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秀芬伤心欲绝,张平去世
出来了!出来了!”安娜兴奋地指着屏幕喊道。
虽然画面是黑白的,时不时还有点闪烁和条纹,声音也带着点杂音,但在这个年代,这已经是不可思议的神奇景象了!
节目里正在介绍古代鲁班发明的各种工具和机械原理,解说员的声音字正腔圆。
姐妹俩哪见过这个,顿时被牢牢吸引住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连接下来玩做什么都忘了。
江阳看着她们那专注又新奇的样子,心里也颇有成就感。
他拉过两个小板凳,让她们坐下看,自己也坐在炕沿上陪着。
结果这一看,就是一个多小时。
节目放完了,又接着放新闻简报,姐妹俩依然看得津津有味,连羊都忘了喂,还是江阳提醒了一句,伊琳娜才“哎呀”一声反应过来,赶紧跑去棚子里喂羊添草。
喂完羊,伊琳娜赶紧去做晚饭,但心思显然还在电视机上,时不时探头出来看一眼屏幕。
晚饭很简单,热了热早上的剩饭,炒了个白菜。
但一家人围坐在炕桌旁,听着身后电视机里传来的声音,感受着那个小小的屏幕带来的广阔世界,脸上都洋溢着简单而满足的笑容。
………
赵伟明被暂时放出来的消息,眨眼功夫就在小范围内传开了。
吴卿风站在自己办公室窗户后面,手指头挑开窗帘的一角,眼神阴恻恻地盯着赵伟明。
他嘴角微微一扯,脸色一下就沉下去了。
他没想到,赵伟明居然这么快就抽身出来了。
妈的,要把这孙子彻底弄下去,可真不容易啊!
“哼,还是让他囫囵个儿出来了。”吴卿风没回头,声音不高不低,对着身后的人说着,“看来他后头那老家伙还没彻底趴窝,使了劲儿了。不过嘛,这顶多算刚热完身。好戏,还在后头呢。咱得接着给他上上硬菜,添把火。”
“领导,那……咱们手里新摸到的这玩意儿,”后面那人往前凑了半步,声音压得更低,“是咱自己递上去,还是跟上一回似的,走那个……”
吴卿风摆摆手,脸上那点笑意更深了:“老法子,熟门熟路。还让那个叫江阳的愣头青去。这小子胆儿肥,路子野,用起来顺手。我正好瞧瞧,面对赵伟明更狠的反扑,他是有真章,还是就个银样镴枪头。顺便,也掂掂他的斤两。”
“明白了,照旧。”心腹一点头,拿起桌上另一个封得严严实实的信封,迅速地退出了办公室。
……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外面还灰扑扑的,江阳想正搂着伊琳娜继续多睡一会,就听见院子里传来轻微的开门声和几句小声的说话声。
过了一会儿,屋门吱呀一声轻响,伊琳娜带着一身凉气钻进屋,头发丝儿都叫外面的雾气打湿了。
她见江阳睁了眼,便走到炕沿边,顺手理了理贴在脸颊上的湿发。
江阳打了个老长的哈欠,眼睛还没完全睁开,含糊地问:“媳妇儿?这才几点?你咋起来了?外头谁呀?”
伊琳娜把声音放得低低的:“是隔壁王奶奶,过来喊你,说大队部紧急开会。我看你睡得沉,就没惊动你,我跟安娜跟着王奶奶先去听了听。”
“开会?出啥事了?”江阳揉揉眼睛,支棱着坐起来。
伊琳娜脸上有点发愁:“上头派任务下来了。说今年冬天冷得邪乎,各地东西都紧缺,特别是烧的。任务指标压下来了,从下个礼拜开始,咱每个村都得组织人手上山砍柴火,最少得上交两百石干柴,要是完不成,整个大队都得挨批挨剋。”
她停了停,又说:“不过好处也有,算以工代赈吧,砍的柴按量算工分,年底能多分钱和粮,大队还管一顿晌午饭。村里不少人家都报名了……”
江阳一听,挠了挠后脑勺:“这大冬天的上山砍树……可真不是人干的活儿。”
又累又危险,天寒地冻,山路溜滑,这活儿谁他妈都不愿意去干。
但他心里也门儿清,这年头就这特色。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工分有粮食补贴,对很多猫冬在家只能干熬着受冻挨饿的村民来说,确实是条活路。
更何况这是集体任务,关系到整个大队的脸面和利益。
于公于私,他好像都没啥理由躲清闲。
毕竟他现在也是靠山屯正儿八经的一分子。
“行吧,知道了。到时候看大队咋安排。”江阳点点头,“不过这之前,我得先把肉联厂那批鱼给凑够数送过去。得抓点紧了。”
江阳盘算着计划,肉联厂的订单可是大事,可不能延迟交货。
起床洗漱,伊琳娜已经把早饭做好了,
玉米碴子粥熬得粘糊糊的,热了好几个二合面馒头,还有一小碟咸菜疙瘩。
三人围坐在炕桌边,吃着热乎饭,看着电视机里放的早间新闻。
虽然节目没啥看头,但这新鲜玩意儿还是让一顿普通早饭多了点滋味。
吃完早饭,江阳开始拾掇渔具,准备再去河边钓鱼。
姐妹俩一看他要出门,鱼瘾也勾上来了,嚷嚷着非要一起去。
昨天钓鱼的新鲜劲和丰收的喜悦让她俩念念不忘。
江阳笑了笑,没拦着。
他本来也打算今天叫上顺子,柱子和二喜那几个半大小子,人多力量大,能快点把鱼货凑够数,早点给李卫国送去。
三人带齐了东西,锁好门窗,先去了顺子家,柱子家喊人。
几个半大小子一听要去钓鱼,兴奋得嗷嗷叫,立马扔下手里的零活,屁颠屁颠跟了出来。
一伙人浩浩荡荡往河边走,惹得村里一些早起忙活或者好打听事的婆娘们纷纷侧目,聚在一堆叽叽喳喳。
“瞅见没?江阳又带着他那俩洋媳妇和半大小子们下河了?”
