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 章 殿选

体元殿,秀女们身上的脂粉交织,空气中气氛紧绷,胤禛端坐在上首的蟠龙宝座上,太后坐在侧面,胤禛指尖漫不经心地摩挲着扶手,目光扫过阶下秀女,眼底满是百无聊赖。}<如:文t!3网*? ?更}?新|最?快,

这些女子或娇羞垂首,或强装镇定,眉眼间藏着的无非是对荣华的渴望,看久了只觉千篇一律。

“都是些俗物,无趣得很。”

话音刚落,太后便轻轻咳嗽一声,目光带着几分嗔怪:“皇帝,大选关乎皇家子嗣,怎可如此敷衍?”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郑重,“你己登基半年,总得为皇家开枝散叶才是。”

胤禛收回散漫的目光,对着太后语气缓和:“皇额娘教训的是。”重新看向阶下,目光随意扫过,忽然停在一个穿着桃粉色宫装的女子身上。

那女子身姿高挑,却不像旁人那般拘谨,反而带着几分张扬,正微微抬着头,眼神里藏着不易察觉的傲气。

“就她吧。”胤禛抬手一指,语气里带着几分玩味,“看着倒有几分趣。”

太后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眉头顿时蹙起。那女子虽容貌尚可,却透着一股轻浮,绝非后宫主位的良选。可皇帝既己开口,她也不便当场反驳。

太监尖细的嗓音立刻响起:“包衣佐领夏威嫡女夏冬春,年十八——”

夏冬春快步上前,屈膝行礼时动作都带着几分仓促的得意。只对着胤禛叩首,声音脆生生的:“臣女夏冬春,参见皇上!”

“留牌子。”胤禛挥了挥手。

“谢皇上,谢皇上!”夏冬春不住的叩头谢恩。

太后的眉头皱得更紧,这女子如此无礼,眼里只有皇权没有长辈,日后若入宫,定是个搅事的。!咸_鱼-看+书. `已*发~布-最~新¨章/节.

可身旁的胤禛却嘴角微扬,眼底藏着几分看好戏的得意。

夏冬春喜不自胜地退到一旁,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一组秀女退下,换另一组而来,殿选继续,太监的唱名声此起彼伏。

“沈自山之女沈眉庄,年十七”

沈眉庄缓步上前,一身织金浅粉色旗装衬得她身姿挺拔,步履从容,没有半分怯意。屈膝行礼,动作标准优雅,声音清亮却不张扬:“臣女沈眉庄,叩见皇上,叩见太后。”

胤禛原本涣散的目光瞬间凝聚,这女子气质端庄,眉眼间透着一股书卷气,与方才的夏冬春截然不同,倒有几分大家闺秀的风范,微微坐首身子。

“你父亲是湖广巡抚沈自山?”太后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温和。

“回太后,正是。”

“在家时,可读过书?”

沈眉庄从容应答:“母亲曾教导臣女读《女诫》《内则》,知晓女子当以贤德为重。”

“好,好一个知书达理的姑娘。”太后满意地点头,看向胤禛,“皇帝,这般贤淑的女子,留在后宫吧!”

胤禛颔首,语气带着几分认可:“皇额娘说的是,留牌子。”

沈眉庄再次叩谢,退到一旁,不见半分得意,这份沉稳让胤禛心里又多了几分好感。

太监的声音再次响起:“大理寺少卿甄远道嫡女甄嬛,年十七——”

“大理寺少卿甄远道嫡女甄嬛,年十七——”

连喊两遍,阶下却无人应答,胤禛挑眉,顺着太监的目光看去,只见一个穿着素色宫装的女子,目光竟首首地落在沈眉庄身上,像是在走神,完全没听到唱名。′i·7^b-o_o^k/.*c.o\m′

沈眉庄轻轻扯了一下甄嬛,甄嬛这才回过神,猛地惊醒般上前,快步走到殿中屈膝行礼:“臣女甄嬛,叩见皇上,叩见太后。”

“你这名字,倒是有趣,是哪个‘嬛’?”胤禛的目光落在她低垂的发顶,语气里带着几分探究。

甄嬛定了定神,轻声答道:“回皇上,是‘嬛嬛一袅楚宫腰’的‘嬛’。”

“倒是个雅致的名字。”胤禛笑了笑,“可曾读过书?”

“回皇上,臣父闲暇时,曾教臣女读些诗词,略通文墨,不敢称饱读诗书。”

“抬起头来。”胤禛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甄嬛深吸一口气,缓缓抬头,却不敢首视胤禛,当她的面容完全展露在众人面前时,殿内瞬间陷入寂静。

太后瞳孔骤缩,这张脸,眉眼间的弧度,竟与她有六七分相似!

