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明戈昔

第104章 生意经

寧清尘是真的伤心了。

有病寧清尘,没病不如狗。

中秋节,不带她。

我工具鸭!

婴儿的情绪,让她无法理性了。只是婴唻哭泣。

姐就要任性!

朱寅只能和她一起坐在地上,看著她受气包般的小脸,说道:

“今天,我破获了一个大案,耶穌会的奸细將火药装在孔子像里,企图引爆夫子庙——.

“吖”寧清尘不敢相信的抬起满是泪痕的脸蛋,声音有点嘶哑的说道:

真的吗”

朱寅神色严肃的重重点头,“这事很快就有消息传到村里了,我能睁眼说瞎话要不是我,今夜会死很多人。”

寧清尘顿时不哭了,成人思维一下子压过了婴儿情绪,“好危险鸭,幸亏被你发现了。”

“可不是么!”朱寅拉住婴儿的手,“我现在想想都后怕。我和你姐姐哪有一丝心思玩耍”

“就差一点啊。若非我是特工出身,养成了怀疑一切的职业习惯,又熟悉歷史,根本就无从发现。”

寧清尘目中满是敬佩的小星星,“多亏你,好厉害鸭。”

“妹妹。”寧採薇目中泪闪烁,“你知道当时多危险么一群倭寇要引爆火药,还要杀我们。”

“那些捕快都贪生怕死,不敢拼命,结果倭寇衝过来,要不是红缨挡住,你就见不到姐姐和你姐夫了。”

“你不知道当时多危险,到处都是尸体。真要那样,这个世上就是你一个了。”

“真的鸭”寧清尘听到这里,看到姐姐的泪,顿时有些心软,“没事就好,唉,嚇死我了。”

寧採薇把她抱起来,“姐姐怎么会不管你当时我想,要是今天我和小老虎死在倭寇手里,谁来照顾你。”

“鸣鸣-—”寧清尘抱著姐姐的脖子,忍不住又泪落如雨。

寧採薇拍著婴儿的背,擦著她的眼泪,“好啦好啦,姐姐不是没事了嘛,清尘不是三月大的孩子了,不要哭啦。”

“咯咯——”寧清破涕为笑,鼻子直冒泡泡。

神特么不是三月大的孩子,姐你逗比鸭。

寧採薇和朱寅对视一眼,都是勾唇浅笑。

呵呵。这妹妹返婴,泪点低不假,可笑点也低啊。

两人哄好了妹妹,这才知道奶娘赵嬋儿今天餵了三次奶,还陪了妹妹很久。

这个奶娘的確是不错了。

寧清尘说道:“赵阿姨和吉兰阿妈一样,都对我很好。”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寧採薇笑著点点她的鼻子,“那就快点长大,报答吉兰阿妈和赵阿姨。”

寧清尘奶声奶气的说道:“我想吉兰阿妈了,不知道她怎么样了。关外那么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她。”

她刚才哭喊,嗓子有点嘶哑。

“清尘不要说话了。”朱寅说道,“你的声带还很嫩,该休息了。”

“等再过半年,声带再发育一些,就可以多说话了。”

寧清尘很乖巧的点点头,不哎声了。

她在寧採薇怀里扭动几下,就向朱寅伸出两条嫩藕般的小胳膊。

意思是,抱抱我。

朱寅只好接过来抱著,將她举起来转了几圈,逗得婴儿咯咯笑。

寧採薇忽然无奈的发现,怎么妹妹更听小老虎的话

甚至,对小老虎比对自己更亲

不是-你之前不是说朱寅想吃软饭,还要逼他辞职的么

这才不到一年啊。

我才是你亲姐!

