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北疆喜讯,应天商行走私

第773章 北疆喜讯,应天商行走私

左军都督府的会议匆匆结束,一众大人相继散去。0*0,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

刚刚离开正堂的陆云逸很快就被一众大人包围,将他围得水泄不通。

都督佥事萧琦对这事很感兴趣,第一个凑了上来。

他的脸色有些凝重,看向陆云逸的眼神中带着些许狐疑。

他试探着发问:

“陆大人刚刚所说是真是假?”

陆云逸有些怪异地看了他一眼,沉声道:

“萧大人,关外想要发展商贸,没有一条稳定可靠的道路是万万不行的。

等山海关与大宁的道路修缮完成,双方互通有无,必然能带来繁盛。

但仅凭两地互市还是有些单薄,

若是能再加上辽东,那就是一个数百万人的生意。

不论是对于以后的大宁还是辽东来说,都大有裨益,

甚至是北平也会因此而受益。”

对于这番话,萧琦没有什么反对,反而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这种道理都督府与一众朝臣都知道,

路通则生意通,边疆之地,尤其重视此道。

且看南方的广东与福建,仅凭借海陆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不仅不从朝廷要钱,甚至还能回馈朝廷。

但想要开通此等道路,耗时耗力,

而且…若是花费大价钱在关外修缮道路,仅仅是国内都司这一关,都督府就过不去。

但若是关外都司自行筹备银两,那就是两说,效果截然不同。

想到这儿,萧琦眼中闪过决断:

“大宁对于辽东道路有了建筑计划?”

陆云逸没有任何隐瞒,点了点头:

“建筑商行的分行早就在大宁城设立,

如今养着都司至少两千名水泥工匠。

一旦通往山海关的道路修筑完成,这些工匠以及修路百姓总要有个去处。

若是不修缮辽东的道路,仅仅是如何养这些人,下官就要头痛无比。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百姓们在修路上吃到甜头,

若是再让他们过那些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日子,他们自己也不会乐意。”

萧琦脸色凝重,对于这个说法很是认同。

若说大宁修建通往山海关的道路是为了开辟商路,

那修建辽东道路,自保以及安稳民生就占据很大一部分。

萧琦眼中闪过一丝果断,沉声道:

“陆大人,潘敬与你有旧?”

陆云逸摇摇头:

“此人下官连见都没见过,更不知他是谁。

下官推荐他只是为了能让辽东安稳一些。

其他几位大人能力固然强悍,

但背后势力错综复杂,

都司与之合作修路,说不得会生出什么差池。

相比之下,下官还是觉得辽东都指挥使的官职纯粹一些的好。

毕竟有梅逆珠玉在前,

若是再出现这等事,左军都督府脸上也无光。零点看书 最辛蟑結耕新筷”

萧琦凝重地点头:

“本督知道了。”

等到他离开后,原本还在观望的一众大人才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询问。

陆云逸一一回应,态度十分和煦,与刚刚在正堂内的倨傲完全不同,

这让许多人对他的态度大为改观。

在应付完诸位大人后,

落在最后方的武定侯与长兴侯才慢慢走了上来。

武定侯郭英喜笑颜开,眉梢飞起,眼中带着无法掩盖的喜悦。

他走近陆云逸,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

“干得好。”

一旁的长兴侯也笑着开口:

“两年不见,愈发有本事了。

你这升官速度,本侯还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陆云逸始终保持笑呵呵的模样。

这两位侯爷在北征大军中曾指点过他多次,并且几次伸出援手,

他对二人的印象十分不错。

“两位侯爷,敢问这潘敬是何许人也?”

说到这儿,郭英畅快地笑了起来:

“最近皇城中事务繁多,没

来得及和你见面。

祝寿这个老东西又匆匆召开堂议,搞得措手不及。

好在你足够聪明,发现了其中正确的人。”

“侯爷,潘敬在一众指挥使中有些太显眼了,末将就算是想不注意都难。”

“哈哈哈哈,你能懂我的意思就好。

这潘敬啊…是个闷葫芦,

平日里不爱与人打交道,整日忙军务。

金吾左卫这一大摊子事儿几乎都交给他来办,做得是井井有条。

但他现在上了年纪,已经五十多了,再不更进一步,迟早要滚蛋回家。

作为一同打仗的老兄弟,总要拉他一把。

更何况…

辽东现在局势复杂,

若是没有个自己人坐镇,迟早还得乱。”

陆云逸眉头微皱,对于武定侯想要提携下属的心思,十分理解,

但他有些不明白…

为什么武定侯如此断言,辽东还要乱。

“武定侯爷,有梅义之事在前,还敢有人内外勾结?”

