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荥阳城下的反间计
随何连续守候了好几天,但那边一直没有什么新的动静。他去询问了负责接待的官员,这才知道原来是楚国的使者到了,正在催促九江王英布发兵攻打汉朝。不过英布自己还没有做出决定,所以事情就被搁置了下来。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专门盯着楚国使者的行动。有一天,楚国的使者进去见英布,坐在那里催促英布赶快下达动员令。就在这时,他也大模大样地走了进去,径直走到楚国使者的对面,坐下来后对他说:
“九江王英布已经归顺了汉朝,你是楚国的使者,怎么还能来这里征兵呢?”
英布原本还想隐瞒这个消息,但是被随何这么一说,他的脸色顿时变得苍白。楚国使者看到情况有变,也立刻惊慌地站起来,准备向外逃走。随何急忙对英布说:
“现在事情已经暴露了,不能让楚国使者逃回去,不如杀了他,然后立刻帮助汉朝攻打楚国,以免再错过机会!”
英布一听,感觉就像箭已经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于是,他索性听从了随何的建议,立刻命令手下的人去追捕楚国使者,并将其一刀两断地杀了。之后,他向所有人宣布,从即日起,他与楚国断绝关系,与汉王联络,起兵攻打楚国。
这个消息传回了彭城,项羽一听,气得眼睛都瞪圆了,心里头的怒火直冲三丈高。他马上下令,让自己的亲信将领项声和勇猛无比的龙且,带领着最精锐的士兵,火速赶往九江去攻打英布。英布当然也不甘示弱,出兵迎战。两边打了好几仗,每次都打得难解难分,谁也没能占到便宜。就这样,两军对峙了一个多月。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楚国的兵力越来越多,而九江的兵力却在不断减少。英布渐渐感到力不从心,终于在一次战斗中吃了大败仗。没办法,英布只好放弃了九江,和随何一起跑到荥阳去,向汉王投降了。
汉王刘邦邀请英布相见,由随何引导英布进入。他们来到了大厅,但并没有看到汉王的踪影。接着,他们又曲折地走进内室,才看到汉王刘邦正坐在榻上让仆人洗脚。(这里可能有一个误解,汉王并不是有洗脚的习惯,而是因为在古代,洗脚是一种放松和清洁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接待客人的礼节。不过,这种场景在故事中出现了两次,可能为了强调汉王的平易近人或者是为了表现他的不同寻常。)英布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感到懊悔和失望,因为他本以为投靠汉王会有一个隆重的接待,但现实却是这样的随意。尽管如此,英布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向前通报自己的名字,并屈身行礼。汉王只是略微欠身作为回应,就算是待客的礼节了,除此之外,也只是简单地慰问了几句话,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热情。英布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告辞离开,感到非常愧悔。正好随何也出来了,英布就有些失落地对他说:
“我不该轻信你的话,匆忙来到这个地方!现在后悔已经晚了,不如就自杀算了!”
说到这里,英布拔出剑,想要自杀。随何急忙阻止他,并惊讶地问:
“发生什么事了?”
英布继续说:
“我也是一个国家的君主,南面称王,现在来见汉王,却被他对待得像奴仆一样,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不如赶紧死了算了。”
从英布后来的结局来看,确实是早点死比较好。随何又急忙劝他说:
“汉王可能因为昨晚喝多了酒还没醒,所以才对你不太礼貌,过一会儿他会有特别的礼节来接待你,希望你能不要那么着急。”
就在他们交谈的时候,宫殿里面已经派出了专门负责接待宾客的典客,非常热情地邀请英布前往为他安排的住处。英布于是把剑收回到剑鞘里,跟着典客来到了住处。只见住处里摆设得非常华丽,衣物和用具都闪闪发光,所有的卫士和随从都恭恭敬敬地站在两旁,就好像是在迎接一位尊贵的客人一样。没过多久,张良、陈平等人也都来到了住处,他们请英布坐上主位,并摆上了酒席为他接风洗尘。宴席上的菜肴精致美味,餐具摆放得整整齐齐,让英布感觉礼数十分周到,物品也准备得十分完备,心里十分满意。几轮酒过后,一班女乐手进来,她们声音悠扬地唱着歌,低声吟唱为宾客劝酒,英布听得耳朵都快融化了,看得眼花缭乱,快乐得不得了。之前想要自杀的念头,早就被这欢乐的气氛冲刷得一干二净,一点痕迹都没有了。等到酒席结束,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有歌女在一旁侍候着,不敢擅自离开。英布尽情享受着,左右都有美女相伴,他感到非常快乐,那一晚上的美好时光,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完全描述,就像是沉浸在迷人的温柔乡里一样。到了第二天,他去向汉王表达感谢,而汉王却用极其真诚的态度对待他,礼节周到,情意深厚,与昨天那冷淡的待遇完全不同。这就是驾驭那些平庸之人的方法。英布感到更加心满意足,他当面发誓,愿意为汉王豁出性命。于是,汉王命令英布出去招揽那些流散的士兵,合力抵抗楚国。
