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各有所得,辽东都指挥使

第779章 各有所得,辽东都指挥使

毛骧在见到那些尸体的一瞬间便知道坏了。·s*h\u!y^o·u¨k¨a\n~.~c`o?m^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而且还无法解释!

为了不让双方彻底撕破脸皮,

他帮着应天商行掩盖了不少能够鱼死网破的证据。

包括那有气味但不见踪迹的香料,以及眼前这些高丽人…

为的就是造成有限斗争,不将事情扩大,还能让锦衣卫最近的风浪平息…

但现在,毛骧竟然有那么一瞬间的慌乱,不知该如何自处。

他已经有许多年没有过这等情绪了。

当他迎上那一双双冷冽脸庞以及各色眼神时,

他竟然感觉脸色发烫,头皮发麻,浑身汗毛像是都竖了起来。

“毛大人?”

詹徽身穿常服,淡淡地看着毛骧,身为吏部尚书以及左都御史,

。.他的权势不必多说,是毛骧都惹不起的几人之一。

毛骧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心绪,看向排列整齐的尸体,沉声道。

“下官拜见詹大人,这些高丽人身染疫病,下

官怕引起恐慌,便匆匆命人将其掩埋在此处,准备等风波过去后再行处置。”

此话一出,毛骧只觉得浑身笼罩冷汗,对于自己的机智很是佩服…

果不其然,此话一出,不少还在挖掘的吏员动作一顿。

眼中顷刻间露出了不少忌惮,甚至一些外围守卫,情不自禁地后退一步…

但场中的几位大人却没有丝毫动作,甚至脸色都没有丝毫变化。

詹徽淡淡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毛大人辛苦了,

不知毛大人是请的哪位太医确认的疫病?告诉本官。”

“这…詹大人,请恕下官不便透露,此人乃锦衣卫暗探。”

一旁,苍老许多的凌汉眉头紧皱,盯着毛骧,沉声道:

“毛大人,这等骗三岁小孩的把戏就不要说了吧,

我等已经查证,人出现在这里,是锦衣卫之人所为。

还请毛大人将余启贤、雷瑞祥、冷宏博、王威、郑晨以及随行人员交出来,交由我都察院审问。”

“为何要审问?”

对待凌汉,毛骧也觉得十分棘手,强迫自己将声音缓和。

“外邦之人无故死在应天皇城,而且都是颈部被勒死,

此事若是传出去,

岂不是有损我天朝上国的名头?”

凌汉声音平淡,继续道:

“毛大人说他们得了疫病,既然是疫病…

那就更要将人交出来了,

难不成还要放任他们在京城流窜,传染他人?

毛大人安得什么心?”

接二连三的逼问已经彻底扫清了毛骧的窃喜,只觉得手心都在不停冒汗。

“凌大人,他们已经离开京城,去往直隶锦衣卫所属的医馆医治,暂时不能回京。”

“嗯…”

刑部尚书杨靖点了点头,对于此话颇为认同。

“毛大人体恤国朝,真乃名臣,

只是…本官想问,

这些外邦人是从何而来?又是如何来到京城?其中随行人员去了哪?”

毛骧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无比。

杨靖显然没有放过他的意思,继续道。

“毛大人可不要告诉本官,这些人没有路引、没有身份、没有通关文牒以及文书,是自己千里迢迢从高丽来到的应天。”

这时,一股凉风轻轻吹过乱葬岗,吹动了诸位大人的坚硬胡须,也带走了场中声音。_三·叶,屋, ,更¢新!最¨快?

毛骧脸色平静到了极点,已经不准备解释与辩解了,随他们说去吧。

只是,毛骧看向站在一旁,始终脸色平静的陆云逸,忽然笑了起来:

“陆大人好手段,这次是某栽了,这些高丽人如何处置,随你们的便。”

说罢,毛骧大袖一挥,朗声道:

“走!”

一行人步伐急促地离去,飞鱼服上的金丝线在火把隐约的光亮下若隐若现,慢慢消失在黑暗中。

待到他们彻底消失,安静的乱葬岗终于有了一丝声音。

“大人,还挖吗

?”

