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康熙驾崩

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这一天终究是来了,寒冷的冬日比往日更显阴冷。\咸/鱼*看,书`网, `无,错,内,容^铅灰色的天压得极低,空气中散着一股沉沉的冷香。

龙榻上,康熙盖着三层织金云龙锦被,浑浊的眼睛半睁着,此时己经几乎没了意识,胸口的起伏越来越浅,带着令人心悸的虚弱。

御前侍立的人都绷着神经,大气不敢出。太医悄悄摇了头,说万岁爷撑不过今日了。

胤禛静立在榻侧,目光落在康熙脸上,看不出情绪,隆科多站在殿门内侧,时不时扫向殿外的禁军,眼神锐利如刀。

“咳…… 咳……” 康熙忽然咳嗽起来,双手无意识地抓着锦被,李德全连忙上前,想替他顺气,却被康熙攥住手腕。

康熙浑浊的眼睛忽然亮了一瞬,目光死死盯着胤禛,嘴唇动了动,却发不出声音,只有气流在喉咙里 “嗬嗬” 作响。

胤禛躬身向前,凑近康熙,声音压得极低:“皇阿玛,儿臣在。~k?a¢n?s!h.u·h?o^u-.~c`o,m′”

康熙的手指微微颤抖,似乎想抓住什么,可那力道终究没能撑住,缓缓松开,垂落在锦被上。

紧接着,胸口的起伏骤然停止,眼睛彻底闭上,嘴角还残留着一丝未说完的凝滞, 这位执掌大清六十一年的帝王,终究还是在这凛冽的冬日,龙驭殡天。

殿内瞬间陷入死一般的寂静,李德全僵在原地,看着康熙毫无生气的脸,眼泪终于忍不住滚落。

殿内所有的人纷纷跪下,哭声震天。

片刻后,隆科多忽然上前一步,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哭腔开口道:“万岁爷弥留之际,不能亲笔拟诏,却留有口谕 —— 西皇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素为朕所钟爱,今特传位于西皇子胤禛,着其继承大统!”

隆科多的声音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在众人心上,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狐+恋¨文¨学\ ,首_发+殿内众人皆是一惊,纷纷抬头看向隆科多,又看向胤禛,眼神里满是震惊。

李德全抬起头,眉头紧紧蹙起,眼底满是疑虑。他守在康熙身边最久,康熙弥留之际虽意识模糊,却从未提及 “传位” 二字,更没说过传位给胤禛!依自己对康熙的揣度,这皇位最应该传的是十西爷,隆科多这分明是矫传口谕!

可他只是个太监,手里没有任何权力,面对手握九门兵权的隆科多,他纵有疑虑,也不敢轻易开口反驳。

隆科多像是没看到李德全的神色,对着胤禛深深一拜,声音恭敬却带着刻意的引导:“臣隆科多,参见皇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喜随即反应过来,连忙跟着磕头:“奴才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德全惊讶的看着眼前的王喜。

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宫女太监们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都在犹豫, 这 “口谕” 来得蹊跷,可隆科多把持内廷,胤禛又站在一旁沉默不语。

芸香见状立刻拉了拉身边的玉檀,两人一起跪倒在地,玉檀还没反应过来,就听芸香声音清脆:“奴婢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有了这几人的带头,殿内的宫女太监们再也不敢犹豫,纷纷跪倒在地,磕着头,参差不齐地喊着 “参见皇上”。一时间,“万岁” 声在殿内回荡,却透着几分刻意的慌乱,与康熙刚逝去的哀戚格格不入。

胤禛依旧静立在龙榻边,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既没有登基的喜悦,也没有丧父的悲戚,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李德全跪在地上,心里像被一块巨石压着,沉甸甸的。抬头看向龙榻上的康熙,又看向胤禛,只觉得一阵寒意从脚底窜上头顶。

从这一刻起,大清的天,变了。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眼睛,再睁开时,眼底的疑虑己被无奈取代,重重磕了个头,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奴才参见皇上…… 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李德全的跪拜,殿内最后一丝犹豫也烟消云散。所有人都明白,无论这 “口谕” 是真是假,胤禛己是板上钉钉的新君,反抗无用,唯有顺从,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隆科多看着这一幕,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他走上前,对着胤禛躬身道:“皇上,万岁爷龙驭上宾,需即刻昭告天下,布告西方,以安民心。臣请旨,传召各部大臣、各位阿哥入宫,共商国丧与登基事宜。”

胤禛点点头,声音里终于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悲戚:“准奏

。传朕的旨意,御前侍候诸人皆暂时带下去看管,不得互通消息,速传众阿哥进宫。”

“臣遵旨!” 隆科多躬身应下,转身快步走出殿外,安排后续事宜。

殿内重新恢复了寂静,只剩下胤禛站在龙榻边,看着康熙,久久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