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实践者
"那边好像出事了。"李轩的意识捕捉到一阵急促的波动。
城市西区的一座在建工地上,几名工人被困在摇摇欲坠的脚手架上。钢筋和混凝土块悬在半空,随时可能坠落。
"我们过去看看。"林婉儿说着,已经起身。现在的他们已经不需要传统的交通工具,意识配合气机牵引,身形便如清风掠过城市上空。
工地现场一片混乱。消防队和救援人员已经到达,但常规救援设备难以靠近。脚手架的结构已经严重变形,任何额外的重量都可能导致整体崩塌。
李轩闭目感知了片刻:"结构还能支撑三分钟。"
"我去疏散下面的人。"林婉儿说完,身形已经掠至人群密集处。她的意识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频率,能让周围的人下意识地按照最优路线疏散。
李轩则来到脚手架附近。通过意识连接,他能直接感知到被困工人的状态。其中两人受了轻伤,另一人因为恐惧而近乎瘫痪。
"别怕,我来帮你们。"李轩的意识传递着平和的讯息,同时调动全身的气机。在意识觉醒后,他发现自己过去在武侠世界修炼的内力与这种新能力完美融合,产生了质的飞跃。
钢筋水泥在空中微微颤动,开始对抗地心引力。李轩小心地控制着每一份力道,既要保证被困者的安全,又不能引起结构的进一步变形。
"放松身体,不要抗拒。"他的意识持续安抚着工人们。随着他的引导,三名工人的身体逐渐漂浮起来,缓缓向安全地带移动。
就在这时,一声金属的哀鸣传来。脚手架的主体结构终于不堪重负,开始整体倾斜。大量碎片向四周迸射。
林婉儿的身影瞬间出现在半空。她双手划出一道玄奥的轨迹,形成一片无形的屏障。所有的碎片都在接触到屏障的瞬间化为细沙,洒落在地。
"还好反应得快。"李轩将三名工人安全送到地面,微微松了口气。
这时,一名年轻的消防员走了过来。他的意识波动显示出强烈的好奇。
"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们也能掌握这种能力,救援工作会变得更有效率。"年轻消防员说,"能教教我们吗?"
李轩和林婉儿对视一眼。这正是他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意识觉醒带来的能力不应该仅仅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是要让更多人学会运用,更好地服务社会。
"当然可以。"林婉儿温和地说,"不过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人的意识特质都不同,学习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一位年长的工程师走了过来。他的意识波动显示出专业人士的缜密。
"我觉得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培训体系。"工程师说,"把这种能力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比如在建筑领域,如果能提前感知结构的潜在问题,很多事故都可以避免。"
"说得对。"李轩认真地点头,"实际上,每个领域都可以找到这种能力的独特应用方式。关键是要找到适合的方法。"
随着讨论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有医生提出了在手术中运用意识感知的设想,有教师分享了如何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想法,甚至还有艺术家谈到了用意识直接传递情感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在社区中心开设课程。"林婉儿提议,"让每个有兴趣的人都有机会学习。"
"但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李轩说,"很多人在意识觉醒初期会感到迷茫和恐惧。我们需要有经验的引导者。"
正说着,一个熟悉的意识波动传来。是那位自闭症女孩,她正在社区公园里教导其他特殊儿童如何用意识交流。
"看,老师并不一定要是最强大的人。"林婉儿微笑着说,"有时候,经历过特定困难的人反而更懂得如何帮助他人。"
"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互助网络。"李轩若有所思,"让每个人都既是学习者,也是老师。"
一位心理咨询师加入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保护每个人的心理健康。能力的提升必须建立在心灵的健康基础上。"
"说到这个,"林婉儿忽然说,"蒋明最近在空间实验室有了新发现。他认为意识的成长与空间本身的特性有关。也许我们可以创造一些特殊的练习空间。"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意识波动。是另一起紧急情况,一辆校车在山路上遇到了麻烦。
"我们边走边说。"李轩站起身,"实践是最好的学习。"
一个小时后,当他们协助校车安全脱困,已经有更多的人学会了如何在紧急情况下运用意识能力。这种能力的传递就像涟漪一样,在城市中不断扩散。
"也许这就是真正的进化。"林婉儿看着夕阳下的城市,"不是某个人变得多么强大,而是每个人都能发现并实现自己的潜能。"
李轩看着身边这群普普通通却充满热情的人们:"是啊,而且这个过程才刚刚开始。"
"李教练!"一个年轻人跑过来,"东区的格斗馆想请您去指导,他们想把传统武术和新的意识能力结合起来。"
"好啊,"李轩笑着说,"正好我也想看看这种结合会擦出什么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