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吕后怒撕匈奴来信

惠帝因为母亲独揽大权,心里常常感到不愉快。于是,他就借酒消愁,通过享受房中的乐趣来打发时间,缓解心中的忧愁。当他听说曹参的行为和自己差不多时,不禁在心里暗自发笑:

“连相国也来模仿我了,难道他是看不起我,故意这样做吗?”

正当惠帝满心疑惑,难以释怀的时候,恰好大中大夫曹窋前来侍奉。曹窋是曹参的儿子,惠帝于是回头对曹窋说:

“你回家的时候,替我私下问问你父亲:高祖皇帝刚刚离开我们,继任的皇帝年纪还小,还没成年,完全依靠相国来支撑大局。现在你的父亲身为相国,只知道喝酒,什么正事也不干,这样怎么能治理好国家,让天下太平呢?你就这样去问你父亲,看他怎么回答,然后回来告诉我。”

曹窋答应了一声正要退下,惠帝又叮嘱他说:

“你可不能把这些话是从我这里听来的告诉你父亲。”

曹窋领命回到家中,按照惠帝交代的内容,向他的父亲曹参提问。他严格遵守惠帝的密令,没有透露这是皇帝的意思。话刚说完,他的父亲曹参竟然猛地一甩袖子站起来,生气地说:

“你懂什么?竟敢来多嘴!”

说着,曹参就从座位旁边拿起戒尺,狠狠地打了曹窋二百下,接着就命令他回宫继续当差,不允许他再回家。这真是一件让人捉摸不透的事情。曹窋平白无故地挨了一顿打,心里非常郁闷,于是就进宫直接向惠帝诉说了这件事。他知道有些事情得替皇帝保密,但却不懂得也要替父亲保密,看来他心里对父亲多少是有些怨恨的。

惠帝听完曹窋的汇报后,心中的疑惑更重了。第二天上朝时,他特意观察了一下,发现曹参已经站在那里候着了。于是,惠帝便叫曹参上前来,问道:

“你为什么要责打曹窋?曹窋所说的其实是朕的意思,是朕派他来劝谏你的。”

曹参一听,立刻摘下帽子,趴在地上,连连叩头谢罪。接着,他又抬起头问惠帝:

“陛下您觉得自己圣明英武,能跟高皇帝相比吗?”

惠帝回答说:

“朕怎么敢跟先帝相比呢?”

曹参又问:

“陛下您看我的才能,跟前任相国萧何相比,谁优谁劣呢?”

惠帝坦诚地说:

“似乎比不上萧相国。”

曹参接着说道:

“陛下您的看法非常明智,所说的话也非常准确。从前高皇帝与萧何一起打下了天下,他们制定了明确的法令,建立了完善的制度。现在陛下您只需安坐在朝廷之上,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能够恪尽职守,遵守法律,不偏离这些制度,就已经算是能够继承前人的事业了,哪里还敢奢望超越前人,做得更好呢?”

惠帝听了曹参的话后,已经有所领悟,于是对曹参说:

“我明白了,你先回去休息吧。”

曹参于是恭敬地行礼感谢后离开,继续按照之前的做法来治理国家。百姓们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乱和动荡,现在只希望能够过上安稳的小康生活。朝廷没有推行大规模的变革,官府也没有加重赋税和徭役,这样的环境让人们觉得天下已经太平,可以安居乐业了。因此,曹参担任相国的两三年里,虽然没有推行什么新的政策或方法,但却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广泛赞誉和歌颂。当时人们传颂着一些话:

“萧何制定的法律严明整齐,如同用刀刻画出来的一样精确;曹参接替他后,只是守着这些法律不变,保持社会的清净安宁,百姓因此能够过上统一和平的生活。”

