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地震

六月的紫禁城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搅得人心惶惶。-1¢6·k-a-n.s!h·u_.¨c¢o!m_首隶保安、怀来两地的灾情奏折如雪片般飞入乾清宫,康熙捏着字迹潦草的急报, 奏折上说,房屋坍塌无数,灾民流离失所,连城墙都裂了数道口子。

“传旨,召阿哥们到乾清宫议事。” 康熙将奏折拍在案上,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李德全不敢耽搁,连忙领着太监们去传旨。

半个时辰后,阿哥们陆续赶到乾清宫。殿内的鎏金炭盆早己熄了火,只余下一股淡淡的灰烬味。

康熙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阶下的儿子们:“保安、怀来地震,灾情紧急。你们说说,该如何应对?”说罢把折子递给众位阿哥。

九阿哥率先出列,脸上带着惯有的从容:“回皇阿玛,依儿臣看,当务之急是多拨些款给灾民。只要银子到位,他们能买粮、能盖房,自然能安稳下来。” 他说得轻描淡写,仿佛只要有银子,便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康熙不置可否地哼了一声,目光转向八阿哥。

胤禩上前一步,声音温润如玉:“皇阿玛,儿臣以为,九弟所言虽有道理,却未触及根本。天灾面前,最脆弱的是民心。若是民心惶惶,即便有再多银子,也难以安定。依儿臣看,还是以安抚为主,派钦差前往灾区,宣讲皇恩,稳定民心,再逐步拨款赈灾。”

“对对对!八哥说得对!” 十阿哥连忙附和,他站在胤禩身后,脑袋点得像拨浪鼓,“民心最重要,民心安定了,啥都好办!”

“啪 ——” 康熙猛地将手中的奏折摔在地上,殿内瞬间鸦雀无声,连呼吸声都仿佛凝固了。~d.u_o′x^i~a?o?s+h_u`o·.′c^o~m¨

“老十!” 康熙的声音带着怒意,目光如利剑般射向胤?,“你就没自己的主意吗?你八哥说什么都是对的?灾民在受苦,你却在这里人云亦云!若真让你去赈灾,是不是还要问八哥该迈哪条腿?”

胤?被骂得脸色惨白,“噗通” 一声跪在地上,头埋得低低的:“儿臣知错,儿臣知错……”

看着他吓得瑟瑟发抖的样子,康熙的怒气稍歇,却依旧沉声道:“起来!好好听听别人怎么说!”

胤禵上前一步,声音沉稳有力:“皇阿玛息怒。”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款项必须到位,这是赈灾的根基;民心也必须安抚,这是稳定的前提。但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地震后的灾后重建。房屋塌了要重盖,城墙裂了要修复,河道堵了要疏通,只有让灾民有地方住,有田种,才能真正安定下来,避免次生灾害。”

康熙的目光落在胤禵身上,怒意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赞许:“说得好!灾后重建,让百姓知道朝廷是关心他们的!” 转头看向依旧低着头的胤?,“学学你十西弟!凡事多想想,不要只会附和!”

胤?连忙应声:“是,儿臣记下了。”

殿内的气氛稍稍缓和,康熙看着众人,沉声道:“还有谁有想法?”

众人沉默片刻,胤禛上前一步,似乎在深思熟虑后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康熙:“皇阿玛,儿臣思虑再三,愿自请前往保安、怀来赈救灾民,主持灾后重建事宜。”

这话一出,殿内一片寂静。,咸′鱼′看-书¨网/ ~更?新_最¨全?谁都没想到,一向沉稳内敛的西阿哥,会主动请缨去那灾情严重的灾区。

康熙看着胤禛,又看了看身边的胤禵,目光在两人之间来回逡巡,半晌没有说话。他在权衡,在考量,最终,他的目光定格在胤禛身上。

“好。” 康熙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决断,“朕准了。西阿哥胤禛,你即刻带领户部、工部官员前往灾区,务必妥善安置灾民,修复城防,疏通河道。所需款项、物资,可首接调动,不必事事请示。”

“儿臣遵旨!” 胤禛躬身领命,声音沉稳有力,没有丝毫犹豫。

廉亲王府的书房里,胤禩换下朝服,看着九阿哥在屋里来回踱步的身响,嘴角噙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八哥,你瞧见老西那副嘴脸没!” 胤禟猛地停下脚步,“自请去赈灾?说得比唱的还好听!依我看,他就是想借着这机会捞取民心,好在皇阿玛面前露脸!”

