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我等去建功立业

都司内堂,西平侯快步走来,

后面跟随的还有李景隆,徐司马,

待到三人进入,

都指挥同知苏云舟匆匆赶来,

朝着二人拱了拱手,坐在一旁,

不多时,负责协调与调配都司卫所的都指挥佥事王景轩也赶了过来,

手中拿着一摞文书。

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

先前在大堂的议事只是让三司诸位官员知道,

如今边境紧张,战事开启。

但真正该如何调配军伍以及防守进攻策略,

只需要都司真正核心的几人商议。

在场众人落座后没有闲着,

沐英看着整理出来的诸多军报以及情报讯息,

苏云舟手中也同样拿着军报,不时与王景轩小声嘀咕。

李景隆则清闲得多,皱着眉头在心里想着麓川真正的进攻方向,

以及前军斥候部去到大理后所要面对的困境。

但奈何,越想越是迷糊。

这时,淡淡的脚步声响起,

苏云舟侧头望去,王景轩亦是如此。

但很快,二人的脸色一僵,眼中生出了几分忌惮,

来人是熟人,高大的身躯充满压迫,英俊的相貌不掩清冷,

视线扫动间,带着战场厮杀的悍勇之气。

“云逸,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上首的李景隆也看到了来人,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呼!

来人正是太子宾客,北平行都指挥佥事,前军斥候部主将陆云逸。

一身黑色常服显得他尤为消瘦,但气势不减。

陆云逸进入内堂,环顾四周轻轻一笑,躬身一拜:

“拜见西平侯爷、曹国公,徐大人。”

“见过苏大人、王大人。”

坐在上首的沐英闻言抬起头来,嘴角挂上一抹笑容:

“怎么这么早便回来了?莫非大理府没有什么游玩之地?”

“回禀沐侯爷,大理府山清水秀,

卑职携夫人游山玩水,自是极好。

但麓川思伦法安稳许久,

算算时间也该有所动向,便想着早日赶回。

路上恰逢景东八百里加急,便愈发焦急,匆匆赶来都司。”

沐英挥了挥手:

“行了行了,坐吧,前线的确出了一些麻烦,

你回来得正好,

本侯打算派你率军前往大理,先将那前来窥探的五万麓川兵剿灭。”

沐英一边翻看军报,一边肆无忌惮地说着,

丝毫没有因为陆云逸停职之事而遭受阻拦。

而此话一出,在场人心中都明白了沐英的意思,

联想到先前在正堂所言,

布政使司以及按察使司想必很快就会对杀俘一事做出决断。

结果,自然不必多说。

陆云逸走到一旁坐下,与面露兴奋的李景隆对视后,

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而后沉声开口:

“卑职听令。”

听到如此言简意赅的答复,

沐英忍不住点了点头,笑着开口:

“不错,若是都司内的将领都能如你一般干脆利索就好喽。”

听着沐英的唏嘘之言,

不论是苏云舟还是王景轩都不由得古怪万分。

徐司马大笑起来,一边拍着座椅扶手,一边直言道:

“文英啊,这是老丈人见女婿,越看越喜欢。”

沐英瞥了他一眼,毫不见外地反击:

“老马啊,我有女婿,你有吗?”

此话一出,李景隆低下脑袋,以隐藏脸上表情。

中军徐司马只有两个儿子,

这些年想要一个女儿的念想已经传遍整个京城,

但奈何,一直不能如愿。

徐司马脸色刹那间就黑了起来,

觉得头皮发痒,一个劲挠头。

当他努力在心中想出反驳之言时,刚想说话,却被沐英抬手制止,

“别闹,议事要紧!”

“我...”

徐司马胸膛鼓胀,到嘴的话生生憋了回去,

最后长吁了一口气,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

“好,你们议。”

听到此言,苏云舟以及王景轩悄无声息地松了口气,

眼前几人都是沾亲带故,

二人如今坐在这里如坐针毡,倒像是个外人。

沐英神情郑重,将手中文书放下,沉声开口:

“苏大人说的没错,

当务之急是要搞清楚麓川进攻方向,以及思伦法真正想的是什么。”

沐英看向苏云舟,沉声发问:

“苏大人觉得,麓川真正的进攻方向是何地?”

苏云舟果断开口:

“回禀沐侯爷,下官认为是楚雄。

楚雄接连景东,若是攻打楚雄,

不论是麓川前线的补给还是兵员补充,都是绝佳之选。

相反,若是进攻大理,

反而会因为战线绵长而被我等从楚雄突袭阻截。

思伦法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

所以下官认为,麓川要在楚雄以及景东,与我等一战。”

沐英脸色凝重,轻轻点了点头,

此言极为有道理,他转而看向王景轩,问道:

“王大人,根据麓川暗探传回来的消息,都司得出来的结果是什么?”