后世的历史学家们,在评价汉朝初期的贤相时,通常会提到萧何和曹参。但实际上,萧何只是做到了恭敬谨慎,而曹参则显得有些懒散疏忽。那时候,朝廷内部有淫乱的皇后,外部又有强大的匈奴威胁。这两位相国在处理这些内外问题时,都没有做到很好的防范和应对,最终导致了潜在的危险。如果公正地评价,萧何或许还能得到一些谅解,但曹参确实不能说他没有过错!这样的评价既不过于夸大,也不过于贬低,可以说是非常中肯的。

在匈奴国里的冒顿单于,自从和汉朝和亲之后,就停止了战争,好几年都没再侵犯汉朝边境。后来高祖皇帝去世的消息传到了匈奴,冒顿单于就派人到边境去探听虚实。他们发现汉朝的惠帝性格仁慈软弱,而吕后则既淫荡又强悍。于是,冒顿单于就开始轻视汉朝,并想戏弄一下汉朝。他写了一封充满戏谑和傲慢言辞的信,当作国书,然后派了一个使臣,带着这封信前往长安,公然呈递给汉朝朝廷。惠帝那时正沉迷于酒色之中,对政务几乎不闻不问。而这封来自匈奴的信还特别注明要汉朝的太后亲自阅读,于是这封信就被内侍送到了宫中,交到了吕后的手里。吕后打开信仔细阅读,只见信中这样写道:

“我这个孤独的君主,出生在沼泽地带,成长在广阔的草原上,与牛马为伴。我曾多次来到边境地带,非常渴望能够到中原游历一番。现在陛下您独自统治着汉朝,而我也独自统治着匈奴,我们两位君主都感到有些孤单,没有什么可以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因此,我希望能够用我所拥有的东西,来换取您所没有的东西,以此作为我们之间的交流和娱乐。”

吕后看到那封信的最后两句话,顿时气得火冒三丈,她愤怒地把信撕得粉碎,狠狠地扔在了地上。看来她心里只有审食其,对冒顿单于可没什么好感。接着,吕后立刻召集了文武百官入宫商议,她怒气冲冲地说:

“匈奴的这封来信简直太无礼了!我打算把送信的人斩首,然后发兵去讨伐他们,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意见?”

这时,旁边有一位将领挺身而出,他大声说道:

“我愿意率领十万大军,到匈奴的地盘上横扫一切!”

他的话还没说完,其他将领一看是舞阳侯樊哙在发言,都纷纷表示赞同,愿意跟随他一起出征。突然,有人大声说道:

“樊哙真是吹牛不打草稿,应该砍头示众!”

这句话不仅让樊哙气得瞪大了眼睛,怒视着说话的人;就连吕后也感到十分惊讶和意外。她仔细一看,发现说话的人是中郎将季布。看来,季布这是要出来抢风头,发表自己的意见了。季布没有等吕太后进一步询问,就急忙接着说道:

“以前高皇帝亲自北征匈奴,率领了三十多万大军,却还是在平城被围困了七天。那时候,樊哙作为上将,率领前锋部队上阵,却没能成功解围,只是白白地受困在那里。当时天下还流传着一首歌谣说:‘平城之中真是苦,七天不吃饭,连弓箭都拉不动!’现在这首歌谣还在人们口中传唱,战争的创伤还没有痊愈,樊哙又想要搅动天下,胡说只要十万大军就可以横扫匈奴。这岂不是当面欺骗皇上吗?再说了,那些夷狄的性情就像禽兽一样,我们何必跟他们一般见识呢?他们说好话,我们不必高兴;他们说坏话,我们也不必生气。我认为,我们不应该轻易地发动战争去讨伐他们。”

吕太后被季布这么一说,原本满腔的怒火竟然像被吓退到了虚无缥缈的地方,脸上反而露出了一丝恐惧的神色。就连樊哙也回想起了以前的经历,确实觉得匈奴是个可怕的对手,因此他也不敢再和季布争辩了。可能他心里想,自己已经老了,还是多和吕媭享受欢聚的时光吧。于是,吕太后召来了大谒者张释,让他起草一封回信。这封信的言辞非常谦逊,并且还打算赠送匈奴车马,这些礼物的意思也都被写进了信里。信的大致内容是:

