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讲解

两人一出现,原本嗡嗡作响的会议室,仿佛被人按下了暂停键,瞬间消失得一干二净。\看?书′君^ ?无¨错?内_容¢

高建军他们这些大队书记,更是下意识地就站起来迎接。

“梁书记!”

“马主任!”

问好声此起彼伏。

梁书记的表情一如既往的严肃,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目光沉稳地扫过全场,径直走到了最前方的主位上坐下。

马主任也跟着在旁边的位置落座。

梁书记他抬起手,往下压了压。

刚刚还想继续套近乎的干部们,立刻自觉地闭上了嘴,整个会议室都安静下来。

等大家都安静下来之后,梁书记才清了清嗓子,沉声开口。

“人都到齐了。”

“那我们今天的流感防治工作会议,就正式开始。”

梁书记的声音不高,但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同志们,今天把大家紧急召集过来,是要说一件非常重要,也非常紧急的事情。”

梁书记的表情严肃,目光沉稳地扫过全场。

“根据我们收到的最新消息,隔壁红旗公社下面的一个生产队,爆发了流感。”

一听这话,会议室刚安静下去的氛围,瞬间又被点燃了,嗡嗡的议论声再次响起。/天¨禧`暁+说

“什么?流感?”

“严重吗?有多少人得上了?”

“这病……会死人吗?”

……

听着众人的议论,梁书记抬起手,再次往下压了压。

“大家先安静!”

“根据红旗公社那边传来的消息,目前已经有几十个人感染了,虽然暂时还没有出现重症,但情况不容乐观!”

几十个人!

这个数字让在场所有大队干部的后心,都窜起一股凉气。

这年头,医疗条件差,一场小小的感冒都可能要了人的命,更别说这种一传一大片的流感了!

“梁书记,这个流感,具体是个什么章程?得了病的人都有啥症状?”

红旗大队的书记李志勇站了起来,他的脸色最为难看,毕竟他们红旗大队距离红旗公社最近。

当初要不是红旗公社的生产队已经够多了,他们红旗大队就是红旗公社的一员了。

马主任接过话头,用一种沉缓的语调解释道:“主要的症状就是高烧不退、浑身酸痛、咳嗽、头疼,跟咱们平时的风寒感冒很像,但要厉害得多,而且传染得非常快!”

“为了避免流感蔓延到我们青山公社,我们必须立刻行动起来,做好万全的预防措施!”

梁书记拍了拍桌子,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过来。·9¢5~k¢a\n′s^h-u^.\c!o`m′

“卫生院那边,已经连夜制定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案,今天这个会,主要就是把这个方案传达下去,需要各个生产大队全力配合执行!”

听到这话,在场的干部们心里稍稍松了口气。

有方案就好,就怕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前进大队的队长赵晓东紧跟着问:“书记,那具体要我们怎么配合?您给个章程,我们保证执行!”

“对!我们都听公社的安排!”曙光大队的张铁山也大声附和。

一时间,表态声此起彼伏。

这些都是常年跟社员们打交道的基层干部,他们比谁都清楚,这种时候,统一指挥有多么重要。

梁书记满意地点了点头,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目光转向了会场的后方。

那目光越过了一众大队书记和队长,最后落在周逸尘身上。

“这个预防方案,是由我们卫生院的医生,周逸尘同志提出来的。”

“下面,就由他来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具体的方案和流程。”

话音刚落,几十道目光齐刷刷地从梁书记身上,转移到了周逸尘身上。

周逸尘身边,江小满的心“怦怦”直跳,一双大眼睛里写满了紧张和骄傲,她下意识地抓住了周逸尘的衣角。

而之前那两个对周逸尘心怀审视的卫生员,前进大队的刘伟和东风大队的王春燕,更是直接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不可思议。

他们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站出来讲解方案的,不是周院长,不是李副院长,而

是这个他们眼中的新人?

在全场焦点的注视下,周逸尘感受到了江小满的紧张,他不动声色地拍了拍她的手背,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

然后,他站了起来。

他没有半分年轻人的慌张,有的只是从容自信。

他先是冲着最前排的梁书记和马主任微微颔首,然后又环视全场,对着那一张张或惊疑或审视的面孔,礼貌地点了点头。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好。”

他的声音清朗而沉稳,不疾不徐,让大家的注意力再次集中起来。

“关于这次流感的预防方案,卫生院的核心任务有三个。”

“第一点,由卫生院提供标准化的预防药方,确保药效。”

“第二点,由公社出面,卫生院协助,统一采购或者调配所需要的药材,保证供应。”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会派出医生,下到各个生产大队进行技术指导,确保每一锅预防药汤的熬制质量,都符合标准。”

他的话语清晰,逻辑分明,把卫生院的责任和义务,划得清清楚楚。

在场的干部们都是人精,一听就明白了。

卫生院这是只出技术,不出人力,把最繁琐的执行环节给甩出来了。

有人刚想皱眉,却听周逸尘话锋一转。

“而我们这个方案的第二点,也是核心。”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大队书记和队长,语气变得郑重。

“那就是,各大队、各个生产队,才是这次预防行动的绝对主力军!”

“我的建议是,以生产队为最小单位,由各队的队长、书记亲自负责组织。在队里找几口干净的大锅,安排信得过的社员,轮流熬煮药汤。”

“熬好了,就以户为单位,按人头分发下去,确保每个人都能喝上。”

“这样一来,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效率才是最高的。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全公社撑起一张防护网。”

周逸尘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

他把这个方案,掰开了,揉碎了,用最朴实、最直白的话,一点一点地讲给了在场的所有人听。

没有一句空话套话,全都是实实在在,能够落地执行的干货。

原本还心存疑虑的干部们,脸上的表情渐渐变了。

从最开始的怀疑,到后来的倾听,再到现在的思索和认同。

他们都是在土地里刨食的庄稼汉,但也知道好坏。

周逸尘这个法子,听起来,是真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