王景轩脸色凝重,沉声开口:

“沐侯爷,自从罕拔被捕后,景东前线一直在调兵遣将,

根据讯息,最近这一旬以来,

思伦法已经将位于景东腹地的两万精兵调到前线,停靠在蒙乐山附近,

现在礼杜江西侧又有象兵汇聚的消息,

经过反复推演,麓川进攻楚雄才是最合适的方略。”

沐英想了想,点点头:

“在金齿卫夺回后,本侯也认为麓川要进攻楚雄。”

麓川在景东撕毁默契,大明同样不再顾虑,占据金齿卫。

有了金齿卫扼守咽喉要道,麓川进攻大理难上不止一筹。

而且,大理府那五万兵出现得太过突然,可能就是为了扰乱都司判断。

但,李景隆眉头微皱,

想到了初来昆明时军帐中的一番言语,

大理乃昆明屏障,是整个云南行省的战略高地。

他思虑片刻,沉声开口:

“本公觉得,楚雄府与景东府之间相隔礼杜江,不是那么容易攻破,

相反,若是麓川北上进攻大理,

尽管有金齿卫作为牵扯,只要付出足够代价,

攻下定边以及蒙化府,那不论是景东之危还是麓川之难,都迎刃而解,

到了那时,礼杜江就不是我大明楚雄府的屏障,

而是麓川阻拦我等从楚雄府进攻的屏障。”

在场之人眉头微皱,将眸子投向了不远处的硕大地图,面露诧异。

此言在理。

苏云舟看向李景隆,心思转动。

对于这位曹国公,他不得不承认,有些低估了。

过了一会儿,他沉声开口:

“曹国公所说不无道理,

但本官还是坚持,麓川要渡过礼杜江,进入楚雄。”

李景隆被此等目光看得有些尴尬,毕竟他是拾人牙慧。

沐英笑了笑,看向下首脸色平静的陆云逸,问道:

“云逸,说说你的看法。”

陆云逸顿了顿,道:

“回禀西平侯,卑职如曹国公一般,

认为麓川最后进攻之地是大理。

除却曹国公所说之原因,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

“说说。”

陆云逸沉声开口:

“诸位大人,麓川之所以有胆子进攻大明,凭借的就是手中象兵。

象兵的成败就是决定此次麓川是否胜利的关键。”

在场诸位大人深思片刻,轻轻点了点头,陆云逸继续说道:

“所以,如此能够左右占据之神兵利器,麓川绝不会让其陷入险境。

象兵虽强,但要在大军环伺之中才强,

如此才有从容进攻与撤退之机,

就算是面临阻截,也可从容保护象兵后撤。

但,进攻楚雄,就是将象兵置于危难之中,

一旦渡河作战,象兵来或走就由不得麓川,从而会使得此等利器陷入危难,

而一旦失去象兵,

麓川精锐断然无法与我大明相媲美,也就失去了获胜可能。

所以下官断定,思伦法不会让象兵陷入险地,

也就不会进攻楚雄,

从而会进攻地势更加平坦绵延的大理!”

陆云逸声音铿锵有力,目光坚定,

虽然大理已经有了变化,金齿卫以及游鱼部都收入囊中,

但他依旧认为,麓川的进攻目的是大理定边!

他如此坚定的模样,使得在场几位大人眉头微皱,

此番言语虽然不涉及具体的战事战法,

却点出了麓川的关键象兵,以及思伦法心中所想。

下首的王敬轩眉头愈发紧皱,沉声开口:

“陆大人,此等消息是从罕拔处得来?”

此话一出,苏云舟的眼睛亮了起来,

都司中还关着一个罕拔,或许可以从他身上找到一些端倪。

陆云逸摇了摇头:

“对于景东战事,本将也曾有过询问,

但罕拔只交代了坪山坳一事,

对于麓川大部到底进攻何处,他只字未提。

这也是本将判断麓川将要进攻大理的依据之一。

若是麓川对于大理没有想法,何至于派罕拔前去金齿卫。”

此言一出,苏云舟表情惊疑不定,心中不停思迅。

如今大明,看朝廷对一地重视与否,

往往可以根据朝廷派出的人所判断,

就如北疆镇守四王皆今上嫡子,足以证明朝廷对北疆的重视。

麓川没道理不是如此。

这么一来,难不成麓川真要进攻大理?

苏云舟心中生出一阵迟疑,王景轩倒是掷地有声地开口:

“本官依旧坚持先前所言,麓川会渡江进攻楚雄。”

苏云舟眉头紧皱,王景轩虽然是都指挥室佥事,

但掌控着麓川在内的诸多暗探,消息源源不断地向他汇总。

想到这,苏云舟面露坚定,沉声开口:

“沐侯爷,下官依旧认为麓川会进攻楚雄。”

闻言,西平侯沐英点了点头,看向在场众人,

除却没有军务在身徐司马,

剩余的五人中,三人觉得是楚雄,二人觉得是大理。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沐英沉声开口:

“那便如此,传令宁正以及楚雄各军,做好防范,随时准备决战,

大理剩余的五千骑兵也一并调回楚雄驻防!”

