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稳赚不赔
柳文渊的脸色,在沈清辞那冰冷目光的注视下,青一阵,白一阵,精彩纷呈。
他身后,那十数名官员的目光,如同芒刺在背,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知道,今日若是不跪,那便是坐实了“藐视皇权”的罪名。
他深吸一口气,不情不愿地弯下了那双早已习惯了受人跪拜的膝盖。
“臣,柳文渊……”他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声音里充满了无尽的屈辱。
沈清辞见状,唇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她不再迟疑,将手中的圣旨彻底展开,用一种清亮而威严的声音,朗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摄政王楚寂尘,虽有失察之嫌,然其忠心可鉴,辅政有功。今朕已查明,宫中之事,乃奸人构陷,与摄政王无干。着,即刻停止对摄政王的一切盘问,恢复其监国摄政之权,不得有误!钦此!”
圣旨的内容,如同一道道惊雷,狠狠地劈在了柳文渊的心头!
他猛地抬起头,那双浑浊的老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与暴戾,死死地盯住了沈清辞!
不可能!
这绝不可能!
陛下怎么可能会下这样的圣旨?!他分明……
沈清辞已然将圣旨卷好,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声音里带着一丝戏谑:“柳丞相,为何还不接旨谢恩?”
“这道圣旨,是假的!”柳文渊再也按捺不住,猛地从地上站了起来,指着沈清辞厉声喝道,“陛下被你们软禁在太极殿内,与外界隔绝!这定然是你!是你用了什么妖法鬼魅的手段,伪造了圣旨!”
“你对陛下……究竟做了什么?!”
“伪造?”沈清辞闻言,却是笑了。
她的目光,缓缓地从柳文渊身后那些脸色各异的官员身上扫过,声音清朗:“诸位大人之中,可有对陛下笔迹熟悉的?不妨……上前来亲自辨认一番,看看这道圣旨,究竟是真是假,究竟是不是……陛下亲笔所书?”
人群之中一阵骚动,片刻之后,一位须发皆白、身着太傅官服的老者,被众人半推半就地请了出来。
“老臣……老臣曾为陛下亲师,对陛下的笔迹,还算……了解一二。”
“那便有劳太傅了。”沈清辞对着老者微微颔首,随即便让身旁的宫女,将那卷圣旨,恭恭敬敬地呈了上去。
老太傅颤颤巍巍地接过圣旨,凑到眼前,仔仔细细地端详了许久许久,从笔锋的力道,到墨迹的浓淡,再到每一个字的间架结构,都看得无比认真。
最终,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对着众人,郑重地说道:“回王妃,回诸位大人。此圣旨上的字迹,确系……陛下亲笔,绝无虚假!”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
沈清辞似笑非笑地看向早已面如死灰的柳文渊:“丞相大人,您可都听清楚了?”
“太傅大人亲口证实,此乃陛下亲笔圣旨。您……难道是想抗旨不遵吗?”
柳文渊的心,在一瞬间沉入了谷底!可他依旧不甘心就此认输!
“字迹可以模仿!”他咬着牙,做着最后的挣扎,“摄政王手中能人异士无数,区区模仿笔迹之事,又有何难?”
“再者说,”他的声音愈发激动,“即便是圣旨为真!可陛下如今身在你们手中,我等根本不知,陛下究竟是在何等情况之下,写下的这道旨意!他究竟……是不是自愿的!”
“呵呵……”沈清辞闻言,终于忍不住,低低地笑出了声。
“说来说去,”她看着他,眼中充满了怜悯与嘲讽,“丞相大人您,无非就是……想抗旨不遵罢了。”
“也是,”她的声音陡然转冷,充满了致命的压迫感,“陛下闭门思过,摄政王又被您联合百官看管起来。这朝堂上下,如今可都是您柳丞相一人说了算。想必,这皇权在握的滋味,已让您……上了瘾吧?”
“抗旨不遵……”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柳文渊!你好大的胆子!你这是想谋逆叛乱,夺取帝位,自立为王吗?”
她猛地转过身,锐利的目光,扫向柳文渊身后那些早已噤若寒蝉的官员!
“诸位大人!你们也都听见了!看见了!”
“你们可知,你们追随的这位丞相大人,竟有如此滔天的野心吗?还是说……你们早已知晓,也正因如此,才甘愿做他的走狗,助他谋朝篡位,好让自己……也跟着鸡犬升天?”
那些官员被她这番话吓得面无人色,纷纷后退,与柳文渊划清界限,生怕被牵连其中。
柳文渊看着众叛亲离的景象,气得浑身发抖,正要开口辩解,一个“我”字刚一出口,沈清辞却已然再次转过身,对着太极殿内,那道被侍卫拦在几步之外的明黄色身影,高声喊道:
“陛下!您可都听见了?臣妇方才的猜测,没错吧!”
“柳文渊他……当真抗旨不遵了!”
“他当真……是想谋夺您楚家的大好江山啊!”
殿内,永明帝早已将外面发生的一切听得清清楚楚,他脸色苍白,歇斯底里地朝着外面喊道:
“圣旨……圣旨就是朕亲笔所写!柳文渊!你……你还不快将摄政王给朕放出来!”
柳文渊的脸色,在这一刻,变得难看到了极点!
沈清辞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她倒要看看,被逼到这般绝境的柳文渊,究竟会如何选择。
他若是敢当众抗旨,那她便敢立刻以谋逆的罪名,让楚寂尘的暗卫,当场将他拿下!
他若是还忌惮着楚寂尘与永明帝的双重压力,选择妥协,将楚寂尘放了……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无论如何,今日这一局,她都稳赚不赔!
柳文渊紧紧地咬着牙,额上青筋暴起,他朝着殿内高声喊道:“陛下!非是老臣抗旨!实乃……实乃摄政王身负三桩大罪,尚未审问清楚,断断……不能就此放出啊!”
“您瞧!”沈清辞立刻便转头,对着殿内的永明帝笑道,“陛下,他还在找借口,他就是想抗旨不遵!”
她故意压低了声音,用一种只有他们叔侄二人能听见的音量说道:“若是当真只是尚未查清,他手握大权,联合了那么多官员,现在放了,再继续查下去便是了。何必……如此心虚呢?”
永明帝的眼中,充满了挣扎与犹疑。
就在这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之际!
偏殿的方向,却突然有一个宫人,连滚带爬地冲了出来,脸上满是惊恐与绝望,声音凄厉无比:
“不好了!陛下!丞相大人!不好了!”
“摄政王……摄政王他……他方才在殿内,突然吐了一口黑血然后就昏迷了!像是……像是中毒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