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李秀兰
还有不少没收到的,看见群里面大家都在晒图片,一时间觉得羡慕的泪水从嘴角流出。
【我去,看着这个鸡就觉得好好吃啊。】
【我也是说,这个鸡肉看起来就是跑山鸡,到时候我要用来做麻辣鸡。】
【麻辣鸡?怎么做呀?我还没做过呢。】
【来,我发给你教程。】
【好好好,我也来试试这个麻辣鸡怎么做。】
江晚到是不咋关心他们二号群聊了些什么。
毕竟他们都是一个圈子里面的,聊天也会更加注意,她倒是觉得一号群的顾客也挺可爱的。
【你是不知道,我那大孙子,听说我买了小江老板的鸡肉,都不吵着要去大城市找爸爸妈妈了,每天都问我,奶奶,今天吃什么啊?】
【说实在的,不只是大孙子,我家女儿都从京城调到云州市工作了,就是为了周末方便回家,每周五都要问我,妈,这一周买到了什么蔬菜。】
【我家也是,之前没回来的时候,我天天都希望他能回来,现在回来了,我就想说,要不还是不回来吧,我也快受不了了,每次回来像饿死鬼一样。】
【你们这个还好,我家才是倒了八辈子霉,我弟弟弟媳,就住我们对门,每天就扒拉着门缝看我买了什么菜回来,嘴馋得要命,我给他们说是小江老板家的蔬菜,他们都不舍得花钱,看见我买了菜,就来蹭饭,气死我了。】
【老姐妹,你是不是住春上南滨小区?我们楼上也是,每天都去姐姐那里蹭饭,我看着就觉得烦。】
【老姐妹,我就是春上南滨的啊,原来你是我楼下的住户啊。】
【你家里几口人啊?你也买了这次的鸡肉?】
【我家就我和老头两口人,我买是买了,但是我现在都不敢弄着吃,就怕我前脚刚下锅,后脚我弟弟弟媳就拖家带口的来了,现在谁家的钱是好挣的,我也遭不住啊。】
【这样,姐妹,我家也买了鸡肉,晚上你和你家那位下来来我家吃,明天你再把你家的鸡肉带下来,吃你家的,我们轮流着来,吃两顿,咋样,就在我家开火。】
【那感情好啊,会不会太麻烦你了?】
【麻烦什么,不麻烦,那就这样说好了。】
李秀兰刚在微信上聊天完,把手机关上,就听见自己家的门被敲响了。
想了想,还是把放在冰箱里面的鸡肉拿出来,用塑料袋装好。放到卧室里面去。
然后来到门口,通过猫眼往外面望过去,果不其然,就看见了自己的弟媳牵着小孩来到了门口。
刚打开门。侄子就直接推开她,让她撞上玄关的鞋架,小胖子嘴里念念有词,“让开让开,让我进去。”
进去就直接跑到冰箱,打开冰箱,看见里面还有一杯酸奶,直接就开吃,然后一边喝酸奶,一边打量着冰箱上上下下,发现没有食物,马上就不开心了。
“姑姑,肉呢?家里面怎么没有肉?你快去买一点,我好饿啊。”小胖子东边翻找一下,西边翻一下,又跑到客厅的茶几上去烦躁,最后发现真的没有吃的,脸色就变了,就差躺地上撒泼了。
这个时候,弟媳也不赞同地看了李秀兰一眼,“姐,小孩子现在还在长身体呢,你咋家里面都不买一点有营养的东西?饿到了可咋办?”
李秀兰白了弟媳一眼,她这个弟弟,是父母老年得子,本来在家里面就宠得要命,事事顺着他。
养成了一个无法无天的性子。
后来快四十岁还没娶媳妇,于是老两口把自己的房子卖了,给弟弟买了一套房,娶了一个小他十几岁的媳妇。
虽然早就知道父母不爱自己,重男轻女,但是从小到大,家里面穷,只能供一个人读书,自己成绩再好,父母也宁愿让弟弟去学校混日子。
自己十五岁就出去打工,自己当时的嫁妆就两床被子,弟弟又有房,又有车,连给儿媳的彩礼都比自己的嫁妆多。
从十五岁到三十岁,同样是十五年。
父母养她十五年,她还了回去。
后来父亲去世了,连棺材本都没有,他们自以为能养老送终的儿子,则是处处哭穷,母亲哭到李秀兰面前,说父亲连个下葬的钱都没有。
李秀兰过了这么久,还记得当时自己说的什么,没钱就把尸体停在弟弟家里呗,找她?要不然她就一把火烧了。
她妈哭着骂她没良心,她却笑着说,反正自己父母也没有教自己怎么有良心。
就算现在已经过去快十年了,她还记得当时的场景。
后来弟弟觉得晦气,母亲把父亲的尸体真的拉回来放在家里面,忍痛掏了钱埋葬了父亲后,马不停蹄把房子卖了,就住她对面了。
最开始小侄子出生的时候,她还挺高兴的,觉得大人的事情和小孩子没有关系,只不过没想到,这个她看着长大的孩子,还是沾染了父母的基因。
从小就坏。
除了来她这里混吃混喝,到处捣乱,甚至还偷摸拿起了东西。
小时候是拿点柴米油盐,饼干瓜子,她都觉得没什么,小孩子爱玩。
后面就是拿钱,偷偷去翻她的包。
最开始她还不敢相信,觉得就是一点小事情,可能是自己的钱放在哪里不见了而已,毕竟成年人也会有粗心大意的时候。
后面发现自己放金项链的盒子不见了,她在家里面开始到处找,都没有找到。
她那个盒子,一直放在床头的柜子里面,基本上隔一段时间都会打开看一下,几十年都这样,从来没有丢过。
她在家急得团团转,连带着老公都被她威胁了好几次,还发了誓,说他没有拿。
后来她在家装了监控,才发现九岁的侄子正在翻自己的包,气得她就想去隔壁踹门。
还是老公给她拦了下来,说之前没有证据,不能证明之前的金项链也是他偷的,这种人,以后不来往就行了,不要给他好脸色看,不然以后得寸进尺。
现在看着自己的弟媳带着侄子过来,她就觉得膈应得慌。
“家里面没有菜,现在我每天都去老苏公司的食堂吃饭,不买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