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心之所向

城外。

宁远收回望向城头的目光,御剑半空,缓缓环视一圈。

如今身陷重围,如同当初刑官一人深入蛮荒。

有点意思。

但是不多。

论数量,在场之人,满打满算也才九个,而当初他手下斩过的大妖,可是足足有十余位。

论实力,更是天差地别。

这九人,最强的三个,六境武夫丁老魔,同处观海境巅峰的俞真意和周肥。

其余的所谓江湖宗师,皆是清一色的四五境武夫而已。

藕花福地之内,九成九都是走肉身一道的武夫,不是没有修道的好苗子,只是天地受限,没有正儿八经的登山法。

在宁远见过的本土高手,只有两个走上练气一道的修士,一个就在眼前,湖山派掌门俞真意。

另一个,就是与他成了忘年交的心相寺老僧了。

据说早年这个俞真意,与国师种秋还是至交好友,生死兄弟。

只是因为多年前的一桩恩怨,两人一拍两散,分道扬镳。

当时两人在江湖之中,刚刚闯出些许名声,遭遇一位谪仙人,一番厮杀之下,后者落败逃走。

种秋认为那人罪不该死,而好友俞真意,却铁了心要杀了此人,抢夺谪仙人的一身宝物。

观念不同,俞真意选择一人前往,生死一刻间,是跟在后头的种秋现身,替他拦下了致死的一剑。

也就是因为这一剑,伤了大道根基,种秋直到如今,也无法勘破武道六境。

那名谪仙人一死,留下了两件宝物,一本直通地仙的登山秘籍,一把可称之为法宝的琉璃飞剑。

种秋视两件至宝为粪土,深深看了一眼好友后,拂袖离去。

至此,得了登山法的俞真意,毅然决然自毁武道修为,转去修炼仙人法门,之后建立湖山派,专杀进入福地的谪仙人。

种秋依旧行走江湖,独来独往,最后落地南苑国京城,练拳之余,开始了读书,从武宗师,又成了文圣人。

俞真意站在那把琉璃飞剑之上,身处高达百余丈的高空,俯瞰脚底那名青衫剑客。

嘴唇微动,本是练气士的他,没有以心声开口,直接喊话道:“诸位,待会儿动手,万不可掉以轻心,更加不能留手,

此子的剑术杀力,之前你们也看了个一清二楚,若是心怀鬼胎,想要趁乱划水摸鱼……”

“自己掂量。”

稚童模样的俞真意笑道:“放心,这小子一死,他身上的所有宝物机缘,我分文不取,我只要他的头颅而已。”

陆舫咧嘴笑道:“他手上那把剑,我要了。”

他早就看上了宁远手中那把雪白长剑,剑客总不会嫌弃自己的剑少。

更别说,以陆舫的眼力,自然能看出,那把剑的品秩,高到可怕,仅凭剑身流散而出的剑气,就有堪比宗师级的杀力。

搁在这座小小的天下,就是真正的仙剑。

得了这把剑,哪怕最后没有占据一个飞升之位,也是不虚此行。

一身霜甲的北晋唐铁意,此时已经抽出腰间长刀,他的目光落在宁远身侧悬停的另一把长剑上,眼神带着一丝炽热。

“既然如此,这把剑,我唐铁意就收下了!”

他自认不是陆舫的对手,所以退而求其次,选择了相对来说平平无奇的槐木剑。

唐铁意并非剑客,但一把拥有灵性的好剑,谁不想要?

谁不想御剑飞行?

