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老人和新人
吃饱喝足,秦富上车。\x\i-a.o?s\h-u?o!h-u!a·n?g¢.^c?o′m,
“正阳,去航天院!”
“嗯,都协调好了,哈桑殿下,咱们先去哪个航天院?”
秦富有些懵:“什么意思?”
“首都一共有七个航天院……”
东方的航天,一共十大研究院,其中四院和六院在长安,八院在魔都,剩下的,都在首都!
所以,要说去航天院,还是得先说清楚去哪里。
“就在造长征三号火箭和通信卫星的呗。”
“这……造运载火箭的是一院,处于丰台区,造卫星的是五院,处于海淀区。”
秦富的脑子还是有些懵,这么复杂:“那就去最近的。”
“好吧,那咱们就去一院,您几年前去过一次的。”
一院是东方最早的航天研究院,主要负责研制运载火箭,早期当然就是东风导弹了,到了东风-5,摇身一变,就成为了长征运载火箭。
任何一个航天大国,他们的航天技术,都是从导弹技术上发展起来的,这是顺理成章的,毕竟,一个是把人送上西天,一个是把人送上蓝天。?j_w¢x*s?.^o¢r*g^
一院,成立于1957年,原本叫做国防部五院,院长就是钱老,到了64年,称为第七机械部第一研究院,这样一直到了82年,才改名叫做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
这是东方最早的航天研发机构,很多导弹、火箭都从这里诞生,门口是二层小楼,两边是值班室,中央是带着柱子的大门,上面挂着火红的灯笼,里面,树木青翠,看着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当时协调窜天猴,秦富是来过的,不过……时过境迁,早就忘记了,这几年,感觉过了几个世纪一般。
车子向前开,秦富又看到了一旁的模型,第一枚东风1号火箭,外形看着和v2飞弹有些类似,东方的运载火箭,起点还是非常高的!上来就是射程超过五百公里的中程导弹!
前面,三层小楼,楼门口摆着乳白色的火箭,带四个助推器,一看就是长征二号的模型。
门口,已经有人听到消息,迎了出来。
“哈桑殿下,欢迎欢迎!我姓戚,叫我老戚就行。”
“戚老!”秦富满脸兴奋:“上次来一院,见到了黄老和屠老,就是没见到您啊。”
“是的,我是五院的。¢微*趣/小!税¨网_ ·冕+废+跃¨渎¢”
这来得还真是太凑巧了,省着去五院了!
“今天过来,就是协调咱们的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和长征三号的共振实验的。”戚老说道:“当年,您说过要支持咱们的通信卫星事业,现在还真来了!您放心,咱们一共准备三颗卫星,咱们只要发生成功了,剩下的,就是你们沙某人的。”
当初来买窜天猴,秦富就说过要从东方买通信卫星,可惜之后就没了下文,他们不好意思问,其实是秦富已经给忘记了,直至最近,需要用的时候,这才想起来。
此时的秦富,有些不好意思,看着面前的戚老,更是满脸的崇拜。
戚老,1933年出生在东北,1952年近了北航,1957年,毕业后就进入了国防部五院,也就是航天一院,听钱老给他们讲解《导弹概论》,戚老很快成长为东方火箭领域里的顶梁柱,到1967年,已经是研究室副主任了。
然后,他就调去了航天五院,从研究火箭转向研究卫星,现在的职务,是五院院长!
一院造火箭,五院造卫星,戚老当年就是东方红一号的技术负责人之一,和其他十七个人,一起称为航天十八勇士。
现在,五院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造同步通信卫星,戚老继续主持研发工作,而秦富知道这位老前辈,是后世,东方的载人航天项目,戚老是神舟号飞船的总设计师!
东方人能飞上太空,戚老做出了重大贡献!
此时,看着秦富的样子,戚老的心情也很复杂。
“哈桑殿下,请进!”此时,黄老、屠老他们也终于赶来了。
“嗯,各位都在,真是太好了,走,进去说,对了,长征三号的总设计师是谁?”
“老谢!”
东方航天有很多专家,不少还是从国外回来的,不过,自己培养起来的专家也不少,谢光选就是其中之一,1922年出生的他,从小学习刻苦,
成绩很好,1942年考大学,国内很多名牌大学都寄来了录取通知书,可惜他只能选择离家最近的山城兵工学校,毕业后,他搞过反坦克火箭,1957年的时候,被调进入了国防部五院,之后就开始了研制火箭的历程。
1977年,他就成了航天一院的副院长,之后出任了长征三号的总设计师,在他的带领下,解决了各种问题,让东方成为了全世界第三个使用液氢液氧发动机的国家。
此时的秦富,只感觉身边环绕的,个个都是专家,都是大牛,都是院士!
等等!
秦富坐在椅子上,看着在场的众人,突然间想到了什么。
“这几年来,咱们航天院,有没有培养优秀的青年技术骨干?”
人才断档严重,航天领域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啊,后世,说起这段历史来,都是很多白发苍苍的老人,临危受命……
搞火箭的,搞卫星的,都是这些从五六十年代就开始努力奋斗的老一辈人,国家要搞三代坦克,还把已经退休的祝老给请了回来……
年轻一代呢?
培养年轻一代,也很重要啊!
“哈桑殿下,你这想法……很有远见啊,我们航天人,是该努力培养年轻一代了,咱们长征三号的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就是四十多岁的中年骨干,龙工,你等下,我找人去叫!”
龙乐豪,长征三号甲的总设计师,那已经是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事情了,现在,这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已经是航天院重点培养的下一代了。
其实,四十多岁也已经够老的了,秦富更希望看到二三十岁的小伙子,不过……想想研究火箭需要经验积累,那些人估计还需要培养培养,再过十几年,就能担当重任了。
“龙工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说,咱们氢氧级火箭输送系统自生增压、滑行段推进剂管理、防爆安全设计、动力系统地面试车以及全箭低频动力学环境的控制设计等等,都是他负责的……”谢老兴致勃勃地开口介绍。
很快,门口就出现了一个中年人。
“龙工,来,给哈桑殿下介绍一下我们的长征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