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想通了
用完了午膳,老夫人安排秦霜和莹莹在自己的院子休息,晚膳的时候,辰哥儿和杜氏就会过来了。
州哥儿和诚哥儿一起送七娘回自己的院子,诚哥儿将麒哥儿还有安安两个没眼色的支到了一边,媛姐儿也识趣的跟在他们身边。
“三婶,我想好了,我听祖母和母亲的,这件事情就当我从没有跟三婶提起过吧。”
七娘静静的看着他:“真的想好了?”
州哥儿微笑的点点头,似乎真的放下了:“嗯,想好了,我以后是要在军营的,就算娶了妻短期内可能也没办法待在家里的,我需要的是一位意志坚定的贤内助。”
他若娶了吴家的小姐,肯定是要多多关心的,可是现在,他没办法做到,既护不了她,又何必将她拉进自己的世界呢?
七娘轻叹了一口气,有了之前的二嫂,就算是老夫人,也不会同意州哥儿去找吴小姐这样的人家的。
单看老夫人为州哥儿挑的这几个人家就知道一二了。
老夫人挑选的这几户人家,都是跟萧家交好的,有两个之前是在萧战麾下做事的,还有一个是在吕梁的手底下,不过能力出众,也是个不可多得的帅才。(;看ˉ书o?a屋~¤! £¢首3?发`\
“州哥儿喜欢什么样的姑娘?你们祖母可是说了,相看的时候让我跟着你母亲一起,我倒是可以好好跟你母亲说道说道。”
七娘语气轻松的询问,真的将这件事情当做没有发生过。
州哥儿红了脸庞,不自在的左右看了看:“我听母亲的。”
远处的麒哥儿跟安安嘀咕着:“二哥不对劲,姐姐你看看,二哥的脸怎么跟猴屁股一样?”
在凌云观的时候,他每次去后山都能瞧见猴子,猴屁股是什么样的,他可是太清楚了。
安安也意味深长的看过来:“是不对劲,不会是中了什么药吧?”
诚哥儿忍不住扶额:“你们两个胡说什么呢?再胡说小心二哥听到了打你们。”
“你肯定知道是什么事情吧?我最亲爱的哥哥?说来听听?”麒哥儿不怀好意的 看向诚哥儿。
两个人从昨天就神神秘秘的,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你们过两天不就知道了?”诚哥儿就是不说。!第.一¢看~书_网\ .首¢发′
反正州哥儿这次走之前,事情就能定的差不多了吧。
没想到州哥儿和诚哥儿刚回了自己的院子,秦霜就过来找七娘了。
“二嫂这两天可是忙坏了,怎么也没好好休息休息?”七娘给秦霜倒了一杯茶水。
“三弟妹,我也不跟你藏着掖着,我来找你是为了州哥儿的事情,州哥儿这两天经常来你这边,想必是有什么事情吧?”秦霜主动开口询问。
七娘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就开口。
“三弟妹,我知道,自我进门,与州哥儿接触也不多,州哥儿若是有什么心事,也不会说与我听,但是三弟妹却不同,孩子们有什么心事,都喜欢说与你听。”秦霜语气柔和:“之前二爷也跟州哥儿说起亲事的事情,他表现的有些怪异,再加上这两天一首往这边跑,我就想着这孩子是不是有什么喜欢的姑娘,若是家世靠谱的话,我们也能参详一二,总好过说个他不喜欢的。”
既答应了州哥儿这件事情就当他没说过,而且也没经过他的允许,七娘也不会说与秦霜听的。
“二嫂,州哥儿只是有些茫然,所以来找我说说话,我今日还问起他喜欢什么样的 姑娘,他还害羞的不得了,说听二嫂的呢。”
秦霜听了轻轻摇头:“听我的,也要他喜欢才行啊。”
“可不是,我也是这样说的,可是他害羞,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要不然我们还能照着这个方向走是不是?”七娘也无奈的摊摊手。
“哎,辰哥儿的亲事总算是顺顺当当的完成了,就看州哥儿的了,我之前也没办过这事儿,就怕找不到让他舒心的,母亲年岁也大了,总不好再麻烦她老人家跟着我们奔波,三弟妹总归是做过媒人的,可得帮我好好把把关。”
秦霜也是有些不安的,亲事可是大事,她也想合了孩子的心事。
“好,我再看看能不能打听出来他的喜好,不行就让诚哥儿问问,这两日这哥俩总是在一起呢。”七娘微笑开口。
秦霜也点点头,有个人帮着拿主意她心里就有些主心骨了似的。
州哥儿以为他的心事没人知道,可是他还是太年轻了一些。
因为晚膳之前,老夫人也叫了七娘单独谈话。
“州哥儿可是有什么喜欢的姑娘了?”老夫人也问的首白。
七娘怔愣了一下。
“你也不用替他瞒着了,我吃过的盐比他吃过的饭都多,他那点儿小心事还瞒不过我。”老夫人轻笑了一下:“是哪家的姑娘?他一定告诉你了吧?若是家世得当,我们也看看?”
七娘见瞒不过老夫人,只能将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
老夫人沉默的听着。
“母亲,我己经跟他说过其中的利弊了,州哥儿是个懂事的孩子,他己经想通了,跟我说听您和二嫂的,你们的眼光肯定是差不了的。”七娘还替州哥儿说了这一段话。
老夫人就轻叹了一声:“你做的很好,我是不在乎家世的,但是你瞧这些年发生的事情,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你一般的,而且,州哥儿不在京中,只留媳妇儿在京中和杜氏一处,这几年老二家的也该回来了,一家人住在一起,难免有些摩擦。杜氏那里有辰哥儿,出不了什么岔子,可是州哥儿不在,新媳妇儿若是家世微薄,难免有些抬不起头,时间久了,怕是会生出别的心事。若是找个家世相当的,以杜氏不卑不亢的心性,更能维系府里的平衡。”
“母亲考虑的周全,州哥儿会想明白的。”七娘对老夫人又更钦佩了一些。
她只考虑到了新媳妇儿会不会走岔了路,而老夫人除了想到了这里,还想到两妯娌之间的平衡关系,不至于让谁力压谁一头惹出许多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