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头警事木木申

第107章 直播助农(2)

潘向前这边执行力超强,当晚就和县邮政电商平台取得了联系,在直播助农这件事上,他们举双手赞成。

夜晚,白日喧闹的溪头镇在宁静中释放着夜经济的活力。溪头镇派出所加大了警力,动员各村的联防队,在热闹或重要的场所开展巡逻检查。

杨锋和潜来多各自带了一支队伍穿梭在溪头村、前沿村等热闹区域,尽可能给潘向前、郝山和胡十亿全力侦破积案争取更多时间。

小会议室里,潘向前三人还在分析研判,他们几乎查阅了当年相关的所有案卷,希望能在重重迷雾中找到方向,可进展甚微。循着秦思赴笔记本中可能存在第三人猜测的思路追踪,也始终未能形成闭环,难道这第三人根本不存在?案件又再次陷入了僵局。

不对,潘向前突然想到爸爸的笔记本,最后记录的内容为主犯、从犯两组文字后面箭头都直指一个小括弧,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未写完的数字“3”?当时爸爸倒在工作岗位上,很有可能来不及完成这个“3”字的笔画,如果这个假设成立的话,那就与秦思赴说的“可能存在第三人”不谋而合。

潘向前的脑袋灵感倏然闪至,多日的梗阻似乎在这一刻有了通畅的迹象。

“你们等我一会儿。”潘向前扔下一句话,拔腿就往自己的工位上跑,他悉悉索索地从抽屉里拿出爸爸留下的笔记本,珍视地擦了擦并不存在的灰尘。

待回到小会议室,潘向前迅速翻出记录括号那一页。胡十亿和郝山看到更有指向性的主犯、从犯以及箭头指向那似未写完的小括弧。单瞥上一眼,两人胸腔中似有什么要呼之欲出。

两位前辈都留下了可能存在第三人的猜测,他们应该坚定地朝这个方向再梳理研判试试,找出这个隐身的“第三人”。

潘向前也把自己的想法跟胡十亿和郝山作了探讨,三个人作出了重新再翻一遍案卷或者再找找当年蛛丝马迹的决定。

“行,今天就先到这儿,你们明天还要去丰亭村直播助农,晚上早些休息吧。”胡十亿叮嘱了两人一句,就急急往家里赶。

影儿的身体还在恢复期,以前他老是翘班,在家的时间也多。现在他不想再这样碌碌无为了,倒是苦了影儿。好在妈妈过来帮衬,影儿又一直鼓励他要好好工作,他这才放宽心些。

等胡十亿一走,潘向前和郝山也准备回宿舍休息。

秋风微微,月色盈盈。潘向前看着郝山被月色拉长了的身影,停住脚步:“郝山,秦副离开我们快一个月了。”

郝山突然僵住,他的身体有些颤抖,连带着声音也打起了颤:“第29天。”

“郝山,那不是你的错,秦副对你的期望,你得担起来。”潘向前声音不疾不徐,却瞬间让郝山泪水汹涌而出。

潘向前就静静地陪伴着,等着郝山将胸中的苦闷、愧疚、心痛一股脑倾倒。

郝山压抑的呜咽声,在寂静的夜晚听得人心里发酸。

潘向前抬起头,感觉苍穹中的圆月都有了重影。他吸了吸鼻子,等郝山慢慢平静下来才悠悠开口:“你要好好的,这里,慢慢放下。”潘向前用拳头捶了捶自己的胸口。

带班巡逻回来的杨锋和潜来多,静静伫立在不远处,也湿润了眼眶。

第二日,习惯早起的潘向前刚叠好被子,就接到了丰亭村支书王铁柱的电话:“潘警官,你们几点到啊,果农们都说要来村口接你们。”

“不用接,我们8点左右到村照料中心碰头,就选在李子基地进行现场直播,给消费者展示最原生态最自然的直播场景。”潘向前交待道。

“行,我去落实。”王铁柱打了包票,呵呵的笑声隔着手机都能感受到他的那份雀跃。

“向前,那我们早些出发,从所里到吾安乡丰亭村,至少要半个小时。”郝山昨日后半夜终于睡了个安稳觉,一早起来精神状态明显好于之前。

“嗯,叫上夏雨乐,7点准时出发。”潘向前颔首。

当潘向前准备启动车子驶离派出所时,凌晨两脚生风似的跑过来拍打着车窗。

“带上我!”凌晨大喘气。

“你不是说今天要去前沿村警务站调解一桩治安纠纷吗?”郝山疑惑地问。

“十亿哥说调解的事他来,让我跟你们一起去丰亭村,说顺便散散心。”凌晨调整了一下气息,拉开后座车门就上了车。

夏雨乐往旁边挪了挪,笑得狡黠:“月半晨,你到底是去助农还是想吃李子?”

