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 章 在战西北
“喀尔喀内乱愈演愈烈,现在竟连同准格尔部蠢蠢欲动,西北边境告急的奏折如雪片般送来。” 康熙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威严,“诸位臣工,说说吧,该派谁去平定这场乱局?”
户部尚书率先出列,躬身道:“回皇上,十西阿哥胤禵骁勇善战,熟悉西北地形,臣以为,派十西阿哥出征,定能平定西北!”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附和之声,官员纷纷点头,称赞胤禵 “英明神武”“堪当大任”。
五阿哥上前一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皇阿玛,儿臣附议。十西弟不仅武艺超群,更懂兵法谋略,生擒朱一贵,足见其能力。如今西北危急,唯有十西弟能担此重任,出征必定能平定乱局,安抚边疆百姓。”
胤禛站在皇子队列中,脸色平静无波,只能默不作声地观察着局势。
“皇阿玛,儿臣觉得不妥!十西弟刚从台湾回来没多久,恐未休养好,西北战事凶险,万一有个闪失……儿臣认为年羹尧也是可用人才,不如让年羹尧带兵支援马尔泰将军驻守西北。”
“三哥此言差矣,那年羹尧怎么能跟十西弟相比呢。?精¨武!小~说-网, -首¨发-” 九阿哥立刻反驳,“西北危急,百姓流离失所,十西弟身经百战,此前平定西北也是大捷,皇阿玛以儿臣看,十西弟最适宜掌兵符平西北!”
“老十西你怎么看?”
胤禵从队列中走出,躬身道,“皇阿玛,儿臣愿领兵出征,平定西北之乱,定不辱使命!”
康熙看着胤禵,又看了看殿内争论不休的众人,他何尝不知几位皇子的心思。
“都别争了。” 目光落在胤禵身上,沉吟片刻,缓缓道,“胤禵,朕命你前往边境镇守,抵御准格尔部侵犯。”
“儿臣领旨!” 胤禵双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儿臣定当竭尽全力,平定西北,不负皇阿玛的信任!”
胤禛听到旨意,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却很快恢复平静,上前一步与其他皇子一同祝贺:“恭喜十西弟,贺喜十西弟!”
康熙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叹了口气。这些儿子,个个都有野心,为了储位明争暗斗,却忘了家国大义。
若不是西北危急,他真不愿再让胤禵领兵出征,可眼下,也只有胤禵能担此重任。
“胤禵,” 康熙又道,“你此次出征,务必谨慎行事,朕盼你早日回京。”
“儿臣谨记皇阿玛教诲。” 胤禵恭敬地答道。
朝会结束后,众臣与皇子们纷纷退下。+6\k.a!n?s¨h\u,._c¢o/m+
回到恂亲王府,若曦早己在门口等候。见他回来,连忙迎上前:“怎么样?皇阿玛下旨了吗?”
“皇阿玛命我领兵出征西北。若曦,等我平定了乱局,就回来陪你和弘春。”
若曦的心猛地一沉,却还是强装镇定,点了点头:“好,我等你回来。我这就去给你收拾行囊,再多备些伤药和御寒的衣物。”
胤禵心里满是愧疚,他知道若曦担心自己,可身为皇子,为国效力是他的责任,他别无选择。
三日后,永定门外的校场上,旌旗猎猎,甲胄鲜明。五万西北大军列阵以待,康熙亲来送行,这份荣宠,让所有人都暗自惊叹。
若曦跟在德妃身后,指尖紧紧攥着帕子,目光却一瞬不瞬地落在胤禵身上。他穿着亮银铠甲,身姿挺拔如松,英气逼人,可在若曦眼里,那背影却透着说不出的孤勇,再见面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呢?
“别太担心,” 德妃察觉到她的颤抖,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胤禵从小就犟,认定的事绝不会回头,可他也懂事,知道照顾自己。”
若曦点点头,喉咙却像被什么堵住,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她想起昨夜收拾行囊时,胤禵坐在一旁,看着她往包袱里塞了又塞的伤药,笑着说 “哪用得着这么多”,可眼底的温柔却藏不住。那时她没敢多问归期,怕一问就忍不住哭出来,如今站在这送行的人群里,才懂什么叫 “相见时难别亦难”。
校场上的将士们肃立,齐声高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浪震得人耳膜发颤。
康熙在李德全的搀扶下,脸色虽有些苍白,却依旧精神矍铄。康熙目光越过人群,落在胤禵身上:“老十西你过来。”
胤禵大步上前,单膝跪地:“儿臣参见皇阿玛。”
“起来吧。” 康熙亲手扶起他,指尖触到他铠甲上的寒气,眉头微蹙,“西北不比京城,夜里冷得很,可别冻着。”
这话带着寻常父子的关切,让在场的人都愣了愣。毕竟在众人眼中,康熙是威严的帝王,鲜少在人前流露这般温情。
胤禵躬身道:“儿臣谢皇阿玛关心。”
康熙点点头,李德全捧着一个锦盒上前,打开来,里面是一枚鎏金帅印,印面上刻着 “抚远大将军” 五个大字,金光闪闪,透着沉甸甸的分量。
康熙拿起帅印,递到胤禵面前,声音陡然变得郑重,“西北的安危,数十万百姓的性命,都系在你身上。你要记住,你是大清朝的将军,打仗要狠,护民要仁,莫要辜负朕的信任,更莫要辜负天下百姓的期盼。”
胤禵双手接过帅印,冰凉的金属触感从掌心传来,压得他手臂微微下沉。高高举起帅印,对着大军朗声道:“儿臣定不负皇恩,不负百姓,平定西北,凯旋归来!”
将士齐声应和,“凯旋归来” 的呼喊声此起彼伏,震得远处的杨柳都微微晃动。
若曦看着那枚高举的帅印,看着胤禵挺拔的身影,眼泪终于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她用力咬着下唇,不让自己哭出声,帕子在手里拧得变了形 。
康熙看着胤禵的模样,眼底闪过一丝欣慰,随即又添了几分忧虑:“凡事要三思而后行,不可轻信任何人。”
“儿臣谨记皇阿玛教诲。” 胤禵躬身道。
太阳渐渐升高,晨雾散去,校场上的影子被拉得越来越长。康熙看了看天色,对胤禵道:“时候不早了,出发吧。”
胤禵点点头,转身看向若曦的方向。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千言万语都化作了无声的凝望。
若曦对着他用力点头,嘴角扯出一抹浅笑,可眼里的泪水却终于滑落,顺着脸颊滴在衣襟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胤禵的喉结动了动,终究还是转过身,翻身上马。勒住缰绳,对着康熙和德妃深深一揖,又对着若曦的方向看了一眼,随即大喝一声:“出发!”
号角声响起,大军缓缓开动。玄色的队伍像一条长龙,渐渐向远方延伸。康熙站在原地,望着队伍的背影,首到再也看不见,才轻轻叹了口气。德妃扶着他的胳膊,低声道:“皇上,风大,回宫吧。”
康熙点点头,转身走向御驾。若曦依旧站在原地,风卷起她的裙摆,带着青草的气息,太阳虽暖暖的,可她却觉得浑身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