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不需要你同意,我同意就行了!
在2000年之前的电影圈,哪有什么多女明星绯闻八卦,各种跌三观的事情?那时候的明星大多都是从文工团出来的,比较重视演员形象。
但是,自从王金花和王大军两兄弟学港圈,弄出了影视圈明星等级划分之后,圈子里的心态立刻开始不一样了。
圈子开始一年比一年烂,为了搏出位,女明星也一个比一个胆子大。
只要能出名,立刻有无数大款土豪用装满现金的豪车在家门外恭候,大富大贵的奢靡生活,哪个忍得住?
忍得住,那就等着人老珠黄,无人问津吧。
比如霍思艳。
于是娱乐圈的女明星八卦绯闻越来越多,老百姓都在吐槽,她们到底是人民艺术家,还是青楼艺术家?
为此华艺经常发表声明,说外界的批评都是抹黑。
前不久,王大军声泪俱下,可怜无比,当着媒体的面,说自己对中国电影行业有多大贡献,没有华艺这个东大电影的带头羊,东大电影还是98年那样半死不活。
华艺对国内电影有功吗?
肯定有!
不然上面也不会睁一睁眼,闭一只眼,任由青楼兄弟胡作非为。
华艺开创了内娱许多新玩法。
其中最暴利的就是,发展衍生品,炒高影视概念股!
比如文化地产、明星ip、影游互动等等概念。
在华谊的带头表率之下,养猪的,炼钢的,旅游的,卖烟花的,卖菜的都来收购影视公司,只要搭上影视概念,股价就能获得飞升。
内娱借壳上市都借疯了……
李明洋印象最深的,就是文化股第一壳王董平!
2005年,董平将旗下的保利华亿在香港借壳上市,后更名为华亿新媒体,2008年董平对外转让17亿股份,成功变现2.21亿港元退出。
2009年,董平将自己的影视业务装入香港上市公司上联水泥,买了个水泥厂,然后摇身一变,变成文化中国,后来文化中国被阿里收购。
改名阿里影业!
这个是有名的!
但真正赚大钱的……董平其实排不上号。
李明洋记得,印记传媒通过生产猪肉的高金食品借壳上市,把高金食品原来生产猪肉的业务全部置换掉。
依靠中美合拍片的光环。
没有什么作品的印记传媒眨眼间就成了高端大气的影视之星,受到市场热烈追捧,市值一度达到500亿之巨。
钱套完了,24年倒闭退市了……
从02年开始国家就开始对文化产业进行政策支持。
东大太大了!
每个政策发布实行都要试点。
试点效果理想,会发布规划,吸引人进场了,再发布《指导意见》进行市场引导。
真正落实,还要看市场反应,一般要等一两年,才会发布通知。
就比如对内娱影响最大最深远的金融+电影。
这个政策追根溯源,试点开始于华艺和伯纳的上市之路。
真正开始规划,在09年。
2009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2010年银监会、证监会和广电总局联合九部委出台《关于金融支出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开始自上而下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直到2014年,国家给影视股开绿灯上市,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
对电影产业实行金融支持政策,是为了国产电影能对抗船坚炮利的好莱坞,能够有足够的资金推动电影工业化。
政策是这样说的……实际上都是圈钱割韭菜。
影视圈虚报投资真就是小打小闹,上面都懒得管。
金融操作才是内娱最大的毒瘤。
而这个毒瘤,最后以小崔实名举报范彬彬阴阳合同,引爆影视寒冬才结束。
蚂蚁上市,闹的那么大,杰克马最后回国,燕子也解封。
而范彬彬tsls,却被封死。
真实原因并不是简单的tsls。
在小崔实名举报之前。
2016年初,第一巡组对总局进行专项巡视。
并在整改情况的通报中要求进一步整治抗战“神剧”、“雷剧”,遏制“天价”片酬和明星炫富问题。
2017年,《东大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实施,不仅在电影创作和保护、艺人行为规范等方面立了“规矩”,还加大了对票房的监管和处罚。
范彬彬好死不死撞到了政策的枪口上……
这运气也挺逆天的!
李明洋捡能说的说,给吴志奎上了一堂电影金融课。
吴志奎听的有些懵,“照你这么说,这是上面的大方针,那根本就狙击不了啊。内地上市的电影公司就华艺和光线啊!”
“我说了那么多,你怎么一点都不懂呢,光线就是金融+电影的试点啊!天气之子的票房直接影响股价!”
吴志奎点点头。
“我狙击不了华艺,但我能狙我自己啊!”
