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张良的隐秘行动

凑巧的是,秦始皇又要进行第二次东巡了,这个消息被张良得知后,他立刻焦急地告诉了那位大力士,并准备采取行动。他们决定前往迎接(实际上是准备进行刺杀行动),来到了博浪沙这个地方。远远地,他们看到尘土飞扬,张良判断这是秦始皇的车队正朝这边驶来。于是,两人迅速在宽阔的驰道两旁分头埋伏起来,屏住呼吸,静静等待时机。这条驰道修建得高大坚固,而道路两侧则是低洼地带,加上周围种植的青松,为他们提供了绝佳的隐蔽条件。大力士因为身手敏捷,所以选择了一个离道路较近的位置埋伏;而张良因为并不擅长武艺,力气也不如大力士,所以他找了一个稍微远一些但同样隐蔽的地方藏身。这确实是很自然的想法,因为如果不是这样安排,张良怎么可能在那么危险的情况下还能逃出生天呢?当秦始皇的御驾缓缓驶来,大力士瞅准时机,猛地一跃而起,挥动着手中的大铁椎,试图给皇帝来个致命一击。但是,由于他用力过猛,大铁椎竟然失控地从他手中飞出,结果不幸地击中了旁边的副车,而不是皇帝的座驾。这一变故让周围的护卫人员们惊慌失措,他们手忙脚乱,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袭击。然而,就在这短暂的混乱之中,大力士已经利用他矫健的身手,像风一样迅速地逃离了现场,速度之快,简直如同电闪雷鸣。张良在远处听到那声巨响,心里立刻明白大力士已经动手了。他满心期望这一击能够成功,但是他也清楚自己势单力薄,不能在这里久留。于是,他趁着混乱之际,悄悄地离开了现场,打算等风头过去之后,再回来探听消息,看看这次行动的结果如何。张良和那位大力士在行动之后,各自选择了不同的道路逃跑,从此再也没有机会相见。后来,张良得知他们原本的目标是秦始皇的座驾,却误中了副车,这让他感到十分惋惜和遗憾。紧接着,他又听说朝廷为了追捕刺客,进行了长达十天的严密搜查,但最终还是没能找到他们,这让张良为大力士的逃脱感到庆幸。而张良自己,也为了躲避朝廷的追捕,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姓名,隐藏身份,逃到了下邳这个地方躲藏起来。张良一直以来都是以他的智谋和策划能力而闻名的,而不是以他的力量著称。《史记》这本书中虽然提到了张良与门客一起策划刺杀秦始皇的事情,但书中并没有明确说张良是亲自参与了刺杀行动。这很可能是作者在研读史书时,注意到了这些细微的差别,所以在讲述这段故事时,用词非常谨慎,既尊重了历史事实,又合理地发挥了想象,使得整个故事既真实又生动。

下邳这个地方紧挨着东海,是秦朝时期的一个县。它距离博浪沙大约有数百里的路程。张良选择逃到这里来,幸运的是,他身上还留有一些钱财,可以用来换取衣裳和食物,所以不至于挨饿受冻。起初,他因为担心被朝廷追捕,所以一直不敢轻易出门,只能像冬眠的动物一样蛰居在家中,以此来躲避灾祸。后来,随着秦始皇返回都城,对张良的追捕也渐渐放松了,张良这才敢放心大胆地出门游览。有一次,他来到了一座桥上,当地人常把这样的桥叫做“圯上”,张良也只是想借此机会看看风景,排解一下心中的忧愁和思绪。正当他站在桥上眺望时,忽然有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步履蹒跚地走上桥来。老人走到张良身边时,不小心将自己的鞋子掉落到了桥下。他转过头来,对张良说:

“小伙子,麻烦你下去帮我把鞋子捡上来吧!”

张良听了老人的话,心里顿时火冒三丈。他暗自思量,自己和这位老人素昧平生,怎么能够如此无礼地让自己去捡鞋子呢?他几乎要伸手出去,给老人一个教训,但就在这一瞬间,他注意到了老人的衣着和神态。老人身上穿着简陋的粗布衣裳,手里拄着一根竹杖,看起来年纪已经很大了,差不多有七八十岁的样子。张良心想,或许是因为老人年事已高,腿脚不便,才会让自己帮忙捡鞋子的。虽然老人的语气有些唐突,但看到他那一副衰老可怜的模样,张良最终还是忍住了怒气。他快步走下桥去,把老人掉落的鞋子捡了起来,然后又走上桥,恭敬地将鞋子递给了老人。然而,老人并没有接过鞋子自己穿上,而是已经坐在了桥中间,伸出一只脚,再次对张良说道:

“小伙子,麻烦你帮我把鞋子穿上吧。”

张良这时真是又生气又觉得好笑。他心里想:

“既然我已经帮他捡了鞋子,那就索性好事做到底,帮他穿上算了。”

于是,他弯下一条腿,跪在老人面前,小心翼翼地把鞋子给老人穿上。他真是费了很大的耐心才忍住没有发脾气。老人看到张良这么做了,终于露出了微笑,他轻轻地捋了捋自己的胡须。等鞋子穿好,老人就从容不迫地站起身来,走下桥去,既没有向张良道谢,也没有为之前的无礼道歉。张良看到老人这样的反应,心里觉得很奇怪。他帮了老人这么大的忙,老人却连个谢字都没有,而且整个事情的过程也让人觉得很不寻常。张良心里不由得产生了许多疑惑和好奇。张良心中充满了好奇,他想知道这位老人究竟要去哪里,会做些什么,于是他便跟在老人后面,但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们走了大约一里多路,张良感觉老人好像察觉到了他的跟随,因为老人突然转身走了回来,与张良面对面相遇了。老人看着张良,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他对张良说:

“小伙子,我看你是个可造之材!五天之后,天刚亮的时候,你再到这里来,我们再见面。”

张良一听这话,立刻意识到这位老人非同寻常,他一定有着不凡的来历。于是,他立刻恭敬地跪在地上,应承了老人的要求。老人看到张良如此恭敬,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大步流星地离去了。张良见状,也没有再跟随,而是转身回到了自己的住处。他心中充满了对五天之后相见的期待,同时也对这位神秘的老人充满了好奇。

时间飞逝,转眼间就到了第五天。张良牢记与老人的约定,天刚蒙蒙亮就起床了,简单地洗漱了一下,就急忙赶往约定的地点去等候老人。然而,当他到达时,却发现老人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而且脸上露出了生气的神色。老人责备张良说:

“小伙子,你与老人约会,理应提前到达以示尊重,为何到现在才来?你这次先回去吧,再过五天,记得要早点来见我!”

张良听了老人的责备,虽然心里有些委屈,但也不敢多说什么,只好默默地回去了。又过了五天,张良这次更加小心谨慎,生怕再次迟到。他连觉都不敢多睡,一听到鸡鸣就急忙起身,匆匆赶往约定的地点。然而,当他到达时,却惊讶地发现老人又已经在那里等候了。老人再次责备他迟到,并约定五天后再相会。这几次的经历对张良来说,可谓是历经艰辛。他每次都满怀期待地前往,却每次都因为迟到而被责备,最后只能扫兴而归。但他也明白,这是老人对自己的考验和磨砺,只有经历了这些困难,才能更加坚定自己的意志和决心。又过了五天,张良这次下定决心,为了不再迟到,他整夜都没有睡觉。黄昏刚过,天色还挂着月亮,他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前往约定的地点。幸运的是,他到达时老人还没有来,于是他就站在一旁,瞪大眼睛,焦急而又期待地望着远方。没过多久,老人拄着拐杖缓缓走来。当他看到张良已经早早地在那里等候,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高兴地说:

“小伙子,你如此虚心求教,真是难得!就应该这样!”

说着,老人从袖子里拿出一本书,递给了张良,并嘱咐道:

“你好好研读这本书,将来定能成为辅佐君王的杰出人物,成为王者的老师!”

张良接过书,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激动。他正想再问些问题,老人却已经抢先一步,继续说道:

“记住,十年后,你将有机会辅佐一位明君,共同兴国安邦;而十三年后,如果你有机会到济北的谷城山下,看到一块黄石,那就是我留给你的信物了。”

