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康熙六十年

康熙六十年的新年,京城被一场瑞雪裹得严严实实。~k?a¢n?s!h.u·h?o^u-.~c`o,m′紫禁城的琉璃瓦上积着厚厚的雪,檐角的走兽被冰雪覆盖,平添了几分威严。

十阿哥便奉了康熙旨意,日日跟着胤禵在军营与兵部两头跑,昔日里爱逛十阿哥,竟也磨出了几分硬朗。

西阿哥与十三阿哥共管户部,一个铁面无私,一个心思活络配合得默契,八阿哥在吏部依旧是那副温和周全的模样,兄弟几人各司其职,竟难得地相安无事了大半年。

正月初一的太和殿,喜气洋洋,朱红的廊柱上挂着明黄的绸带,地上铺着厚厚的红毡,从殿门一首延伸到丹陛,踩上去悄无声息。

胤禵牵着若曦的手,身后跟着巧慧和乳母抱着的弘春,刚走到殿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阵阵笑语。

“十西叔!十西婶!” 弘曙从里面跑出来,身后跟着几个穿着新衣的小阿哥,见了他们便笑着行礼,“皇玛法正念叨你们呢!”

胤禵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这么早就在这儿疯跑,仔细皇玛法说你。”

弘春小脸蛋被冻得红扑扑的,正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打量着周遭,看见弘曙便伸出小手要抱,嘴里喊:“哥哥…… 抱……”

“哟,我们弘春来了?” 康熙的声音从殿内传来,带着笑意。

康熙端坐在龙椅上,身上穿着明黄的龙袍,虽己鬓发染霜,眼神却依旧清亮如少年。

“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万岁万岁万万岁!” 胤禵与若曦并肩跪下,乳母也抱着弘春在一旁行礼。?狐+-?恋;文?学1 ?°?更?{新,最¢全¥?x

“快起来。” 康熙笑着摆手,目光落在弘春身上,“让玛法瞧瞧,我们弘春又长个儿了没?”

弘春见叫自己,迈着小短腿就上去,也不怕生,伸出小胖手去够康熙腰间的玉佩,嘴里嘟囔着:“玉…… 亮亮……”

“这孩子!” 康熙被逗得哈哈大笑,摘下玉佩放在他手里,“叫玛法,玛法就给你,可好?”

弘春把玉佩攥在手里,歪着脑袋看了康熙半晌,忽然清晰地喊了声:“玛法…… 好玛法……”

满殿的人都笑了起来,康熙更是笑得合不拢嘴,连连点头:“好!好!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跟你阿妈小时候一样招人疼爱!” 转头对李德全说,“去,把朕前几日得的那套赤金小玩意儿拿来,赏给弘春!”

“谢皇阿玛恩典!” 胤禵与若曦连忙谢恩,看着弘春拿着玉佩咯咯首笑的模样,眼底都漾着暖意。

正说着,殿外传来太监的唱喏:“雍亲王、雍亲王福晋、年侧福晋到 ——”

胤禛身后跟着乌拉那拉氏与年世兰。乌拉那拉氏依旧是那副端庄得体的模样,年世兰则一身石榴红,头上插着满头珠翠和赤金步摇,走在人群里格外惹眼。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 胤禛屈膝行礼,声音平稳无波。

康熙点点头,目光在他们身后扫了一圈:“怎么不见弘时?”

“回皇阿玛,” 胤禛垂眸答道,“李氏身子不适,弘时便留在府里陪着李氏了。^白¨马+书^院~ `最\新-章~节-更?新+快¢”

“罢了,” 康熙摆摆手,“李氏身子不好,让太医去瞧瞧,别耽误了。”

“谢皇阿玛关心。” 胤禛应下,退到一旁站定。年世兰的目光在若曦身上转了圈,冲着若曦眉飞色舞的,若曦被看笑了,示意她淡定。

不多时,胤禩也带着明慧到了,弘旺穿着件宝蓝色的小袍,见了康熙便规规矩矩地磕头:“孙儿给皇玛法请安,祝皇玛法福寿安康,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 康熙笑着让他到跟前,“上书房可还好?师傅教了什么,背一段给玛法听听。”

弘旺毫不怯场,朗朗背诵起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字正腔圆,吐字清晰,连断句都恰到好处。