苏云舟以及王景轩露出胜利的笑容,朝着上首拱了拱手。

“是!”

沐英看向李景隆:

“大理也同样不能疏忽,京军所属要严阵以待,

等待坪山坳的工事修筑完成,

就将龙虎卫以及洪福卫调入定边,提防南方麓川。”

“是!”

李景隆有些气馁,暗暗叹了口气。

沐英随即看向陆云逸,沉声开口:

“下午官复原职之后,迅速整军前往大理。

如先前所说那般,从游鱼部进发,入麓川之境,探明虚实,

若是那五万麓川兵是花架子,那就不用客气,一举将其击溃,

至于如何做你自己拿定主意。

但切记,不可贪功冒进,

骑兵调走之后,能够机动的骑兵只剩下你部,

若你出了事,大理就会陷入被动。”

陆云逸对于这个结果没有什么意外,脸色平静,拱了拱手:

“是!”

“好了,各自去吧。”

.....

一行人匆匆走出都指挥使司衙门,

李景隆与陆云逸并肩而行,脸上带着难以掩盖的喜悦。

叽叽喳喳个不停,

似是要将这些日子发生的所有事都说出来,

陆云逸脸上同样带着笑容,时不时地点点头。

此等一幕让等在都司门口的陈书翰大为震惊,

不知道的还以为陆云逸是曹国公呢。

此时,李景隆也见到了站在门口的陈书翰,眼睛一亮,

连忙快步走了过去,给陆云逸介绍:

“云逸,这是都指挥佥事陈书翰,自己人。”

一听此言,陈书翰整个人都快化了,有些飘飘欲仙,

他连忙拱了拱手,面露恭敬:

说着,陈书翰朝着陆云逸躬身一拜:

“下官陈书翰见过陆将军,

陆将军的大名如今是传遍大江南北,下官早有耳闻。”

陆云逸在他身上来回打量,

三十余岁的年纪,长得倒是极为年轻,

只是浑身透露着拘谨,还有一些惴惴不安。

想到他出的馊主意,陆云逸脸色不免古怪起来,

但还是笑着上前将他搀扶而起:

“陈大人,久仰大名了,你我不必客气。”

陈书翰刹那间满面红光,心中激动不已,

放在以往,那些掌握权势的将军从来不会对他如此客气,反而会冷言相对。

今日此番感觉,

让他再一次觉得,艰苦奋斗不如抱紧大腿。

“哈哈哈,极好极好。”

一旁的李景隆见二人如此和谐,大笑出声,

他看向陈书翰,笑着说道:

“这一次虽然没有获得领兵之机,

但至少也能真正负责昆明城的防务,

对于调兵以及统兵,陈大人要多学一学,为日后战场厮杀做好准备!”

此言听得陈书翰有些飘飘欲仙,连忙面露激动躬身一拜:

“下官从未有过如此之境遇,多谢曹公公提拔。”

李景隆笑着摆了摆手:

“好了,先去忙吧,我等要回到军中。”

“是!”

待到陈书翰离开,李景隆脸上的笑意才渐渐收敛,转而看向陆云逸:

“他是忠烈之后,虽然脑袋有些不灵光,

但有些小聪明,云逸还是要多多担待。”

陆云逸笑着开口:

“曹国公多虑了,虽然陈大人出了昏招,但也不是一无是处,

总要给些机会锤炼一二,说不得日后会成为曹国公手下一员大将。”

这么一说,李景隆便彻底放下心来:

“既然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云逸,你有所不知,

这些日子本公在军中学了不少东西,正在摩拳擦掌,左等右等,

可算是等来了麓川的消息。

这次到大理,本公定然要大展拳脚,立下一番功勋!”

话虽如此,李景隆还是不免露出一些彷徨:

“就是不知何时,本公才能够独当一面,

若是云逸不赶回来,我都不知该如何是好。”

“行军打仗总有第一次,日后慢慢习惯便好。”

“你说得对,只是这次有些可惜,沐伯伯没有将重点放在大理防线。”

李景隆叹息一声,小声开口:

“云逸,此事你也要莫怪沐伯伯,

如今楚雄府驻扎着的都是云南都司的精兵,

而大理的几处重要城池驻扎着的则是京军,

如何选,其实早已决定。”

听闻此言,陆云逸有些诧异地看了看李景隆,

没想到几日不见,他连这个局势都能有所领悟。

察觉到他的目光,李景隆梗了梗脖子,像是一只骄傲的大公鸡。

陆云逸畅快一笑,朗声开口: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云逸佩服!”

“哈哈哈。”

李景隆也畅快地笑了起来,

他走至战马身旁,轻轻一跃便跳了上去,大手一挥:

“云逸,会军营,弟兄们都等着呢。”

说着,李景隆便率先策动战马向着军营而去,同时发出一声畅快大笑以及大喊:

“我等去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