老人说完那些话后,就转身离开了。那时天色已晚,夜幕深沉,虽然天空中挂着一轮淡淡的月亮,但光线还是太暗,张良看不清书上的字迹。于是,他小心翼翼地把书抱在怀里,急匆匆地返回家中。到家后,张良稍微躺了一会儿,但心里始终惦记着那本书,想要快点儿阅读。不久,天就亮了。张良一骨碌从床上坐起,迫不及待地展开书卷开始阅读。他发现这本书分为三卷,每卷的卷首都写着“太公兵法”四个字,这让他既惊讶又高兴。张良知道太公就是古代的姜子牙,是一位精通各种战略战术的军事家,曾经是周文王的老师。虽然太公兵法名声在外,但张良之前从未有机会读过。这次老人把书传授给他,并让他诵读,张良猜想其中一定隐藏着高深的道理和玄机。于是,张良开始勤奋地阅读太公兵法,日复一日,从不间断。他反复研读,用心琢磨,渐渐地,他对太公兵法三卷的内容已经非常熟悉,可以说是烂熟于心了。古话说得好:“熟能生巧”张良因为反复阅读并深入研究了太公兵法,所以他自然而然地就对其中的精髓有了深刻的理解和领悟。他不仅能够温习旧知识,还能从中产生新的见解和策略。后来,他在为汉朝的兴起出谋划策时,所依赖的正是他对太公兵法融会贯通后的智慧。至于那位在桥上遇到的老人,也就是黄石公,他的真实身份一直是个谜。有人甚至猜测他可能是黄石的化身,不是神仙就是鬼怪。但如果这个故事被编入普通的小说里,肯定会充满各种离奇的元素,比如神秘的洞府、神奇的法术等等。但我们现在是在根据现有的历史资料来讲述这个故事,虽然有些书籍确实会谈到神仙鬼怪之类的内容,但那些大多只是寓言故事,很难当作真实发生的事件来看待。根据我们的研究和推测,圯上老人黄石公很可能是周秦时代的一位隐士高人。他博览群书,对兵法有着深厚的造诣,并且能够在其中融入自己的独到见解和玄妙思想。然而,由于他年事已高,担心自己的学问和兵法无法及时传承下去,所以他选择了张良作为自己的传人,希望他能够成为辅佐帝王的老师,将兵法发扬光大。后来,当张良跟随汉高祖刘邦经过济北地区时,他惊讶地发现谷城山下果然有一块黄石。张良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那位桥上的神秘老人留给他的,于是他将黄石带回家中,恭敬地供奉起来。他回想起与老人在桥上相遇的情景,至今正好过去了十三年,这让他不禁猜测,难道那位老人其实还健在,特意留下这块黄石来履行他之前的承诺吗?然而,我们应当用理性的态度来看待这件事。虽然老人可能拥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能随意地放置或移动石头。如果老人真的有能力这么做,那他为何不在张良去世后,将黄石与他一同埋葬在墓中,让它展现出某种神奇的变化呢?显然,这样的想法是不合逻辑的。因此,我们可以断定,这块黄石只是老人为了激励张良,让他铭记自己的教诲而留下的一个象征。它并没有任何超自然的力量,只是张良心中对老人的一种敬仰和怀念的体现。现在,我们就不再多说这些无关紧要的猜测和怪谈了,继续讲述接下来的故事吧。

秦始皇自从从上党安全返回都城后,因为博浪沙那次惊心动魄的刺杀事件,他变得谨慎起来,不敢再轻易远离都城去远游,而是选择在宫中过着安逸的生活。这一住就是三年,时间如白驹过隙,他的心境也慢慢发生了变化,开始怀念起外面的世界,想要再次出宫去游玩享乐。秦始皇心想,京畿地区作为秦国的中心地带,长期以来一直是秦朝的领土,这里的人民安居乐业,习惯了秦朝的统治,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变故发生。他觉得自己在这片土地上可以自由自在地游玩,不用担心会遇到什么麻烦。但是,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决定采取一些措施来确保自己的安全。于是,秦始皇特意屏退了所有的仪仗队伍,换上了平民的衣服,微服私访,悄悄地离开了皇宫。他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引起路人的注意,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他还随身带了四名勇猛的卫士,让他们也隐藏好兵器,不要显露出来,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保护他的安全。有一天,秦始皇正悄悄地微服出行,走在街上,突然他听到道路旁边有几个人在欢快地唱着歌。他们唱的内容大意是:

“有一个名叫茅初成的人,他获得了神仙的青睐,于是驾着龙升上了太清仙境。在仙境中,他时常在玄洲和赤城这两个美丽的地方游玩嬉戏,享受着无尽的欢乐。这样的神仙生活将会代代相传,未来的日子也将充满希望和美好。如果皇帝您也想要学习这神仙之道,那么不妨在腊月的嘉平时节开始修行,或许您也能成为一位超凡脱俗的神仙。”

秦始皇听到这首歌谣时,心里感到有些困惑,不明白其中的含义,于是他便向路边的几位老人询问这首歌谣所表达的意思。老人们便根据自己平日里的听闻,向秦始皇大致解释了一番。原来,在太原这个地方,有一位名叫茅盈的人,他深入研究道术,被当地人尊称为“真人”。而茅盈的曾祖父名叫茅濛,字初成。据传说,茅濛在华山中修行得道,最终成为了仙人,能够驾驭云雾和龙,甚至在白天就飞升到了天界。这首歌谣正是关于茅濛的传说,它在太原城中广为流传,几乎每个人都能背诵,随口就能哼唱出来。秦始皇听后,面带喜色地问道:

“人如果真正得道,真的能够成为神仙吗?”

