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逼问贾母,要接秦可卿(求追订!)
这招呼三春黛玉以及宝钗元春的,正就是那从前常邀三春黛玉过去做客的牛继宗太太牛夫人。
牛夫人瞧见只几个女孩出来玩,不由得好奇的拉着迎春问了起来。
“你们家大人呢?”
听见牛夫人的问,迎春想起了说跟人去一会,便就走了的贾琏。
迎春朝牛夫人摇头。
“大概率是和人聊起来了。”
“和人聊起来。”牛夫人的脸上闪过好奇,“和谁聊起来了?”
“今日可是你们家太太,带你们出来的?”
许久没见邢夫人的牛夫人对着迎春问。
迎春又再次摇头。
“是二哥,二哥带我们出来的。”
听见是贾琏的牛夫人,牛夫人不由得想起自己在边关的丈夫以及儿子,心下意识的担忧。
今日她之所以出来,也是为了给家人祈福。
当下的她不求别的,只希望自己的丈夫儿子能从边关有惊无险的回来。
“好孩子,你二哥大概率是有事了。”
“今日你和你姊妹,便就先跟着我了。”
说着的牛夫人,不由得开始打量起了迎春身边跟着的陌生面孔。
元春以及宝钗。
“这两位姑娘是?”
牛夫人朝迎春问,迎春给牛夫人介绍起了宝钗以及元春。
待听见元春是荣府二房的那个大姑娘时,牛夫人忍不住朝元春多瞧了两眼。
当时她想的便就求取不到这迎春,便就考虑一下这元春。
这元春瞧年纪,大约也得有个十六七了吧?
牛夫人的眼睛眯着。
感受到牛夫人打量目光的元春,腰背挺得直直的,展现出一个贵女该有的风采。
这不禁让牛夫人高瞧几眼,觉得元春与她见过的王夫人略有些不同。
有心考量的牛夫人,不禁对元春又多打量了几眼,最后目光落在了宝钗身上,同时的元春内心闪过失落之色。
身为一个闺阁女儿,婚姻是她的头等大事。
而这头等大事,她那老子娘大概率是不会为她多考虑的。
想起王夫人要送她入宫的事,元春的内心里略有些戚戚然的不好受,却也只能咬牙忍耐。
或许这就是命。
悄悄退离队伍的元春,独自一人来到了佛堂前。
望着大殿内供奉的地藏菩萨,元春眼中的泪猛地流下。
与此的荣府中,回来荣国府的贾琏,直接找到了贾母,对贾母逼问起来,面对贾琏的逼问,原本以为贾琏找她,是为了给她请安,过来关心一下她,对她尽孝的。
而她都已经准备好对贾琏关心,问他带着姐姐妹妹们出去,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事实贾琏也不想这么快回来,可碰上的那突然回京的忠顺王,说的话令他不得不早点回来。
“祖母你和我说实话,元大姐姐当时的事,你还做了什么?”
贾琏朝贾母问着。
贾母瞧着贾琏的模样,脸上的肉,不由得抖了抖,紧接便就是皱眉。
“什么都没做,你和你爹那日不都问清楚了吗?”
贾母朝贾琏说着,贾琏却下意识的冷哼。
“真问清楚了?”
“还是祖母故意隐瞒,有些东西没交代?”
贾母的面色变了起来,“琏儿你什么意思?”
“我好歹是你祖母。”
“你这般对我逼问说话,合适吗?”
贾母朝贾琏问着。
望着这般的贾母,贾琏忍不住深呼出一口气。
“我知道不合适,但是当下,祖母你必须得对我交代清楚。”
“你可知道,我今日带着家中姊妹出去,碰上了谁?”
贾琏对贾母问。
他倒是不怕告诉贾母,贾母心里有数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更重要的就是当下的荣国府。
当下的荣国府已经不是那青黄不接的落魄模样,他贾琏更是这朝中最年轻的少年将军。
只要贾母不是真的蠢,便就不会做对这家不好的事。
“说吧,碰上了谁?”
贾母对贾琏问着,贾琏将忠顺王的名字告诉贾母。
而至于这朝中最不好惹的人是谁?
