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明戈昔

第42章 送別

朱寅施施然进院,眾人顿时一起看过来。

“额真回来了。”

“朱兄弟。”

寧採薇神色玩味的给朱寅一个眼风,“你回来的正好,徐公子要走了。”

朱寅道:“徐兄要回家不是说,公子小白在外而安么”

徐小白有点尷尬,訕訕说道:

“小白在外而安不假,可终究还是要回齐国啊,不然哪来桓公呢”

朱寅咯咯一笑,“这登州就不就在齐国么你又要回哪去”

徐小白很是无语,也不觉得这个顽笑有趣,只能说道:

“幸亏朱兄弟援手,兄弟我才能回到中原。可既已回归中土,兄弟就要赶紧家去了。”

他此时归心似箭,眼见朱寅要在少保府住段日子,哪里还能继续等待

再说少保府就是个空壳子,灯油蜡烛都没有,竟连普通人家也不如。他是一夜也不想留。

朱寅点头:“家去吧,家去的好。此去南京,是要到济寧坐船走运河吧”

“是。”徐小白点头,“算起来到济寧最少十天,路上还不能下雨,这三伏天赶路,著实吃苦。”

“到了济寧上船,一帆顺风南下,那就轻舟数日过扬州,一觉醒来瓜州渡。”

朱寅知道,接下来徐小白就要开口打秋风了。

他也不急,好整以暇的在井边坐下,伸著脑袋俯视井水。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徐小白见朱寅没有主动提钱的意思,只好也坐下来,和朱寅一起伸头照水。

暮靄中的井水,就像房中很久未磨的铜镜,昏昏沉沉的映照出两颗脑袋。

“丝丝凉意,井气逼人。”朱寅说道,“要是掉进去,也就爽快了。”

“凉快,就是爬不上来。”徐小白道,“这戚家大院,少说也是百年老宅了,经歷好几代人,天知道这井里有没有淹死过人。”

“我家在南京的国公府有两百多年了,共有十二口井。你猜怎么著据说有七口井,淹死过人。”

“所以,我家虽然井不少,却要派人去棲霞山的真珠泉、白乳泉用水车运水吃。”

“至於府中的井水,都是家奴下人、马骡鹰犬吃的。”

“侯门井,古镇桥,哪里没有命几条。”

说到这里语气一转,“朱兄弟府上有多少口井”

这就是试探了。门第越高、宅院越大的人家,一般井也越多。

数月以来,他始终搞不清楚朱寅的身份来歷。

只觉得朱寅肯定出身不凡,很有来头。

但越相处,就越扑朔迷离,越是令人感到神秘。

朱寅小脸上一片清幽,“我家没有井,全部喝山泉。洗澡都用山泉。不过不需要人工运水。打开水闸,山泉自来。”

徐小白一怔,没有试探出什么。

他盯著朱寅头上那对小小的角髻发了一会儿呆,终於不装了。

“朱兄。”徐小白搓著手,拇指和食指捻动几下,“小弟虽欲南归,奈何囊中羞涩,没有盘缠。”

说完一脸期待的看著朱寅。

含情脉脉。

“徐兄何不早说”朱寅愕然抬头,“你我挚爱亲朋,何分彼此三五十两的回家盘缠而已,值当什么!”

三五十两徐小白笑容一僵,我说三五十两了

没错。要说路上盘缠,三五十两白银,足够北京到杭州了。

可问题是,他没有路引,各处水陆通关,要“买路钱”的。

他是监生,本和秀才一样出门不需路引,但需要证明监生功名的身份。

可他身上监照、浮票、牙牌,一个都没有。

怎么证明功名

那么他一路回南京,代替路引的“通行费”,就需要五六十两!

最少要借一百两,他才敢上路啊。

“这个…朱兄,我没有路引啊,要额外多很多钱的…”

徐小白的语气十分为难。

朱寅这才恍然道:“原来如此!你看我都糊涂了!那句话怎么说哦,朋友有通財之义!”

“你说吧,要多少!”

徐小白心头一松,只觉得眼前这张小脸十分可爱。笑逐顏开的说道:“最少一百两!”

“不对!”朱寅拨浪鼓般的摇头,“数目不对!”

“怎么”徐小白的笑容再次一僵,顿时紧张起来。

却见朱寅肃然道:“一百两是你的盘缠和买路钱,可你一年多不回家,难不成能空手回去么”

“起码要置办一身像样的行头,买些像样的见面礼吧总不能棲棲遑遑、淒悽惨惨的回去。”

“那家人能相信你的话”

“我给你二百两!”

二百两!徐小白神色一喜,一颗心被朱寅搞得七上八下,又被揉搓浑身通泰。

“朱兄大义啊!”徐小白叉手行礼,“小弟真是铭感五內,我这就写下字据…”

朱寅摆摆手,“写什么字据你太见外了徐兄!二百两白银是不算少,可也比不得我们关外共患难的交情!”