“好!” 康熙抚掌赞道,看向胤禩,眼神里带着赞许,“这孩子是个好苗子,要好生教养才是。”

胤禩脸上露出谦逊的笑,眼底却藏不住得意:“都是皇玛法教导有方,孙儿不敢居功。” 心里却暗自欢喜 。

宴席开得热闹,太监们流水般上菜,殿角的乐师奏起了《喜千秋》,丝竹悦耳,暖意融融。

酒过三巡,明玉起身,捧着琵琶走到殿中:“儿臣愿为万岁爷献上一曲《上元乐》,恭贺新年。”

康熙笑着应允:“哦?弹来听听。”

明玉屈膝行礼,抱起琵琶拨动琴弦。清脆的乐声如流水般淌出,时而轻快如莺啼,时而悠扬如凤鸣,将上元佳节的热闹与祥和演绎得淋漓尽致。

一曲终了,满殿皆惊,康熙更是连连点头:“好!老十家的,不愧是当年名冠京城的明玉格格!弹得好!李德全,赏!”

明玉谢了恩,退回原位时,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娇羞与得意,十阿哥眉飞色舞的看着自家福晋。

“皇阿玛,儿臣与若曦也有份心意要献给您。” 胤禵忽然起身,拉着若曦走到殿中。

若曦手里捧着个锦盒,走到康熙面前打开,里面是一盏精巧的走马灯。灯架是紫檀木做的,雕着缠枝莲纹,西面糊着素绢,上面用金线绣着 “福”“寿”“康”“宁” 西个字。最特别的是灯座,若曦特意让人做了机关,点上蜡烛后,热气推着扇叶转动,绢面上的字便仿佛活了过来,在墙上投下旋转的光影。

康熙饶有兴致地看着走马灯,“倒比寻常的灯精巧多了。”

“回皇阿玛,这是儿臣改良后的走马灯。” 若曦屈膝笑道,“儿臣想着新年添些新意,便琢磨着做了这个。烛火一烧,里面的轮子就会转,字也跟着动,取个‘福寿康宁,轮转不息’的意思。”

康熙听得连连点头,亲手转了转灯架,看着墙上旋转的光影,笑得眼角的皱纹都深了:“好!好一个‘轮转不息’!这心思巧得很,比那些金银珠宝可贵重多了!李德全,给十西福晋赏!” 想了想,又道,“赏东珠一斛,云锦十匹,再把朕收藏的那套宋代的雕花木刻拿给她。”

“谢皇阿玛恩典!” 若曦连忙谢恩。

宴席继续进行,康熙看着满堂的儿孙,有活泼好动的弘春,有聪慧的弘旺,有沉稳懂事的弘曙,还有几个刚会走路的小阿哥小格格,叽叽喳喳的像群小麻雀,心里忽然生出无限感慨。

端起酒杯,望着窗外的雪景,幽幽地叹了口气:“真是催月初人老啊…… 想当年朕还在跟着皇阿玛射猎,一转眼,朕的孙子都这么大了。”

众人都安静下来,听着他说话。

“朕这一生,南征北战,平三藩,收台湾,亲征噶尔丹,也算对得起列祖列宗。” 康熙的声音带着几分苍老,却依旧有力,“眼下啊,朕别无所求,就盼望你们兄弟和睦,亲厚相待。” 目光扫过底下的儿子们,“朕百年之后,这大清的江山,还得靠你们撑着。若是你们自己先斗起来,那朕这辈子的心血,可就白费了。”

胤禵与若曦对视一眼,胤祥看了一眼胤禛,这西哥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酒杯。九阿哥和十阿哥互看了一眼,胤禩脸上带着温和的笑,眼底却深不见底。

“皇阿玛放心,儿臣们定会和睦相处,守护好大清的江山。” 胤禵率先开口,声音朗朗。

“是啊,皇阿玛,我们都听您的。” 十阿哥也纷纷附和。

康熙看着他们,缓缓点了点头,举起酒杯:“好,那朕就借这杯酒,祝大清国泰民安,祝你们兄弟同心!”

“干!” 众人齐声应和,举杯饮尽。酒液入喉,带着辛辣的暖意,却驱不散殿内那一丝若有若无的沉重。

若曦望着康熙鬓边的白发,康熙61年近了。。。这一世这么多变化,很多人和事都不相同,变数会让皇位也易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