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送行

盛明兰听后愣了一下,很是不解问道。

“祖母,您这是什么意思,您不是方才都说过了嘛,这个时候,苏大人肯定不会考虑纳妾之事的,咱们还怎么下功夫啊。”

盛老太太摆了摆手。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觉得,大娘子这边想拦肯定是拦不住了,她现在就是铁了心觉得她娘家姐姐是在帮她,我是在害她。”

“按照这个形势发展下去,她们早晚都会把动静闹到苏大人面前了。”

“咱们就这么等着,实在也不是个办法。”

“干脆咱们就提前知会苏大人一下,把家里的情况坦诚相告。”

“苏大人是绝顶聪明的人,跟这样的人来往,耍心眼只会让人家下看。”

“还不如坦坦荡荡把家里的事情告诉苏大人,让苏大人心里有个准备。”

“如此一来,就算最后大娘子真的搞得一塌糊涂,苏大人有了预防,也不至于措手不及。”

“剩下的事情,就只能寄希望于苏大人真的是很看重长柏,能够宽宏大量,不跟大娘子一般见识了。”

“若是最后还是因此损伤了两家的关系,咱们也算是尽了全力了,只能说盛家命该如此吧。”

说到这里,盛老太太满脸的唏嘘之色。

经过王若弗的事情后,说实话,盛老太太是有些心灰意冷的。

阖府上下,没有半点自己的血脉,以前盛弘这个被自己一手拉扯大的庶子,对自己也是阳奉阴违,我行我素。

如今盛家已经这般了,儿媳妇王若弗还一个劲儿的作妖。

盛老太太觉得自己都这把年纪了,还要如此操心,实在是划不来。

若真是一家人和和美美的,盛老太太愿意受这份累。

可现在这个情况,算了,尽人事听天命,爱怎么就怎么吧。

真要是最后闹得一塌糊涂,盛老太太觉得大不了自己就早早把盛明兰打的婚事安排一下,而后一门心思养老就是了。

不管盛家闹到何种地步,最后其实盛老太太都不会受到什么太大牵连。

一来盛老太太乃是勇毅侯独女,虽然早已去世多年,但在京师还是有三分面子在的。

二来盛老太太都是这个岁数的人了,无儿无女的,就算盛家犯案了,谁又会一门心思去难为她一个老太太呢。

这也是盛老太太不愿意再大动干戈的原因了。

否则的话,以盛老太太身份,真把婆婆的架子端起来,直接把王若弗软禁在盛家,让她彻底断绝与康家的来往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王若弗若是敢不服,盛老太太一句话就能送王若弗忤逆,这是十恶不赦的大罪,要了王若弗的命都不成问题。

在听了盛老太太的话后,看着盛老太太那感慨的模样,盛明兰心中实在不是个滋味。

盛明兰自幼在盛老太太膝下长大,对老太太感情最深。

原剧中,王若弗受了姐姐的蛊惑,暗中给盛老太太下药,险些要了盛老太太的命。

盛明兰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那真是豁出一切都要为盛老太太讨个公道,宁可跟娘家闹个天翻地覆,也绝不妥协。

此时盛明兰看着祖母一把年纪还要如此忧虑,心中也是难过不已。

此时盛明兰只恨自己不是个男丁,若是的话,她说什么也要分家,让祖母跟着自己生活,再也不用管盛家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但这世界没有假如,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盛老太太的晚年,肯定是要在盛家度过的。

同在一个屋檐下,若不彻底把事情化解了,那就算王若弗不敢顶撞盛老太太,但带着头冷落盛老太太,盛老太太的晚年生活也注定是凄凉的。

人嘛,年纪一大,都是渴望陪伴的。

盛明兰注定是嫁出去的姑娘,不可能一直陪在老太太身边,因此盛明兰也是下定决心,一定要彻底斩断康姨母这个毒瘤,让盛家的生活恢复到平静之中,如此才能确保自己的祖母晚年生活的安宁。

沉思许久后,盛明兰看向盛老太太说道。

“祖母,二哥外放,父亲跟着一起去做了幕僚。”

