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推广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没完全越过山脊,顾城就已经站在院子里整理农具了。
他那修长的手指本应握着钢笔在文件上签字,或是优雅地举着红酒杯,此刻却沾满了泥点,握着一把粗糙的铁锹。
江晚走出房门时,看见的正是这一幕。
朝阳为顾城的身形镶上金边,他穿着一件看似普通但剪裁得体的白色衬衫,袖子随意挽到肘部,露出线条流畅的小臂。
即使是在这简陋的农家小院,他依然显得格格不入的优雅。
“这么早?”江晚揉了揉眼睛,倚在门框上。
顾城闻声回头,朝她笑了笑:“今天要去东边那块地看看,听说排水不太好。”
江晚走过去,自然地接过他手中的铁锹,“先吃早饭吧,奶奶做了红薯粥。”
这时,奶奶从厨房走出来,手里端着一盘刚烙好的饼,看见顾城已经准备下地,急忙招呼:“小顾,快来吃口热的,空着肚子干活怎么行!”
顾城顺从地放下农具,走到院子里的水缸旁舀水洗手。
他洗得很仔细,指甲缝里的泥土都不放过。
江晚看着他专注的侧脸,不禁想起他第一次来到这个村子的样子——那时他穿着笔挺的西装,皮鞋锃亮得能照出人影,村民们围着他像看什么稀罕物事。
如今,那套昂贵的西装被随意挂在房间的角落,取而代之的是几件简单的棉麻衬衫和长裤。
早饭桌上,弟弟华华兴奋地向顾城展示他新学的数学题,顾城耐心地讲解着,时不时用筷子在桌上画着图形。
老太太悄悄对江晚说:“这孩子,是真不错,一点架子都没有。”
江晚点点头,心里却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
饭后,两人一起下地。
清晨的田野笼罩在薄雾中,露水打湿了他们的裤脚。
顾城走在田埂上,步伐已不像最初那样踉跄,反而有了几分农人的稳健。
“你看,这边的秧苗长得比西边的好。”顾城指着面前一片绿油油的田地,语气中带着显而易见的自豪。
江晚蹲下身,仔细查看作物长势,“确实,这片地的土壤改良见效了。”
就在这时,顾城的手机响了。
他走到一旁接听,江晚能隐约听到一些术语——“投资回报率”、“季度报表”、“董事会决议”。
她刻意走远了些,给他留出私人空间。
几分钟后,顾城回来,脸上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公司的事?”江晚轻声问。
顾城点点头,“没什么大问题,倒是你,今天不是要去找村长谈机械化种植的事吗?”
“嗯,一会儿就去。”江晚看着他,“你要一起去吗?”
顾城有些惊讶,“我可以吗?这毕竟是你们村子内部的事务。”
“你现在也算是村里的一份子啊。”江晚笑着说,“而且,你见识广,说不定能帮上忙。”
顾城眼里闪过一抹光,郑重地点了点头。
——
上午九点,村委会那间简陋的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
江福栓站在前面,看着下面交头接耳的村民,清了清嗓子:“安静,安静!今天把大家召集来,主要是讨论春种的事,还有江晚那丫头有个提议想跟大家说说。”
江晚站起身,走到前面。
她今天穿了件浅蓝色的衬衫,头发简单地扎成马尾,看上去干净利落。
“各位叔伯婶婶,”她开口,声音清亮,“大家都知道,咱们村大部分土地现在由我租用,这段时间,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帮助,作物长势不错,预计收成会比往年提高两成左右。”
下面响起一阵窃窃私语,有人点头,有人怀疑地摇头。
“但是,”江晚继续说,“我发现咱们的种植方式还是太传统,太依赖人力,我和顾城——”她朝顾城的方向看了一眼,“我们商量了一下,觉得可以尝试引入一些现代农业技术,比如智能灌溉系统,还有...农业机器人。”
“机器人?”下面炸开了锅。
“就是那种自己能下地干活的机器?”一个年轻人兴奋地问。
“不完全是,”顾城站起身,走到江晚身边,“农业机器人是一种辅助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完成播种、施肥、除草等工作,精度更高,效率也更高。”
他拿出手机,调出几张图片传给下面的人看。
村民们传阅着,发出阵阵惊叹。
“这东西,不便宜吧?”老李头皱着眉头说,“咱们一年到头才挣几个钱,买这玩意儿?”
江晚接过话:“李叔,不是购买,我们可以先租用,就是像收割机一样,租用,长远来看,这能大大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产量。”
“我自己种地虽然累点,但不要钱啊!”老李头嘟囔着,“前期种地要钱,后期收割也要机器,那我们还赚什么?”
村长江福栓听了,皱起眉头:“把这些钱拿去看病你就舒服了是吧?天天去买药,你就舒服了?刚才谁还在给我讲说种地太累了,腰疼得要命,还要去买药呢?”
老李头果然不说话了,讪讪地低下头。
顾城温和地说:“李叔,我理解您的顾虑,其实这种投入是值得的,现代农业技术不仅能减轻劳动强度,还能精准控制水肥,减少浪费,最终提高收益。”
他停顿了一下,看向众人,“而且,作为试点项目,我们公司可以提供一部分补贴,让大家以优惠价格试用这些设备。”
会场上静了下来,村民们面面相觑。
“小顾啊,”一位中年妇女开口,“不是我们不信任你,只是这新玩意儿,我们不懂啊,万一弄坏了,赔都赔不起。”
“这个不用担心,”江晚说,“咱们一步一步来,先从小范围试验开始,况且,我们租的是帮助我们耕地的人,聘请的是技术人员,机器坏了,那是技术人员的问题,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说完,回头看了一眼顾城,明显是眼里带着笑。
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村民们问东问西,江晚和顾城一一解答。
最终,有五六户表示愿意尝试,其他的则说再观望观望。
散会后,江福栓连忙对顾城说着感谢,“顾总,真是麻烦你们了,这帮老顽固,就得慢慢来。”
顾城笑笑:“改变总是需要时间的。”
“是啊,”江福栓叹了口气,“咱们这地方,落后太久了。年轻人一个个往外跑,像江晚这样愿意回来的太少咯。”
他看了顾城一眼,“你也是城里娃,能在这呆这么久,不容易。”
顾城望向正在与几位村民交谈的江晚,轻声道:“这里有很多城里没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