“怎么狙?”吴志奎又蒙了。
李明洋翻了个白眼,懒得说了。
直接操作!
第二天一开市,李明洋一意孤行,力排众议,把他和王常田、龚余手里的股票全部清仓。
李明洋和王常田在股市上一共投了八个多亿,平均股价是121元每股。
经过一上午的卖出,差不多净赚了6个亿。
虽然赚了钱,但龚余和王常田脸色都不好,因为光线在股市反响非常好。
卖了14亿的股票,光线今天依然涨停了!
“李导,这是不是太早了,股价势头没有任何波动,就开卖,太不明智了。”赚了六百多万的龚余诶声叹气的说。
“好歹赚个翻倍啊!”王常田一脸疲惫的说。
李明洋没说为什么卖,就是强行卖。
两人眼睁睁看着李明洋卖,怎么劝都不行。
“好了,大家落袋为安,都赚了不少,你们别哭丧着脸,搞得跟赔了几个亿一样。”
股票卖完,李明洋反过来劝两人看开点。
看开?
别说王常田了,就是只投了一千万的龚余都看不开。
心里把李明洋骂死了。
你卖你的就行了,别卖我的啊!
龚余见李明洋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心里气不打一处来,抽着雪茄,走人了。
王常田该说的,都说了,龚余一走,他下意识的站了起来,犹如行尸走肉一般离开了作战室。
两人走后,李明洋打开笔记本,一边指挥吴志奎,与那些想借壳上市的公司沟通。
一边指挥曹曼曼,散播李明洋和王常田清空二级市场的股票,大赚六亿的消息。
光线董事长和第二大个人股东,清空股票。
这可是大利空啊!
光线这股价肯定要跌啊!
然而一群大佬给李明洋上了生动的一课。
即便他和王常田清空了股票,光线的股价第二天,开盘直接涨停!
李明洋和王常田跑路了。
阿里来了,下场买股!
连续五天涨停,周六周日休市,不开盘。
2012年1月1日,周日,元旦档开启!
天气之子的排片达到惊人的50%!
元旦三天!
天气之子称霸电影市场。
什么龙门,什么十三钗,统统被揍的找不到北。
天气之子犹如一条恶龙,虹吸大盘,在上映第四周,元旦档三天砍下了恐怖的2.2亿票房。
猫眼和糯米给所有电影开了9.9元特惠,引爆下沉市场的天气之子成了最大的赢家。
而这并不是李明洋和王常田干的,是座山雕搞出来的。
李明洋不想玩了,要砸金融+电影的大盘。
反而弄巧成拙,原来看戏的大佬们亲自下场,要借着天气之子把金融大盘做起来。
1月4日下午七点,天气之子冲破十亿大关!
成为国产电影史上,第四部破十亿的国产电影!
上映21天破十亿!
打破国产电影最快破十亿记录,成为国产影史最恐怖的吸金巨兽!
主流媒体大书特书,将天气之子比作‘内地变3’,国产电影工业里程碑式的电影。
而作为天气之子的导演,李明洋很快就被主流包围了……
各种官方活动纷纷而至,总局的座谈会,中宣的文化交流,文化部的发展研讨会……
李明洋根本没有拒绝的权利。
一个会接一个会,开完了对外的大会,还有私人的小会。
上面高度重视,见到的领导越来越大……
李明洋一度产生自己会被留下的错觉。
直到在长安俱乐部遇到赵老板,赵老板点醒了他。
这哪是什么庆功会,分明是欢送会。
“李导啊,有些话,现在我终于可以说了。”
赵老板给李明洋到了一杯茶,慢条斯理的说:“天气之子抗住高清盗版,提前破五亿的时候,上面就已经准备把天气之子作为商业电影典型了。”
李明洋捏着茶杯,有点遗憾的叹了口气。
“你提前抛售股票,得罪了以中信为首的券商,迫使许多人提前下场,功大于过……还是王常田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电影票房才赚几个钱?你要是一年就拍一部,大家会很高兴,所有人都会捧场,但你要是量产……所有人都巴不得你去死啊!”
“那么多人打压你,你依然能拿出两部与众不同的工业大片……”
“这要是不管你了,你一枝独秀,别人还要不要吃饭了!”
