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甲方爸爸说了算
两个项目,一个性能太高,可能会导致研发失败,另一个,性能太低,就算是研发成功,装备部队,那依旧不能满足部队的需求!
这就是目前面临的情况!
那该怎么处理?
林老点头:“没错,如果造出来一个残次品,性能甚至连超七都达不到,那我们空军是不会要的,有那些研发经费,我们直接采购超七不好吗?”
空军也表态了!
李工脸色复杂,只剩下航空工业系统支持,另外两方都不答应,少数服从多数,他们北方所还是没希望啊!
会议室内,陷入了暂时的安静。,x-i¨a`o¨s,h~u?o/c-m_s,.-o+r!g!
三个大佬都说话了,其他人还怎么表态?赞同一个,就必然会得罪另一个啊!
主持会议的莫领导,也有些头大,就在此时,秦富再次开口。
“我们沙某人,不会要性能拉胯的飞机,我代表沙某人表态,支持611所的项目,如果你们其他人不支持,那611所可以专门给我们沙某人研制飞机,你们其他人想要怎么搞,和我们无关,当然,发动机仿制出来,你们是可以用的。”
这件事,有什么好谈的?当然是甲方爸爸说了算!
宋老神情复杂,这是哈桑殿下对己方的支持啊!611所能摆脱困境,发展壮大,多亏了哈桑殿下!
“哈桑殿下,我们北方所才是军机第一大所,您……您是不是对我们有误会……”李工小心翼翼地开口,他也明白,沙某人公开支持,那其他领导就算是反对,也没用,沙某人是不会把资金投入到他们北方所的。`j^i`n*j′i*a¢n-g/w?x-c¨.,c`o~m\
现在,他必须要和哈桑殿下说清楚。
“不,我对你们没有误会,我只是看你们的表现,捣鼓半天,只捣鼓出来一款比f-16性能还低的飞机来,我们沙某人不会要的,我们要选择比f-16强的。”
“可是……数据太高,研发不出来啊。”
“你们北方所做不到,不代表611所做不到!遇到困难,不想着怎么解决困难,而是降低要求,这还怎么发展?”秦富毫不留情:“现在,东方在搞改革开放,这是在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道路!会遇到很多困难!”
秦富说完,看向在场所有人:“我听说,有人形容南北差异,北边的遇到困难,就去翻老黄历,看看过去是怎么解决的,而南边遇到困难,就集思广益,开拓创新,用新办法来解决问题!现在,我看到了北方所的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真不知道是这一个所呢,还是所有的单位都这样!”
李工的脸彻底变了。*?{完¤??本£/神3?站! x免??{费a阅?;e读@_
这是多大的怨念,他们是彻底没希望了啊!
“李工,611所能做到,那你们北方所,也就该做到!”王领导开口了:“你们要不要提升一下性能指标,达到611所项目的水平?”
他一边说,一边给李工使眼色。
现在,性能太低,沙某人就不要,所以,先吹牛了再说!
李工会意,刚刚要开口,秦富再次说话了。
“刚刚,宋老说了,五年,就让原型机上天!北方所如果要拿到项目,没问题,也要承诺,五年的时间,把这款飞机送上天,如果不能……那我们沙某人投入的所有研发经费,都要返还给我们!”
秦富得告诉他们,吹牛是不行的!
李工刚刚要吹牛的嘴又闭上了,咽了一口吐沫。
开什么玩笑,五年?
五年的时间里,他们把歼八的问题解决了就不错了,研发一款全新的战机,十年能上天就不错了!自己有几斤几两,他们是清楚的。
沙某人的研发经费,到手就会花掉,不够了再要,到时候没研发出来,怎么返还?
赖账?
后世的老赖很滋润,我没钱,钱都在老婆那里,老婆和我离婚了,你能奈我何?
八十年代,赖账是要坐牢的,甚至多了还可能吃花生米的!这年代,贷款不需要任何抵押,也没有几个胆子大的敢贷款,生怕还不起了吃花生米。
“好,既然这样,那新歼就定点成都,611所负责研发,132厂负责生产。”莫领导开口了:“接下来,我们再讨论一下,航空发动机的测绘仿制问题。”
“莫领导,这个项目,可以放在我们410厂!”下面,一个声音响起:“曾经的涡扇六,就是我们生产的,我们有经验,再加上606所的帮助,一定能完成这个项目!”
秦富皱起来了眉头,涡扇六?
提起这款发动机来,很多人都是感慨,可惜,因为国民经济调整被迫放弃了,要不然,这发动机搞出来,军队动力的问题就解决了,和运十一样,都不该下马。
秦富却很清楚,这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运十都已经在飞了,飞东北,飞西藏,只要砸钱,就能搞出来。
但是,涡扇六呢?
1964年,涡扇六开始提出需求,第二年,完成方案论证,1966年,投入试制,1968年,这发动机就上了台架!
西方研制这种级别的发动机,仅仅是核心机,就需要捣鼓很多年,完成几千甚至几万小时的测试,涡扇六呢?正式研制仅仅两年,就点火了!然后就开始了漫长的实验。
首先,这货启动都困难,其次,高低压不匹配,运转困难,震动巨大……折腾了十几年,都没有搞成熟,就这样,到了1980年,居然还要发展改型涡扇六g,最大加力推力128千牛,最大推力83千牛,推重比7.05!
看指标,比美制的f100都高!
要说吹牛,究竟谁吹,这还用说吗?更神奇的是,那么多问题解决不了,眼看要下马了,居然来了个24小时的持续性试车,然后还签字,说明这款发动机已经达到了设计指标,只是因为没有装机对象,所以才被迫下马的。
甚至还对比了斯贝,说什么是被斯贝给拖累了……当年明明就是410厂一群人极力抵制斯贝的好不好?两款飞机的使用场合都不一样,根本就没有竞争关系!
涡扇六下马了,人员不能散,于是,又搞了个昆仑发动机项目,继续发扬涡扇六的精神,折腾十几年,到处飞零件,航空工业部门要把昆仑装到歼八上,搞什么歼八3,然后……空军死活不要!
就这群人,测绘仿制f100?秦富是绝对信不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