武定侯摇了摇头:

“内外勾结那倒不至于,但高丽与倭国的商路实在太过诱人。

在那里待久了,迟早会生出歪心思。

所以得找个靠得住的人过去。

更何况,从山东都司传来消息,高丽王朝的李成桂有自立为王的倾向。

若他真要起兵,难免从山东以及辽东购买军械。

这么大一笔钱,正好赚了修路!”

这么一说,陆云逸眼睛猛地一亮。

若是没有记错,朝鲜王朝建立的时间是洪武二十五年。

而现在,首相李成桂掌控高丽朝政,架空了恭让王,

以现在这般趋势发展下去,迟早会登基。

既然如此,若是能从高丽赚些钱来补贴家用,那就太好了。

“侯爷,末将看舳舻侯对于辽东都指挥使的官职势在必得,潘大人…能成吗?”

武定侯轻轻一笑: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_3\3*k~s¢w·.\c¢o¨m_

无论如何总要试一试。

今日萧琦已经动摇了,

若是他能支持潘敬,事情就已经成了大半。

明日朝会,赵勉拢了一拨人,准备劝陛下放弃市易司。

到时候他只要一说朝廷钱财充裕,

咱们马上跳出来让他掏钱修路。如此…左右都有得赚。”

陆云逸一思量,便知晓了其中关键。

若是能趁着这个机会,从户部拿一笔银子也极好。

若是户部不给,

那左军都督府就要考虑修路的银钱从何而来了。

陆云逸敏锐地发现,这些浸润朝堂已久的公侯,

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做不来文绉绉的诗句,

但对于兵法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了骨子里,拿在朝堂上照样管用。

不论什么事,总能从中抠出好处。

又说了一些别的事,

几人最终在左军都督府门前分道扬镳。

解决了心中疑惑,陆云逸觉得神清气爽,就连身体都轻松了许多。

等待此事完毕,是该考虑回大宁了。

他翻身上马,摇摇晃晃地回到西安门三条巷。

此刻正值下午,酷烈的日头毫不吝啬地挥洒阳光,将整个三条巷都照得热烘烘的。

一进入这里就能感受到一股闷热。

走在最前方的冯云方,一眼就看到了府邸门前的驿卒,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他扯了扯马缰,快步走上前去发问:

“何人?”

驿卒见人前来,连忙躬身一拜,从包裹中拿出几封信件递了过来:

“大人,北平行都司八百里加急!”

冯云方脸色凝重,连忙将信件接过,同时吩咐身旁军卒给赏钱。

他将信件递到了陆云逸手中,

陆云逸就站在府邸门口将其拆开,掏出了其中信件。

仅仅是一眼扫过去,他的眉头就轻轻一挑,发出了一声冷笑,毫不吝啬地骂道:

“活该。”

等他将信件看完,随手丢给冯云方:

“销毁。”

“是!”

……

朱雀街三十二号妙音坊,

掌柜木静荷匆匆走入内室,见到了风尘仆仆的信使,是一名四十余岁、书生打扮模样的中年人。

见到木静荷,他忙不迭地将信件递了过来,沉声道:

“北平急报。”

木静荷打开信封,抽出信件。

仅仅是一打眼,她那貌美容颜就花容失色,脸色猛然大变,

捏着信纸的指头也在微微颤抖,呼吸愈发急促。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是!”

等到信使走后,她站在原地思虑良久,眼神最终变为狠辣。

她急促地转身离开,回到了自己的闺房,打开一旁书柜的暗道,急匆匆地走了进去。

很快,她便来到了锦衣卫位于地下的秘密据点!

因为李善长一事,整个锦衣卫现在都在加班加点。

这个据点作为应天城中最重要的据点,这些日子几乎没有任何停歇。

一进入这里,就能看到一个个眼窝深陷、笼罩着黑眼圈的锦衣卫。

木静荷的到来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贪婪的眼神狠狠地扫在她身上,像是要将她生吞活剥。

纤细的腰肢下是圆润滚翘的屁股,得益于她走得飞快,摇动的速度也变得尤为快,让不少人口干舌燥。

木静荷没有理会这些人的目光,而是径直来到了据点最深处,

锦衣卫指挥使毛骧的衙房。

毛骧此刻已经被茫茫的文书笼罩,

一摞摞的文书整齐摆放在宽大的桌案上,几乎将他整个人都淹没。

从正面看,只能看到文书,还是走到侧面,才能看到毛骧疲惫的身影…

听到脚步声,毛骧抬起了充满血丝的眼眸,狠狠地扫了过来,声音沙哑:

“发生了什么事?”

木静荷上前一步,将信件拍在他桌上,呵斥道:

“你曾经答应过我,我的人派出去没有任何危险!”