那些老人并不知道站在他们面前的就是当朝的皇帝,只是根据他们自己的理解回答道:

“只要人心中有追求道的决心和信念,就有可能实现长生不老。而一旦达到了长生不老,那么成仙也就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了。”

秦始皇听了老人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不禁点头表示赞同。随后,他与这些和蔼可亲的老人道别,转身返回了宫中。回到宫中后,他回想起歌谣中的最后一句,便下了一道诏令,将腊月这个月份正式更名为“嘉平月”,以此作为他学习仙术、追求长生不老的一个起点和象征。秦始皇再次在咸阳的东部,精心挑选了一块地方,然后命人挖掘出一个大水池,并巧妙地引入了渭水,使其形成了一个广阔无垠的湖泊。这个湖泊非常庞大,长达二百里,宽有二十里,秦始皇给它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兰池”。在兰池之中,秦始皇下令用巨石堆砌成坚固的基座,然后在上面建造了宏伟的宫殿和楼阁。他将这些建筑命名为“蓬瀛”,这个名字寓意深远,寄托了秦始皇将传说中的蓬莱和瀛洲两座仙山都囊括在内的美好愿望和痴想。不仅如此,秦始皇还从兰池中挑选了一块特别巨大的石头,命令技艺高超的工匠们将其雕刻成鲸鱼的形状。这条鲸鱼被雕刻得栩栩如生,长达二百丈,仿佛真的能在海中自由遨游一般。秦始皇将它放置在兰池中,当作是海中的真鲸鱼,为这片人工湖泊增添了几分神秘和生动。整个工程在工匠们的辛勤劳动下,仅仅用了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竣工之后,秦始皇便经常来到兰池,或漫步于湖畔,或登高远眺,将这里视为海上的神山,以此来满足他对仙境的渴望和向往。然而,从现代的角度来看,秦始皇的这种做法或许有些不切实际,甚至显得有些“呆萌”,但这正是他作为一位伟大帝王,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想象的生动体现。

没想到那曾经被视为仙境般的宫殿,现在竟然成了盗贼的藏身之所,原本充满灵气的池塘也变成了盗贼的隐蔽地。在京城里,有几个凶恶的暴徒,他们逃到了兰池这一带,白天躲藏起来,夜晚则出来活动,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老窝。秦始皇对此一无所知,还每天照常来这里游玩,完全没有察觉到盗贼的存在。有一天晚上,月色明亮,秦始皇又带着他最亲近的四名贴身武士,悄悄地来到兰池边。可巧的是,这时那群盗贼正从藏身处出来,一见秦始皇等人,便立刻一拥而上,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企图对秦始皇进行夹击。秦始皇被这一幕吓得魂飞魄散,他连忙转身逃避,连退了好几步,整个人都被恐惧笼罩,不知所措。幸好,他身边的四名贴身武士迅速反应,拔出了锋利的刀剑,与那些盗贼展开了激烈的搏斗。经过一番拼死奋战,武士们终于成功地将一名盗贼砍倒在地。然而,那些盗贼并未因此退缩,反而变得更加凶狠,他们恶狠狠地挥舞着手中的武器,与武士们继续搏斗。但盗贼们毕竟是一群没有组织、没有纪律的乌合之众,他们的战斗力和训练有素的武士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经过一段时间的激战,武士们又接连打倒了好几个盗贼。剩下的盗贼看到大伙伤亡惨重,自知无法再继续战斗下去,于是他们发出阵阵呼啸声,四处寻找逃路,纷纷逃离了现场。秦始皇被这次的惊吓彻底打消了游玩的兴致,他急忙在武士们的保护下,被搀扶着回到了皇宫。第二天一早,他就发布了严厉的旨意,要求大规模地搜捕盗贼。关中地区的官吏们接到命令后,立刻行动起来,派兵四处搜寻盗贼的踪迹。然而,在搜捕过程中,他们抓到了几个看起来像是盗贼但又不太确定的人。为了获取口供,官吏们对这些人进行了残酷的拷打,但还没等他们屈打成招,就已经被毒打致死在了刑具之下。官吏们随后便上奏报告给秦始皇,说他们已经抓到了几个“盗贼”,并且因为这些人已经“认罪”,所以就在当地处决了他们。然而,秦始皇对此并不满意,他严厉地斥责官吏们,责怪他们防范不够严密,让盗贼有机可乘。他再次下令,要求官吏们务必加大搜捕力度,务必将所有的盗贼都抓捕归案,不得有丝毫懈怠。官吏们接到秦始皇的命令后,不得不再次行动起来,他们挨家挨户地进行稽查,希望能找到更多的线索和盗贼。这样的行动给百姓们带来了好几天的困扰和不安,因为他们需要配合官吏们的检查,提供相关信息。直到二十多天后,这场大规模的搜捕行动才逐渐平息下来,官吏们也得以结束任务。经历了这次事件之后,秦始皇深刻地认识到了微服私行的危险性,他担心再次遭遇类似的情况,所以从此之后,他就不再微服私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