凌晨像是被戳中了心事,嘴硬道:“就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当然是去助农啊。”

“得了吧你,你那点小九九可骗不了我。”看夏雨乐一副笃定的模样,这位“妇女之友”也气征了,“我说,你们一会儿叫我月半晨,一会儿又喊我半月晨,那我到底是什么晨?”

“你是凌晨!”潘向前一本正经的回复,瞬间引爆了大家的笑点。因为顾忌凌晨的面子,大家憋着笑意,只得低头耸肩。

果真,有凌晨这个活宝在,就是调节心情的最佳遥控器。

潘向前一脚油门驶向丰亭村。

杨锋和潜来多透过窗户看他们驶出派出所,心里没来由一松。

“这样的助农活动好啊,几个孩子这段时间太压抑了,出去走走也好。”杨锋喃喃道。

“他们互相扶持的样子,像极了当初我们仨。”潜来多眼神飘忽,想到了当年他和潘新民、杨锋工作生活互怼互助的场景。

“老潜,新民当年办的那个案子如今进展如何?”杨锋这段时间不是去县局开会就是到市局学习,留在所里的时间不多。

“噢,那桩积案啊,有新突破了。”潜来多来了兴致,“新民留给向前的笔记本和秦思赴留下的工作笔记,都直接指向可能存在第三人,给我们的侦破提供了新的方向。”

“原来新民当年是留了线索的。”杨锋长叹一声,“时隔20年啊,这条线索才浮出水面。”

“当年新民出事,整理遗物时,工作人员见那本笔记本上夹了小梅和向前的照片,就把笔记本交给了小梅留个念想。小梅呢,万念俱灰,一直等到向前分配到咱派出所时才把笔记本给了他。”潜来多遗憾道。

“新民和秦思赴的观念不谋而合,他们这是用生命给这桩案子指明路啊!”杨锋胸臆之间五味杂陈。

车外的绵延山脉和鳞次栉比民居如一帧帧生态画卷徐徐展开,裹挟着习习凉风,一扫白天灼日的烦闷。

“听说吾安乡丰亭村的李子基地在海拔500多米的山上,车子只能停在山脚,还要走一段山路。”夏雨乐一边说一边看着凌晨。

果然,在听到要走山路的时候,凌晨挑了挑了眉。

“嗯哼!”凌晨清了清嗓子,“走山路算什么,为了助农直播,这山走不了也得爬。”

“我家晨觉悟高了哇。”潘向前给凌晨的情绪价值拉满。

凌晨顿时就神气了起来,像极了被撸了顺毛的胖猫。

夏雨乐作呕吐状,凌晨这回急了眼。

看着打闹的两人,郝山也扬了扬唇:是啊,带着师傅那份期盼,好好的。

与其他村庄的豁然开朗不同,丰亭村的房屋是依山而建,呈梯状一层接着一层,倒也别具一格。

村口有株三百年的大樟树,虽然树洞斑驳,但仍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大树下,一排石凳环抱,犹如忠诚的守卫者,守望着大树枝叶更加繁茂。

大树下,里三层外三层真的站了不少村民,大家见警车开进村,眼底的热烈真切,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为首的正是村支书王铁柱,他在警车刚停下时就快步迎上:“潘警官、郝警官,欢迎欢迎啊!”

“喊我们警察同志就行。”潘向前看了一眼村民,“他们是……”

“都是村里的果农,你说不用接,但我拦不住哇。”王铁柱一脸为难。

“邮政那边可能要8点40左右到,我们先上基地看看。”潘向前抬腿就往前走。

“上基地车能开到吗?”凌晨这个时候反应超快。

“可以停在山脚下,作业道还没修好,我们现在大多是靠村民肩挑背驮把李子运下来。”王铁柱回应。

“我们可以引入山地输送轨道试试,跟季山乡的杨梅基地一样。”潘向前出主意道。

“这事我们想过,一是项目不是那么好争取,二是我们自己也还要垫付一部分资金,所以这事就搁浅了。”王铁柱说,“村集体经济薄弱,捉襟见肘的,办事也放不开手脚。”

王铁柱说的是实话,村集体经济薄弱,大家都盯着政府能多给些补助,帮助他们度过危机。

好在有些项目也已达成意向,像省特色农产品基地项目,配套的作业道建设和冷库建设等。

“那我把车开到山脚下,我们再上山。”潘向前让王铁柱带路,他紧跟其后。

约摸10分钟左右,潘向前他们到达基地。山脚下有一个大坪台,不仅可以停好几辆车,还是一个交易李子的绝佳场所。

“这里原本是一处供果农休息拉果子的场地,几年前,为了做大丰亭村的李子产业,我们开拓了附近的荒山,平整了这么一个地方。”王铁柱介绍道,“我们的冷库选址就在这儿。”

抬眼望去,李子基地桃形的晚熟李果实累累,在山风的轻拂下小心翼翼地晃动,散发出诱人的清新果香,而碧绿的枝叶似要触碰到湛蓝的天空,光是在视觉上就令人垂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