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叫不叫薛蟠那个呆子去,黛玉后悔(求追订!)
“哪那么多废话!”
贾环的一张小脸虎着。
“那婆子是骗人的,她惯会用这样的计量忽悠人。”
“正如宝玉一般,当时所有人都说他含玉而生,又生在大年初一,将来会有大出息。”
“现在他可有一点出息?”
贾环朝赵姨娘问着,这赵姨娘无法反驳,当下的贾宝玉,实在瞧不出一点有出息模样。
说难听的就是一个花花公子,天天拉着屋里的丫鬟小厮闹,书都不知道读。
这点还不如她家贾环,她环儿从前虽偷鸡摸狗,贼眉鼠眼,坐没坐相,站没站相,当下却是懂事的,知道这读书机会得来不容易,便就努力珍惜,好好将书读好,当下她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再看贾环时,赵姨娘的心忍不住软。
“都听儿你的,娘不去找人算了还不行?”
赵姨娘朝贾环说着,贾环的表情略微有些松懈。
“不是我故意对娘你凶,当下我才开始读书,未来用银子的时候还多呢。”
“咱娘俩攒两个银子不容易,你花在没用的地方实在可惜,逐娘你能明白吗?”
贾环朝赵姨娘问着,赵姨娘对着贾环面色严肃的重重点头。
“能明白,娘能明白。”
“还是环儿你读书重要,娘绝不将银子乱花。”
“再就是你爹那儿,最近娘是真使不上劲了。”
“你爹身边多了许多小浪蹄子,那些小浪蹄子惯会使一些狐媚手段,将你爹的心给笼络的快没你娘我的地位了。”
“你一定要将书读好,往后娘就只能靠你了。”
贾环紧跟朝赵姨娘点头,一边点,还一边用自己的小手轻抚了一下赵姨娘。
“这娘你放心,我定不负你的期望,努力将书读好。”
“等往后,好也给你挣副诰命穿穿。”
赵姨娘眼神中满是感动,一瞬间手拉着贾环,泪忽然流了下来。
一边流,还一边用手中的帕子给自己将泪擦擦。
“有儿你这份心就够了,娘就是自己不吃东西,也一定将你供出来。”
“不说了,咱们再听听那边的情况!”
赵姨娘朝贾环说着,贾环重重点头,娘俩又再次挨在了窗户边上听,一边听还一边小声的讨论。
好在的人没事不会往他们这边走,同时王夫人屋内,于屋里周瑞家的已经回来。
她回来的第一件事,便就是告诉王夫人贾政屋里的事,在谈到缠着贾政,不让贾政出来的丫鬟时,周瑞家的恨的牙根在痒痒。
“太太,您真该处理一下老爷身边的那些小浪蹄子了,一个个的不将太太您放在眼里不说,有重要事,她们还敢对老爷他纠缠。”
“您必须得将她们处理了。”
“不将她们处理了,这家可还有您的地方?”
周瑞家的朝王夫人说着,王夫人的眼神在犯冷,同时的指甲已经嵌在了肉里。
“太太.......”
周瑞家的朝王夫人喊着,王夫人努力的在往下咽这口气,现在不是收拾这丫鬟的时候,先将王家那边的事办了,再回来处理。
“咱们去吧!”
“姨太太那边可还要叫上?”
知道薛姨妈可能是在故意装病的王夫人,整个人脸又再次往下沉,而至于叫与不叫,王夫人的内心自有思量,而她将薛姨妈叫上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想再将这个想同她与王家割裂开的妹妹缝在一起。
不叫上,便就她自己一个人去,实在苦恼的王夫人,眼睛瞧向周瑞家的这个狗头军师。
“你说我叫还是不叫?”
“叫,就薛蟠那个呆子去,不叫,目的又达不到。”
“周瑞家的你来帮我想想。”
王夫人头疼的朝周瑞家的说着,周瑞家的对此忍不住重重的叹了口气。
这确实是个问题。
“叫吧,太太。”
“您不是也说了,薛大爷是个呆子。”
“正就是个呆子,才好算计。”
“所以太太就将他叫上去吧!”
周瑞家的说着,王夫人又往下深思量了几分,只她不晓得的就是,薛蟠虽然是个呆子,可对危险预知的第六感非常准,每次都能精准的避开除冯渊的坑。
这就好似bug一般,也可能就是傻人有傻福,王夫人跟着叹气,然后点头。
“叫上吧!”