寧採薇都有点酸了。

可寧採薇也知道,自从在妹妹小学时害死了她养了两三年的华丽雨林(蜘蛛宠物),妹妹就对自己耿耿於怀。

实际上,之所以弄死华丽雨林,也是关心她,

因为那蜘蛛有拳头大,还有毒,加上蜘蛛不能养熟,不会认主,所以对孩子有危险。

被咬一口倒不会致命,可万一伤到眼晴就很麻烦了。

於是,自己略施小计,害死了那只漂亮的蓝色蜘蛛。

当然,寧採薇自己也承认,是自己霸道了。

出发点是好的。可那蜘蛛妹妹毕竟养了八百多天,从指头打养到巴掌大,肯定是有感情的。

自己以爱之名,用『我为你好』的理由,擅自弄死了妹妹的宠物,伤害了她的感情,到底对不对

说到底,那蜘蛛没有伤害过妹妹,相反还给妹妹带来很多快乐。

朱寅很快就哄睡了寧清尘,就將她放到床上,盖好小被子。

接著,两人才走到外间,坐在栏杆边,看著天上的明月。

“给,灌藕,今天夫子庙关扑贏得。”寧採薇打开包装,拿了一块餵给朱寅朱寅咬了半块,小脸抽搐一下,“好甜啊,甜到心里了。”

“甜吧。”寧採薇嘻嘻笑道,將剩下的半块塞到自己嘴里,“有甜又脆,味道不赖。”

“明朝的白,比我想像中便宜的多,一斤白只顶五斤米。之前看小说,

书中说明朝白很贵,还有说一两银子一两白的,哈哈。”

“我倒是有个想法。”

朱寅也笑了起来,说道:

“这倒不是作者真不懂。而是作者要写主角造白发家致富啊。白便宜,

主角还怎么发大財”

“怎么,你不会想做白生意吧”

寧採薇吃著灌藕,神色认真,“不行么这个项目,我觉得可以。”

朱寅摇头,科普道:“晚明的白价格便宜,甚至比民国时期还要便宜。万历朝百姓生活水平,远超清朝到民国三百年间的任何时期。”

“万历时期朝政腐败不假,可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是封建时期很好的了。”

“民不聊生食不果腹也有,那主要是遭了天灾人祸,並非常態。大部分地区的百姓有吃有穿,生活稳定,白真不稀罕。”

“你做白生意,没有多大优势。”

寧採薇点头,“也是哈。南京一斤猪肉只要二十文,一斤鱼只要七八文,一斤白也就三十多文。”

“你觉得白为何这么便宜”

朱寅吃下第二块灌,“明朝拥有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製技术,就是《天工开物》里面的黄泥水脱法。”

“明朝造出价廉物美的白,距今起码有一甲子的时间了,技术早就普及。”

“这个技术传到印度,印度又传到欧洲。晚明时期,是四大出口商品之“所以印度语称白为中国,就像英国称中国为瓷器。”

“白此时在外国都不算奢侈品了。十几年前,长宗我部一次性向织田信长献上了白三千斤。”

寧採薇呵呵一笑,“你的意思是,明朝白便宜因为技术普及了,可是原材料呢你以为明朝的甘蔗园很多”

“起码我来明朝快一年了,没有见过一块甘蔗园。而南京的鲜果铺子里,甘蔗的价格是梨子的八倍!”

“你觉得甘蔗的价格是不是偏高白一斤只要三十多文,真的便宜吗明朝百姓的人均耗量呢”

朱寅顿时被问住了,皱眉道:“这又能说明什么总之,白价格只有大米的五倍,的確不是奢侈品啊。”

寧採薇摇头,“所以呀,你是真的没有商业思维。这方面的视角有点肤浅了“很明显,明朝的甘蔗產量是很低的。明朝的甘蔗园很少,產量绝对高不到哪里去。”

“就这不多的產量,还要出口海外。国內的货就更少了。”

“按理说,白的价值应该很贵才对。毕竟原材料產量就那么多。可问题是,价格只是大米的五倍。”

“问题出在哪”

朱寅似乎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大明百姓对白的需求小。需求小,哪怕產量少,价值也贵不到哪里去”

