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回返辽阳城

时间流逝,到了三月下旬,

天地间的冷气骤然消散大半,飘零的风雪已几乎不见踪影,

阳光从厚重云层后钻了出来,向大地洒下暖意。

辽阳城以北的官道上,

积雪消融,雪水与泥土混在一起,让道路变得格外泥泞。

马车走在上面,会压出一道深陷的车辙,

就算是人踩上去,也会留下一个深深的脚印。

“这破路,真是难走!”

有商贾小声嘀咕,不满地瞥了眼城门处摸鱼的军卒与吏员,

他们手里拿着扫帚、铁锹,

却站在那儿有说有笑,一动不动。

显然,这些人是衙门派来清扫积雪的,却根本没尽到职责。

商贾叹了口气,望向身后高大巍峨的辽阳城,

心中无声自语,总算能走了。

这段日子,辽阳城内的气氛几乎凝固,

所有人都觉得心口压着块沉甸甸的石头,连呼吸都不顺畅。

一切的根源,是都司两位大人从最初的默契相安,渐渐演变成互相调兵震慑,

甚至坊间传言,两位大人的府邸及上衙路上,

都有军卒护卫,生怕有人暗中下黑手!

这般争斗影响极大,不少商贾见天气转好,

立刻选择离开,远离这是非之地。

所以此刻,无论是城北还是城南,浩浩荡荡的出城队伍排成长龙,缓缓蠕动。

“咚咚咚——”

城北,原本排队的商贾们猛地抬头,望向北方官道。

沉闷的声响传来,他们眼中闪过慌乱,

这声音太过熟悉,是城中夜间战马奔过的动静,

只是此刻更沉闷,数量也多了数倍!

不少人做好了往回跑的姿势,暗自发誓,

一旦情况不对,货物马车都可以不要,必须立刻冲回城里!

而原本懒洋洋的军卒听到声音,

感受到大地震动,瞬间紧张起来,握紧手中长刀,慌不择路地将拒马、鹿寨拉到路中,随后望向远方。

官道尽头,转过一个大弯后,

十几匹高头大马从阴影里冲了出来。

骑士们身穿黑甲、头戴红盔,

一手紧握马缰,一手攥着长刀。

虽只有十几骑,一股战场沉淀的肃杀之气却陡然迸发!

紧接着,十几匹战马过后,大部队出现了!

起初只是个黑点,转瞬就化作一条黑色巨龙,

盘踞在官道尽头,不断向前延伸。

队伍里的军卒全是黑甲红盔,

战争的惨烈气息在这一刻达到顶峰,

马蹄不停撞击地面,“咚咚咚”的沉闷声响不绝于耳。

整个城北的军卒、吏员、商贾与百姓都愣在原地,呆呆望着他们疾驰而过。

待队伍临近,不少人才回过神来,瞳孔骤然收缩,面露震撼,

不一样!

眼前这些军卒,与最近在城中见到的截然不同,

不仅身材高大,战马也更为壮硕,

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上那股气势,像是刚从战场上下来的百战精锐!

“站住!站住!!”

“你们.你们是何部?”

这时,城门守将终于反应过来,

手掌微微颤抖,提着长刀冲到拒马与鹿寨中间,对着前方挥舞黄旗。

最先冲锋的十几骑没有丝毫减速,始终保持着冲势。

守将能看清他们锐利的眸子与坚定眼神,脸色猛地一变,

坏了,要冲城!

他转身想跑,双腿却像被钉在地上,怎么也挪不动。

就在他暗恨自己软弱时,十几骑的速度终于稍缓,

马蹄翻飞溅起的泥点,仿佛都要落在守将脸上。

最终,在距离鹿寨一丈远的地方,

十几匹战马人立而起,前蹄高高扬起,随后重重落地,

发出一声沉闷而整齐的“咚!”

“我乃北平行都指挥使随行护卫曾文杰,这是我们的通行文书。”

军卒声音洪亮,

“还请禀报都司,陆大人回返!”

城门守将呆呆看着递过来的文书,瞬间反应过来,

陆大人!

是前些日子离城的陆大人回来了!

他连忙上前接过文书:

“还请等候片刻,我等这就前去通报!”

半个时辰后,

陆云逸带领一众军卒进驻城北大营。

如今的城北大营有些拥挤,大半地方已被卫所军占据。

刚一进入军营,陆云逸就察觉营寨内气氛压抑,眉头微微皱起。

他看向身旁的巩先之,吩咐道:

“你派人去打听打听,这么多卫所军挤在城里是为何。”

“是!”

