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睹物思乡 故人相见

第612章睹物思乡故人相见

酒足饭饱,三人离开红柳茶舍时已近巳时初,也就是上午九点左右。

陆云逸满意地抚着肚子,面露感慨。

扬州虽地处长江以北,却堪称江南名城,确实自有一番底蕴。

州界多水,水波荡漾。

走在城中街道,潺潺溪流随处可见,

如同毛细血管般分布,给这座本应喧嚣忙碌的城池增添了几分清净自然。

陆云逸带着二人漫步,迎着微风,发丝飘动。

“灵韵啊,江南之地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去过苏州府、湖州府,对了,还去过松江府。”

邓灵韵眼中闪烁着亮晶晶的光芒,满怀憧憬地说:

“那时娘亲还在,她带我去看各地的丝绸作坊。

尤其是苏州府和松江府,那里的作坊好多”

邓灵韵在身前比划了一个大圆,以表示数量之多。

陆云逸微笑着点头:

“那里的百姓生活得如何能丰衣足食吗”

邓灵韵连连点头:

“极好!百姓们丰衣足食,只是做工有些累,但起码不会挨饿。

娘亲那时还说,要是应天也能生产丝绸就好了。”

陆云逸对此深表赞同,转而看向沐楚婷:

“岳父大人这次回云南,打算把白打造成云南都司的招牌。

到时候以极低的成本将白运往大明各地,可路途费太多,

即便成本已压到极低,想要盈利仍有些困难。”

沐楚婷若有所思,微微叹了口气:

“能维持工坊运转就很不错了。

父亲只是想为云南百姓找个做工的地方,

相比之下,赚钱反倒不是目的。”

“对就是这个道理,先解决就业,再考虑赚钱。”

陆云逸若有所思:

“也不是没办法赚钱,只是操作起来有点麻烦。”

“夫君有办法”

“大明各地距离云南千里万里,再便宜的白运过去也赚不了钱。

树挪死,人挪活,既然卖给大明各地不赚钱,

可以通过麓川卖给天竺人,

他们那边现在应该在打仗,正是需要白的时候。

或者直接从麓川出海,跟着朝廷的船队去售卖。”

“麓川.出海”

沐楚婷眼睛一亮,觉得这确实是条可行之路,只是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夫君跟父亲说过这事吗”

她抓着陆云逸手臂的手又紧了几分。

“说过,岳父大人说要斟酌一下。

海贸虽赚钱,但朝廷规定只能由朝廷自己经营,

旁人参与海贸,就是与朝廷抢生意。”

“夫君觉得应不应该从麓川出海呢”

“我”

陆云逸眼中闪过一丝诧异,笑着说:

“出海口不用白不用。

至于海贸就算朝廷严令禁海,仍有人肆意走私。

福建、广州、崇明岛等地,整日有无数船只往来,

其中官船只是一部分,其他大多是走私船。”

说到这儿,陆云逸想起一件事:

“对了,最近一些乱臣贼子还想出个新招,

从辽东前往朝鲜国,再去倭国,

留下一部分货物后,从倭国向南航行,绕一大圈,避开朝廷水师的管控水域。”

“还有这种事”

沐楚婷瞪大了眼睛:

“绕这么远的路.还能盈利吗”

陆云逸跨过一条小溪流,感慨道:

“货物一旦出海,船上半成货物就能回本,

剩下的都是利润,怎么会不赚钱,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海贸利润巨大,现在朝廷禁海,牢牢掌控着海贸,不知多少人眼红,走私现象屡禁不止。

如今辽东开辟了新航路,没被发现的说不定还有很多。”

邓灵韵和沐楚婷恍然大悟,点了点头,不再言语。

她们静静地搀扶着身旁的男子,

跟随他走在扬州城的石子路上,感受着脚下凹凸,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一路闲逛,三人很快来到闹市。

扬州城的集市与应天有所不同,

这里售卖的大多是绫罗绸缎、书籍字画。

陆云逸打听后得知,这处集市是专门为来扬州城游玩的人开设的,卖的都是文雅之物。

而柴米油盐等生活用品,要再往前走,

到城东才有扬州城最大的集市。

这时,沐楚婷拿起一个小罐子仔细端详,

这是扬州瓷,上面绘有精美的云纹,十分精巧。

她看向店家,问道:

“这个瓷罐是用来做什么的”

“这位姑娘,这瓷罐可以装些零散物件,装咸菜、装米都行。”

沐楚婷看着手中巴掌大的瓷罐,心生疑惑.

装咸菜,这么小

“这个多少钱”

“姑娘,一钱银子。”

“好”

沐楚婷干脆利落地付了钱,店家笑得合不拢嘴。

“姐姐,可以砍砍价.”