徐小白都有些感动了,“朱兄,我就不说客套话了。等我回到国公府,一定不会忘记今日恩情…”

“好了好了!”朱寅打断他,“人生际遇,全靠缘分。我年纪小,却听大人说过这个道理。”

“你我一场交情,固然是缘分。可今生今世是否能够重逢,也还不一定呢。”

“我若是心存回报的念头,那就没意思了。”

徐小白嘆息道:“朱兄虽然年幼,却急公好义,真有上古高士之风啊,吾不如也。”

“如此,兄弟就领受不愧了。”

朱寅对寧採薇点点头。

寧採薇却是轻摇螓首,咬著嘴唇。

朱寅皱眉道:“去给徐兄封二百两纹银。”

寧採薇戏精附体的不依道:

“小郎君真是小孩大方,我家的银钱莫是大风颳来不成平白送人使唤!”

“借钱也不是不行,可白纸黑字的字据,万万少不得!这年头,哪有送人钱使的!”

朱寅佯怒道:“徐兄是我挚爱亲朋!二百两银子值当什么!小小妇人有何见识!岂知朋友之义!”

“快快取来,莫让徐兄久等!”

徐小白见两人爭执,心中对朱寅更是感念至深,忍不住说道:

“切莫为我爭吵啊,朱兄,我还是写下字据吧…”

朱寅一摆手,小脸含霜的看著寧採薇,“你给不给”

“给给给!”寧採薇一跺脚,气呼呼的一拧轻盈的腰肢,就恨恨往屋里走。

兀自慪气道:

“你这散財童子,到时跟你朋友去过吧!奴家自是命苦!”

徐小白搓著双手,既愧疚又尷尬。

朱寅展顏一笑,老气横秋的说道:

“莫要管她。从小不裹脚的小女子,性情倔强,不必一般见识。”

徐小白暗道:“朱小兄弟真是重情重义,回到国公府之后,可不能忘了今日。”

不一时,寧採薇就叉著小蛮腰,俏生生的站在前厅的台阶上,居高临下的说道:

“不开眼的!二百两银子,十几斤重,你们不来拎!”

“我来!”徐小白一个健步上去,拿起地上的褡褳。

里面是二十个银锭,白的晃眼睛,暮色之中,数它最亮!

要说徐小白可是国公之孙,王孙公子。当年在南雍,乃是用金叶子、金豆子的主儿。

可那一切富贵往事,如今恍如隔世。

此时见到二百两银子,居然觉得分外珍贵。

“朱兄,小娘子,我这就告辞了。”

徐小白连一刻钟也不想待在这荒凉的少保府。

“山高水长,后会有期。到了南京,一定要来找我。”

朱寅却是皱眉道:“徐兄携带二百两纹银,孤身独马,路途遥远。小弟不放心吶。”

言之殷殷,情之切切,语气十分关心。

徐小白笑道:“朱兄不必担忧,路上虽有剪径强盗,可我只走驛站和运河,却无大碍。”

“再说,我骑射也不算差了,打不过也能纵马逃走。”

朱寅点点头,又吩咐兰察送给他一张弓、一壶箭、一把刀。

徐小白见他如此周到,不禁更是感怀在心。

他离开时再三恳求,请朱寅到时去南京游歷。

朱寅亲自送徐小白出门,看他在上马石上马,单枪匹马的隱入夜色之中。

徐小白缓轡而行,直到走出十余丈外,回头一看,仍然见到那小小的熟悉身影,站在戚府门口目送自己。

徐小白不禁眼眶一热,打马挥鞭而行。

……

“小白终於走了。”

朱寅回到碧云院,径直走入乌漆嘛黑的客厅。

寧採薇已经抱著寧清尘坐在那儿了。

女孩子语气轻鬆的说道:

“二百两投资亏不亏,不看他有没有机会继承国公,而是看他本性如何,是不是知恩图报。”

“他要是知恩图报,就算当不上国公,哪怕只是个公府子弟,也能帮上大忙。比如说…私船出海!”

“知我者採薇也!”朱寅笑道,“什么东西最贵免费的。”

“歷史上他没有当上国公。不过就算他不是国公,也毕竟是国公的孙子。他只要真心帮忙,我们就能分杯海商走私的羹,出海许可就有了。”

“沿海走私海商,都是这些地方权贵把持。要是不走捷径,我们最少要十年二十年才能上桌。”

“这隆庆开关吶,就是开个小孔,屁用没有。接下来几十年,还是走私是王道。”

“哼,大明皇帝已经没有彻底开海的能力了。不靠徐小白这种人,不知何时才能参与游戏。”

两人说话间,戚报国就带著两个帮閒进来。

“稚虎啊,你要的东西都採购回来了。”

“爹说,你吃完了夜饭,就去止止堂,他在书房等你,有话和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