毛骧眉头紧皱,拿起桌上信件,快速将其打开阅览。

潦草的字迹冲入眼底,一股怒气猛然从心底涌出。

毛骧咬牙切齿:

“简直放肆!!!”

木静荷深吸了一口气,努力维持平静,死死盯着毛骧,一字一顿地说道:

“堂堂锦衣卫暗探,被地方官府光明正大地抄家斩首,

你这个指挥使就是这般窝囊?”

木静荷的言语丝毫不客气,眼眶泛红,隐隐有些泪花。

毛骧无言以对,只是怔怔地看着信件出神。

毕竟…事情终归是发生了。

过了许久,他将身体靠在椅背上,长出了一口气,沉声道:

“大宁的事情是我的疏忽。

陆云逸去了大宁,我就应该早些把人撤回来,不应该侥幸…”

“现在人死了,你想怎么办?”

木静荷努力平复呼吸,

但她愈是想要冷静,愈是呼吸急促,声音中都带着一些颤抖。

毛骧沉默以对,看着文书怔怔出神,许久没有说话。

木静荷倔强的小脸渐渐出现一丝恍惚。

她十分清楚,锦衣卫在这场风波中已经出了足够的风头,

几乎是一众朝臣的眼中钉、肉中刺。

这个时候再与陆云逸作对,毫无疑问是不明智的选择。

但她还是希望,不争馒头争口气,

至少…要表个态,给锦衣卫的一众弟兄打气。

阴暗潮湿的衙房内有了一些死寂,二人都保持着原本的姿势。

过了许久,毛骧长叹了一口气,沉声道:

“事已至此,再软弱行事,伤的是弟兄们的心,此事不能算了。”

木静荷嘴唇紧抿,略微有些诧异,掷地有声地开口:

“如何做?”

毛骧拉开抽屉,从中拿出一本文书打开,上面是密密麻麻的记录,一个个名字整齐有序地排列。

他很快便指向了一个人的名字,重重点了点:

“刘思礼的侄子如今在应天商行做事,操持一些从北平而来的货物。

但锦衣卫查到,他利用运送渠道夹带私货,行走走私之事。

考虑到刘思礼本就是辽东世家,或许能从这里做文章。”

木静荷弯下腰,在文书上

仔细查看。

刘子贤的名字下,赫然排列了将近二十行货物进出的记录,

其中事无巨细,

应天商行的货物一列,

走私的货物一列,

其中大多是精铁、药材、香料等珍贵之物。

“他哪来的香料?”

木静荷敏锐地察觉到其中不对,诧异地发问。

若是没记错,香料只有南洋海贸能够获得,

就连妙音坊的诸多香料都是从福建采买,价格昂贵至极。

毛骧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沉声开口:

“就是因为京中突兀出现了不少来历不明的香料,

锦衣卫才查到了应天商行,又查到了刘子贤。

而这些香料的来源,据我推测应当是从高丽、倭国而来。”

说到这儿,毛骧面露玩味,声音也带上一丝阴阳怪气:

“若是没记错,梅义手中就掌控了一条从倭国向高丽再到辽东的走私渠道。

若是能让这二者扯上关系,

刘子贤必死,说不得还能牵扯上刘思礼。”

“走私渠道?”

木静荷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倭国和高丽也有香料?”

毛骧轻哼一声,摇了摇头:

“是海贸的走私渠道,

自从信国公带领中都留守司清理福建叛乱之后,

海贸管得就越来越严了,

这才生出了绕道倭国,从倭国卸货,再途经高丽进入辽东的渠道。

虽然费事,但相比于其中的浩大钱财,还是不值一提。”

“这也是为什么,辽东都指挥使现在争抢这么激烈的原因。

这么一条商路,只要掌控在手上,每年不知赚多少钱财,

足够上上下下吃得盆满钵满。”

直到此时,木静荷才面露恍然,眼底有着深深的忌惮:

“原来如此…可这等渠道,有梅义的下场在,还敢用?”

毛骧自嘲一笑,嘴角生出些许讥讽:

“你以为他们跟我等一样?

都是乱世中爬出来的人,唯独不知道怕字怎么写。”

木静荷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但她还有些担心:

“若是扯出此事,那可真就是撕破脸皮了。

到时候刘思礼的压力你顶得住吗?

他现在可是京城的红人,不知多少人求上门。”

毛骧摆了摆手:

“在其位谋其职,人走茶凉。

若是他没有这个职位,谁会去巴结他?

就这么定下,今晚抓刘子贤。

这一次,一定让陆云逸这个小子知道,锦衣卫可不是什么软柿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