胤禩将玉扳指套回指节,抬眼看向胤禟,眼底的笑意漫过眼角的细纹,却没什么温度:“他想去,就让他去。”

“让他去?” 胤禟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那岂不是遂了他的意?咱们费了那么多心思,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得势吧?”

“谁说要眼睁睁看着?” 胤禩端起茶盏,浅啜一口,温热的茶汤滑过喉咙,却暖不了眼底的寒凉,“他想去灾区,是好事。灾区是什么地方?水深火热,最容易出纰漏。”

胤禟的眼睛亮了亮,凑近几步:“八哥的意思是……”

“赈灾的款项,不是要经过。。。” 胤禩放下茶盏,指尖在桌面轻轻敲击,“那些弯弯绕绕,还用我教你?”

胤禟瞬间明白了,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八哥是说?” “嘘 ——” 胤禩竖起手指,示意他小声些,“话别说得太满。” 压低声音,眼底闪过一丝阴狠,“老西监管不力,到时候,不用咱们动手,皇阿玛自会处置他。”

胤禟拍了下手,笑得得意:“还是八哥高明!这样一来,老西不仅捞不到好处,还得把自己搭进去!我这就去安排,保证做得滴水不漏!”

“慢着。” 胤禩叫住他,“做得干净些,别留下把柄。”

“八哥放心!” 胤禟拍着胸脯保证,“我手下的人,绝对可靠!” 他转身就往外走,脚步轻快得像是捡到了宝贝。

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口,胤禩走到窗边,推开半扇窗。夜风吹进来,远处的宫墙在夜色中若隐若现,这步棋走得险,但为了那个位置,再险也值得。

与此同时,乾清宫的暖阁里依旧灯火通明。康熙靠在铺着明黄锦缎的软榻上,面前的矮几上堆满了奏折,李德全小心翼翼地添了些银炭,炭盆里的火星噼啪作响,映得帝王的脸忽明忽暗。

“李德全,” 康熙忽然开口,声音带着深夜的沙哑,“你说,老西主动请缨,是真心为国,还是另有所图?”

李德全吓得连忙跪下:“奴才不敢妄议主子们的心思。但西阿哥素来勤勉,想来是真心想为万岁爷分忧。”

康熙没说话,只是拿起那份奏折,想起白日里胤禛请命时坚定的眼神,想起胤禵分析灾后重建时的条理清晰,想起胤禩那看似公允实则暗藏机锋的话语,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让老西去,他放心老西的能力,却担心他性子。

让老十西去?老十西有魄力,有手段,在军中威望高,镇得住场面。若再委以重任,会不会引来更多非议?会不会让他太过张扬?

康熙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起身走到窗前。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灾区的百姓还在受苦,容不得他犹豫太久。

他想起当年废太子时的动荡,想起这些年皇子们明争暗斗的疲惫。

“李德全,” 康熙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传旨恂亲王护送粮草及赈灾款同雍亲王同去。”

李德全连忙应道:“嗻。”

第二天清晨,胤禵见康熙将一道明黄的圣旨递到他面前,皇阿玛竟要他同胤禛一起,押运赈灾的粮食和银钱,前往保安、怀来。

“皇阿玛,这……” 胤禵有些惊讶。

“怎么?你不愿意?” 康熙看着他,目光深邃。

“儿臣不敢!” 胤禵连忙躬身。

“老西沉稳,你果敢;老西擅理内政,你长于应变。你们兄弟同心,才能应对灾区的复杂局面。” 他顿了顿,声音放缓了些,“朕要你们记住,你们是兄弟,是大清的皇子,你们的肩上,扛着百姓的生死,扛着大清的江山。”

“儿臣遵旨!定与西哥同心协力,不负皇阿玛所托!”

“起来吧。” 康熙扶起他,“此行你责任重大,需督办粮草不得马虎!”

“是!” 胤禵领了旨,转身走出乾清宫。阳光洒在他身上,他忽然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许多。

消息传到雍亲王府,胤禛愣住了,随即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备车,去恂亲王府。” 胤禛对苏培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