除了那忠顺亲王,便就是那忠顺亲王,他总有办法将一些同皇帝作对的朝臣给处理掉。
当下他虽然不怕他,但也不代表就要同他为敌。
贾母的眉皱着。
“忠顺王怎么回京了?”
“他不是在河北赈灾?”
贾母朝贾琏问着。
然这贾琏怎么知道?
他就知道忠顺王突然回了京,剩下的一概不知,而除了此,便就是他路上突然碰上了他。
而这若非路上突然将他碰到。
他什么时候回来的,他都不清楚。
“所以祖母你还有什么没交代的,就全部都交代吧。”
贾琏对贾母命令着。
贾母的眉却皱的越发的紧。
与此的忠顺王,已经从正国寺回到忠顺王府。
王府内一如往常平静,忠顺王妃瞧见回来的忠顺王满眼惊喜,却也知道是秘密回来的。
赶紧将周围的屏蔽起来,并下了封口令,谁也不能透露王爷回来的事。
之后眼睛落在了忠顺王身上,朝他问怎么突然回来了。
面对忠顺王妃的询问,忠顺王只是朝她摇了摇头。
忠顺王妃知道,这不是她该问的,逐熄了自己过问的嘴,赶紧拉着胡子拉碴的忠顺王坐了下来。
忠顺王也终于可以张口说自己的情况。
“我是河北那边暂回来的。”
“大约莫待不了多长时间,主要就是回来看看。”
“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京里可有又出什么大事?”
忠顺王朝忠顺王妃问着。
身为忠顺王的王妃的忠顺王妃在这神京也担着举足轻重的责任,其中一项就是通过贵妇们的口收敛有用的信息。
忠顺王妃朝忠顺王摇着头。
“无什么大事。”
“只父皇他可能又要不老实了。”
听着忠顺王妃的话,忠顺王眉皱起,紧接便就秘密去了皇宫,见到了皇帝。
而见到皇帝的他,第一件事,便就是朝皇帝问太上皇的事。
皇帝则朝忠顺王摆了摆手,让他不用操心这个,只好好在家歇那么一两天,皇帝朝忠顺王这般说着。
忠顺王却是不能够真的放心。
他作为皇帝胞弟,说句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一点不为过。
只要皇帝出事,他这个皇帝的兄弟也别想活,当下就是这样的情况。
更别提他那些兄弟,皆都非是什么善茬。
比如那忠孝,那忠孝都到封地上了,还不知道老实,只一个劲的作。
而除了他,还有一个。
忠顺王的声音压低下来。
“皇兄或许该关注一下平安州的事了。”
忠顺王朝皇帝说着,义忠太子便就是在平安州路上病亡的。
而除了这,更是莫名其妙多了一个子嗣,这个子嗣便就是当下的义忠亲王。
他是不是那义忠太子的种还不清楚。
但可以确定的就是这个小鬼,绝非是什么善茬。
因为人虽在平安州,却一直做着壮大自己势力的事。
忠顺则人在河北。
河北与平安州的距离还算近,刚到河北,他便就接到了关于平安州的消息。
言那义忠不老实。
对此的忠顺亲王也心里有数,他怎么可能会甘心?
他那父王可是差点登上了皇位,这般他怎可能甘心?
忠顺亲王不是对那义忠太子有意见,相反的他心中甚是感恩那义忠太子,当年对他及他皇兄皇姐,以及母后的庇护。
只是那孩子.......
忠顺王脑中闪过当下那继承了义忠太子爵位的孩子。
对此的忠顺王忍不住摇自己的脑袋,他就是对那孩子提不起喜欢。
更重要就是那孩子的性子。
整个人就像是一朵阴云,见了谁都阴沉着。
尤其他那双眼睛,那双眼令人不舒服。
好似所有人都欠他的。
皇帝的嘴角却勾起了一抹笑。
“义忠那边自有人盯你放心。”
“只是我得麻烦你帮我去接一个人。”
“接一个人?”
这是皇帝让忠顺王在神京停留的根本目的。
“接谁?”
忠顺王朝皇帝问着。
皇帝的脸却又再次多那么一二分的笑。
“你还记得皇兄当年醉酒临幸的那个女官吗?”