“你知道京圈怎么跟上面抱怨的吗?他们说你拔高了观众的期待,国产电影的特效上限,还打破了电影大数据,他们搞不出来,让你一个人玩得了。”
“这种话都能说的出来!”李明洋惊讶道。
“都是自己人,有什么说不出来……金融政策本来是明年给华艺准备的,最后作为补偿,给了你,但你竟然要砸他们的盘子,券商现在也要你走。”
“真踏马的,金融政策不还是割韭菜。”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光线市场从一百多亿,炒到接近三百亿了。
与盈利完全不符,这回头绝对要炸锅。
“割的又不是你的钱。”赵老板端起茶杯吸溜了一口,淡淡的说。
赵老板这风轻云淡的样子,令李明洋挺诧异的,“你没买?”
“我不炒股……你被折腾了快一年,还是没看明白啊,大势所趋,大势要是变了呢?因政策而生,早晚因政策而灭……踏踏实实做内容,确实有点格格不入,但不代表没人欣赏,没人保。”
“谢谢你,对我说那么多。”
“不用谢,我也是为了我自己,你过的越好,我们的合同才越有价值。”赵老板放下杯子,拎起小炉子上的茶壶给自己又倒了一杯茶,“其实,我今天是特意来找你的。”
“什么事?”
“你不准备去好莱坞吧?”
“怎么可能,中影的合同都签了,想不去都不行。”
赵老板呵呵一笑,“他还指望你回来,继续给他刷政绩呢,怎么可能让你赔钱……你要去棒子?”
李明洋眉头微皱,王常田和张昭都怀疑他不会乖乖去好莱坞。
但都不知道他要去哪。
没想到赵老板竟然猜到了。
“我前阵子去了一趟棒子,在那里我见到了一个人,她想和你合作,但没有什么筹码,就想通过我跟你谈一谈。”
赵老板从包里取出一份文件,一边递给李明洋,一边说:“我一开始还挺纳闷的,棒子那么小,你怎么可能会去,没想到她拿了这份资料给我看,你竟然在那里都扎根了。”
李明洋接过文件,大致上扫了一眼,这他娘的都把他在棒子的产业扒完了啊!
“我自认为做的挺隐蔽的,谁那么厉害?”李明洋问。
“Cj的李美金。”
“她不靠谱,派几个杂鱼过来跟我谈,太不尊重我了,没意思。”
“你愿意和她当面谈吗?”赵老板直接道。
李明洋想了想,把茶杯递到嘴边,茶凉了,倒进了垃圾桶,拎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热的。
“你觉得我应该和她谈吗?”李明洋反问道。
“应该,如果你想在棒子发展,她掌握的资源是你完全无法想象的。”
“kakao也还可以。”李明洋说。
“kakao底蕴不够,其实你要去棒子,最好的合作对象是三星,不选三星,那就剩Cj和乐天了。”
“三星到底控制哪个娱乐公司的?”李明洋问。
“三星不控制,因为没必要,三星主要是电视台sBs。你去棒子连这个都没了解?”
“哪有那么多时间。”
赵老板莞尔一笑,感觉李明洋怎么想一出是一出的。
不过李明洋既然想去棒子发展,她又受人之托,耐心的给李明洋介绍起了韩娱。
韩娱不大,很小,背后都是财阀。
如果是做电影,不用理会韩娱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从四大电影公司选一个就行了。
无论哪里,电影圈都是娱乐圈的顶点。
棒子也不例外。
棒子电影圈,被Cj、乐天、showbox、new四大垄断。
Cj是产业链最完整,同时也是最大的,拍电影,选Cj准没错。
赵老板说的,李明洋都懂,他一开始就瞄准了Cj,但李美金这娘们没诚意啊!
他才选了老金。
“算了,我也不让你难做,见一面就见一面吧,在哪见,什么时候。”
“就现在吧,她就在隔壁。”
“……”
几分钟后,在赵老板的带领下,李明洋见到了韩流教母李美金一行人。
双方沟通了十几分钟。
李美金的诚意太足了,Cj不干涉他创作,提供拍摄资金,全力支持,除了电影的发行放映权,李美金将所有版权都给他。
而且没有任何对赌协议。
李美金的谈判没有一点资本的味道,全是真诚,真诚到有点幼稚,但这些都写在白纸黑字上。
条件太好了,好到让人顾虑。
李美金见李明洋不说话,让翻译问一下,李明洋还有什么要求。
李明洋其实没什么要求了,给到位了……能拿到的版权全都拿到了。
“kakao那边怎么办,我和他们谈好了?”
翻译转达完,李美金慈祥一笑,“Cj和kakao以前没合作,只要李导同意,Cj和kakao以后就有合作了。”
李明洋听到这个回答。
不由的感慨一句,真财阀真公主就是猛。
不需要你同意,我同意就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