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太极宫二凤登基,显德殿卫公问对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

是日,阳光明媚,晴空万里。

李渊传位于太子,李世民头戴冠冕,登上皇位,成为了大唐帝国的第二位皇帝。他的登基仪式庄重而盛大,宫廷内外充满了喜庆庄严的气氛。

众多文武大臣纷纷向新皇表示祝贺,远在云州防守突厥的李靖将军也受命回朝参加李世民的登基盛典。

话说李世民登基后首先处理了李孝常谋反案,李孝常与长孙安业等全家流放岭南,家产全部充公。

这下可好,长孙奇和李义余一下子从公子哥变成罪二代了,听说二人临走时还念叨着芙蓉苑,说什么刚充的超级会员还没来得及享受,可惜了。

嘿!各位看官您说这二位心大不大吧。

李世民又连续下了几道旨意:

大赦天下,当然了,刚被流放的李孝常一党,不在赦免之列。

精简政府机构,整个长安城留下官员不过六百多人,此举一来大大提高行政办公效率,二为朝廷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李世民还实施了从后宫放归三千宫女等一系列仁政。

退朝过后,李世民留下房玄龄,李靖,李昭三人。

李昭看到李靖眼前一亮,心说李靖可是大唐军神,全能型人才,水战,高原山地战,大兵团歼灭战,轻骑兵突袭战无一不精,他一定懂得阵法,一会儿定要请教他一下。

李世民阴沉着脸,对李昭说道,“驸马,近日所忙何事?”

“臣这不是刚刚平定李孝常叛乱嘛,区区小事,不足挂齿。”李昭不以为然道。他还以为李世民要赏赐他呢。

谁知道李世民突然站起身来指着李昭斥责道,“朕听说你搞了一个芙蓉苑,弄得长安乌烟瘴气,你是堂堂大唐驸马,如此行径,岂不有失我皇家颜面?”

李昭一听急中生智道,“臣冤枉!”

“你说说你有什么冤枉的?”

“臣还不是为了大唐!”

“为了大唐开青楼?这是什么道理?荒唐!”李世民被气笑了。

“臣能提前得知李孝常谋反的消息全赖芙蓉苑,平定李孝常叛军的陌刀队所需开支,也是全赖芙蓉苑啊。所以说,臣所做的一切全是为了大唐。”李昭一脸诚恳道。

“哈哈哈,这么说你非但无罪,反而有功?”

“陛下圣明。”李昭拜道。

李世民转怒为喜道,“罢了,那就功过相抵吧。”

李昭心说,李世民刚刚登基就把帝王心术施展在自己身上了,这不明显是敲打自己嘛。

就在此时,一旁的房玄龄冲着李昭说道,“听说我那不成器的两个儿子都在驸马手下听用?”

李昭微微一笑,“正是。”

房玄龄叹息道,“唉!你让遗直跟着你也就算了,为什么连遗爱你都不放过啊!遗爱从小娇生惯养,他能做什么啊,怎么就非得可着我们房家一家祸害呢。”

李昭心说这叫什么话啊,“房家两位公子都是人中翘楚,我也只是人尽其用罢了。”

李世民大笑,“好了,好了,玄龄啊,就由着他们去吧。”

房玄龄直拍大腿道,“陛下,这,这,这成何体统啊!”

李世民突然问道,“陌刀队为何?”

李昭简单的把锻造陌刀以及训练陌刀队的经过跟李世民说了一遍。

“陛下,可惜如今还没有为之匹配的阵法,臣听闻李靖将军深谙阵法,正欲请教。”

李世民听罢,兴趣极大,随即命令道,“让陌刀队进宫。”

房玄龄一听赶紧阻止,“陛下,皇宫禁地,如此怕是不妥吧。”

李世民一摆手道,“哎!都是朕的军队,都是大唐的军队,有何不妥,速速传旨。就让他们在东宫显得殿集合吧。”

来啊,摆驾显德殿。

······

东宫显得殿庭院内。

苏定方带着一千陌刀队排列整齐等着大唐天子李世民的检阅,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

李世民迈着沉稳的步伐,李昭,李靖,房玄龄等紧随其后。

李世民命令李昭让陌刀队演练一下陌刀十二式。

众人观看后赞不绝口。

“药师啊,你观此陌刀队如何?”李世民回头向李靖问道。

李靖从一个士兵手中拿过陌刀,在手里掂了掂分量,点了点头,然后双手把刀奉上。

李世民接过陌刀,惊讶道,“此刀怕不是有四五十斤?”

“是啊,陛下,此刀非军中健儿难以运用,若是以阵法相辅,再配合驸马所创的陌刀十二式,必是勇不可当,定会成为我大唐的一支劲旅。”

李靖顿了顿继续说道,“此陌刀,刀身宽厚,刀猛力沉,必是骑兵克星!”

李世民闻言大喜,于是命令李靖当场指点阵法。

李靖也不谦让,开始滔滔不绝地从阵法讲到兵法,整整讲了一个多时辰。

期间李世民和李靖针对行军打仗,排兵布阵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正亦胜,奇亦胜。”

“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同归于乎胜而已矣。”

“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已。”

……

众人听得入神,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眼前浮现出无数金戈铁马、烽火连天的沙场景象。

其中李昭一知半解,半懂不懂的,不过有一句他听懂了,致人而不致于人,应该就是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牵着敌人的鼻子走,而不是受制于敌人。

而听的最为认真的莫过于苏定方,他知道机会难得,李世民,李靖乃是不世出的军事家,战略家,听这二人一番讨论可谓是受益匪浅,这也为苏定方日后成为大唐首屈一指的帅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有史官将李世民,李靖二人对话记录在册,李世民命令史官将二人对话编纂成书,遍传军中将领,李道宗,薛万彻,侯君集等一代名将皆获益良多。

此书后世传为《李卫公问对》,也叫《唐李问对》。

正当众人听的入迷之际,李靖突然说道,“陛下,臣在离开云州前,观突厥动向,臣觉得突厥最近要有所行动!”

“哦?那依你之见,突厥的兵锋将会指向哪里?”

“臣临行时已命李世绩严守云州,密切关注突厥动向,只是臣担心……突厥人会出现在我们最薄弱的地方。”

“你是说长安?”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