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归来
陈芳看着两个弟弟走远后,也带着陈近强去到了公交车站,准备搭车回乡下。
陈近强见她在车站就停下了脚步,想了想后低声说道。
“陈芳,我们走路回去就可以了,要不了多久的。”
“啊?那可得走好几个小时呢,还是坐车吧,这样快一些。”
他们老家那边说来离城里并不是太远,但那也只是针对乘车来说的,要是靠双腿走的话,起码也得走好几个小时。
陈芳还从没走过那么远的路呢。
再说了,她现在已经上班挣钱了,家里也不差这点公交车费,她当然就不愿意干走路回去这种没苦硬吃的事儿了。
更何况这么走路回去,也太耽搁时间了。
“可我没……没钱”
陈近强有些尴尬,说到没钱俩字的时候,声若蚊蝇。
他昨天来的时候走得很匆忙,身上也确实没带着钱。
而且他最初的想法就是走路来,再走路回去,根本就没想过要坐车。
陈芳虽然没听见他的最后俩字,但也明白他的意思,就微笑着说道。
“没事儿,我带了钱的。”
陈近强嘴唇嗫嚅了两下,脸色还有些发红,不过因为他常年在地里劳作,皮肤黝黑,看不出来罢了。
陈芳决定了坐车,他也只好默默的跟着一起等着。
过了没多久,公交车来了,陈芳便带着他上了车,麻利的买了两张车票。
陈近强虽然也见过公交车,但却是第一次坐上公交车,眼里充满了好奇与探究。
但因为车上的人太多,他不好问什么,只能暗自看着,琢磨着,还准备回去跟村里人炫耀一番呢。
虽然村里多数人都知道公交车,货车,火车等物件,但是坐过的人那可就屈指可数,甚至是基本没有了。
他现在有幸坐上一次,这可是很荣耀的事情。
陈芳没有关注他的情况,而是回忆起了自家与陈家小姑那边的一些事情,并暗自想着,这次回去该如何与那些所谓的亲人相处。
其实她对上一辈的事情也了解的不多,而且也并没有想与老家的人有过多的接触。
这次回去也只是为了还陈父去世时的礼罢了。
……
陈近文把陈近民送到了学校,嘱咐了两句后,便往自己学校而去。
进到教室,又是按部就班的学习。
一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下午放学后,陈近文也没有耽搁,跟王猛闲聊着离开了学校。
他先去小学那边看了一眼,果然没有看到陈近民的身影。
原本他早上的时候就让陈近民放学后等他,不过看样子,那小子已经跟着同学一起走了。
他沿着陈近民经常回家的路走,还真在半路上找到了正跟几个小伙伴玩的弟弟。
“小民,走了,跟我回家吧。”
他准备带着这小子一起回去,省的一会儿还得出来找他。
“啊?哥。”
陈近民听见他的声音,有些怕。
因为他这会儿才想起哥哥早上的嘱咐,让他放学后在学校等,结果他被同学一招呼,就完全忘了这事儿了。
“走吧,回去了。”
陈近文也没怪他什么,这么小个孩子,正是贪玩的时候,当然也不可能完全听他的话了。
再说了,他让陈近民等,也只是担心其遇到危险而已,现在弟弟完好无损,他也就不会因此而生气了。
陈近民见哥哥没有生气,也顺从的拿上书包,跟着一起离开。
二人一路溜达着,很快就回到了四合院。
此时,阎埠贵正在院子里浇着花,见两兄弟回来,就随口问道。
“陈老三,听说你姐回老家了?”
“嗯,老家有个长辈过世了,她回去奔丧去了。”
陈近文也随口解释了一下。
本身这事儿也没什么可隐瞒的,而且陈芳昨天去找人帮忙请假的时候,肯定也是说了一下原因的。
阎埠贵点了点头,也没有问陈近文两兄弟为啥没回去的话。
因为现在有某个亲人过世的话,一般也就是派个代表去就行了,根本不会说全家出动。
而阎埠贵这种盘问住户行踪的行为虽然有些让人不爽,但也没办法,这是街道办赋予他们的一点小权利。
当然,换个角度来说,这样的行为,也比较有利于周围的安定团结。
陈近文现在已经逐渐习惯了他的这个行为,只要对方不会涉及到自己的绝对隐私,他也不想去与之争辩。
一来争辩不会有啥好结果,二来那样做了,也有点标新立异了。
两兄弟回到家后,陈近文打发陈近民去做作业,他也拿出书看了起来。
等到时间差不多的时候,则是着手做起了饭来。
“哥,姐什么时候回来啊?”