巩先之点头,立刻安排两名亲卫去打探。

陆云逸安顿好军卒后,返回中军大帐。

还未靠近,就看到潘敬、刘宏中等人等候在帐门口。

“哈哈哈,陆大人,怎么回来得这么快?英城子铁矿还需你多指点啊。”

潘敬大笑着迎上来,此刻他眼窝深陷、布满血丝,头发也乱糟糟的,

但见陆云逸安全返回,身上总算透出几分轻松。

陆云逸笑着上前,拱手道:

“潘大人,英城子铁矿不愧是辽东顶尖矿区,

那些铁矿石个个精纯,稍加提炼便能成铁,

当地工匠也足够娴熟,锻刀、打枪样样精通,这次真是长了见识!”

“哈哈哈,快请进!”

潘敬做了个请的手势,

“以后辽东要多与大宁合作,若是大宁想采买军械,尽管开口,

价格公道,想必朝廷也不会反对。”

陆云逸没有客套,笑着走进军帐。

等他入内后,潘敬看向帐外等候的一众将领:

“好了,你们有公务便去忙吧,我与陆大人小聚片刻。”

一众将领离开后,潘敬才急匆匆走进军帐。

此刻帐内没有外人,

巩先之在泡茶,几名亲卫正铺着被褥、整理文书。

潘敬快步上前,急声问道:

“陆大人,你可把我急坏了!事情办得顺利吗?”

陆云逸坐在上首,指了指一旁的座椅:

“先坐,我既然能回来,事情自然无比顺利。”

“李成桂没围剿你?”

陆云逸摇头,笑道:

“有人给李成桂透了消息,点明了我的身份,

可那封信,李成桂转头就送到了我的军帐里,

这般情况下,他怎会围剿我?”

“什么?”

潘敬又惊又怒,

“一定是周鹗那个老东西!居然吃里爬外,勾结外邦!”

陆云逸抬手按住他:

“潘大人,这等小事不必在意,事情顺利就好,最近城中可有什么变故?”

帐内气氛瞬间冷了下来。

潘敬叹息着摇头:

“还是老样子,双方明争暗斗,政令混乱,

若不是修路的准备工作繁多、耗时长,

恐怕现在连修路都要停了,最后一点体面都保不住。”

他顿了顿,又道:“对了,还有一事要跟你说。”

“什么事?”

“朝廷派了个佥都御史来,应该快到了。”

“是谁?”

“张构,这是文书。”

潘敬从怀中掏出几份文书,抽出一封递过去。

陆云逸接过文书,眉头微蹙,

张构是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素来有博学多才之名,

曾奉命侍班备顾问、参与朝政规谏,在朝堂上颇有贤名,且年纪不大。

他曾见过张构一两次,印象里是个古板之人。

见陆云逸面露思索,潘敬有些不安:

“陆大人,是不是修路钱财之事惹怒了朝廷,这才派人来查?”

“朝廷知道钱财被挪用了?”陆云逸反问。

潘敬露出苦笑,挠了挠头:

“虽说都司没人禀报,但辽东这么多衙门,总有与朝廷关系近的,想必是知道了。”

“不用担心。”

陆云逸语气肯定,

“一个佥都御史掀不起什么风浪,

若是真要查,至少也得是詹大人或袁大人来。

依我看,都察院派人来,不过是表个态度,

只要修路能顺利推进,便无妨。”

潘敬暗暗松了口气,

他其实也这么想,一个正四品的佥都御史来辽东,

震慑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就算真要生事,也轮不到对方挑头。

他搓了搓手,话锋一转:

“陆大人,钱到手了吗?”

二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笑了。

陆云逸点头:

“到手了,一共六十万两,按规矩,辽东得二十万,过些日子应该就能送来。”

“嘶——”

潘敬倒吸一口凉气,眼中的期盼瞬间燃成火焰,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

“六十万?怎么会这么多”

陆云逸脸色古怪,把金夫人两头牟利的行径说了一遍。

潘敬听得暗暗发笑:

“好!好好好!有这等人在,对咱们反倒是好事,最后便宜的还不是咱们!”

说着,他舒服地靠在椅背上,手掌拍着肚皮,喃喃道:

“现在都司衙门没多少外债,

银子一到就能立刻修路,我看谁还敢横加阻拦!”