同时的王夫人也在思索着,怎么将薛蟠拉上船,只要薛蟠上了船。
她那蠢妹妹为了她这一根独苗,必然会跟着,之后便就扬州那边,不愁她那好妹夫不听话。
“喊了人,咱们就走!”
王夫人又再次吩咐,周瑞家的点头,与此赵氏已经带着贾琏吩咐的贡缎往各处送,第一要送的便就是三春那里。
赵氏瞅好了三春各自喜欢的花样便就去,首先便就是迎春的,迎春向来喜欢鹅黄色的衣服,逐赵氏便就将里面月牙白,绣着鹅黄暗纹的给迎春,剩下的惜春是雪青色,探春则是透着凉的浓郁蓝色。
赵氏带人捧着到三春的跟前。
三春瞧见是赵氏这个贾琏的奶嬷嬷来,赶紧站起,而后带着惜春以及探春到屋中间迎接。
后将赵氏的手拉了起来,紧接往里屋走。
“嬷嬷怎么来了?”
迎春想拉着赵氏坐下,赵氏却不敢,赶紧挡回去。
“大姑娘客气,婆子不过只是一个下人,怎敢坐小姐的凳子,同您平起平坐,是二爷。”
“二爷得了几批贡缎,让我给大姑娘你们送来。”
说着的赵氏挥手,身后的下人便就紧接跟上,后朝眼前的迎春一礼。
三匹贡缎出现在三春跟前,以往的三春也不缺绫罗绸缎,眼前这三匹却是有些迷了三春的眼睛,这是宫里的娘娘,以及公主才能穿的东西,巴蜀那边更是只供宫里送,有的就只有寥寥几家被皇帝赏赐的亲信大臣家有。
迎春望着这三匹贡缎,用手轻轻摸着。
“这我们能穿吗?”
迎春朝赵氏问着,赵氏则对着迎春微微一笑。
“既是陛下赏赐的,便就能穿,不光可以穿,家里的姑娘小姐们还要光明正大的穿出去才行,这般才算是谢了陛下的恩!”
赵氏说着,迎春的眼中闪过欢喜之色,之后的惜春探春也不再被拘着,两双小手摸在了绸缎上面,只觉得实在好。
不愧是宫里娘娘们用的,就是比她们自己的要强。
“我要扯两身!”
惜春大声的喊着,迎春温柔的瞧着惜春,赵氏望着这其乐融融的景象,朝三春行了一礼后,便就往黛玉的院子去了。
而至于黛玉院中,瞧见了的黛玉,先是朝赵氏道了谢,后又让赵氏帮她对贾琏道谢,同时她的一双小手也在摸着。
出生在鱼米之乡,繁华之地的黛玉,自是见过好不东西,只是往宫里供的巴蜀贡缎,却是没怎么瞧见过,只她母亲衣柜里有那么几身做女儿时有的几件,还全部都收拾,不舍得让她瞧,省的摸坏。
当下她也有了,这还得感谢她表哥。
想起贾琏模样的黛玉,开始暗暗的略有些羞涩,又想起了自己爹娘写来问她的信件,那时的她,只觉得自己尚且年幼。
贾琏又都十四五,快成年的年纪,差距了整整快七八岁,便就没给父母答复,暗暗的拒了。
现在的她,却是又略些后悔了。
“小姐!”
“小姐!!”
雪雁不停的朝黛玉喊着,好不容易反应过来的黛玉,朝捧着缎子的雪雁瞧去。
“怎么了?”
黛玉朝雪雁问着,雪雁的小眉轻轻皱着。
“小姐你在那儿发什么呆呢?”
“我朝你说话,你都听不见,可是又想老爷和太太了?”
黛玉的眼睛瞧向了雪雁,对着雪雁轻轻的摇了摇头。
“没有,只是在想这么好的缎子,该做什么比较好。”
一瞬间雪雁也来了兴趣。
“让给人给小姐您做身褙子如何?”