刑部尚书杨靖看了过去,挥了挥手。

“挖,将人都挖出来,带回京城。”

说罢,杨靖看向始终在那里安静验尸的仵作。

“怎么样?”

仵作站起身,躬身一拜。

“回禀大人,这些高丽人生前身体都十分康健,没有疫病,甚至所用的食物都十分合理,有肉有菜…还有…”

“行了,别说了。”

杨靖抬手制止,示意他别说下去,

同时隐晦地瞥了一眼远处那开膛破肚的一名男子,脸色有些发白!

他是户部出身,地位尊贵,

哪见过这等血呼啦的恶心场面。

詹徽凌汉等都察院之人就显得平静许多,

他们虽然是文官,但不论是抄家还是清算,都与血腥脱不了干系,

至于陆云逸则更不用说了,

甚至都闻不到周围的恶臭味。

杨靖转身,看向陆云逸,脸色平静,眼神中带着一些冷冽:

“陆大人,人已经找到了,刑部要将人带走,可有异议?”

陆云逸笑着耸了耸肩,一副阳光大男孩的模样,看向詹徽:

“本官自然是没有异议,只是不知詹大人如何想,

若是都察院要这些尸体,您断然不能带走。”

詹徽笑了起来,摆了摆手:

“都察院要这些外邦作甚,停尸房连那些自缢的官员都放不下,哪有地方安置这些人,

杨大人若是想要,尽数拿走便是。”

杨靖点了点头,看向陆云逸:

“陆大人,人本官带回去,

事后掀起的风波若是波及到了应天商行,也还请陆大人早做准备。”

“杨大人,本官是在关外做官,商行诸事与本官没有干系,尽管查。”

杨靖点了点头,眼底闪过一丝忌惮,显得讳莫如深,

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舍弃应天商行的利益,

这不仅是钱财,还有权势!

但眼前之人,从头至尾表现的都毫无波澜,

杨靖相信,若不是应天商行的掌事人是他的岳父,

甚至都不会有今日合作。

这等人…毫无疑问在官场中最难对付!

深吸了一口气,杨靖袖袍一挥,吩咐道:

“将人带回刑部衙门统一存放,仵作依次验尸。”

“是!”

一行吏员马不停蹄地开始搬运尸体,到早就准备好的板车上,

看得出来…他们早就想离开这遍地阴森的乱坟岗。

待到杨靖带人离开,詹徽才笑着看向陆云逸:

“陆大人,今日这一遭,可是让毛骧丢了大人,此招借龙屠龙用的妙。”

陆云逸躬身一拜,笑着回答:

“詹大人,若是敌人没有露出破绽,

纵使下官有通天本领也做不到今日这般,如今…只是取巧罢了。?x/i?n.k?s·w+.?c?o·m\”

一旁的凌汉也有些感慨地打量着他,二十多岁的年纪,显得十分成熟,

尤其是那一身毫不遮掩的锋芒,比之寻常年轻人更加气盛。

他是故元旧臣,从头至尾见了不少英杰,

即便如此,他也不得不赞同,眼前之人是最近几年来最为出色的年轻人。

想了想,凌汉给出了鼓励:

“做得好,不能让锦衣卫这么嚣张下去。”

詹徽笑了笑,沉声道:

“锦衣卫这些日子做了不少大事,所展现出来的能量骇人听闻,

朝中公侯身旁有锦衣卫之人,你我身旁未必没有,

回去之后好好查一查,

别到时候家中密事都被人知了个干净。”

凌汉撇了撇嘴,十分坦然,像他这等半只脚迈进棺材之人,才不会在乎这等事。

陆云逸倒是点了点头:

“詹大人,这次锦衣卫如此激烈动作,是下官在大宁拔除了一些锦衣卫暗哨,他这才匆忙出手,

今日之事,要多谢詹大人了,以后若有吩咐,下官竭尽全力。”

詹徽摆了摆手,说道:

“这倒是无妨,多给毛骧一些教训也好,

他的手在京城里搅一搅无人在意,若是去了外面,伸手就要做

好被斩断的准备。

至于你我,也不用说什么谢不谢的,

同为太子属官,只要所做之事有利殿下了,就放肆去做。

但本官要提醒你,这次应天商行中涉案的一些人,

三司会严格惩处,不会留什么情面,也算是对宫中的一些交代。”

