了摸张欣的脑袋才又好气又好笑的开口。
他们出发前,才有一地上报山中猿猴下山伤人。
“那让人把山里的东西也清一清?”
张欣还是很乐观的提议。
“傻,清不清得完另说,就算你清得一干二净,没两天,隔壁山头的那些就搬过来安家了。到时候更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朱高炽都被逗乐了。
“还有这种事啊?”
这还真是张欣没想过的角度。
“你以为呢?山中的动物各有各的地盘,老的还强壮,年轻的长成了,那不就得打起来么?打输了,就得换地方生活。这现成的无主之地,怎么可能不来?”
朱高炽笑着解释。
“呃,我怎么觉得这话听着古怪。”
张欣不自禁的想到朱棣还强壮,朱高炽已长成,后面还有一个即将当爹的朱瞻基。
“听懂了,放在心里就成。”朱高炽知道张欣懂了,也不再解释,把张欣搂在怀里,“修不修道的。等我们研究透了再说。睡吧。”
朱高炽今天听奉子说话,虽然失望,但也发现了事情并不绝望。
佛家跟道家,他平等的无感。
现在相比较而言,他更倾向于道家。
道家说是无为而治,但实际上,反而满满的都是强求二字。
求与天地同寿,求与日月同光。
他也要强求一回。
他不求跟天地同寿,只求他跟张欣同寿就行。
“好吧,睡!”
张欣被朱高炽抱住,顿时暖得不行,困意袭来,也不纠结了。
~~~~~
后面的这些日子里。
朱高炽果然让人调了一堆关于武当山的地方志,跟张欣两个人开始看。
朱高炽早年当世子,后来当皇子,当太子。
名头很大。
可实际上除了两京,哪儿也没去过。
张欣也不遑多让,她待过的就比朱高炽多了一个永城。
即便上辈子朱瞻基带她出行,也没有走远过。
在这点上,两口子很合拍,看地方志看得津津有味。
朱高炽读,张欣听,再加上朱瞻墉记录有用的片段。
分工合作之下,进展很快。
在抵达的前一天,朱高炽跟张欣基本上对整个武当山有了相当全面的概识。
说是对武当山的了解更全面,换句话说,其实是对道佛之争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时间线,也对张三丰的了解更多了一些。
武当山地处襄阳府均州境内,占地八百里。
最出名的是主峰天柱峰,据说如一柱擎天,拔地冲霄。
周边的群峰呈环状,以万山来朝之势,拱卫天柱峰。
群峰之中,有灵岩奇洞,云浮雾腾。景色非常怡人,所以,即便没有道家佛家,武当山也一直是蜀地的旅游胜地。
据记载武当山最初并不叫做武当山,而是叫太和山。
传说中道教供奉的“真武大帝”就是在太和山得道升天。
真武即为玄武,原为北方之神。他生于黄帝时,为净乐国太子,入太和山修炼,久而得道,被玉帝册封为玄武真君。有句话说——非玄武不足当之,武当山的名称才由此得来。
武当山的开山道人则是西周末年的尹喜。
两千五百年前的函谷关令——尹喜,等来了一个骑着青牛、须发皆白的老者,尹喜带着弟子出关迎接,拜请老者授道。
老者应尹喜的请求,留下了《道经》、《德经》两篇五千言手稿,流传千古的《道德经》就此诞生。
老子临别前,约尹喜“后会蜀之青羊”飘然而别。
尹喜于是托病辞官,先是隐在函谷关修行,不久便向蜀地出发,最后进入蜀地边境的武当山。
当时常年云雾缭绕,又直冲云霄的天柱峰被尹喜选中为修行之地。
随即尹喜便披荆斩棘,天柱峰的顶端出发。
他当年走过的路成了如今的古神道,沿着崖壁笔直而上,从山底直达顶端的石阶多达上万阶。
登顶以后,尹喜归隐于天柱峰三天门石壁下的石室中。
石室旁有涧,称作青羊涧,涧上有桥,称青羊桥。
从这里仰望,金顶几乎只有咫尺之遥。
地方志记载,悟道后的尹喜与老子在武当山青羊桥相见,随后一同仙去,不知所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