陆云逸笑了笑,接过巩先之递来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问道:

“最近没有关于银两的文书送来吧?”

“没有。”

潘敬忽然想起一事,

“不过最开始出了点岔子,许成觉得自己目标太大,没派人护卫商队,就是踏雪商行那一支。

结果到了凤凰城,被温氏的人扣了下来,许成这才带兵亲自护送。

算算时间,现在应该已经离开辽东了。”

“温氏?”

陆云逸眉头微皱,眼中杀机一闪而过,

“他们为何要扣银子?”

“还能为何,听令办事罢了。”

潘敬哼了一声,眼神冷冽:

“最近温氏与周鹗走得很近,看样子是要沆瀣一气,出手阻拦也在情理之中。”

陆云逸摇头:

“辽东太复杂,这些大户的能量太大,

稍有动作就可能坏了咱们的事,迟早要收拾他们!”

“嗯!”

潘敬频频点头,眼中也露出血光,

“若是他们安分守己,我或许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现在既然助纣为虐,以后就不必跟他们客气!

家里藏着那么多钱,也不肯给都司用,真是岂有此理!”

“对了,陆大人,高丽的军队怎么样?听说你跟李成桂交手了?”

陆云逸神态放松,轻笑一声:

“没跟李成桂直接交手,只跟他的几个心腹部将打过。

总体来说,高丽军可堪大用,算得上精兵,

至少对付女真人和他们国内势力,绰绰有余。”

“这么厉害?”

潘敬心中一惊,辽东曾在女真人手上吃过亏,虽说有内外勾结的因素,但终究是战场失利。

“李成桂确实是高丽猛将,至少在军制上有可取之处。”

陆云逸缓缓道,

“而且他最近在高丽推行土地改革,

把一些大户的田亩收缴上来,优先分给军卒。

这让他威望大涨,不少军卒打仗时都格外拼命,我部也是靠军械碾压才打赢的。”

听陆云逸这么说,潘敬频频点头:

“军队这么忠心可不是好事啊,

万一李成桂压不住他们,这些人怕是要对外动心思了。”

作为从大头兵拼上来的边镇将领,他最懂军卒的心思,

本就是烂命一条,只要能立功,不在乎敌人是谁,也不在乎自己能不能活。

活着是赚,死了也认了。

帐内陷入长久的沉默,潘敬沉思许久,又好奇地问道:

“陆大人,我听说此次入境的有一万军卒,这些人.是从哪儿来的?”

“是朵颜三卫。”

陆云逸笑道,“他们走草原绕道女真,在镇南关外跟我会合的。”

“草原人?”

潘敬眼中闪过荒谬,

“草原人啥时候这么厉害了?能千里奔袭,还敢入境作战?”

在他印象里,自从北元王庭溃败后,

草原部族就羸弱不堪,军纪涣散,

而入境作战最讲究军纪与战阵,稍有差池就会溃败。

“开年时都司给他们换了新甲新刀,

况且朵颜三卫也要修路,正缺银子。

这个时候打仗,他们必然会拼命,所以我才把他们调过来。”

“哦陆大人,在下真是服了。”

潘敬频频点头,面露佩服,这般辗转腾挪还能悄无声息,果然是当世猛将。

“那他们人呢?回朵颜三卫了?”

“还没。”

陆云逸道,“女真还有几个大部没清缴,加上还有些缴获,走得会慢些。

我是提前带人冲回来的,不然离开太久,容易引人怀疑。”

潘敬点头:“已经有人在怀疑了。”

“无妨,理由能搪塞过去就行,

谁想找麻烦,就让他们找去,本官没工夫跟他们掰扯。”

陆云逸无所谓地摆了摆手,仿佛对可能的攻讦毫不在意。

这让潘敬暗暗羡慕,根基深厚就是有底气,这么大的事都能从容不迫,

什么时候自己也能有这份从容?

正想着,帐门口值守的亲卫探进头来:

“两位大人,府衙来信,京城来的大人到了。”

“到了?”

潘敬猛地直起身,声音拔高,眼中满是震惊:

“怎么这么快?”

陆云逸笑了笑,站起身:

“走吧,人既然来了,总得去接一接,

更何况,我还算得上是他的上官。”

潘敬一愣,随即脸色变得古怪至极,

他才想起,眼前这人还挂着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官职.

“这走走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