“是,下官知道了。”

“行了,各自回去吧,今日一遭后,毛骧也能暂时安稳了。”

詹徽挥了挥手,带着随从走向山路停靠的马车,陆云逸与凌汉在身后躬身一拜。

“恭送詹大人。”

马车摇摇晃晃离开,凌汉又与陆云逸寒暄了几句后也随之离开,

硕大的乱坟岗一下子就变得安静,只有百余人点燃的火把照亮一个个无字碑以及坟头。

陆云逸看着被挖开的大坑,久久无言,

这次风波来得快去得也快,但其中参与的所有人都有各自的心思,并且都拿到了各自想要的“筹码”。

毛骧展现了鱼死网破的底气,也或多或少削弱了自身锋芒。

百官通过对敌、压制锦衣卫的方式,来表明决心,市易司绝无可能。

商行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取得了好的结果,至少通过外敌之手,一扫积弊。

至于自己,打击了毛骧又看清了朝中百官的心思,局势进一步清晰…

或许,其中损失的,也只有那么将要被抄斩的走私之人,以及那些死的高丽人。

深吸了一口气,陆云逸看向北方,眼中露出一抹疲惫,

不论何时…

京中都要比大宁要难混的多,

上有皇帝太子,下有文武百官,

不论哪个都不好对付,想要从这等人手中讨得便宜,太过费劲。

还是在关外雄踞一方,来的简单直接。

“云方。”

“大人。”

“苏晚蘅的调查如何了?”

“大人,还在调查,暂时没有结果,

不过仅从京中一些讯息来看,就是一名颇具名气的风尘女子,被新沉商行看重,选来府中。”

“嗯,派人继续查,新沉商行也要探查一番,

若是人手不够,就与徐增寿开口,从他那借。”

“是!”

“回去后准备一下,待到都督府的堂议完成后,咱们就离京。”

“是!”

太阳东升西落,一日的时间眨眼而过,调查走私一事已经从锦衣卫交到了三司衙门,

气氛凝重的京城也得以慢慢平息,官场众人终于是松了口气,

至少锦衣卫没有再像前些日子查抄逆党时那般横行无忌。

应天商行也在快速恢复正常,

一番争夺之后,被抓捕的管事以及伙计又重新被填满,

忙碌的气息以最快速度回归,像是什么受到影响…

整个京城似是又回到了以往的平静日子,安定祥和,

官员百姓两拨人互不干涉。

左军都督府衙门,

时隔三日,堂议再次召开,

一众都督与官员纷纷赶来此地,这一次旁听之人比先前更多,

四个都督府都有派人前来,甚至一向很少露面的兵部尚书沈溍也来到此地旁听。

见到这般阵仗,一众到来之人几乎可以确定,

今日就要定下辽东都指挥使的人选。

正堂内,与上次的座次一般无二,

上首是都督朱寿,

左侧下首是都督同知李新、陆云逸,

右侧下首是两位佥事、萧琦与陈春。

魏国公、武定侯、长兴侯、沈溍等人坐在外围,脸色有些严肃。

一直到所有人都到齐,都督朱寿直言“开始”之后,

一行人的脸色才有几分变化,变得充满期待。

朱寿端坐在上首,目光扫视一圈,沉声道:

“今日堂议,依旧是为了辽东都指挥使一职。

经过三日对各个将领以往成绩的归纳整理,

本督依旧认为,武德卫指挥使陈恭,资历深厚,战功赫赫,且对辽东局势了如指掌,是最合适的人选。”

话音刚落,崇山侯李新却一改往日态度,朝着朱寿拱了拱手,说道:

“我以为,金吾左卫指挥同知潘敬,亦是

不可多得的人才。

年纪不大,行事果敢,

在金吾左卫任职期间,治军有方,且对辽东局势有着独到见解。

如今辽东局势复杂多变,正需要这样一位行事稳妥,又有冲劲的将领前往坐镇。”

都督佥事萧琦听闻,微微点头,随即附和道。

“崇山侯所言极是,

潘敬在军中素有贤明,且曾在辽东任职、人文地理皆有深入研究。

在如今,辽东之地,不仅需要资历,更需要创新发展。

潘敬若能上任,与北平行都司形成合力,定能为辽东带来新气象。”