“单于您没有忘记我们汉朝,还特意给我们写了信,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惶恐。我们退下来自我反省,发现我们已经年老体衰,牙齿也掉光了,连走路都不稳了。单于您可能对我们有所误解,但我们汉朝并没有做错什么,希望您能宽恕我们。为了表示我们的敬意,我们特地准备了两辆御车和八匹马,供您日常使用。”

信写完后,吕太后就把准备好的车马交给了来使,让他带着回信去回复冒顿单于。冒顿单于看到回信中言辞非常谦逊,意识到自己之前写的信可能有些冒犯了,心里感到有些不安。于是,他又派人前来道歉,说他们在塞外居住,不太了解中原的礼义,希望汉朝皇帝能够原谅他们。此外,他们还献上了几匹马,并再次表达了和亲的愿望。可能是吕太后在回信中提到自己年老色衰,不愿意与匈奴交换公主,所以冒顿单于转而寻求其他的女子。于是,吕太后又从宗室中挑选了一位女子,假称公主,嫁给了匈奴。冒顿单于当然很高兴,也就没有再找汉朝的麻烦。但汉朝是个新建的国家,本该庄严体面,可吕后这位尊贵富有的太后,却被外族如此侮辱,却还要低声下气地道歉,甚至送上车马和宗室的女儿给匈奴。这与中国朝廷的尊严相比,简直是被玷污得太厉害了!说起来,这全都是因为吕后的行为不检点,所以才招致了这样的祸端。然而,她却不思悔改,仍然和审食其混在一起,而且比高祖在世时还要恩爱。审食其也因此仗着吕后的宠爱变得骄横起来,结交党羽,势力遍布朝野,朝廷内外的人们都纷纷指责他。这些议论渐渐地传到了惠帝的耳朵里,惠帝又羞又愤,不得不借助法律来惩罚审食其,要好好地和这个淫乱的奴才算算账了。

当惠帝得知自己的母亲吕后竟然与审食其暗中私通,不禁感到既羞愧又愤怒,想要将审食其处死。但是,他不能直接表明要惩罚审食其的罪行,于是只能找出审食其其他的过错作为借口,然后下令将他逮捕入狱。审食其心里也明白,这次被逮捕是惠帝在故意找茬,情况非常危险。不过,他还是寄希望于吕后这个内部的支持者,每天都盼望着这位多情多义的吕太后能够想办法救他出去,让他摆脱牢狱之灾。吕太后听说审食其被抓的事后,心里焦急万分,也想过要向惠帝求情。但是,每当她面对惠帝时,总觉得自己这张老脸没地方搁,好几次话到嘴边都不好意思说出口。难道是她也怕因此惹上麻烦吗?吕太后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朝中的大臣们身上,希望他们能明白自己的心意,替审食其说几句好话,救他一命。然而,偏偏那些大臣们都非常痛恨审食其,都盼着他能被一刀两断,以此来维护国法。所以,审食其在牢里被关了好几天,愣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他求情。而且,审食其还打听到廷尉已经暗中领会了惠帝的意思,准备将他的案子定为死罪。眼看他已经是九死一生,再也不能回到深宫中和太后风流快活了。虽然他知道自己的身体即将死亡,但他的心还没有放弃希望,总是想找到一条活路,避免被砍头。他左思右想,觉得只有平原君朱建曾经受过他的大恩,或许愿意替他出出主意,于是他便秘密派人到朱建家,邀请朱建来见个面。

