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田文宇反击,全网风评反转?

这一日,大夏轰动。

诸多文学界泰山北斗级人物被惊动。

西北大学。

一位穿着朴素的老教授望着打印出来的《滕王阁序》久久无言。

直到反复品鉴十几遍后,方才长长一叹。

“千古奇文出世,才华震天动地,文宇啊,你输得不冤。”

这位老者,正是曾经在《大夏诗词大会》中,几次赞赏田文宇的文学系教授。

今天田文宇和陆泽的斗诗热闹,他也全程观看。

对于四岁稚童而言,前两首诗的文采,已经足够让他刮目相看。

再到这首《滕王阁序》出世,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

人,怎么能有才华到这种地步?

别的孩童四岁还在开智,而陆泽已经将胸中的锦绣一吐而出。

相对比之下,田文宇那几分才能又算得了什么?

所谓的《诗词大赛》冠军,在这等绝世天骄面前,显得是何等苍白无力。

跟这位老教授有一样感慨的人,还有许多。

但凡是对华夏文学有一定造诣研究的,都在惊叹这篇文章。

“此等骈文,真是集天地之灵气!”

“放眼过去五千年,历朝历代的文人中,也可以排名第一了。”

“陆泽这小童,真是有大才啊!”

“不过这最后一句诗,为何偏偏少了一个字?难道是想让我们代他填写?”

“槛外长江……嘶,感觉不太好填啊。”

随着热度的上升,全国各地文学爱好者们,都在观看《滕王阁序》。

而陆泽留下的最后一字谜题,则成为了热议的地方。

一大群人摩拳擦掌,试图将其填写完整。

……

“竟字怎么样?槛外长江竟自流?”

某古典文学研究社,一名文质彬彬的老者推着眼镜与旁人探讨。

另一人重复一遍后,则是摇摇头,“不好,不好。”

……

某省作协聚会。

出版多篇热门小说的会长,兴致勃勃道:“独怎么样?”

“槛外长江独自流?有点意思,但是感觉又不够意思。”

“说人话!”

“不太行。”

“……”

……

某网络作家聊天群。

“真他妈牛逼,这文章是人能写出来的?”

“关键他才四岁啊!”

“这个陆泽要是来写网文,能不能一书白金?”

“难说,写古文和写网文又不一样。”

“是不一样,但从人家写出这篇《滕王阁序》那一刻起,就足够名留青史了!还苦哈哈的写什么网文?从此大夏文坛见陆泽,如一粒蚍蜉见青天!”

“兄弟萌,我有了!断字怎么样?槛外长江断自流!”

“这个可以!”

“大佬六百六十六~~”

……

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一股填字热潮。

微博上。

现在热搜话题第一已经不是“神童斗诗”了,而是“滕王阁序留空的一字是什么”。

第二则是“千古第一骈文现世”。

微博之外,各大媒体,也都抓住热点,展开疯狂报道。

一篇篇相关新闻被推送到用户的手机上。

在强大的流量加持下,可以说短短一个晚上。

《滕王阁序》已经火爆全网。

紧跟着陆泽也再次走入所有人的视线中。

跟第一次不同。

那次只是靠着颜值出圈,在微博上火。

而这一次,则是以才华惊世人,一瞬之间席卷大江南北。

当然,这份才华在最初之时,自然也会引来不少质疑。

毕竟真正有鉴赏能力的人并不多。

再加上互联网上,很多人心高气傲,最喜欢指手画脚,点评江山。

所以爆火之初,自然也是有不少人抨击陆泽这篇文章故弄玄虚。

这种声音,直到好几个中文系老教授都公开称赞《滕王阁序》,表示此文有资格评上大夏千古第一骈文时,方才消停。

一个个的都被狠狠打脸。

哪怕再怎么不懂古文的人,此时也明白《滕王阁序》的含金量了。

“怎么会这样?”

“陆泽他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

面对网上的种种赞誉声,田文宇则在家中恨不得压碎了牙齿,攥紧双拳。

作为大夏神童的代表,曾经无数荣光环绕着他。

而今天一夜之间,尽数消散。

他的一切名望,都沦为了新一代神童陆泽登顶的嫁衣。

这让田文宇如何能甘心?

最主要的是,他无法接受,这一切是来自一个年仅四岁的幼童。

“造假!定然是造假!”

“一个四岁幼童,稚气未脱,又怎么写出此等千古文章?”

“肯定是抄袭别人的作品,拿来当成自已的炒作!”

田文宇心思转动,越发觉得心中所想是对的。

毕竟网络隔空斗诗,他又没能亲眼所见。

指不定是从哪抢来的骈文,充当自已的。

一念至此,田文宇提起精气神,觉得还有翻盘的希望。

他立刻打开微博,炮轰起陆泽。

“《滕王阁序》确实足以排上千古第一骈文不假!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你所写!陆泽,你一个四岁稚童,说自已能写出此等文章,不觉得牛吹得有点太大了吗?”

“或者说,陆泽背后的人,炒作起来真是不带脑子!”

一顿慷慨激昂的输出,瞬间再次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而在看过之后,所有人都是一愣。

陆泽的《滕王阁序》,不是他自已写的?

是抄袭别人的文章?

是炒作?

望着这番言论,许多人都不由沉思起来。

确实啊,《滕王阁序》的水准,太过夸张,真的不像出自一个四岁小孩之手。

毕竟四岁能干什么?

屎都兜不住的年纪,能看懂文言文都很了不起了,还想写出对仗工整的骈文?

怎么可能!

明天世界末日都比这有说服力!

在田文宇的提醒下,越来越多的人反应过来了,纷纷发出质疑。

尤其是田文宇的粉丝们,各个跟打了鸡血一样,一改颓势。

开始在相关话题之下不断刷屏陆泽造假的消息,疯狂带节奏。

他们并不质疑《滕王阁序》的含金量。

只抓着是否由陆泽亲自创作这一点做文章。

在这种攻势下,越来越多的路人网友陷入动摇。

原本那些称赞陆泽是真正神童的人,也开始纠结起来,真相是不是真如田文宇所说的那般。

“陆泽从小饱读诗书,他是真正的天才!”

“《滕王阁序》除了他,没有谁能写出来!”

记者孙大年望着这股质疑之风,心中焦急万分,用自已的认证账号不断发言,为陆泽说话。

毕竟,他是亲眼见证陆泽一步步走来的人。

每次去陆家,那个小小少年都坐在书房中学习。

这样一个努力奋进的真正神童,又怎么可能会是偷盗别人作品的炒作之徒?

可惜。

孙大年只是一个小记者,人微言轻。

他的发言,并不能在这场浩浩荡荡的舆论热潮中起到什么作用。

“或许,真相确实如田文宇所说的那般!”

忽然,某位文学造诣极高的老学究,在微博上发言了。

他在网上粉丝不过寥寥几万,显然不算什么红人。

但个人认证却极其权威,有着一大串与文学领域相关的头衔。

于是他的发言,在这场风波中立马吸引了无数关注度。

“连荣老都这样说了,难道事实真是陆泽造假?”

“可是写出《滕王阁序》的人,到底是谁?”

“陆泽,你这个假神童,还有什么话说!”

“……”

田文宇带起节奏后,短短一个小时,全网风评反转。

“神童陆泽”的热搜词条被“神童造假”所替代。

同时热搜第一也变成了“滕王阁序的真正作者到底是谁”。

整个局面,已经彻底对陆泽不利!