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桃花朵朵红山里木头人

第213章 金兵初尝败绩

梅放和甘亭率领着大军,犹如汹涌澎湃的洪流一般,径直朝着光州城疾驰而去。他们此次出征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解决战斗,给那些嚣张跋扈的宋兵一个狠狠的教训,然后见好就收。

这一路行来,可以说是畅通无阻,甚至连沿途的百姓似乎都提前得到了消息,纷纷疏散开来,整个道路显得格外冷清寂静。甘亭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虑,他眉头微皱,转头对身旁的梅放说道:“将军啊,情况有些不对劲啊!一路走来,既看不到宋军的身影,就连百姓也都像是有组织地撤离了一样。难道说,宋军早就有所防备不成?”

然而,梅放却不以为意,他大手一挥,自信满满地回应道:“甘将军未免太过小心谨慎啦!依我之见,那宋军定然是被咱们强大的军威所震慑,早已吓得望风而逃了。至于这些百姓嘛,自然也是跟随着宋军一起逃走咯。”

说话间,金兵已然抵达光州城下。抬眼望去,但见那厚重的城门紧紧关闭着,仿佛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横亘在前。而城墙之上,则是旌旗猎猎作响,迎风招展。定睛细看,只见城墙上密密麻麻站满了全副武装的守城士兵,一个个精神抖擞,严阵以待,显然已经做好了充分的防御准备。

梅放眼看着眼前的情景,露出一抹轻蔑的笑容,对着甘亭大声说道:“哈哈,你瞧瞧,这些胆小如鼠的家伙,居然像缩头乌龟一样全都躲进城里去了。不过无妨,咱们就趁着士气正盛之时,一鼓作气攻下这座城池!”

话音未落,梅放和甘亭便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攻城的命令。刹那间,喊杀声震耳欲聋,金兵们如潮水般涌向城墙,奋勇向前。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城上的防守异常严密,无数支利箭如同飞蝗一般铺天盖地射来,让金兵们根本无法靠近城墙半步。

尽管金兵一次又一次地发起猛烈的攻击,但每次都只能无奈地在如雨的箭矢下丢下一具具同伴的尸体,最终狼狈不堪地败退下来。面对如此坚固的防线和顽强的抵抗,梅放和甘亭开始意识到,这场战斗恐怕远比他们想象中的要艰难得多……

他们一心只想着能够迅速攻破那座坚固的城池,为此甚至都未曾花费心思去筹备那些沉重而强大的攻城器械。仅仅只有寥寥数架云梯,面对高耸厚实的城墙,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毫无作用可言。梅放和甘亭眼见形势不妙,心中无奈万分,只得暂且下令退兵,率领着军队后撤至距离城池五里之外的地方安营扎寨。随后,他们又匆忙派遣部分士兵前往周边的各个村庄,试图寻觅一些长长的梯子,还有各种适合制作攻城器具的木料和毛竹等材料。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这支外出寻找物资的队伍刚刚踏入村庄的时候,竟然遭遇到了刘文昌所统领的部队突如其来的猛烈袭击。这些猝不及防的士兵们瞬间乱作一团,只能狼狈不堪地抱头鼠窜,拼命往回逃窜。不仅如此,就连在黄水东岸山上砍伐毛竹的一小股金兵,也未能幸免,被章顾义所率领的部队一举全歼。

直到此时,梅放这才幡然醒悟,意识到自己之前实在是太过疏忽大意了。于是,他赶忙找到甘亭,共同商议应对之策。甘亭略一沉思后说道:“目前在城外活动的基本上都是些规模较小的宋兵队伍,依我看,他们极有可能是此前在淮河边上遭遇溃败的宋军残部罢了,实力并不足以对我们构成太大威胁。咱们当前的核心目标仍旧应该放在光州城内的宋军身上。既然眼下攻城进展不顺,倒不如暂时按兵不动,抓紧时间做好充分的战前准备工作。同时,暗中留意并等待宋兵前来劫营。只要他们胆敢来袭,我们便可出其不意给予迎头痛击,然后趁势发起追击,如此一来,光州这座城池必定能够被我们成功攻克!”

事已至此,梅放眉头紧锁,苦思冥想许久之后发现眼下确实已经没有更为精妙的策略可供选择了。无奈之下,他只能双管齐下,一方面督促士兵们加快制造攻城所需的各种器械,另一方面则精心策划并严密部署防御和反击的战术安排,静静等待着宋兵按捺不住主动出击。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时间就这样悄然流逝,整整三天过去了,宋兵却宛如一潭死水般毫无动静。这诡异的寂静让金兵们的内心逐渐变得焦躁不安起来,毕竟长时间的僵持对他们而言是极其不利的局面。原因无他,金兵此次出征所携带的粮草数量相当有限,如果继续这般无休止地消耗下去,一旦出现断粮的状况,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意识到形势紧迫的甘亭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派遣了一支由一千名精锐士卒组成的队伍火速赶往淮水岸边增援码头的防务工作。他深知只要能确保码头始终稳稳地掌握在己方手中,那么不仅粮草物资能够持续不断地输送至前线,为军队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而且在局势万一恶化时,也可为整支部队预留一条安全撤退的通道。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甘亭的这番如意算盘最终还是落了空。那支增援部队尚未抵达淮水河畔,就在半途中遭遇了徐静山所率领的部队。原来,此前徐静山部佯装战败撤离战场其实并未远去,而是一直在暗中蛰伏观察着金兵的一举一动。待到金兵主力大军倾巢而出进攻光州之时,他们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折返,并趁虚而入、出其不意地一举夺下了至关重要的码头。

守卫码头那一千金军根本不堪一击,很快尽被消灭。徐静山立即命令早都准备好的船老大开走所有金兵船只,顺水往淮水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