提及朱建的过往,他可以说是个坚守原则、讲究信义的人。他出生在楚地,曾是淮南王英布的门客。当英布计划反叛时,朱建极力劝阻,但英布并未听从。后来英布被诛杀,高祖皇帝得知朱建曾劝谏过英布,便召见他,当面赞扬他,并赐予他“平原君”的称号。因此,朱建在长安声名大噪,并迁居至此。长安的许多达官显贵都想与他结交,但朱建总是婉言谢绝,不愿与他们过多交往。只有大中大夫陆贾与他关系十分密切,两人情投意合,成为了知己。审食其也很欣赏朱建的名声,想让陆贾帮忙牵线搭桥,与朱建建立友好关系,但朱建却不愿意降低自己的身份去迎合他人。尽管陆贾在一旁极力劝说,朱建还是始终没有答应,陆贾只好回去把这个结果告诉审食其。恰逢此时,朱建的母亲去世了,朱建一生都秉持着道义,从不随便接受别人的好处,所以他的钱袋总是空空如也,连办理丧葬事宜的钱都拿不出来,不得不向亲朋好友借钱。陆贾得知这个消息后,连忙跑到审食其的家中,竟然向审食其道贺,这让审食其感到非常奇怪,他疑惑地问陆贾道贺的原因是什么。陆贾说:

“平原君的母亲已经因病去世了。”

审食其不等陆贾说完,就插话道:

“平原君的母亲去世,跟我有啥关系呢?”

陆贾又接着说:

“您之前曾经让我帮忙介绍平原君给您认识,但平原君因为老母亲还在世,所以不敢轻易接受您的恩惠,没有答应您的请求。现在他的母亲已经去世了,如果您能送上厚礼表示慰问,平原君一定会感激您的深情厚意。将来如果您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他一定会尽心尽力地为您效劳。这样您就等于得到了一位忠诚的勇士,难道不值得庆贺吗?”

审食其非常高兴,于是派人送去了一百金给朱建,作为吊唁的礼金。朱建此时正为丧葬费用四处奔波借钱,感到非常为难。幸好得到了审食其送来的这份厚礼,也只能先应急用,不好再推辞拒绝。于是,朱建收下了这一百金,用来置办母亲的丧葬用品。这一百金虽然让朱建有些违背了自己的原则,但贫穷的困扰确实让人很无奈。那些喜欢巴结权贵、趋炎附势的朝臣们,听说审食其给朱建送去了厚礼,也趁机纷纷前来送礼,向朱家表示吊唁,礼金少的几金,多的几十金,总共加起来,差不多有五百金左右。朱建没办法只接受一部分人的礼物而拒绝另一部分人,于是干脆把所有送来的礼金都收下了,这样一来,他母亲的丧礼就办得非常热闹。等丧事办完之后,朱建觉得有必要亲自去感谢那些送礼的人,也因此有了机会与审食其相见。审食其对他非常热情款待。虽然朱建内心深处并不瞧得上审食其,但到了这个时候,他也无法再坚持自己最初的想法了,只好开始与审食其有了往来。

当审食其被关进监狱后,他派人去请朱建来见面。但朱建对来使说:

“现在朝廷正在严肃处理这个案子,我不敢进监狱去见他,麻烦你回去转告他一声。”