“小姐穿上定然会非常漂亮。”
对此的黛玉,朝雪雁点了点头。
“你看还能不能除了我这,再做一身,我想给母亲那边也寄一件过去。”
想起贾敏宝贝模样的黛玉朝雪雁说着。
雪雁对着黛玉重重的点了点头。
“都听小姐的。”
“我这便就将缎子拿给嬷嬷,让嬷嬷看着做。”
黛玉又再次点头,后便就是赵氏带着去找元春,以及宝钗。
元春瞧见如黛玉一般道谢,后又在心里感叹世事无常,自己的亲兄弟反不如这堂的,暗自神伤的让抱琴拿下去,好生的守着,等来日有重大场合时,再考虑拿出来做了。
听话的抱琴捧着带下去,放在柜子里收好,最后的宝钗,瞧着这贡缎,却是略有些眯眼,眼前薛家虽然巨富,却只是一个商贾。
纵然有着远超这府上下的财产,见过的好东西却不如黛玉三春,一切只因身份的鸿沟,再就是当下朝廷对商贾的限制。
士农工商,当下朝廷虽放开了对商人穿着丝绸的限制,但不代表没有其他,一些铁定的丝绸贡缎,商贾还是不能穿的。
逐宝钗于荣国府中,总是一身素服,非是真就喜欢简朴,而是不能穿,即便是穿了,同样的东西,颜色好坏,也有着巨大差距。
以此与其传出来闹笑话,不如不穿,为自己打上一个简朴的标签更有利。
“妈.......”
宝钗的眼睛瞟向床上的薛姨妈,薛姨妈摸着手中的缎子,不知为何的突然有些想哭。
正如宝钗一般,她嫁给薛姨父的苦处,只有自己知道,而也正是因为此,薛姨父才对她这般的好。
总的来说就是亏欠。
“钗儿,妈这辈子没什么心愿,就是希望你别再同娘一样,嫁的高高的,嫁的好好的。”
“你爹虽然也很好,薛家也不错,但差就差在身份出身,再富也是商贾。”
“再有势力厉害,也还是商贾。”
“只这一个出身,不知要受多少罪。”
“平日里我在家不喜欢出门,便就是因为这个,你别和妈一样,一定要找个达官贵人家的公子嫁了。”
薛姨妈开始用帕子抹泪。
“妈......”
望着眼前薛姨妈得到模样,宝钗忍不住又再次喊了一声,薛姨妈则朝宝钗摇了摇自己的脑袋,挥了一下自己拿帕子的手。
“我没事,你去再多同你哥哥说说,当下我略有些难受,想躺下歇歇。”
宝钗轻点了下头,便就走了出去。
薛姨妈躺在床上,默默的哭着。
宝钗则又瞧向了守在门口的薛蟠,薛蟠略有些沉默不语,刚才屋里的话,薛蟠都听在了耳里,同样他也有的时候,因为自己商的身份感到自卑。
这份自卑于金陵的时候且还好。
毕竟薛家的势力,就盘踞在金陵,是地地道道的地头蛇,而今来了神京,他才清楚自己与那些官宦人家身份的差距。
以往他瞧不起的那些四五品小官,到了这地界,若无荣国府的庇护,恐怕只他们就够将他收拾的。
这般就更别提,那些卡薛家贡品的太监们了,真真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
对此的薛蟠,难得的开始叹气。
“妈她现在好些了吗?”
薛蟠朝宝钗问,宝钗对着薛蟠点了点头。
“应该是好些了,当下睡下了。”
简单交流中,薛蟠越发觉得自己该努力,争取帮家里拜托了这层身份,而他显然还不知道自己家到底是干啥的。
除了他,还有薛姨妈,以及宝钗。
不得不说,薛姨父真真做的一手好保密工作。
不过细想来也是,当下他帮皇帝干的这营生,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越少就代表他越安全。
而至于薛姨妈......
薛姨父不告诉她是对的,眼前的她虽然没什么坏心,但却是个缺心眼的人,一旦让她知道这些隐秘的东西,那天透露出去都是有可能的。
剩下的宝钗薛蟠,则年纪太小,林林总总两人都没有一个是成年的,这般同他们说什么?
说也得只告诉靠的住的,显然薛蟠不是。
薛姨父显然是不看好薛蟠的,薛蟠从小找猫逗狗,每日里不是吃吃喝喝,就是吃吃喝喝,且不提身上的这职位,就是家业,他都不放心真的交给薛蟠。
以致后来薛家的家主由薛蝌得了去,估计这职位也被薛蝌继承了,不然薛蝌不会那么容易,便就将薛家振兴。
要知道当时的薛家就是一个烂摊子。
除了分家出去的薛蟠,带走了一大笔银子家业,再就是一些同样不愿意再在薛家待的一些人,这些人里面各种牛鬼蛇神都有。
薛蝌背后没有强有力的支持,想将薛家彻底掌控,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这般就更别提振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