“真是败家爷们!一天天正事不干,就知道鼓捣鱼!”
“啧啧,那俩洋妞可真白净,咋就跟他了…”
“听说他钓鱼有一手,昨天弄回来老大一堆鱼!”
“真的假的?吹牛吧?这大冬天河冻得梆硬,钓啥鱼?”
江阳懒得搭理这些长舌妇的闲言碎语,全当没听见,领着人径直往河边赶。
到了老地方,先检查了一下昨天藏好的鱼护,没问题,里面的鱼都冻得硬邦邦,保存得好好的。
江阳放心了,开始继续教顺子他们几个更细的钓鱼技巧,比如咋看浮漂动静判断鱼的大小和种类,咋溜鱼更省劲儿。
都是农村娃,平时干活就麻利,动手能力强,学起来也快。
再加上江阳选的这窝子实在霸道,鱼口疯得不行。
差不多每隔几分钟就有人喊上鱼!
能在这大冬天的整上这么多鱼,大家伙都高兴得不行!
伊琳娜和安娜也拿着鱼竿,像模像样地钓着,虽然技术糙,但架不住鱼多啊,也接二连三地上鱼,乐得合不拢嘴。
仅仅一上午功夫,新钓上来的鱼,加上之前存的,估摸着得有两三百斤了!
这收获,丰盛得让人不敢相信。
眼看日头快到正午了,伊琳娜和安娜先起身,准备回家做午饭给大家送来。
江阳和柱子他们继续留守钓鱼。
姐妹俩刚走没一会儿,江阳又钓上来一条七八斤重的大鱼,正忙着摘钩呢,就听见身后传来噔噔噔的脚步声和喊声。
“江阳!江阳!”
回头一瞧,是村里的圆叔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脸都涨红了。
“圆叔?咋了?跑这么急?”江阳把鱼扔进鱼护,问道。
圆叔叉着腰,大口喘气,摆着手:“哎哟喂……可算找着你了……刚……刚才去你家碰上你媳妇了,她让我赶紧来告诉你……隔壁村……那张平……怕是要不好了!眼瞅着就剩最后一口气了,让你们赶紧过去瞅瞅呢!”
江阳一听,愣了一下:“张平不行了?这么快?”
他虽然知道张平病得不轻,但以为起码还能拖个把月,没想到这就到时辰了。
他立马收回心思,把手里的鱼竿塞给旁边的柱子,快速交代:“柱子,你们仨在这接着钓,看好鱼护。等会儿我托人给你们送饭来,你们先吃。我得去隔壁村一趟。”
“好嘞!阳哥你放心去!这儿有我们呢!”柱子三人赶紧点头。
江阳不再耽搁,转身迈开大步,急匆匆往隔壁村的方向赶。
……
没多大功夫,江阳就赶到了张平家那低矮的土坯房外。
院子外面已经聚了几个邻居,个个脸色沉重,低声交头接耳,空气里一股子压抑又悲伤的味儿。
伊琳娜和安娜显然先到了,正站在门口,眼睛红红的。
江阳心里一沉,快步走进屋里。
昏暗的屋里,就点着一盏小煤油灯,火苗忽闪忽闪的。
张秀芬瘫坐在炕沿上,握着张平已经冰凉的手,眼泪珠子啪嗒啪嗒往下掉,没声儿地哭着。
炕上,张平静静躺着,眼睛闭得紧紧的,脸白得像张纸,早就没气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