来使按照朱建的话回去告诉了审食其。审食其以为朱建忘恩负义,心里既悔恨又生气。他觉得自己已经走投无路,没有办法再得到救援了,只好豁出去,准备一死,束手就擒。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审食其的命不该绝,他在监狱里待了几天后,竟然遇到了皇帝的大赦,被释放了出来。审食其高兴得不得了,急忙赶回家中。他想到这次能够逃脱一劫,除了太后之外,还能有谁在暗中帮忙呢?经过仔细调查后,审食其惊讶地发现,原来并不是太后出手相救,而是惠帝的宠臣闳孺替他向惠帝求情,他才得以被释放。宫廷里有很多内侍,其中有一两个特别擅长花言巧语、察言观色的少年,他们很会揣摩皇帝的心思,常常用迷人的媚态来打动皇帝,这种魅力甚至不亚于女子。就像古代宋国的弥子瑕,他的事迹被记载在《春秋》里一样,汉高祖在建立汉朝后,也宠爱过一个近臣叫籍孺,他就像戚夫人一样,常常陪伴在高祖身边,一起出入宫廷。等到惠帝登上皇位后,因为母亲吕后性格强悍且荒淫无度,他根本没有时间处理政务,整天都在后宫里宴饮作乐。就在这时,出现了一个小臣叫闳孺,他仗着自己长得英俊帅气,性格又狡猾聪慧,非常会讨好惠帝,因此得到了惠帝的宠爱。他竟然开始插手政事,惠帝对他的话也是言听计从。虽然闳孺和审食其有过一些交集,但两人并不熟络,也没有太深的感情。当审食其听说闳孺出面救了他时,感到非常惊讶。既然闳孺救了他的命,他自然要去拜谢。当他见到闳孺后,从闳孺口中得知,直接的救命恩人虽然是闳孺,但间接的其实还是朱建。

自从朱建回复了审食其派来的人,他在外表上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但私下里却非常关心这件事。朱建心里明白,如果想要救审食其,只能依靠惠帝的宠臣来帮忙排解,这样才有可能成功。于是,他亲自前往闳孺的住处,递上名片求见。闳孺也知道朱建是个有名望的人,一直很想与他结识,没想到朱建竟然主动来拜访,于是他连忙出来迎接。朱建跟着闳孺入座后,先寒暄了几句,然后请闳孺让侍从退下,低声对他说:

“听说辟阳侯(审食其)被抓进监狱了,外面的人都说是你进的谗言,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这句话真是让人大吃一惊。闳孺惊讶地回答道:

“我和辟阳侯向来没有仇怨,我为什么要去进谗言害他呢?这种说法到底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呢?”

朱建说道:

“人们众说纷纭,本来就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但是现在你有了这样的嫌疑,如果辟阳侯一旦死了,恐怕你也很难逃脱被怀疑的命运了。”

闳孺听了之后感到非常害怕,不由得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朱建接着说道:

“你受到皇帝的宠爱,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同样,辟阳侯受到太后的宠爱,也是几乎无人不知。现在国家的实际大权掌握在太后手里,只是因为辟阳侯被抓这件事涉及到太后的私人情感,所以她不方便直接出面替他说情。但你想想,如果辟阳侯今天被杀了,那么明天太后很可能会迁怒于你,把你也杀掉。这样一来,皇帝和太后之间就会产生更大的矛盾,互相报复。你和辟阳侯,恰好在这个节骨眼上遭遇了不幸,难道不会因此而同归于尽吗?”

闳孺焦急地说:

“根据你的高见,只有辟阳侯不死,我才能保全性命啊。”

朱建回答道:

“这是当然。如果你真的能在皇帝面前为辟阳侯求情,让他出狱,太后也一定会感激你。这样你就能同时得到皇帝和太后的欢心,你的富贵将会比以前更多。”

闳孺点头表示同意:

“谢谢你的指点,我会按照你说的去做的。”

于是朱建就告辞离开了。到了第二天,皇帝就颁布了一道恩诏,将审食其从监狱中释放了出来。大家读到这里,应该能够明白,闳孺一定是用了一些动人的言辞和表情,费尽心力地向惠帝求情,才能让惠帝的怒气完全消散,最终释放了审食其。这足以说明那些奸诈小人的手段,其实并不比那些擅长媚术的女子差。女子和小人,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相似的。审食其在听了闳孺的讲述后,已经明白是朱建在背后疏通关系救了他。于是,他立刻与闳孺道别,去感谢朱建。朱建并没有在审食其面前夸大自己的功劳,只是简单地向他表示祝贺。审食其感谢朱建,朱建祝贺审食其,两人一来一往,关系更加亲密了。然而,如果我们看到后来事情的结局,就会发现朱建这次终究还是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