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有人前来送诊费

宋巧娘轻叹口气,上前将饭菜拿出来,无奈的看向余月笑道,“你这丫头,就会贫嘴。”

余月连连点头,回头看向药童招呼,“正好不忙,过来吃饭吧。”

药童点头应声,刚准备走过去时,一位眼熟的妇人走进药堂。

抬头乐呵呵的看向余月,“余郎中,今日我是来给你诊费药钱的。”

余月闻言起身,让妇人坐到一边,仔细检查后发现没什么问题,开口问道,“婆婆,这几日觉得如何?”

妇人满脸笑意的看向余月,不断开口夸赞道,“好好好,自从在你这拿了药回去后,这几日逐渐感觉腿脚利索起来,就连阴雨天儿也没那么疼痛难耐了,今日我过来,正好你给我算算需要多少药钱。”

“只要有所缓解便好。”

余月说着起身,药童看着余月递过来的目光,忙将前几日抓药的记录翻出来,仔细盘算着诊费药钱。

几息时间过后,药童停手抬起头来,“掌柜的我算好了,按照前三日药钱减半,下来一共是十五文钱。”

话音落下,妇人满眼难以置信的看向余月,再次出声问道,“余郎中我没听错吧,一共才十五文钱?”

余月轻点头,嘴角微微勾起,“婆婆你没听错,就是十五文钱,你今日若是没带够的话可以改日再送过来。”

这话一出,妇人连连摆手,“不用不用,十五文钱我带了的。”

说着忙抬手从袖口掏出钱袋,数出十五文钱后递给余月,“今日我来的时候还在担心诊费药钱过高我负担不起,没成想带的这五十文钱没用完。”

余月见她这般实诚的模样,开口打趣道,“婆婆,这前三日银钱减半便宜,日后若是再来看病的话,就得贵点了。”

妇人听到这,将手上的钱袋儿收起来,乐呵呵的笑道,“我懂我懂,这是应该的。 ”

妇人说着看眼柜台上的饭菜,自觉的起身,“余掌柜,这也没有其他的事儿我就先走了。”

余月应声,药童机灵的走过来,将妇人送出去。

宋巧娘站在原地,眨巴着眼睛看着余月手中的十五文银钱,随即露出大大的微笑,“真没想到,这前几日看病的人,今日竟然主动的来送医药费了。”

余月走上前去,拿起筷子夹着菜送进嘴里,“娘,这才是刚开始,用不了多久我的药堂便能开起来,你就放心吧。”

宋巧娘无奈的一笑,“好,我信你的,那这饭菜你慢慢吃,我就先回去忙了。”

药童进来时正巧碰到宋巧娘要出去,忙笑着开口,“夫人辛苦了,夫人慢走。”

余月抬眼看过去,刚想喊药童吃饭,哪知又有人走进药堂。

药童忙收起嬉皮笑脸的表情,转身问道,“是需要就诊吗?”

来人抬手摆摆,中气十足的开口,“我不看病不抓药,我是来送前几日看病的药钱的。”

不等药童反应过来,来人率先走到柜台边看着余月,随后满脸严肃的表情瞬间一变,两手撑在柜台上,满眼激动的开口,

“余神医,今日我是来送诊费的,多亏了你救了我老娘,如今病情不但好转,还能吃了许多。”

余月看着壮汉般的男人,突然这般满眼含泪的模样,轻声开口,“医者父母心,我开药堂本是为了治病救人,只是往后药钱便会恢复。”

壮汉般的男人抬手拍拍胸脯,“余神医你放心,这我自然是知道的,如今仁和堂的药钱已经比其他地方少了许多。”

余月轻点头,抬手拿过抓药记录册,“伯伯。不知你母亲是何时来就医的,我查找下记账。”

壮汉般的男人抬手摸着额头,思索出声,“是前日的早上,余神医看看有没有。”

余月应声,抬手翻看着,随手扯个算盘拨动着。

算盘声响停下,抬眼看过去出声,“伯伯,诊费药钱一共四十八文。”

男人点头答应,动作麻利的从怀里掏出银钱,数了五十文钱递过去,“余神医,这诊费药钱本就减半了,既然是四十八文钱的话我多给两文钱,正好凑个整数。”

看着放在桌上的五十文钱,余月抬手拨出两文钱推过去,“伯伯,我既然是开药堂的定然得言出必行,绝不多收一文钱,这两文钱你收回去吧。”

男人先是愣了小片刻,回头后哈哈大笑,“好好好,如此看来这仁和堂当真是为了我们普通人所开,既然如此那这两文钱我便收着了。”

说完目光炯炯的看向余月,满眼欣赏的开口,“余神医,虽说你是女儿身,可我相信,然后你能做的事绝非是一般男儿能比的。”

不等余月开口,男人转身脚步麻利的离开。

余月收神,看向药童忙开口,“阿车,抓紧时间过来吃饭,等会儿可能会有的忙。”

阿车应声,动作麻利的走到柜台边,拿起筷子快速的吃着饭菜。

不得不说,他来仁和堂当药童是最好的选择,既能跟着余月学到东西,还能吃到美味的饭菜......

余月猜测的果然没错,她刚放下筷子,便有人陆陆续续的走进仁和堂,大部分人是来送诊费,只有个别一两个来看病......

一刻钟后,药堂里再次安静下来。

阿车看着册子上逐渐被划去的人名,满脸喜悦的开口,“掌柜的,这账眼看就要清了。”

余月走过去,眉头微皱,表情严肃道,“阿车,如今你年纪小,虽说跟着我学习医术要记住,日后你开药堂可以为了赚钱,但绝不能昧着良心赚钱!”

话音落下。

阿车忙松开抓着册子的手,眉眼间满是严肃的点头应声,“掌柜的放心吧,您的教诲我这辈子都不会忘,您若是不嫌弃的话,我便拜你为师。”

余月听到这,一边眉头不自觉的挑起。

拜她为师?

如今这个时代的她只有十四岁,若是再收个不满十岁的徒弟,听起来怎么有种特别不靠谱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