周肥站在宁远身后不远,未曾开口,只是冷冷注视着他,手中折扇合拢,蓄势待发。

山上神仙,收徒一事不易,生子一事,更为艰难。

出身玉圭宗的姜尚真,现在福地的周肥,到如今修道这么多年,有过鱼水之欢的女子不知多少,但总共也就只有两个儿子而已。

外头的玉圭宗那边,有个大儿子,来了藕花福地之后,多了个小儿子。

而就是这个小儿子,前不久却死了。

被这个看不出根脚来历的青衫剑客,随手一剑就给杀了。

这已经是不共戴天之仇了。

无需多言,无需过多废话。

周肥很清楚,按照宁远之前展现的杀力来看,自己一人之力,根本拿不下他。

所以与众人合力,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宁远面无表情,手持长离,身侧悬停齐先生的槐木长剑。

他随意环视一圈,最后将视线落在公子哥周肥身上,嘴角微微翘起。

青衫笑道:“姜尚真,知道你儿子为什么死吗?”

直言不讳,在场之人,除了周肥以外,都不知道这个‘姜尚真’,是何人。

公子哥瞳孔一缩,眉头深深皱起。

对方知道自己是谁,而自己却不清楚对方。

有点棘手,有点糟糕。

宁远笑意不减,又问了第二句。

“姜尚真,知道你是为什么死的吗?”

话音刚落,一袭青衫,大袖飘摇,握住剑柄之手,猛然发力。

一剑扫荡而去。

仅是眨眼,青衫一晃,再有第二剑,同样势大力沉。

身前身后,各有一剑。

左手并拢双指,作那掐剑诀之姿,槐木剑如遭敕令,瞬间一闪而逝,扶摇直上,欲要将俞真意斩落人间。

不分何人,尔等皆要接剑。

接连三剑齐出,一时之间,方圆百丈之地,剑气肆虐,如起大潮。

居中剑修,形体泛起琉璃之色,好似神人持剑在手,征伐天下。

俞真意冷哼一声,双手掐诀,默念一句神仙术法,脚底仙人飞剑瞬间绽放五彩霞光。

剑尖朝下,迎面对上那把来势汹汹的槐木长剑。

周肥脸色铁青,也不见他如何动作,只是一挥手中折扇,便有无穷罡气滋生,打烂剑气无数。

头戴莲花冠的老人,虽不耻与他人联手,但如今这个光景,也容不得他多想,五指捏拳,随意震散当头而来的剑气洪水。

老人很是自负,自认无论是宁远,还是城头观战的两人,一对一,捉对厮杀之下,他都能斩杀任何一人。

可要是一挑三,甚至是按照之前的想法,欲要斩杀所有人,就没有任何可能了。

当务之急,就是先把这个谪仙人宰了。

此后再登城头,找上那个武疯子朱敛。

老人不清楚,朱敛是如何活到现在的,但六十年前能杀他,六十年后,同样能杀。

鸟瞰峰剑仙陆舫,有佩剑名大椿,反手一剑斩出,剑气覆盖三丈之地。

杀力不高不低,但是这一手拔剑之术,飘逸绝尘,不愧是藕花福地唯一一个被尊称为剑仙的人物。

唐铁意也有一刀落下,斩剑气于无形,小试牛刀矣。

这把妖刀,名为“炼师”,也是藕花福地流传已久的四件至宝之一,号称可破世间一切术法。

随意一刀,便有万千恶魂从刀身透出,继而归拢为十数道可怖刀光,杀力极大。

据说死在这把妖刀之下的人,连魂魄都会一同消亡。

大战刚起,便已如火如荼。

城外这处地界,术法冲天,剑气拳罡交织,声响震耳欲聋。

宁远却不看任何人一眼,大袖鼓荡,不言不语,只是一味出剑不停。

身前身后,天上地下,无处不是剑气。

如此出剑,短时间内,以他的不俗杀力,自然难以有人近身。

但如此一来,恐怕至多百余剑左右,他就会因为神意损耗过大,导致‘力竭’。

到那时,估计都不用等围杀之人动手,宁远自己就会自主‘兵解’,一道魂魄,彻彻底底的魂飞魄散。

但年轻人懒得考虑这些。

他甚至闭上了双眼,不再以眼中所见,视为剑之所向。

而应该是某个‘年轻人’对他说的那样。

心之所向,剑之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