邓灵韵在一旁小声嘀咕,瞥了店家一眼,心里暗骂他是个奸商。

“无妨,不过一钱银子,讨价还价一番也省不了多少,不必费神。”

沐楚婷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小瓷罐,满心欢喜。

“姐姐,你买这个做什么呀”

沐楚婷温婉一笑,目光温柔地看着正在挑选竹制品的陆云逸,说道:

“夫君喜欢吃咸菜,用碗碟装的咸菜总是容易干,

买个深一点的小罐子,能存住汤汤水水。”

邓灵韵眨了眨眼睛,又看向被沐楚婷紧紧握在手里的小罐子,没来由地感到一丝失落。

“姐姐.你好细心,这事我都没留意到。”

沐楚婷温婉地笑了笑,摸了摸邓灵韵的小脑袋:

“为人妇,就要多为夫君着想,慢慢就会习惯了。”

这么一说,邓灵韵脸颊泛红,觉得这样直白地说出来有些难为情。

此时,陆云逸正在一个摊位前,拿着一个竹杯仔细打量。

“这个竹杯多少钱”

“客官,您可真有眼光,

这竹杯是用上好竹子编制而成的,就算用热茶冲泡,也不烫手,

价钱也不贵,五十文。”

“五十文还不贵”

陆云逸猛地瞪大了眼睛,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店家。

店家面不改色,笑着说道:

“客官在别处可没见过这样的竹杯吧

就算有,也比不上这个。

五十文买个新奇物件,家中来了好友,他们问起时,

客官便可好好炫耀一番,五十文很划算了。”

陆云逸被逗笑了,点点头:

“行,五十文就五十文,东西卖完了记得多进点货。”

“婷儿,付钱。”

沐楚婷走上前,掏出银子.

店家接过银子,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

只是他心里有些纳闷,

这人怎么知道卖完了要多进货呢。

“夫君,这东西有什么特别的”

沐楚婷看着小竹杯问道。

“这是句容县于家村的东西,居然卖到了扬州城,真是不错。”

陆云逸打量着手中的杯子,发出一声感慨。

“应天的东西夫君怎么知道”

沐楚婷面露诧异,邓灵韵也投来疑惑的目光。

陆云逸神秘一笑,把杯子翻过来,指着杯底的十字形状说:

“于家村的人习惯把第一个扣编在底部中心,

不管是竹罐、竹杯还是竹篮,都是如此,这算是他们的独门秘诀。”

两人凑近一看,杯底果然有两根扁竹交汇。

“真的哎!”

邓灵韵突然笑了起来,

不知为何,看着眼前的小竹杯,竟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以前在应天时没什么特别感受,

如今离开应天,看到应天的物件,心中不禁泛起几分感慨与触动。

“拿着吧,没想到这东西传播得这么快,这么快就到扬州城了。”

陆云逸由衷地笑了起来。

应天周边村落的东西若能卖遍大江南北,

村民们就能过上小富即安的日子,应天商行也算是立了大功。

“这都是夫君的功劳,若不是夫君费心操持商行,于家村也不会有今天。”

沐楚婷笑意盈盈,眼中满是崇拜。

“生活中不缺美好,缺的是发现美好的眼睛。

于家村的竹制品一直都在,只是没人发现而已,我可不敢居功。

今天没有陆云逸,明天也会有李云逸,总会有锐意进取的人。”

陆云逸一边笑着说,一边享受着这番夸赞。

他突然想起一件事,遗憾地摇了摇头:

“可惜婉怡没能看到为夫的本事啊,

早年在学堂时,她就老跟我作对,老是挑衅我。”

“夫君怎么应对的”

沐楚婷俏丽的脸上露出好奇,眼中闪烁着八卦的光芒。

一旁的邓灵韵则有些忐忑,心里嘀咕:

“这个姐姐一听就不好惹,希望她别欺负我.”

陆云逸大手一挥,一脸得意:

“我在学堂可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她来挑衅,我就把她打哭!

可她每次都跑去告状,害得我被娘亲揍,真是奇怪。”

沐楚婷抿嘴轻笑,眉毛弯成了月牙:

“夫君和姐姐,还真是青梅竹马呢。”

“是欢喜冤家,小时候随便开个玩笑,她居然当了真,还非我不嫁,看来为夫魅力太大了。”

陆云逸故作低调地甩了甩头,发丝飞扬,

英俊的脸庞沐浴在阳光下,皮肤白皙,浑身散发着锐利。

对此,沐楚婷和邓灵韵没有反驳。

她们可是亲眼见过京中一些女子送来的信件,

里面的内容.让人面红耳赤。

三人四处闲逛,一边聊天一边逛集市,十分悠闲,引得不少人投来羡慕的目光。

但看到他们身后凶神恶煞的护卫,

众人便纷纷移开视线,不敢多看。

走出集市,陆云逸长叹一口气:

“走吧,也该办正事了。”

不多时,扬州城中最热闹的东关街映入眼帘。

这条街从唐朝到故元时期都极为繁华。

它是扬州水陆交通的要冲,也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的中心。

到了明朝,东关街的繁华依旧延续。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各类商铺早早开门,

商品琳琅满目,已有不少外地商贾和游客在其中闲逛。

“哇,这里更热闹”

邓灵韵惊叹道,大眼睛不停地扫视着,怎么看都看不够。

不多时,三人来到一间瓜果行门前。

邓灵韵满脸疑惑:

“夫君想吃瓜吗”

陆云逸无奈地笑了笑,伸手捏了捏她的小脸蛋:

“你们四处逛逛,我有点事要处理。”

邓灵韵依旧一头雾水,

一旁的沐楚婷已经反应过来,温婉一笑,挽上她的胳膊:

“走吧,咱们四处逛逛。”

陆云逸看向冯云方,抬了抬下巴:

“跟上去,保护好她们。”

“是!”