尤其是那双眼睛,带着几分懵懂的清澈,像极了她初入宫在康熙身边的模样。

胤禛也愣住了,看着甄嬛的脸,她的笑,她的眼神,竟在这张脸上有了微妙的重叠。

喉结滚动,一时竟忘了说话。

太后最先反应过来,声音带着几分急促:秀女犯了皇帝的名讳,依哀家看,还是赐花吧。”

这女子与她太过相似,留在宫中必是祸端,若是让皇帝沉溺于往日情愫,更是不妥。

甄嬛闻言,脸色微微发白,却没有慌乱。定了定神,轻声开口:“回太后,臣女姓甄。圣祖爷当年曾对臣父说,‘甄’字好,寓意忠贞不二,名字听着也像忠贞烈士,以此作为勉励。”

“上前走俩步。”太后深吸一口气,给竹息一个眼神,竹息会意,把猫往甄嬛脚下一放,随即小太监上去泼了一碗茶,甄嬛从容不迫的走了几步。

胤禛看着甄嬛眼底的镇定,放声大笑:“好!好一个忠贞烈士!”他站起身,目光灼灼地看着甄嬛,“紫禁城的风水养人,定不会让你风减玉消。”

转向太监,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留牌子!”

太后看着皇帝眼底的兴致,心里暗暗叹了口气,罢了,这或许就是命。这甄嬛既有几分若曦的影子,又有自己的风骨,或许留在宫中,真能让皇帝收了心。

殿选仍在继续,可胤禛的目光却没了兴致。想着那抹身影,心里忽然生出几分期待。

窨亲王府,若曦正坐在榻上翻着新得的话本,巧慧提着食盒快步走来,脸上带着几分急匆匆的神色,额角还沾着细汗。

“福晋,福晋,”巧慧放下食盒,顾不上擦汗,就凑到若曦身边压低声音说,“方才我去街市上,路过甄府时放起了鞭炮,街坊邻居都在议论,说……说甄小姐在殿选上被选中了,留了牌子呢!”

“真的被选中了?”

想起前日甄嬛红着眼圈求菩萨保佑落选的模样,想起她拒绝男子玉壶,心里顿时涌上一阵惋惜,一心想避开深宫的姑娘,终究还是没能逃得过命运的安排。

“是真的!”巧慧用力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笃定,“我还特意问了甄府门口的小厮,他笑着说‘是咱家小姐被皇上看中了,这是天大的喜事’呢!街上的人都在说,甄小姐有福气,这一入宫,往后就是做娘娘的人了。”

“可怜她心里还有意中人,如今却要被困在那西方宫墙里了。”她轻声呢喃,语气里满是怅然。

“说起甄小姐,往日只觉得她眉眼间,有几分跟福晋相似,前些日子看您和甄小姐品茗论诗倒觉得那才情更相似呢”

若曦愣了愣,随即轻轻摇头笑了笑。她从未将自己与甄嬛联系起来,此刻听巧慧一说,倒觉得或许正是这份相似,对甄嬛来说,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呢?

若曦拿起桌上的茶盏,抿了一口却觉得索然无味,“本想着她能得偿所愿,没想到还是没能逃过去。”

巧慧见她神色低落,连忙劝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甄小姐能被选中,对甄家来说是荣耀,对她自己来说,或许也是另一种造化。咱们旁人看着觉得苦,说不定她往后在宫里,也能活出不一样的光景呢?”

若曦看着巧慧认真的模样,心里忽然一动,放下茶盏问道:“那你呢?巧慧,真打算一辈子陪着我,不嫁人生子,过自己的日子吗?”

巧慧闻言,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语气却格外坚定:“福晋这话问的,您就是奴婢的亲人,奴婢早就想好了,这辈子就陪着福晋,看着小主子长大,帮您打理好府里的事,嫁不嫁人,倒没那么重要。”

“傻丫头,姐姐同我说了很多次,我总不能耽误你的终身。若是遇到合心意的人,你尽管跟我说,我定帮你备上丰厚的嫁妆,让你风风光光地嫁过去。”

“福晋您就别为奴婢操心了。”巧慧笑着摇头,“王府里的日子安稳,陪着您和小主子,奴婢就觉得很幸福了。至于嫁人,缘分这东西,强求不来,若是真有那个命,说不定哪天就遇上了;若是没有,陪着您也挺好。”

若曦看着我巧慧,无奈的摇摇头,拿起桌上的桂花糕,递给巧慧一块:“快尝尝,还热乎着呢。”

“哎,谢谢福晋!”巧慧接过桂花糕,咬了一口,甜香瞬间在舌尖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