英布接到命令后就退出了宫殿,并立即派人悄悄前往九江,去招揽他以前的部下,同时也想趁机把他的家人接过来。过了好几天才收到回信,虽然有数千名旧部愿意跟随他,但他的妻妾和子女却没来。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楚国的将领项伯已经攻入了九江,并把他的全家都给杀了。英布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伤心和愤怒。他立刻去见汉王,把家里的惨状告诉了汉王,并说:
“这样做也好,让我断了后顾之忧,可以一心一意地归顺汉王了。”
他还表示,想要亲自带领部下,去楚国报仇。汉王对英布说:
“项羽现在势力还很强大,我们不能轻举妄动。而且我听说你手下的兵马只有几千人,这怎么够用呢?我会派一万士兵支援你,辛苦你前往扼守成皋这个地方。一旦有机会,你就可以趁机进军,报仇雪恨了。”
英布听完之后连忙道谢,然后准备好行装,当天就出发了。汉王也知道他心情急切,所以便派了一万名士兵跟随他一同前往。英布便辞别了汉王,踏上了征程。
汉王在派遣英布去执行任务后,原本打算前往关中催促军粮的筹备,以便能与楚军进行一场决战。可就在这时,丞相萧何派遣了许多他的亲属和子弟,押运着满载粮草的车队来到了荥阳。汉王一一召见了他们,并且关切地询问了丞相萧何的近况。这些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丞相托大王的福,一切安好。他只是非常挂念大王您,您不畏风雨,亲自率军征战,他恨不得自己也能背着弓箭,跟随在您的身边,分担您的辛劳。因此,他特地派遣我们前来效力,希望大王能够收留我们,让我们登记在册,加入军队,共同为抗击楚军贡献力量!”
汉王非常高兴地说:
“丞相真是为了国家而忘记了家庭,为了公事而忘记了私利,他的忠诚真是无人能及啊!”
接着,他立即叫来了军官,命令他根据萧氏兄弟子侄的能力和特长来录用他们,不得有误。军官领命后,就带着这些人去安排具体的工作了,这里就不详细叙述了。然而,丞相萧何之所以派遣他的兄弟子侄到军前效力,其实是有原因的。自从汉王驻扎在荥阳后,他经常派遣使者回到关中,慰问萧何。但萧何对此却并不太在意,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复杂的情感和考虑。偏偏有个聪明的门客鲍生,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微妙,于是独自向萧何提出建议。他说:
“汉王现在在军中,亲自体验了艰苦的生活,而他频繁地派人回来慰问您,这背后可能有着别的意图。为了巩固您的地位并消除汉王的疑虑,最好是由您亲自挑选一些家族中的年轻力壮者,如果他们有能力的话,就派遣他们随军出征。”
萧何听从了鲍生的建议,并且照做了。结果,汉王果然非常高兴,对萧何的猜疑和忌讳也消除了。这样一来,君臣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和谐融洽,再也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或说法了。
唯独从关中转运粮草非常艰难,不能随时满足军队的需求,全靠敖仓里储存的粮食来供应军需。敖仓位于荥阳的西北方,因为是在敖山的山顶上筑城储粮,所以被称为敖仓,这是秦朝时期留下来的制度。之前韩信曾派遣将领去占据敖仓,并在旁边修建了一条甬道,从山上一直延伸到黄河边,用来接济荥阳的驻军,这原本是保卫荥阳的重要策略。等到韩信北上征战时,他留下大将周勃驻守敖仓,并且还调拨了曹参作为助手,可见他对敖仓的重视程度非常高。项羽多次想要攻打荥阳,但发兵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接着,他又听说汉王成功招降了英布,这让他又失去了一个得力的助手,不禁怒火中烧,急切地想要亲自率领军队出征,一举攻下荥阳。这时,范增在一旁给他出谋划策说:
“汉王之所以能够坚守荥阳,主要是依靠敖仓的粮食供应。如果我们想要攻打荥阳,就必须先截断敖仓的粮道。一旦敖仓的粮道被截断,荥阳就会因为缺乏粮食而陷入困境,这样一来,我们就能轻松地一战而胜了。”
项王听了范增的建议后,立刻派遣部将钟离昧率领一万士兵,前往截断敖仓的粮道。经过多次激烈的战斗,他们成功攻破了甬道的好几处地方,抢走了大量汉军运送的粮食。虽然周勃在得知消息后迅速赶来救援,但已经来不及了,而且在与钟离昧的交锋中,周勃还被打败了,只能败退回营。钟离昧获胜后,立刻派人给项王送去捷报,并催促项王尽快进攻荥阳。于是,项王率领大军大举西进,直接向荥阳进发。
