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太子立誓

不是萧太后真的信了李承乾的话,而是她别无选择,只能选择相信。

希望李承乾这个太子能说到做到。

萧太后朝后面的马车,用温柔的语气道:“政道,拿出来吧。”

随后,一名和李承乾差不多大的孩子,从马车里走了出来,手中还抱着用黄布包裹的东西。

看见这东西,李承乾眼睛雪亮,比看见萧太后还惊艳。

杨政道见到李承乾炽热的目光,脑袋萎缩。

可还是鼓足了勇气走到萧太后的身边,然后将手中的东西双手递给了萧太后。

萧太后抿着唇温柔一笑,摇摇头,用眼神示意了一番。

而杨政道也是明白了萧太后一般,鼓足了勇气走到了李承乾的面前,双手将东西递给了李承乾。

所有人的目光一动不敢动的看着黄色的布。

虽然李承乾是现代人的灵魂,可对于国之重宝还是非常的期待,也知道这东西对于华夏人民意味着什么。

博物馆那些字画,都是古人少部分人的喜爱就如此珍贵,何况面前这东西是一个华夏人都拒绝不了的宝物,可想而知何等的珍贵。

李承乾正要伸手去接,忽然想到了什么,自己必须维持一个形象。

那就是对皇权敬畏的形象,是对这至宝敬畏的形象。

收回双手,李承乾一甩袍,双腿就跪在了地上。

这一幕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

“太子殿下。”

“殿下。”

......

武将们纷纷要上前阻拦,他们觉得李承乾是给杨政道下跪,给前朝的皇室下跪,于理不合。

可李靖却拦住了众人,摇头示意大家安静。

他们也只能按捺住内心的急切。

李承乾双手举过头顶,一副做好了接收的准备。

萧太后也是不敢想象,李承乾的这仪式感。

还有拿着传国玉玺的杨政道人都快吓哭了,没看周围那些膀大腰粗的武将们恨不得用眼神刀死他吗?

不过他还是在萧太后的鼓励下,将传国玉玺交到了李承乾的手中。

感受到手中的重量,李承乾这才缓缓起身对着杨政道微微一笑,双手举过头顶道:“大唐将传承历代皇帝意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孤在此立誓,李唐皇室要让百姓丰衣足食,让历代汉人之血流有所值,为这片土地开创一片盛世太平,有违此誓,大唐皇太子李承乾永世将不得安宁,死后被百姓暴尸荒野,被万民唾弃万世,吾之子孙将不得善终。”

吼吼吼!

吼吼吼!

吼吼吼!

周围的士卒兴奋的举起了右手,有的挥舞着手中的兵器。

这番誓言终将流传大唐,甚至流传千古。

武将们虽然激动,可又有些担忧,这么重的誓言,要是没有完成的话......

回去陛下会不会砍了他们?

李靖却丝毫不担忧,因为他知道李承乾正在往这个方向发展,如今的大唐百姓虽然不能说全都能吃饱,可再也不用担忧天灾了,不是吗?

连身后的杨政道被李承乾的这个气势吓了一跳,往后退了几步,靠到了萧皇后的身上才觉得有一些安全感。

萧皇后则是热泪盈眶,曾经也有这么一位人,想为百姓做实事。可......失败了,被万民唾弃。

虽然没有发如此毒誓,可事实却是被万民唾弃了。

在李承乾的身上不止发现了李世民的影子,甚至看见了那道已经消失在人世的影子。

李承乾宣誓完,宝贝的抱着传国玉玺,朝旁边喊道:“卫规。”

“臣在。”卫规热泪盈眶的上前拱手道。

“传令纥干承基,带着猛虎营守卫好萧太后三人,一步不得离开,不得孤令谁也不能去打扰,违令者斩。”

卫规一愣,视线注意到萧太后的期盼,又看了看李靖那边。

不料最后对上了李承乾不悦的眼神:“你这个东宫校尉是不是做的不耐烦了?觉得孤指挥不动你了?还是说觉得孤这个太子不够格?”

说罢,他又看向了周围的武将道:“孤乃此次出征的监军,如有不服者,别怪孤手中的剑太利乎。”

“是。”卫规反应过来,连忙招来猛虎营的将士,带着萧太后三人去腾出一间营帐。

李承乾则是回了自己的营帐,把传国玉玺放在了案几之上。

细细的欣赏着。

精美绝伦,不愧是迷人老祖宗的作品。

就两个字:完美。

就在此时,走进来一人。

李承乾下意识的包裹住了传国玉玺,抬头望过去,发现是李靖,抿抿唇,又将包裹传国玉玺的手拿开了。

这一幕让李靖有些好笑,又有些无奈。

“李将军,请坐。”李承乾指了指旁边的座位道。

李靖没有客气,直接坐了下来。

两人就这么静静的看着传国玉玺,不过李靖的位置比较远,恐怕要带上老花镜才能看清楚上面的纹路。

一刻钟之后。

“老师......”

“太子殿下......”

两人头也没抬的异口同声道。

随之,抬起头,两人相视而笑。

李承乾先开口道:“老师有什么交代的,您先说。”

“还是太子殿下先说吧,老夫的事情不那么重要。”李靖笑眯了眼道。

绝对只有在私下跟李承乾相处是最轻松愉快的。

因为李承乾这人并不喜欢繁杂的规矩,李靖亦是如此。

李承乾想了想,便开口道:“好,那孤先说了。如今传国玉玺已经找到了,突厥这场仗也差不多了,对于突厥的管理,孤有一些想法,想要实施的话,恐怕孤得回一趟长安,不然朝堂上的大臣们肯定不会答应。”

“老师。”抬起头,他看向李靖道:“孤先押着俘虏回去,如何?”

李靖皱了皱眉,在看看李承乾面前的传国玉玺道:“也好,只是太子殿下真的是为了此事回去?”

闻言,李承乾一愣。

“老师,此话何意?”

李靖看了眼帐外,只有两名猛虎营的士卒,抿了抿唇道:“太子殿下问了,那么老夫便直说了,义城公主不能留。”

来了来了,重头戏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