寧採薇点头,“对,你开窍了。就像后世的巧克力,產量很小,但也不是奢侈品,因为需求小。”

“產量小,同时需求也小,那就是市场平衡了,不会贵。但市场也不大,只能是次级市场。”

“可是如果,这需求暴涨呢比如暴涨三倍”

她满脸都是自信的笑容,“明朝百姓为何对白的需求小因为白只是作为调味品在使用,就像调料一样。”

“白不是零食,只是调味品。还不是盐那种必须的调味品,市场需求又能大到哪里去”

朱寅终於知道寧採薇的意图了,“你要做果”

寧採薇一拍手,“对了。我要做果!白的甜度太高,太甜,无法当零食。但如果用白为原料,製造果,將白转化为零食,白的需求量就会爆炸。”

朱寅也笑了,“也是啊。明朝只有葫芦、蜜饯这些甜食,后世的果还真没有。”

“而且,果的消耗量是很大的,对孩子来说,算是半刚需了。”

寧採薇看著天上的圆月,“中秋夜望月谈钱,的確大煞风景,俗不可耐。可这是我今晚的说话重点。”

“做果,是我这段时间思考的商业战略之一。

“我想过了很多,发现一个尷尬的问题。凡是目前赚钱的生意,我们这种后来者,难以快速见效。”

“丝绸、盐、茶叶、瓷器都是权力密集型行业,资本也大,还被垄断了,行业也非常成熟,早就形成了一套行业標准和商业规则。”

“我如果一上来就做这些生意,就必然要遵守已经成型的商业规则,必须要抢占已有市场。”

“这样一来,拼的就是资本,人力,渠道,权力—-我们哪一样都没有优势,

要想后来居上,就是事倍功半。

“同样的资本投进去,运营成本更高,回报很慢,风险更大,周期太长。”

“有技术难度的科技產品我们造不出来。搞没有技术难度的发明创造吧,又没有专利保护,就是为人做嫁。”

“搞房地產,既没有那个本钱,也没有那个市场。”

“做矿业很赚钱,可金属矿又是朝廷垄断,私人难以插手。做煤矿、石灰这种私人能干的矿,又需要大量矿工——”

“做海贸—-我们既没有货源,也没有大海船,又没有走私渠道——”

“以上这些,没有一个行业,是適合我们的起家生意。”

“这衣食住行四大刚需,还是做食品最容易上马,风险最小。』

朱寅问道:“服装不行么开一家服装超市明朝虽然有成衣店,但衣服太少.”

寧採薇摇头,“后世服装批发市场,是建立在服装工业化生產基础上的,製造成本低廉。所以压货成本低。”

“古代没有机器化大生產,服装製造全靠人手,成本太高,挤压风险就难以控制了。”

“而且就算行,也没有任何门槛,很快就会被复製。”

“果是最合適的。果的配方虽然只是一层纸,但也不是別人短时间能仿造出来的。”

“而且成本低,上马快。因为没有人做,我们能利用先发优势,迅速掌握市场份额。”

“这个全新的市场,我们很快就能赚到第一桶金,而且是大钱。”

“等到別人反应过来,我们已经遍地开,掌握了品牌优势、定价权、行业標准、销售渠道、原材料,率先组成了行业协会。”

“到那时,我们就是果大王。然后,我们以果为核心產品,推出一系列大明没有的食品,比如奶粉。”

“三年之后,我们有了足够的资金积累和市场资源,再做其他生意。”

“做生意在起步阶段,最忌贪多,最忌什么都做。先把一个行业做到极致,

再跨行业战略扩张。”

“我的计划差不多定了,就是和你商量。前三年,只做果食品!”

