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绝境追踪墨香西红柿

第447章 别墅谜案 第7章

慈溪案件中嫌疑人超乎常人的反侦察手段,让海宁办案人员不禁对之前忽略的细节重新审视。

他们开始意识到,海宁案里河面上那个看似普通的白色物体,或许并不简单,极有可能和案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办案人员围坐在监控屏幕前,一遍又一遍地回放那段画面,试图从每一个细节中找到蛛丝马迹。

随着对白色物体移动轨迹和速度的深入分析,他们愈发笃定,这绝非自然漂浮的垃圾。“会不会是小偷借鉴了慈溪作案时躲避监控的思路,设计了这个办法来掩人耳目?”

一位年轻的警员率先提出了猜想。

这个想法犹如一颗石子,在众人心中激起千层浪。

假如小偷真的潜藏在水下,将塑料袋顶在头上,借助水流的掩护顺河而下,既能躲避监控,又能悄无声息地离开作案现场,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为了验证这一推测,办案人员一方面继续对监控录像进行技术分析,另一方面,准备对小河展开实地模拟实验,试图还原案发当晚的场景,揭开白色物体背后隐藏的真相,让案件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尽管“白色塑料袋”可能是小偷躲避监控的猜想听起来荒诞不经,但办案人员秉持着不放过任何线索的专业精神,决定通过实验来一探究竟。

次日清晨,天色微亮,办案人员便划着小船,来到了这条承载着关键线索的小河上。

河水在微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涟漪,水面倒映着岸边郁郁葱葱的树木,看似一片宁静祥和,却暗藏着案件的玄机。

为了尽可能还原案发时的场景,办案人员准备了多个与监控画面中相似的白色塑料袋。

他们将塑料袋逐一放入河中,仔细观察其在水流中的运动状态。

起初,塑料袋随着水流飘荡,正如他们所料,这些塑料袋的速度极不稳定,时而被水流冲得快速前进,时而因受到河中的漩涡或障碍物阻挡,停滞不前甚至改变方向。

在整个过程中,塑料袋的飘动轨迹毫无规律可言,东一下西一下,根本无法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经过多次反复实验,这一结果得到了确凿的验证。

由此,办案人员断定,监控画面中那个匀速直线漂浮的白色物体,绝不可能是普通的废弃垃圾袋。

随后,办案人员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小河的深度上。

他们使用专业的测量工具,沿着小河的不同位置进行深度测量。

结果显示,这条小河平均水深约一米六左右。

这一数据让办案人员眼前一亮,他们分析,以这样的水深,小偷无论是选择潜水还是涉水潜行,都能够巧妙地将身体隐藏在水中。

在夜晚昏暗的光线下,配合河面上的掩护物,小偷完全可以躲避监控摄像头的捕捉,神不知鬼不觉地抵达案发现场,作案后再顺着河流悄然离去。

这一系列的发现,让办案人员对案件的侦破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他们意识到,这个看似不可能的猜想,正逐渐成为解开谜团的关键。

接下来,他们围绕这条小河展开了更为细致的调查,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与案件有关的细节,期望能够找到更多确凿的证据,将狡猾的小偷绳之以法。

在深入调查过程中,办案人员发现这条小河下游不远处,矗立着一座古朴的石桥。

桥下,一道小型拦水坝横跨河流,拦住了潺潺流水,使得上游漂下的杂物都会在此处聚集。

基于这一地理特征,办案人员推测,倘若监控中的白色物体真是从河面上漂来,理应被拦水坝拦住。

于是,他们组织警力,对拦水坝以及小河两岸展开了地毯式搜索。

烈日高悬,办案人员沿着河岸仔细搜寻,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他们有的徒手翻找岸边的草丛,有的借助工具清理拦水坝上堆积的杂物,汗水湿透了衣衫,却无人喊累。

然而,经过数小时的艰苦搜寻,他们找遍了拦水坝的每一处缝隙,以及小河两岸的每一片区域,都没有发现监控中那个白色类似塑料袋的物品。

尽管一无所获,但这一结果反而让办案人员更加坚信,监控中那个神秘的白色物体,与这起盗窃案紧密相连。

考虑到这个物体最后消失的地点是这座有着拦水坝的小桥,办案人员当机立断,以这座桥为中心,向四周大幅扩大了搜索范围。

他们走访周边居民,调取更多监控资料,不放过任何可能的线索。

正如那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案件的侦破往往需要在迷雾中找准方向。

在对这座小桥附近的监控录像进行日复一日、反复细致地观看时,终于迎来了突破性的发现。

画面中,在白色物体消失的时间段,桥边出现了一个模糊的身影。

此人行为鬼鬼祟祟,不时警惕地观察四周,随后消失在黑暗中。

办案人员迅速对画面进行技术处理,通过放大、清晰化等手段,试图获取更多信息。

与此同时,他们将这一发现与之前掌握的线索进行整合分析,期望顺着这条新线索,揭开案件的真相,让隐藏在黑暗中的罪犯无所遁形 。

办案人员日夜盯着监控屏幕,眼睛布满血丝,不放过任何一帧画面。

终于,在反复回看小桥附近的监控录像时,一个身影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监控画面虽不算清晰,但能明显看出,一名男子身着黑色衣物,而这件黑色衣服极为反常,仿佛被水浸湿,紧紧贴在他的身上,勾勒出身体的轮廓。

男子一边匆匆前行,一边时不时抬起手臂,做出类似甩干衣服的动作。

他先是用力抖动双臂,试图将衣服上的水甩掉,接着又伸手拧了拧衣角,水珠不断滴落。

就是这个下意识想要摆脱衣服上湿意的动作,引起了办案人员的高度警觉。

在正常情况下,凌晨时分,不会有人穿着湿衣服在外面闲逛,这一异常行为背后,极有可能隐藏着与案件相关的重大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