荥阳城里已经因为缺粮而感到忧虑,汉王正准备派兵去增援敖仓,想要两面夹击钟离昧的军队,可没想到项羽亲自率领大军来攻打荥阳,想要占领这座城市。这事儿可大了,让汉王整天忧心忡忡,连睡觉吃饭都不踏实。于是,他把郦食其叫来,想听听他的主意。郦食其回答说:
“项羽这次倾国而出,气势正旺,我们暂时不能和他硬碰硬。为了大王您的考虑,现在唯一的办法是分封一些诸侯,让他们去牵制楚军,这样才能减轻我们的压力。想想看,以前商汤放逐了夏桀,但还是封了夏朝的后代;周武王灭了商纣,也封了殷朝的后代。可是到了秦朝,它吞并了六国,不让六国的后代继续存在,结果很快就灭亡了。所以,如果大王您现在分封六国的后代,那么六国的君主和百姓一定会非常感激,愿意成为您的臣民,一起拥戴您。这样一来,您就会得到很多人的支持,自然可以面向南方称霸。而项羽呢,他就会变得孤立无援,失去势力,到时候也只能恭敬地来朝拜您,不敢再和您对抗了。”
汉王说:
“这个计策太好了,你赶紧吩咐有关部门去刻制印章,准备分封六国的诏书。各处的事情,就麻烦先生您亲自跑一趟,替我传达命令。”
郦食其听后,立刻快步走出去,当然也会嘱咐有关部门尽快铸造六国的王印。印章还没铸好,郦食其就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发了。
正巧张良来拜见汉王,看见汉王正在吃午饭,便有些犹豫要不要上前打扰。汉王已经看见了他,便向他招手道:
“子房,你来得正好,正好帮我参谋一下这件事情。”
张良于是快步走到汉王座前,汉王接着对他说:
“最近有人给我出了个主意,说分封六国的后代可以牵制住楚军,你觉得这个主意能不能实施呢?”
张良连忙回答道:
“是哪个给大王出的这个馊主意?如果这个计策真的实施了,那我们的大事可就要泡汤了!”
汉王一听,不由得大吃一惊,手中的筷子都放下了。他连忙把郦食其的建议告诉了张良。张良也顺手拿起筷子,一边指着筷子一边分析道:
“让我替大王您仔细说道一下,说说这个计策的害处吧。以前商汤和周武王讨伐夏桀和商纣后,仍然封他们的后代为王,那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对方的生死大权,所以可以显示恩德。现在大王您自问,您能像他们那样掌握项羽的生死大权吗?这是第一个不能实施的原因。周武王进入殷都后,尊敬贤人商容,释放了被囚禁的箕子,修好了比干的坟墓。大王您现在能做到这些吗?这是第二个不能实施的原因。武王还发放了钜桥的粮食,散发了鹿台的钱财,专门用来救济贫穷的人。大王您现在能做到这些吗?这是第三个不能实施的原因。武王战胜殷商后回到周国,把战车改为木车,把兵器倒挂起来,表示不再使用武力。大王您现在能做到这些吗?这是第四个不能实施的原因。把战马放养在华山的南面,表示不再骑马打仗,大王您能做到吗?这是第五个不能实施的原因。把牛赶到桃林去放牧,也不再用来运输,大王您能做到吗?这是第六个不能实施的原因。再说,天下的英雄豪杰,他们抛弃亲人,离开家乡和故友,来投奔大王您,无非是为了日后能够成功,希望得到一块封地。如果现在再立六国的后代为王,那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封赏给这些功臣呢?这些豪杰都会感到失望,不如回去侍奉他们原来的主人。那大王您还能依靠谁来共同夺取天下呢?这是第七个不能实施的原因。如果楚国不强盛倒也罢了,但如果它仍然强盛如初,那么新立的六国之王必然会屈服于楚国,大王您又怎么能强迫他们称臣呢?这是第八个不能实施的原因。有这八大害处,岂不是大事都要泡汤了吗?”
汉王嘴里嚼着饭,认真听着张良的讲解。等张良一说完,汉王直接把嘴里的饭都喷了出来,对着郦食其大骂道:
“你这个书呆子,真是太无知了,差点就把我的大事给搞砸了!还好有子房给我点明,不然我就要做错事了。”
说完,他赶紧让身边的人去通知有关部门,让他们赶紧把已经刻好的六国王印销毁。郦食其原本还满心欢喜,以为自己的计策能够成功,结果却像冰块一样瞬间融化了。不过,他后来仔细想了想张良的话,确实觉得很有道理,也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有些问题,所以也就不敢再多嘴了。哎,这个老头子就是有时候话太多了。
过了几天,楚军的前锋部队竟然已经逼近了荥阳城的城下,那些在城外驻守的士兵们,也陆续逃进了城里。汉王见状,急忙命令所有的将领,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都要关闭城门,坚守城池。他自己则坐在厅室里,默默地思考着应对之策。恰好在这个时候,陈平来报告军情了。汉王便让他在旁边坐下,一起商量如何打败敌人。这一场战事,可以说是个转折点,因为从这里开始,陈平将六出奇谋,帮助汉王扭转战局。而亚父(范增)的寿命,也注定将在七十天之后走到尽头。
当陈平去见汉王的时候,汉王正为天下的混乱局势感到担忧,他连忙转头对陈平说:
“这天下局势动荡不安,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平息啊?”