“家中眼下也没有男丁能够去见苏大人了。”

“如今阖府上下,能跟苏大人说上话的,也就只有孙女一人了。”

“还是让孙女去跟苏大人见一面,阐述一下家里的事情,请苏大人多多担待吧。”

盛老太太微微点头后说道。

“按理来说,本不该让你一个姑娘家抛头露面,但事急从权,不得不为了。”

“不过跟苏大人见面,你要注意好方式方法,免得引发误会。”

“另外行事隐蔽一些,不要走了风声。”

“大娘子现在敏感的很,知道了此事,保不齐会怎么想呢。”

“祖母放心,孙女知道该怎么做。”

盛明兰答应了一声后,开始宽慰起了盛老太太。

看着一小点被自己抚养长大的孙女如今如此的体贴懂事,盛老太太心中也是老怀安慰。

两日后的上午,京师东城门外,几辆马车离开了京师。

马车内,前首辅柯政掀开马车窗帘,最后看了一眼自己奋斗多年的地方,回首往事,百般感慨涌上心头。

宦海浮沉数十年,柯政经历的太多太多。

如今斗争失败,他只能狼狈的辞去官职,离开京师。

人心冷暖,世态炎凉,在这一刻展现的淋漓尽致。

那么多的门生故旧,没有一人敢来为柯政送行,让柯政心中更是倍感寂寥。

在离开城门两里之后,就在柯政感慨之际,却见马车缓缓停了下来。

柯政正在疑惑之时,却听得车夫说道。

“老爷,有人拦住了咱们的马车,说是他家主人派他前来,在此恭候老爷多时,请老爷到凉亭一叙。”

柯政听后有些好奇,不知是谁敢冒着得罪萧钦言的风险来为自己送行。

而后柯政便下了马车,在步行了片刻后,柯政来到了一座凉亭前。

当看到了凉亭中坐着的林如海和苏慕白时,柯政心中情绪难以言喻。

林如海和苏慕白此时起身来到了柯政身前,拱手行了一礼后道。

“柯相,实在抱歉,只能在此为柯相送行了。”

柯政还了一礼后说道。

“林大人、苏大人不必拘礼了,老夫如今已经是闲云野鹤,哪里当得起一句柯相。”

“这个时候,朝臣躲老夫都来不及,二位前来为老夫践行,老夫心中感激莫名。”

三人寒暄了几句后,一起来到凉亭之中坐下。

苏慕白给柯政和林如海各倒了杯酒,而后林如海端起酒杯说道。

“柯相为国操劳多年,如今能全身而退,今后闲云野鹤,其实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柯相留下的名单,我已经仔细看过了,今后朝堂之上若有能力,我会护他们一护的。”

“另外今日他们之中不少人都想来为柯相送行。”

“是我自作主张拦下了他们。”

“而今萧钦言已经成为首辅,掌管内阁。”

“虽然在下也入阁了,但他风头正盛,这个时候出头的人,在下想保,也是十分困难的。”

“这一点还请柯相见谅。”

听到这里,柯政心里释怀了不少,方才那种寂寥也是消散了许多。

原本柯政以为这些人被自己列成名单交给了林如海后,这么快就要跟自己划清界限了,心里还很不舒服。

如今听到林如海的亲口解释,这点别扭烟消云散。

柯政微微点头后说道。

“他们都是干才,林大人护住他们已经很不容易了,没必要为了老夫,再让他们被萧钦言所针对。”

“老夫走后,林大人要多加小心才是。”

“萧钦言此人惯于欺上瞒下,他升任首辅后,对上必然会千方百计讨好陛下,对下则是全力党同伐异,意图权倾朝野。”

“老夫便是太过刚强,过刚易折,终究斗不过他。”

“林大人要以老夫为前车之鉴,莫要重蹈覆辙。”

“曲高和寡,阳春白雪,太过理想化了。”

“有的时候,和光同尘,不忘初心,才是人间第一流啊。”

“老夫直到今日兵败如山倒,才悟透了这个道理啊。”