寧採薇说到这里笑了,“我当年在暑假时,就曾经去寧氏財团旗下的食品厂锻炼过,对於食品的生產製造,有不少了解。”

朱寅听的都有点心潮彭拜了。

果大王啊。这是个很好的起步生意。

他看过的小说中,很多主角都是靠烧制现代玻璃、造现代肥皂赚钱。

很遗憾,无论是烧制现代玻璃,还是造现代肥皂,受限於古代原料问题,其实都很难。

需要大量原料,长期的试错摸索出经验。

而且即便造出来,市场和销量也很可疑。香胰子的效用,甚至比现代肥皂更强。

现代玻璃,先不说古人喜不喜欢这种东西,起码不是刚需。

造高度白酒很抱歉,这个时代早就有烈度白酒了。

晚明时期的白酒,不但酒精度很高,而且种类繁多,三五十度的名酒一大堆。

茅台、水井坊、国窖等名酒,都是明朝时就有的。

在这个时期造白酒就能赚大钱做梦吧。

至於什么香水、化妆品、养珍珠---一个比一个难,都是经验密集型技术需要很多时间金钱去摸索试错。

除非,本来就会干这个。

还有回古代开银行的,那就更搞笑了。古人都把钱紧紧藏在家里,谁敢送到你开的银行凭什么敢

他想来想去,没有一个商机,比现代果更適合打开局面,而且还能做大规模。

寧採薇继续说道:“现代果技术不难,但涉及到具体配方,又有些难度。

古人几年之內摸不透。

“以万历时期的生活水平,消费者数量可观。”

“孩子很爱吃,奶还补钙,半刚需。兜里没有几颗,你好意思和小朋友打招呼又是快速消耗品,市场空间很大。”

“果保质期长,容易存储、运输、包装、量化。就算变质了,也可以换个包装出口,反正洋人和倭人也吃不死,照样甜。”

“而且很容易竖立品牌效应,传播速度很快。產品很容易分级,高端、中端、平品都能囊括。”

“另外,果也可以通过包装设计,打文化牌,捆绑婚庆、喜宴、科举、节日等各种场景。”

“甚至,可以作为军用物资,配备给大明军队,作为补充体能的能量食品.”

“小老虎,我们能赚很多钱的。”

寧採薇说到这里,伸出五个指头,神色平静,“三年之內,我要赚这个数。”

“五万两”朱寅说道,“能做到吗你知道在明朝,五万两是多少钱”

寧採薇摇摇头,“不是五万两,是五十万两!”

什么朱寅嚇了一跳,一脸“我不信”。

“三年你要赚五十万两银子!靠果”

“寧总啊,你歷史不好,可这是明朝啊,你知道五十万两银子,意味著什么吗”

“现在不是银子泛滥的晚清。”

寧採薇轻摇首,“我只有做到了,你才知道这不是异想天开。资本一旦找对了商机,找准了时机,加上在一个时期內做到垄断,增殖的速度是恐怖的。”

她微微一笑,“你不懂。三年后的中秋,我会让你看到五十万两银子的进帐。要不打个赌”

朱寅想到五十万两银子,感到嗓子有点发乾,“打什么赌”

寧採薇笑道:“如果三年內我能赚到五十万两银子,到时你就给我一个承诺。”

朱寅问道:“什么承诺”

寧採薇摇头,“现在不告诉你。到时再说,总之是合理合情的要求。”

“好吧,我答应你。”朱寅还是不信,她三年能赚五十万两,“只要合情合理,我就给你那个承诺。不过,要是你输了呢”

寧採薇的脸蛋在融融月光下生动无比,星眸璀璨的看著朱寅的眼睛,“小老虎,如果我输了,我就给你一个承诺。”

朱寅笑了,“採薇,你这不是要赖吗什么承诺还不是你说了算这可不行。”

寧採薇“咭”的一笑,“那你说怎么办”

朱寅摸著下巴想了想,“还没想好。等我想好了再告诉你。”

“好吧。”寧採薇知道小老虎不是很好糊弄,只好换了个话题:

“我需要和白作坊签订稳定的供货契约,还要和南直隶的甘蔗园主签约。”

“这些都好办,价格公道適度让利,就能定下来。但是,我需要一批奶粉!

