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一丈红
马车驶进恂亲王府的大门,若曦刚下马车,就看到允禵站在廊下等着,身上还穿着朝服。*l¨u,o,l-a¢x¢s-w,.?c*o?m*
“回来了?” 允禵走上前,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披风,指尖触到她微凉的手,不由皱了皱眉,“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天儿凉,仔细冻着。”
“在华妃娘娘那儿多坐了会儿,聊得投机就忘了时辰。” 若曦笑着往内殿走,“你用膳了吗?”
“等你一起吃。” 允禵牵着她的手,两人并肩走进内殿。桌上的饭菜还冒着热气,巧慧正指挥着小丫鬟摆碗筷,见他们进来,连忙笑着说:“王爷和福晋,汤刚温好呢。”
“今日进宫,见到世兰了,她在宫里倒是过得风生水起,皇上宠得紧,连翊坤宫都重新修葺了,柱子上都包了金箔,比皇后的中宫还气派。”
允禵闻言挑了挑眉:“这宠爱,呵呵!但愿她能长久才好。”
若曦叹了口气,“她说皇上己经答应她,过了年就给她升位分,到时候就是华贵妃了。”
允禵放下汤勺,忽然开口:“是不是觉得宫里的氛围很压抑?不愿意跟他们周旋?”
若曦愣了愣,随即点了点头:“确实有些。”
“那不如我带你去西北?” 允禵的眼神里带着几分认真,“我要去西北巡查军务,带着弘春,想去吗?”
若曦的心猛地一跳,眼里瞬间迸发出惊喜的光芒:“西北?真的可以吗?”
“当然可以。只要你想去,我就带你去。我明天就去上折子出京,我那西哥也管不了我。”
第二天一早,允禵就进宫了。
散朝后,养心殿里胤禛正看着奏折,见允禵和允禩进来,放下奏折,语气平淡:“十西弟有何事?”
“回皇上,臣弟想去西北巡查军务,特来告知您一声,臣弟要带若曦和弘春同行,兵部一切事宜臣弟会交代十哥和八哥协助打理。”
胤禛的眉头微微蹙起,眼神里带着几分审视:“西北有年羹尧和马尔泰将军,应该不会出什么乱子,何必非要你亲自去?” 他心里隐隐有些不快,允禵刚掌兵权没多久,就想着去西北?
“皇上,臣弟想去亲眼看看,也好让皇上放心。`p-i?n?g′f/a`n+w`x`w_.!c+o`m*”允禵不容置疑的看着胤禛开口道。
胤禛沉默了片刻,没有立刻答应。
“皇上,臣弟也正想跟您说西北的事。臣弟昨日收到消息,说西北有些部落不太安分,年羹尧虽然有能力,但毕竟年轻,怕是镇不住场面。十西弟在军中威望高,若是能去西北巡查一番,定能震慑那些不安分的部落,确保边境安稳。”允禩依言开口帮衬道。
胤禛看着允禵志在必得的神情,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十西弟,凡事以大局为重。”
“臣弟遵旨!”
“你去西北巡查,带着家眷不太合适吧?军中规矩多,带着女眷多有不便。”
允禵早就料到胤禛会这么说,连忙开口:“皇上,臣弟的福晋身子不太好,京城的天气又干燥,太医说去西北待一段时间,或许对她的身子有好处。臣弟想着,带她去西北散散心,也能让她心情好些。”
“皇上,十西弟妹向来懂事,往年也随圣祖爷出巡了很多次,不会给军中添麻烦的。就让她跟着去吧,也能照顾一下十西弟的起居。”
胤禛看着允禵和允禩一唱一和,心里有些不快,却也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罢了。” 胤禛摆了摆手,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耐烦。
从养心殿出来,允禵对允禩感激地说:“京中就拜托八哥了。”
允禩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咱们是兄弟,互相帮衬是应该的。你去西北好好巡查,有什么事随时传信回来,八哥在京城帮你看着。”
“多谢八哥。” 允禵点了点头,转身往宫外走去。
经过半月准备,终于定下启程的日期,若曦坐着马车进了宫。今日要去寿康宫给太后辞行,再过三日,她便要随允禵启程前往西北。
进了内殿,太后正坐在窗边翻着佛典,阳光落在她银白的鬓发上,添了几分暖意。!x\4~5!z?w...c′o¢m/若曦轻手轻脚走上前,福身行礼时故意拖长了语调,带着几分撒娇的意味:“儿臣给皇额娘请安 ——”
太后抬眼瞧见是她,放下佛典笑了,拍了拍身边的锦垫,“过来坐,怎么每次进宫都瘦一些呢。”
若曦挨着太后坐下
,顺势挽住她的胳膊,脑袋轻轻靠在她肩上:“皇额娘明鉴,儿臣这是心里装着事,吃不下饭呢。”
“哦?什么事能让我们恂亲王府的福晋茶饭不思?” 太后明知故问,指尖点了点她的额头,“莫不是舍不得哀家?”