看着柯政满脸唏嘘的表情,林如海和苏慕白也都心生感慨。

官场之上,和光同尘易,不忘初心,何其难也。

以张居正为例,他为了登上首辅之位,可谓是不择手段,不仅和太监冯保一起利用阴谋诡计将前首辅高拱拉下了马。

在高拱归隐之后,张居正担心高拱死灰复燃,还一起与冯保炮制了万历年间著名的王大臣案,两人指使王大臣诬陷高拱,让其说受高拱指使,要入宫行刺明神宗,欲将高拱置于死地。

(ps:这件事记录在明实录神宗实录卷三中,感兴趣的搜索一下王大臣案就行,这里不做赘述。)

当然了,最后因为锦衣卫的介入,让张居正的阴谋破产,高拱免去了诛灭九族。

就这么一个搞阴谋诡计的老手,任谁都觉得这个老哥登上首辅之位后,肯定是借助首辅之权党同伐异,大肆敛财,稳固地位。

然而张居正却冒天下之大不韪,在万历年间搞起了改革。

历史对张居正的评价是为大明续命五十年。

这才叫和光同尘,不忘初心,他善用阴谋诡计,党争迫害,但他的初心未改,完成了年少的志向,匡扶大明。

在听完了柯政这番发自肺腑之言后,林如海端起酒杯说道。

“柯相今日之教诲,在下永生难忘。”

“仅以杯中薄酒,为柯相践行,干。”

“干。”

两人碰杯之后,一饮而尽。

而后柯政看向林如海温和一笑说道。

“林大人有宰辅之才,只要多加小心,来日拜相,不过等闲。”

“更难得的是后继有人,有如此好的女婿。”

“状元之才,三年一个,并不算稀奇。”

“但能如苏大人这般,深谙时事,洞察人心者,真是难得的很啊。”

“有你翁婿二人屹立朝堂,可保我大乾五十年无忧。”

“老夫走后,朝堂大事,便要拜托二位了。”

在闲聊了几句后,柯政爽朗一笑,离开了凉亭,回到了马车之上,继续了自己的返乡之路。

此时的柯政没有什么遗憾了。

凉亭里,林如海看着苏慕白若有所思的样子,温和一笑说道。

“慕白,怎么了,是不是觉得柯相是个忠厚长者,咱们翁婿和萧钦言一起将他拉下了马,心怀愧疚了。”

苏慕白摆了摆手说道。

“没有,柯相离开朝堂是好事,陛下对他起了杀心,若非这次柯相以死明志,金殿撞柱,搞得陛下心有忌惮。”

“那现在的柯相应该在诏狱里,想全身而退,那是难如登天。”

“我只是在想,等斗垮了萧钦言后,岳父大人执掌内阁,想做什么呢。”

林如海略一思考后说道。

“执掌内阁还能做什么,无非是辅佐陛下治理天下而已,还能做什么。”

苏慕白犹豫了一下后说道。

“岳父大人,其实我一直都不觉得柯相的想法是错的。”

“内阁的权力,实在是太小了。”

“说句不该说的话,以一人之心,夺千万人之心,真的是好事嘛。”

“多少英明神武的帝王,登基之初雄才大略,建功立业。”

“可稍有成绩,便沾沾自喜,甚至老迈昏聩。”

“比起这种情况,汇聚了朝堂精华的内阁执政,岂不是、”

没等苏慕白说完,林如海便面色煞白,一把拉住了苏慕白后说道。

“住口,这话是可以说的嘛,你不要脑袋了。”

“记住,今天你什么也没说过。”

苏慕白微微点头,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

对于苏慕白而言,他都无需太过努力,只需按部就班,就能够获得常人难以想象的荣华富贵,官场之上也是平步青云。

但得到这些就满足了,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自己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若不建立一份千秋功业,岂不是辜负了如此的机遇。

林如海是何等聪明的人,只是一听苏慕白的话,便瞬间明白了苏慕白的意思。

可正因如此,林如海更清楚的认识到,苏慕白想走的路有多么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