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虎父无犬子

寅末卯初,大战落幕。

李云虎越过金吾卫大军,远远看见了站在人群最前方的李九霄。

李九霄身上的白衣多半被染红。

他的腰杆依然笔挺,如同矗立在官道两侧的松柏。

单单是一道背影而已就给人以强大的压迫感。

而更令李云虎震惊的是,那些看似弱不禁风的衙役,竟然爆发出了比金吾卫还要卓越的战斗力。

之前的京兆府衙与今日有何不同?无非是多了个李九霄而已!

这让李云虎肃然起敬。

来到李九霄身后,李云虎的姿态不自觉恭敬了几分:“李……秦国公,思泉坊的叛乱已经被平定,今晚多亏有您坐镇,否则金吾卫定然阻挡不了这些流民,末将在此感谢秦国公。”

回想今夜发生的暴乱,李云虎阵阵后怕。

若是没有李九霄前来助阵,金吾卫定会溃不成军,由此引发的后果是极为可怕的。

说不好听的,整座上京城都会沦陷。

李九霄转过身。

李云虎恰巧看见李九霄那双深邃凌厉的眸子,竟下意识挪开目光。

不敢与之对视。

“思泉坊叛乱已经被镇压,有劳李将军在此做收尾工作,恰逢开春还要注意处理好这些尸体,以免引起瘟疫。”李九霄事无巨细都一一吩咐,李云虎生怕自己记不住,还让随行人员做书面笔记。

“请秦国公放心,末将定会一一照做!”

话音未落。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众人转头望去。

只见几名太监纵马奔来,为首之人手里还握着明黄的令牌,代表着天子!

直至人走近了,李云虎才看清来人——天子身边的太监陈金水。

“我等奉天子口谕,速召秦国公李九霄入宫面圣!”陈金水大声疾呼,李云虎留了个心眼,询问道:“敢问陈公公,陛下这个时候召见秦国公,是好事还是……”

陈金水看了眼满目疮痍的思泉坊。

而后叹了口气:“请李将军放心,陛下只是想召秦国公入宫了解情况,能有什么大事?”

众人闻言,都松了口气。

陈金水又看向李九霄:“秦国公天纵神武,率领金吾卫与京兆府衙役平定思泉坊之乱,陛下深感欣慰因此特意召您入宫,还请国公爷随奴婢入宫。”

李九霄:“有劳陈公公了。”

“请!”

李九霄马不停蹄入宫。

许久之后李云虎方才收回目光,喃喃道:“虎父无犬子,晋王这一脉当真都是一等一的英雄!”

之前李云虎兴许有些不服。

而今晋王领兵平定西凉之祸,李九霄又率领金吾卫镇压思泉坊之乱,让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有子如此,三生有幸啊!”

一刻钟之后。

李九霄等人紧赶慢赶,总算赶到勤政殿。

勤政殿是永泰帝与重臣商议国事的殿堂,能够参与其中的无不是朝廷之中权势最为隆盛的大臣,其中就包括了三位宰相与六部九寺的主官,这些人当中的每一位呼吸间就能影响大乾的命运。

“臣,叩见陛下!”李九霄步入大殿。

随之而来的是他身上那股浓烈的血腥味,令永泰帝倏忽间起身!

“爱卿不必行礼!”永泰帝急道。

李九霄抬头看了眼当今天子,便是连他都有些恍惚。

永泰帝不知是因为殚精竭虑还是成日提心吊胆,已经远不如半年前那般英气,反而老态尽显。

像是老了十岁不止。

“谢陛下!”李九霄收起思绪。

对于永泰帝,他实在同情不起来,因为他的爹娘很有可能就死于永泰帝之手。

而且若非永泰帝胡作非为,大乾岂会江河日下?

他只是老了,不代表他没错!

“思泉坊的叛乱已经平定了么?”永泰帝呼吸急促,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感兴趣。

李九霄:“幸不辱命,臣已经平定了思泉坊叛乱!只不过始作俑者已经逃走,不知逃去了何方!”

永泰帝想到了什么,语气紧张问道:“始作俑者是谁,你知道么?”

李九霄欲言又止。

“爱卿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还是查到了不该查的人?你只管说出来,朕绝不姑息!”永泰帝恨不得将始作俑者诛九族,李九霄方才支支吾吾答道:“据臣所知,那些是西凉的边军。”

嘶——

勤政殿内,大臣纷纷倒吸凉气。

西凉边军竟有这般能耐,在大乾的京师闹出捅破天的动静!

一些大臣甚至感到了恐惧。

原来他们距离死亡这么近,曾经还天真以为西边战线距离上京有两三千里之遥难以兵临城下。

不成想竟然这般轻松就进来了。

永泰帝身子摇晃,差点一头栽倒在地上。

幸好齐同心上前搀扶,并且低声说道:“陛下放心,叛乱已经被平定了。”

“对,叛乱已经被平定了,伤亡几何?”永泰帝又问。

李九霄低下头:“金吾卫伤亡三百有余,京兆府衙役伤四十五、亡十七,百姓伤亡二千余人。”

“叛军一千多余人,尽数被斩首!”

听着李九霄报出一个个精确的数字,勤政殿内的大臣都向他投去敬畏的目光,当初他们都觉得李九霄是个废物,没想到天将倾的时候竟是李九霄站出来力挽狂澜!

称之为保卫京师最大的功臣都不为过。

永泰帝颤颤巍巍回到龙椅上,齐同心在其背后为他揉捏肩膀。

勤政殿内沉寂许久,永泰帝才再次开口:“堂堂大乾京师竟会发生此等流血案件,已经严重撼动大乾的威严!朕只想知道几个西凉边军,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思泉坊里的流民又到底是怎么回事?”

众人心神凛凛。

都心知肚明陛下这是准备要拿人开刀了。

按理说李九霄是京兆府尹,永泰帝会最先向他开刀,偏偏李九霄又平定了这场叛乱,所以李九霄可以逃过一劫。

“说话啊!怎么都不说话了?哑巴了么!”永泰帝重重拍打桌案。

云国忠正欲出列。

没想到竟还有人比他速度更快,先他一步出列。

“陛下!臣有话要说!”

李九霄转头望去,而后微微凝眸。

说话的人乃是吏部尚书司马鸿,司马鸿年逾四旬,但看上去约莫三十出头而已,要知道这位吏部尚书的孙子都已四岁了。

“司马卿请讲。”永泰帝沉着脸。

司马鸿躬身说道:“几名鼠辈自然没有办法在上京制造出这么大麻烦,所以肯定有朝中大臣与之里应外合!”

这句话如同巨石坠入湖面,骤然掀起滔天浪花!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

满脸皆是惊惊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