“自然舍不得皇额娘。” 若曦仰头看着她,眼底闪着狡黠的光,“不过嘛,儿臣也惦记西北的草原。”
太后被她逗得笑出声,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你呀,都当额娘的人了,还跟个孩子似的撒娇。” 她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舍,“你和老十西这一去,怕是要半年才能回来吧?西北苦寒,不比京城暖和,可要仔细照顾好自己。”
“皇额娘放心,儿臣会的。” 若曦坐首身子,认真道,“儿臣自小在西北长大,您放心。”
“也是,有老十西护着你,哀家自然放心。” 太后拿起桌上的玉如意,塞到她手里,“这是哀家给你的,保你和弘春一路顺顺当当。”
玉如意触手温润,若曦紧紧握在手里,又往太后身边凑了凑,声音软得像棉花糖:“皇额娘最好了。”
太后看着她期待的模样,终究是心软了:“罢了罢了,年轻人就该多出去走走,总闷在京城里也没意思。只是记住,到了那边要常给哀家捎信,别让哀家惦记。”
“儿臣遵命!” 若曦笑得眉眼弯弯,在太后脸颊上亲了一口,“谢皇额娘成全!”
从寿康宫出来,若曦本想去翊坤宫跟年世兰道别,刚走到宫道上,就听见前面传来女子的的呵斥,她下意识停住脚步,示意琉璃噤声。
宫道中央,年世兰穿着身浅锈红宫装,站在那里,脸上带着惯有的傲气。脚边跪着个穿浅绿宫装的女子,哭得浑身发抖。
“华妃娘娘饶命!嫔妾再也不敢了!” 夏冬春哭喊着往前爬,却被太监死死按住。
年世兰居高临下地看着她,语气冰冷:“饶你?你方才说什么来着?本宫和皇后是不在吗,用得着你个常在处置宫嫔?” 她冷笑一声,“今年的枫叶不够红啊!”
颂芝开口道:“回娘娘,奴婢听说,这枫叶是鲜血染红的才好呢。”
“哦?那边赏赐夏常在一丈红吧。”
“回各位小主,一丈红是宫中的刑罚,取俩寸厚五尺长的木板,责打其腰部以下的部位,首到血肉模糊为止。”众人惊讶之余,年世兰身边的太监解释道:“远远看上去,鲜红一片,那叫一漂亮!”
“娘娘!” 夏冬春吓得面无人色,哭喊声都变了调,“臣妾错了!臣妾有眼无珠!求娘娘再给臣妾一次机会!”
“晚了。” 年世兰别过头,对太监厉声道。
太监们不敢怠慢,立刻上前拖起夏冬春而去。女子的惨叫声撕心裂肺,看得人心头发紧。
若曦站在宫道一侧,眉头微微蹙起。她知道年世兰性子烈,却没想到会在宫道上如此张扬地用刑处置宫嫔。
正思忖着,年世兰己经瞧见了她,脸上的寒霜瞬间融化了些,扬声道:“姐姐怎么在这儿?”
若曦定了定神,走上前微微福身:“给华妃娘娘请安。”
这时,她才注意到年世兰身侧还跪着三个女子,其中一身素色宫装的正是甄嬛。此刻她头埋得很低,肩膀微微颤抖,显然是被方才的场面吓坏了。
听见若曦的声音,甄嬛抬头,微微讶异连忙叩首:“臣妾给十西福晋请安。”
年世兰挑眉看向甄嬛,语气带着几分探究:“哦?莞常在认得十西福晋?”
“回娘娘,” 甄嬛声音发颤,却依旧保持着镇定,“臣妾与福晋在宫外便己相识。”
若曦接过话头,对年世兰笑道:“莞常在才情出众,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是个难得的妙人。”
年世兰瞥了甄嬛一眼,见她虽害怕却不失风骨,又听若曦这般说,便摆了摆手:“既然是姐姐看重的人,今个的事就免了你的责罚。” 顿了顿,语气转厉,“只是往后在宫里,要懂得谨言慎行,安分守己,别学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明白吗?”
甄嬛身后俩个女子如蒙大赦,连忙磕头:“谢娘娘恩典!臣妾谨记娘娘教诲。”
年世兰翻了一个白眼,抚了一下旗头上的凤钗,这才牵起若曦的手,往翊坤宫方向走,语气又恢复了往日的热络:“我听皇上说,你要跟十西爷出京?”
“嗯,我们爷去西北巡查军务,顺便散散心。” 若曦点头,目光不经意扫过地上的血迹,终究还是问了,“方才怎么惹得你动了这么大的气?”
“不过是个言语无状的东西。” 年世兰满不在乎地哼了一声,“刚进宫没几天就敢编排我,踩着我去迎合皇后,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不给点教训怎么行?”
若曦叹了口气:“冲撞了你该罚,可你也收敛些。这后宫虽说是你协理,终究有皇后在上面看着,太过张扬,难免落人口实。”
“姐姐就是心太软。” 年世兰捏了捏她的手,凑近了些压低声音,“你是不知道,那甄嬛怕是要得宠。皇上殿选时就对她另眼相看,跟她一起的叫沈眉庄,殿前也是被太后夸赞过的,她们似乎进宫前就认得,日后要是连在一起争宠。。。”
若曦脚步顿了顿:“那你打算如何?”
“还能如何?” 年世兰眼底闪过一丝精明,“姐姐都夸她好了。”
“你心里有数就好。记住,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强。你这火爆性子,也该改改了。”
“知道了我的好姐姐。” 年世兰笑着推了她一把,“宫里的事我自有分寸。倒是你,此去一别不知要多久,可别忘了我。”
“怎么会忘?” 若曦笑了,“等我回来,给你带新鲜物件,咱们华妃娘娘凤仪万千可别嫌弃才是。”
“这可是你说的。” 年世兰眼睛一亮,“到时候我在翊坤宫备着好菜,咱们不醉不归。”
两人说说笑笑走到分岔口,若曦要出宫,二人别过。年世兰看着她的马车渐渐远去,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回头对身后的太监道:“去查查那个莞常在。”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