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挑战考验
张部长皱着眉头走进会议室,几位高级官员已经在座。桌上散落着各种报告和文件,显示屏上播放着世界各地的新闻画面。
"情况比我们预想的复杂,"张部长说,"虽然大部分人对这些变化持积极态度,但也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顾天行正在查看一份报告:"有人开始利用这种变化牟利了?"
"是的,"一位官员说,"有人声称自己获得了特殊能力,开始收费给人'疗伤'。更糟的是,有些人真的感觉好了。"
"这倒不奇怪,"李轩说,"现在确实有人对能量特别敏感。但问题在于,这种能力不是用来谋利的工具。"
林婉儿翻着另一份文件:"这里说有企业开始私自采集变异植物进行研究?"
"不只是研究,"张部长说,"他们想把这些植物产业化。已经有人申请相关专利了。"
蒋明摇头道:"他们根本不明白,这些变化不是可以被垄断的商品。它们属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研究员匆匆跑进来:"出事了!金融市场出现异常波动!"
显示屏切换到股市行情。几乎所有与环境治理、生物技术相关的股票都在疯狂上涨,而传统工业股则大幅下跌。
"投资者认为世界即将发生根本性改变,"研究员解释道,"他们在疯狂押注未来。"
"必须稳定市场,"一位经济顾问说,"否则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李轩站起来走到窗前。外面的树木轻轻摆动,似乎在诉说着什么。"你们发现了吗?"他突然说,"这些问题的根源都是一样的——人们还在用旧的思维方式对待新的变化。"
"什么意思?"张部长问道。
"看看这些树,"李轩指着窗外,"它们不会考虑如何从变化中获利,只会思考如何让整个生态系统变得更好。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林婉儿若有所思:"所以我们需要建立新的规则和标准?"
"不,"蒋明说,"与其制定新规则,不如帮助人们建立新的认知。就像我们教导建筑师理解空间能量一样。"
顾天行在电脑上调出一些数据:"实际上,那些真正理解了'共生'的人,从来不会想着利用这种变化谋利。因为他们知道,个人的利益和整体的利益是统一的。"
"听起来很理想化,"张部长说,"但现实是,不是每个人都能这么想。"
正说着,一阵骚动从楼下传来。原来是一群抗议者聚集在科技园区门口,举着"反对基因变异"、"保护人类纯净"之类的标语。
"看来还有人害怕这种变化。"林婉儿叹了口气。
"害怕是正常的,"李轩说,"但重要的是帮助他们理解。这种变化不是威胁,而是机遇。"
就在这时,园区里的植物做出了令人惊讶的反应。它们开始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形成一种特殊的韵律。这种韵律不知不觉中安抚了抗议者的情绪。
"这就是最好的回应,"顾天行说,"不是用语言说服,而是让他们亲身体验。"
张部长看着这一幕,若有所思:"也许我们该改变工作方式。与其急于制定政策,不如先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这种变化。"
"确实如此,"李轩说,"但前提是我们自己也要真正理解。这不仅仅是一场科技革命或社会变革,而是整个生命认知的升级。"
会议室里的气氛渐渐变得活跃。大家开始讨论各种具体方案:如何在学校开设新的课程,如何改革医疗体系,如何调整城市规划,甚至如何重新定义经济发展的标准。
一位"星辰守望者"的代表说:"我们可以分享一些远古文明的经验。他们也经历过类似的转变过程。"
"暗星"的代表也提出建议:"我们的成员可以帮助训练那些对能量特别敏感的人,教他们正确使用这种能力。"
"但最关键的,"蒋明说,"是要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责任。我们不是被动接受变化,而是主动参与其中。"
就在这时,顾天行的电脑突然收到了来自亚马逊雨林的新数据。那棵特殊的古树传来了一些信息,显示地球的能量网络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看来,"李轩看着这些数据说,"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变化正在加速,我们必须更快地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