皇帝朝忠顺王问。
他口中的那个女官便就是可卿的母亲,当年一次让那女官怀上了孕。
而这女官因身份低微,又怀的义忠太子第一个孩子,并不太敢同人说,怕生不下来,更怕生下来,被人夺了。
逐便就一直瞒着,一直到瞒下不去才被发现。
那时的她月份已经大,更被册封了一个位子,便就遇上了三王之乱。
先是太子被逼谋反,后便就是趁机的三王之乱。
大皇子,三皇子,以及五皇子紧跟着逼宫。
先是东宫被破,没了办法的太子妃,为保东宫颜面,直接下令烧殿。
时至今日那座东宫主殿,都还是一片废墟。
也就是在那时,怀了义忠太子孩子的女官产子,生下了可卿。
后续便就是抱养到宫外,秦业收养了她。
之后便就是三王之乱被平。
太上皇也终于瞧见了三人对义忠太子的威胁,可仍对义忠太子谋反一事耿耿于怀。
逐便就将义忠太子的储位废除,流放至平安州。
而流放的路上,义忠太子身边莫名其妙多了一个侍女。
就是这个侍女,生下了当下的义忠亲王。
不久义忠太子离世,后续十月,侍女诞下当下的义忠亲王。
以此朝中关于那义忠亲王的身份众说纷纭,有说是那侍女同别人生下的他。
有说那侍女在敢义忠太子之时,便就已经怀孕。
一切不过只是为了给那孩子,上一个户口。
事实那义忠亲王的身世,确实很令人摸不着头脑。
因为他出生的日子不对,偏那侍女一口咬定。
加之当时那义忠亲王已经七八岁,想再往上追就不好追了。
为了此,她不惜滚那钉床,死在那上面,更是掏出了义忠太子死前给她写的东西,以及一块义忠太子证明身份的玉佩。
做到这份上,朝堂再想有任何的异声,也该熄了。
试问有几个人敢滚那钉床?
加之那玉佩以及那义忠太子的手书,他们不想认也得认。
而这其中也有不少仍怀疑的人,比如眼前的忠顺亲王。
当下的他便就怀疑那侍女手里的信物,乃义忠太子令她送上京给那小侄女的。
小侄女是谁,不用多说,自就是秦可卿。
“所以皇兄终于想将可卿认祖归宗了?”
忠顺王朝皇帝问着,皇帝却只是轻笑摇头。
“一直便就想,只没有时机。”
“更重要当下朝堂不稳固,接回恐生事端。”
听着皇帝的话,忠顺王点头。
“是这个道理,那皇兄现在又怎么突然想接回?”
忠顺王又再次问,皇帝的脸上出现一抹无奈之笑。
“还能因为什么?”
“当然是父皇。”
“父皇他又老糊涂了。”
“竟然宠幸当年那个被皇兄弄下去打压的那奸臣。”
“你记得当年那个胡硕不?”
皇帝朝忠顺王询问,忠顺王的脸上出现追忆之色。
“那个胡硕?”
想不起来的忠顺王皱眉。
对此的皇帝忍不住叹气。
“还能是那个?”
“当下这朝中谁在为患?”
记起来的忠顺王眼中闪过讶异之色。
“那老东西还没死?”
胡硕在当年也是个人物,处事向来公平的义忠太子,能不顾自己名声,腾出手收拾他,实在难得。
只是他现在竟还活着。
皇帝朝忠顺王点头。
“朕也没想到那老东西这么能活。”
“算起来,他也快八十了吧?”
古人能活到八十,便就算老寿星了。
而那胡硕不光活到了,还耳聪目明,瞧他当下的模样竟有了那人老成精的架势。
“所以皇兄便就想着将可卿接回了?”
皇帝对着忠顺王点头。
“当下可卿被接回可能会对咱们有一定的麻烦,但相较那胡硕对父皇的影响,真真算不得什么。”
皇帝朝忠顺王说着,忠顺王微点头。
这确实是........
只......
忠顺王还是略有些担心当下朝堂对秦可卿的影响。
相较于那义忠,他眼前这个侄女却是板上钉钉的皇家血脉。
“罢,便就这样吧。”
“只是我去接了,岂不就告诉那些人,我人不在河北?”
“这般还怎么悄悄去扬州?”
提到这的皇帝,眉也跟着皱起。
“那你说谁来做这事合适?”
皇帝朝忠顺问,思量了许久的忠顺王却没有什么好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