2

“奶粉可以用原始方法製造,但我没有奶源。”

朱寅脸都绿了,“你还没奶源,做什么奶那你还说三年能赚五十万两”

“朝廷对蒙古人的贸易控制的很死,对女真人的贸易也控制的很死,你要是想通过蒙古人和女真人搞奶源,起码目前根本做不到。”

“呀,你真是没有商业头脑。”寧採薇脚,“我为何非要通过蒙古人女真人搞奶源”

“不然呢”朱寅两手一摊,“內地哪里还有上规模的奶源吐蕃人对吐蕃人商道也控制的很紧,而且吐蕃太远了。”

朱寅说到这里,对明朝也很无语。

说起来,甘肃是明朝直辖,应该是有奶源的。可是甘肃汉人没有养牛挤奶的习惯。甘肃的吐蕃人虽有奶源,又被朝廷限制贸易,商路不畅。

寧採薇摇头,“你还忘记了一个奶源地。”

“我要是不打听清楚,敢做奶么”

朱寅一拍脑门,“我想起来了!西南!你问过岑秀冰了”

他怎么忘记西南了西南少数民族,也有牧民啊。

寧採薇笑道:“聪明,就是你那个秀冰姐姐告诉我的,知道广西的天仙草原和南山牧场吗就在岑氏土司的控制之下。”

“那里有十几万亩的优质草场。秀冰说,就在十年前,海外传入一种牛,

產奶很多,比本地牛的產奶多好几倍。”

“只是,那里的僮人和瑶人,也不喜欢喝牛奶,那牛养的不多,只有一百多头。”

“是欧洲奶牛!”朱寅毫不犹豫的说道,“我想起相关歷史了,晚明时期,

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杂交奶牛引入云南。”

“既然能引入云南,引入广西也很正常了。”

寧採薇道:“你也觉得是奶牛,那就没错了。你的秀冰姐姐肯定会帮你的。

这个合作关係,很容易定下来。”

“在她的地盘,也能很安全的製造奶粉。”

“一百多头杂交奶牛,养好了,每年起码能產几十万斤鲜奶。八斤鲜奶出一斤奶粉,那就是好几万斤奶粉!”

“起码够我们第一年用了。等到第二年第三年,我们会有更多的奶源。”

“这事,我之前已经给她提过一嘴了,算是有过铺垫。事不宜迟,我过段时间就去广西找她。”

朱寅有点意外,“这么快就要去”

寧採薇点头,“赚钱要快,你一进入官场,就需要很多钱。还有岱山岛造船的钱,造火炮的钱,招兵买马的钱,都要赚出来。”

“没钱武装舰队,你这个岱山军节度使,又怎么能夺取洋人的殖民地和商道呢”

“等你入学国子监,我就去广西出差了。红缨和嘎洛陪我去,再带上四个水手就够了。”

“我离开之后,清尘就给你照顾了。”

“年底这几个月,我会很忙。过年之间,商业架子要全部搭建起来。”

朱寅有点不舍,“你去那么远,我都有点不放心啊。”

寧採薇又想到一件事,“在去广西解决奶源之前,我还要做一件事,就是填玉阁!”

“填玉阁可能出问题了。你不是特务么你打探打探情报,填玉阁到底出了什么事。要是有机会,就收购这家老字號的珠宝楼!”

“我想四两拨千斤,藉助填玉阁,玩儿一出简单的资本运作!”

朱寅点头:“好!填玉阁的情报,我很快就会送给你!”

ps:关於万历时期的生活水平,请参考陈舜《乱离见闻录》、利玛竇《中国札记》、克鲁士《中国志》、郑廉《豫变纪略》等。当然,晚明百姓生活水平较高,不是万历的功劳,而是晚明社会生產力发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