陈平回答说:
“大王您所担忧的,主要就是项王(项羽)。我分析了一下项王的手下,除了范亚父(范增)和钟离昧等几个人算是项氏的忠臣,在为他效力之外,其他人都不足为虑。如果大王您愿意花费大量的金钱,去贿赂楚国的人,散布流言,使用反间计,让他们内部产生猜疑,然后我们再趁机进攻,这样打败楚国就容易多了。”
汉王说道:
“金银财宝哪里值得吝惜?只要能削弱敌人的气焰,让我心里安稳就足够了。”
说完,他立即命令身边的人取出四万斤黄金,交给陈平,让他自由支配。陈平接过黄金后退了出去,他从中提取了一部分,交给了自己的心腹小校。这个小校被装扮成楚兵的模样,怀里揣着黄金出城,混进了楚营。他的任务是贿赂项王身边的人,让他们四处散布谣言。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有了黄金,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大概过了两三天,楚军中就开始流传起各种谣言,这些谣言大多是诬陷钟离昧等人,说他们功劳大但奖赏少,没有得到应有的封地,因此打算联合汉王来消灭楚国。项王本来就生性多疑,一听到这些谣言,就忍不住起了疑心,竟然把钟离昧等人当作了叛徒,不再信任他们。不过,他对范增的待遇还是像以前一样好。范增还请求项王尽快攻打荥阳,不要让汉王逃走。于是项王亲自督率将士,把荥阳城团团围住,从四面发起猛烈的攻击,一点儿也不放松警惕。
汉王担心荥阳守不住,就先派人去和楚军商量讲和,提议以荥阳为界,把荥阳的东面划给楚国,西面划给汉国。项王并没有立刻答应,但因为汉王派了使者过来,他也就派了个使者进城去,给汉王递个回复的文书,同时也想借此机会探查一下城里的实际情况。这其实也是因为项王现在的气势已经不如以前了,所以才愿意派使者进城。不然的话,他可能早就把汉王的使者给杀了,哪里还会需要回复呢!但项王没想到的是,陈平正好抓住了这个机会,设下了一个现成的圈套,等着楚国的使者来上钩,掉进他的计谋里。楚国的使者没有做任何防备,就直接进了城,先去向汉王报告情况。汉王在陈平的安排下,假装喝醉了酒,只是迷迷糊糊地应付了使者几句。使者看汉王这个样子,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就被陈平等人带到了客馆,准备留下来吃午饭。陈平等人离开后,使者独自静坐了一会儿,突然有一队仆役抬着牛羊猪鸡等肉类,还有美酒佳肴,匆匆走进了厨房。楚使心里暗自琢磨:
“难道汉王是要特别优待我,给我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宴席?”
接着,陈平又走了进来,他关心地询问范增(亚父)的近况,并问楚使有没有带来范增的亲笔信。楚使回答说:
“我是奉项王的命令来的,是为了和谈的事情,并不是范增派来的。”
陈平听了之后,故意装出一副惊讶的样子,说:
“原来是项王派来的人啊。”
说完,他又转身离开了。没过多久,就有一个官吏跑进厨房,他命令仆役们把所有准备好的酒肉佳肴都抬出去。同时,还能听到厨房里有人在窃窃私语:
“他不是范增派来的,怎么能享用这么丰盛的宴席呢?”
楚使感到非常惊讶,等那些丰盛的酒肉佳肴都被搬走后,竟然好长时间都没有任何动静。直到太阳西斜,饿得肚子咕咕叫,才看到有一两个人端了一些饭菜进来,放在桌上,请他用餐。楚使粗略地看了一眼,发现不过是些蔬菜和菜汤之类的食物,连鱼肉都没有,不由得怒气冲冲。他本想不吃,但因为实在饿得受不了,就勉强吃了几口。可是没想到,这些蔬菜里竟然带着臭味,根本难以下咽,而且酒也是酸的,饭也是烂的,这让他怎么吃得下去?他越看越生气,于是放下杯子和筷子,大步流星地走出客馆,只跟门吏说了一声要走,就匆匆出城去了。这个楚使,简直就是个无能之辈,这么容易就被陈平给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