此言一出,堂内众人顿时议论纷纷,对于崇山侯的改变十分意外。

右侧下首的都督佥事陈春皱了皱眉头,思索片刻后,朝着朱寿说道:

“都督,末将以为,

陈恭大人经验丰富,根基深厚,

若由他出任辽东都指挥使,可迅速稳定局势,确保辽东无虞。

而潘敬虽行事稳妥,但尚无独当一面之经验,

面对辽东复杂局势,恐难自理。”

一时间,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朱寿眉头紧锁,看着堂下众人,心中陷入沉思。

无形之中,地方指挥使已经被排除在外,京军之人也同样如此,

只剩下上直十二卫中人,

这其中难免有宫中的意思。

片刻后,朱寿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沉声道:

“既然各位意见不一,那便举手表决吧,

本督与崇山侯、萧大人、陈大人四位佥事,再加上陆大人,一共七人。”

此话一出,不少大人暗暗攥紧了手掌,眼睛微咪,露出其中一些期待。

朱寿沉声道:

“支持陈恭大人的,请举手。”

说罢,朱寿率先举起了手,

紧接着,陈春也缓缓举起了手,另一位许佥事也举起了手…

朱寿见状,心中一沉,但面上却未表露分毫,

他再次说道:

“支持潘敬大人的,请举手。”

话音刚落,李新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

萧琦见状,也紧随其后,

紧接着,堂内又陆续有两人举起了手,分别是另一位佥事和陆云逸。

朱寿看着堂下举手的四人,心中五味杂陈。

自己虽为都督,

但在这种关键时刻,也不能独断专行。

他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

“既然如此,那便以举手表决的结果为准,

潘敬大人,作为辽东都指挥使的备选呈送宫中,由陛下决断。”

此言一出,堂内众人反应不一。

支持陈恭的几人,面露遗憾,而支持潘敬的几人,则露出了欣慰笑容。

还有一些大人暗暗摇头,

十人名单…最后只剩下了两人,

其余八人本有一飞冲天的机会,但现在都飞之夭夭。

堂议结束,众人纷纷起身,陆续从正堂内走出。

都督府门口,潘敬身姿挺拔,身着一袭深色官服,神色间带着几分期待与紧张,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他目光不时望向府内,心中暗自揣测着堂议结果。

不多时,便见武定侯郭英率先迈步而出,

潘敬赶忙迎上前去,恭敬行礼。

“侯爷。”

郭英微微点头,脸上带着一抹温和笑意,拍了拍潘敬的肩膀道:

“潘大人,今日堂议结果已出,你被推举为辽东都指挥使备选,呈送宫中由陛下决断。

此次能得此结果,多亏了众人支持,

走,随本侯去向几位大人道谢。”

潘敬心中一喜,忙不迭地应道:

“多谢侯爷提携,下官这就随您去。”

两人一同返回正堂,此时堂内众人还未完全散去,

接着,郭英带着潘敬来到李新面前,潘敬行礼。

“多谢崇山侯在堂议上为下官说话,下官感激不尽。”

李新哈哈一笑,爽朗道:

“潘大人不必客气,本侯也是看中你的才能。

辽东之地,正需要你这样有冲劲、有见解的将领前往坐镇,希望你能有一番作为。”

潘敬郑

重点头。

“侯爷教诲,下官铭记于心,定当全力以赴。”

随后,他们又依次向萧琦等支持潘敬的大人道谢。

萧琦看着潘敬,眼中满是期许。

“潘大人,辽东局势瞬息万变,你上任后,需与北平行都司紧密配合,共同应对其中乱局。”

潘敬恭敬回应。

“萧大人放心,下官定会与各方协同合作,确保辽东稳定。”

陆云逸站在一旁,看着潘敬,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笑意。

潘敬也注意到了陆云逸,走上前去,拱手道:

“陆大人,此次也多亏您支持,下官才能有此机会。”

陆云逸摆了摆手:

“潘大人,辽东之地,关乎朝廷边疆安稳,以后咱们可就守望相助了。”

潘敬再次行礼。

“陆大人放心,下官定不辱使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