安排妥当后,陆云逸迈步走进太和瓜果行。

店内面积不大,也就两间小屋的大小,

但瓜果品种不少,价格也不贵,有几位客人正拿着竹筐挑选。

陆云逸在店内环顾一圈,拿起两个梨子走向柜台。

“客官,两个梨子十五文。”

伙计是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

身材精壮敦实,称过重量后,笑着说道。

陆云逸递过一张钞,轻声说:

“你们掌柜在吗北边的故人来了。”

说完后,陆云逸右手拳头紧握,斜放与胸前,拳头顶到肩膀。

伙计见到这个姿势,瞳孔略有收缩,随即反应过来,笑着说:

“在后院,您自己去吧,我还得忙生意。”

陆云逸神色如常,拿着两个梨子,向后院走去。

穿过不长的连廊,掀开半截帷幕,陆云逸来到了后院。

后院不大,只有前面店铺一半的空间,

但阳光充足,十分明亮。

院子四角的阴凉处堆放着装满瓜果的大筐,摆放得整整齐齐。

在院子中央,一个简易轮椅上坐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他眯着眼,正享受着阳光沐浴。

“小晨啊,出什么事了又来货了”

见久久没人回应,中年人缓缓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他转动轮椅,回头望去,

只见一名身穿黑色常服的年轻人站在那里,

正神色凝重地打量着小院,满脸好奇。

看到来人,中年人愣住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抿了抿嘴,眨了眨眼睛,终于看清了来人,不禁惊呼出声:

“大人!”

陆云逸目光投了过来,平静的脸上绽开笑容。

见中年人挣扎着要起身,

陆云逸连忙上前扶住轮椅:

“哎~每天晒晒太阳挺好的,别乱动。”

“卑职吕明心拜见大人!!”

中年人十分激动,

原本不健康的惨白色面庞也泛起了红晕。

陆云逸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将他的轮椅转过来,自己则坐在枯井边缘,问道:

“不必多礼,你好好坐着,这轮椅用着还方便吧”

“方便,方便有了这东西,我哪儿都能去,还能搬货!!”

吕明心不知为何,说着说着竟哭了起来,

眼眶通红,声音哽咽:

“大人,若不是大人,

卑职卑职可能就得在床榻上躺一辈子,成个废人了”

“说的什么话,你们随我征战,落下残疾,

无论如何也要给你们谋条生路。

人啊最怕闲着,一闲就容易钻牛角尖。

现在你这瓜果行生意不错,每天能赚不少钱吧。”

陆云逸语气温和,缓缓说道。

“能赚,这里有钱人多,比关外好多了,也比云南强.

一个梨子、一个瓜就几文钱,生意好的时候能卖到十几文。”

陆云逸微笑着点头:

“一个月能赚十两银子”

吕明心嘿嘿一笑,用力揉了揉眼睛:

“能赚,能赚,养活一家人足够了。”

“嗯,不错.外面那个是你儿子吕晨”

“是是我儿子,他很孝顺,来店里帮忙.”

吕明心连连点头,笑容灿烂。

“很好,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重要。

多攒点钱,给儿子娶个媳妇,

成婚的时候给我写信,我得出份礼钱。”

吕明心笑得合不拢嘴,眼泪止不住地流:

“多谢大人,卑职,卑职差点以为这辈子就暗无天日了。

整天躺在床上,身上生疮,有钱都不敢。”

“好了好了,生意都做起来了,还说这些干什么,往前看,日子还长着呢。”

“是是,往前看!”

“京中的信件在哪儿我看看。”

吕明心连忙擦了擦眼泪,严肃起来,双手转动车轮,说道:

“大人您跟我来。”

陆云逸见他转动轮椅费力,便站起身推着他,问道:

“在哪儿”

吕明心满脸感动,指了指西边的一间屋子,声音哽咽:

“西屋。”

很快,二人走进屋内。

吕明心解释道:

“这里是放账目的地方。

晚上关店上完货后,我会教儿子识字,还会给他讲些道理。”

“嗯,不错.读书识字总归是好的。”

吕明心走到角落,

从一迭账目下拿出一本厚厚的账本,

翻开后里面有个空洞,几本信件平整地放在里面。

他拿起来递给陆云逸:

“大人,最近两天信件特别多,几乎每次来货都有信。”

陆云逸神色凝重:

“京中出了些事,别担心,做好你的生意,安安稳稳赚钱过日子。”

“是,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