吃饭的时候,陈近民随口问道。
“怎么,你想她了?”
“嗯,想。”
可以说,陈近民从小到大都是陈芳带大的,也从没跟陈芳分开过。
陈芳在陈近民的心里,完全就是充当了母亲的角色。
她回老家的第一天,陈近民想念也是正常的。
陈近文笑了笑,说道。
“她明天应该就能回来了吧,你明天放学后早点回来,应该就能看到她了。”
“嗯,那我明天放学后就回来,不在外面玩了。”
陈近民信誓旦旦的说道。
他年纪还小,也确实还不习惯陈芳不在的日子。
陈近文对于他的话,不置可否,这小子这会儿说得好,等明天的时候,可能被同学小伙伴一引诱,还不知道会去哪儿玩呢。
吃过饭后,陈近文收拾好碗筷,便让陈近民出去玩了,而他则是又拿起书本看了起来。
看了一会儿后,他又开始做起了明天的早饭。
要让他早起做早饭,他是不太能做到的,索性便趁着现在的时间,顺便把饭做好,明早直接吃现成的。
晚上的时候,没有陈芳在身边,陈近民一个人不敢睡觉,陈近文只得带着他一起睡。
第二天一大早,陈近文在闹铃声中起了床,装模作样的在灶台边摆弄了一番,然后才叫了陈近民起床。
简单吃过饭,二人又一同往学校而去。
一路上,陈近民都显得有些兴奋,他忍不住又问道。
“哥,你说姐今天什么时候回来?”
陈近文笑着说道。
“不知道,可能下午吧,反正她肯定会比你先到家的。”
他料想这种奔丧的事儿,不会耽搁太久,就如之前贾东旭死了是一样的。
毕竟现在的情况也确实不可能停灵太久。
果然,陈近文下午放学回到家的时候,就看到陈近民正缠着陈芳说话呢。
“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半下午的时候吧,是近强哥送我到乘车的地方,然后我自己坐车回来的。”
陈芳知道弟弟是担心她,所以也主动说起了回来时的情况。
陈近文点点头,看来陈近强是听进去了他的话的。
“我昨天也看到大……陈近山了,不过他昨天去了没待多久就走了。”
陈芳又随口说起了昨天的一些事情。
“嗯,正常。”
陈近山当然不可能为了一个关系淡薄的姑姑,耽搁太多的时间,能回去一趟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唉,不回去不知道,小姑家的日子过得还挺艰难的。”
“嗯?怎么会呢?”
陈近文有些诧异,现在是六二年,应该是才结束村食堂没多久啊,怎么会过得那么难呢?
“唉,还不是小姑的病拖累的……”
陈芳絮絮叨叨的说了起来。
通过她的叙述,陈近文才大概了解了那个所谓的小姑家的情况。
陈家小姑嫁的地方离他们老家并不是很远,但是那边的地更加贫瘠,再加之这几年光景不好,所以陈家小姑那个村子的产出也只是勉强够温饱而已。
而陈家小姑这边呢,由于她的身体不好,家里的几个孩子就只得早早的辍学开始帮着干活。
就比如陈芳这次回去看到的一个表姐,也只比她大半岁,却从未读过书,而且还已经在谈婚论嫁了。
(虽然这会儿的正策规定是女子十八岁才能结婚,但乡下一般是没那么严格的,而且也总会有某些方式方法来规避这个规定。)
陈近文听了那些种种后,也只能叹一口气。
有句话说得好,救急不救穷。
他现在虽然有了一定的实力,但是也并不可能去帮扶这种家庭。
更何况他跟陈家小姑那边根本就谈不上有多好的关系。
仅剩下的那一点血缘关系,也随着陈家小姑的去世,而变得更加的淡薄了。
当然了,陈芳絮絮叨叨的说了半天,但她也没想着要去帮助那些表兄弟姐妹的。
毕竟自家的条件虽然好了一些,但也并没到大富大贵的地步,她此时也只是纯粹的发泄一下心里的情绪罢了。
事情说出来过后,她的心里也好受了不少。
而且她还觉得很是庆幸,庆幸自己是生活在城里,以前有陈父撑着家里,后来弟弟又把家撑了起来,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
到了现在,她更是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可以挣钱养家了。
两姐弟又闲聊了一会儿后,陈芳便开始做晚饭,而陈近文则是带着陈近民做起了作业。
陈家小姑的去世,并没有给陈家三姐弟带来多大的影响。
也别说三人是不重视亲情,在任何时候,不来往的亲情跟陌生人基本没啥两样。
所以第二天,他们该上学的继续上学,该上班的就继续去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